日期:2022-05-30
這是《小壁虎借尾巴》課后議課記錄及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創設情境,質疑導入
(課件出示小壁虎。)
師:這是什么動物,哪位小朋友認識呀?(生答,師板書。)
師:看了課題后,你們想知道什么?
學生提出:“小壁虎為什么去借尾巴,小壁虎向誰借尾巴,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等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向老師請教。
2.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閱讀課文,畫出人物對話。
(生自讀課文。)
4.同桌讀文,相互評價。
5.檢測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師出示問題。)
⑴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
(生匯報,課件出示第一幅圖。)
教師讓學生弄清兩個問題:一是,小壁虎的尾巴不是被蛇咬斷的,而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掙斷的,并通過表演來理解“掙”的意思;二是,小壁虎認為沒有尾巴很難看,所以借尾巴。
⑵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
(指名回答,師隨著生的回答,貼出小魚、老牛、燕子的圖片。)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斷了,他的心情如何?
生:很難過,很傷心。
師:試一試讀出小壁虎當時的心情。
(課件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沒有……尾巴呢?”,指導讀好感嘆和疑問句。)
2.小壁虎先向誰借尾巴?
(課件出示第二幅圖,請學生讀小壁虎說的話,思考:小壁虎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從哪里看出的?)
(生匯報,師適時引導。)
師: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生答,并表示理解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的原因。)
3.分角色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
4.自由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交流:小壁虎又向誰借尾巴,結果怎樣?(課件出示:小壁虎向 借尾巴,結果。)
(生匯報,師課件出示第三、四幅圖。)
5.為什么他們都不肯借尾巴給小壁虎,他們說的話應該怎樣讀?(生練習讀。)
6.分角色朗讀第四、五自然段。(生戴頭飾朗讀。)
7.用“因為……所以……”句式練習總結。
8.小壁虎到處借不到尾巴,結果怎么樣呢?
(生匯報,課件出示第六幅圖,思考:從這里你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9.指導朗讀全文。(生戴頭飾朗讀。)
四、積累內化,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尾巴的作用?
2.你知道他們尾巴的作用嗎?(課件出示其他動物,引導學生觀察動物的尾巴。)
3.假如小壁虎向他們借尾巴,他們會怎么說呢?試著說一說。
五、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課程標準理念指導下進行的。回顧本課的教學,有以下三處較成功的地方,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趣味盎然的學習氛圍
新課導入時,我利用電腦課件引出了課文中的小壁虎,讓學生身臨其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中,我運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圖片等道具,把他們一下子帶入了故事情境當中。這一情境的創設,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還發展了學生的潛在智慧。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細細品悟課文第二自然段后,我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學第四、五自然段。學生在充分朗讀、理解的基礎上,匯報自己的感受、想法。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還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以讀為核心,激發學生的潛質
以讀為核心,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使學生一步一步地走進小動物的感情世界,明白了動物的尾巴不僅有美觀作用,還有其他用途。在此基礎上,我又引導學生說說小壁虎在向其他小動物借尾巴時,他會怎么說?他們會怎么答?這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留足了空間。
不足之處,我對學生的語言評價不夠準確。如果對學生的語言評價能夠富有激勵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會更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