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7
這是《安塞腰鼓》詩性語言優秀解析案例,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安塞腰鼓》發表于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報》,并獲得魯迅文學獎。這篇文章是迄今為止描寫安塞腰鼓最為精彩的一篇散文。文章發表之前的1984年,電影《黃土地》的安塞腰鼓集體樂舞,已經給全國人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但不得不說,影視鏡頭語言畢竟還有它的局限。劉成章此文,完美的發揮了文學語言的獨特魅力,寫出了安塞腰鼓的淋漓元氣和內在神魂。
劉成章是延安人,對安塞腰鼓至為熟悉。對地方文化的理解,本地人往往有長期熏染潛移默化融為人格氣質的自身優勢。本文寫作的成功乃至文章的風格特色,和作者的寫作經歷亦有很大的關系。劉成章早年以詩人的身份步入文壇,后來轉向歌詞創作,中年以后,才開始創作散文。他的散文創作取得很大的成就,和早年寫詩寫歌詞對語言的錘煉和音樂性的把控有極大的關系。尤其以《安塞腰鼓》為例,集中體現了他散文化的詩性語言的節奏韻律。
《安塞腰鼓》詩性語言的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接近于詩歌的行文節奏
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獨字,獨詞,獨句成段。譬如“但是:”“看!”,只一詞一字,輔助以標點,以詩行的節奏斷開,獨立成段后,語氣變得斬截有力,朗讀時形成詩歌節奏自然的語氣停頓和蓄勢。至于獨句成段,全篇多用。譬如“一群茂騰騰的后生”,獨句成段后形成行文節奏的自然停頓,使畫面的意象在想象力的補足中獨立飽滿;譬如“ 好一個安塞腰鼓!”,文中多次單獨成段,作為詠嘆語氣的一種強化,也作為行文節奏的一種推進;譬如“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兩句分別獨立之后,中間產生較大的語氣停頓,除了使兩句分別意象飽滿外,舒緩了節奏,使結尾余韻悠長。
2,連串短語短句的運用和密集的段落劃分。連串短語短句的運用如,“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它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人,成了茫茫一片;聲,成了茫茫一片……”連串短語短句,形成短促有力漸進升騰的節奏感,恰似安塞腰鼓密集的鼓點,剛勁迅疾的動作,舞蹈方陣整體的推動感。段落的密集劃分使得行文的節奏明確清晰,抒情節奏得以快速地轉換,長短段落的錯落也使得行文富有變化,但整體的節奏反而更加緊湊。這也仿佛安塞腰鼓表演的節奏,富有變化,陣形轉換急促,張弛有度,卻不像秧歌舞一樣拖泥帶水。
3,詩歌語言般的內在韻律。其中包括反復的詠嘆對情感的推進,形成韻律的回環;疊詞疊句形成整齊的朗讀節奏和情感強化;適當的感嘆詞的使用形成局部的強烈抒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詩歌語言般的內在韻律在個別地方創造性的表達。譬如“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一句,因為情緒的推動,激烈抒情的需要,“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完整的感嘆語氣后面,來不及停頓,直接把詠嘆的對象“安塞腰鼓”加在本已完整的語法結構上。這種看似不怎么合乎語法習慣的非常規操作,實際上產生了一種詩化語言的效果,表達了一種急切而由衷的贊嘆。
二,詩歌語言般形象凝練的用詞和鮮明的意象
用詞方面。如“一群茂騰騰的后生”“是閃射的瞳仁”“ 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中的“茂騰騰”“ 閃射”“ 燥熱”。意象營造方面。如“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粱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等。就現代文體而言,散文語言可以作為小說語言和詩歌語言的過渡。就用詞凝練和意象鮮明方面來看,劉成章的這篇文章,顯然得益于他早年的詩歌寫作經歷。
三,修辭的純熟和新異
“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打腰鼓的后生,恍如百十塊被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比喻的形象新異,突出后生們舞蹈的剛勁粗礦,以及對觀者的強烈視覺沖擊。“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安塞腰鼓的步伐和彈跳的動作,很類似于蒙古摔跤前試探的跳步,亂蛙一樣,非但動作形象,也突出整體跳躍舞蹈是的狂放灑脫。至于排比營造的排山倒海的氣勢,也正是安塞腰鼓的氣勢。
四,詩歌一般的飽滿情緒和豐富的想象
首先是飽滿的情緒。從文章的首句開始,作者即用一種熱烈由衷的贊嘆情緒,表達安塞腰鼓帶給人的強烈震撼。這種激情,源于安塞腰鼓帶給作者的強烈的視聽感受和對這片土地人民生存方式的深刻理解。當然,試圖將安塞腰鼓帶給自己的震撼轉化為讀者的體驗,僅有情緒是不夠的,就算《黃土地》的影視語言的表達,仍然是有局限的。調動豐富的想象,充分開發文字的表現力,深度挖掘所描寫事物的靈魂,是文學語言的特長。無論是石頭跳蛙這樣新奇的比喻,還是“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這樣感官的體驗,還是“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的聯想,都是借助作者豐富的想象的一種文字創造力的體現。
當然,散文的詩性語言是本文的重要特色,但本文卻也體現了散文的自由靈活。句式的變化,豐富的修辭方式,甚至是陜北口語的使用,譬如“咝溜溜的南風”等,都體現了散文語言的特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