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4
這是《親情》單元教學的意外感動,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流淌在時間里的情與愛
——《親情》單元教學的意外感動
“你等著,媽媽這就去給你找好吃的。”
吃著葡萄的小狐貍記起了媽媽的話。
“媽媽,謝謝您!”
小狐貍望著不知今在何處的媽媽深情地說道。
當孩子們捧讀完小狐貍和狐貍媽媽之間的這組對話之后,我迅即將孩子們的學習轉移到孟郊的詩《游子吟》上來——
這就是母親,不畏艱辛去為饑餓的孩子尋找吃的,獵狗追來時舍命的呼喊……母愛,怎是一句“謝謝”就能了得的呢?
輕輕地點擊,《游子吟》略帶憂傷的旋律在教室響起,一遍童聲唱完之后,教室里有了深沉,有了凝重,從八、九歲孩子澄澈的目光里我讀出了思索。跟隨樂曲,吟誦聲漸起——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就在流淌的旋律中,我和孩子們開始了與詩的對話——
師:詩中有哪些事物?
生:有線、衣、寸草心、三春暉。
師:用上“線”或者“衣”,說說“親情”在這首詩中又是什么?
生:親情是母親手中那根長長的線。
生:親情是游子身上穿著的母親密密縫過的衣服。
師:讀“寸草心”!
生:寸草心。
師:讀“三春暉”。
生:三春暉。
師:讀第一句話和第三句話。
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有什么發現?
生:寸草心好像說的是游子,三春暉好像說的是母親。
師:詩中有一個描寫母親動作的詞,讀——
生:縫!
師:孩子要遠行了,母親將什么密密縫進了衣服里?
生:母親把思念密密縫進來衣服。
生:母親把牽掛密密縫進了衣服。
生:母親把舍不得密密縫進了衣服。
生:母親把擔心密密縫進了衣服。
……
討論是熱烈的,孩子們的發現已經遠遠超出了我的預設。就在瞬間,一句話涌上心頭。我請孩子們伸出右手,很認真、很仔細地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寫下了這個句子:
兒行千里母擔憂
連續五次誦讀之后,我和孩子們分享了以下的感悟——
孩子們,我們都是時間里的事物,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在一天天長大,終有一天,你會離開媽媽,離開家人,可不論你身在何方,媽媽的心中都會有一條看不見的長長的線把媽媽和你緊緊連在一起。
近年來,隨著孩子的長大,每經歷一次送別,內心便經受一次洗禮。昨天中午回家,沒見到兒子的身影,因為前天晚上十點他已乘飛機回到學校去了。當電飯鍋里的米飯飄出香味的時候,我給孩子發去了這樣一條短信——
“昨天回家,兒在!今天卻已遠行!米飯的香味飄散,心中淡淡的憂傷與落寞升騰!相聚是短暫,離別是永恒!生命,唯有珍惜!”
很快,孩子回了短信,很理智,很瀟灑的樣子。我知道,有很多東西是要在歷經了歲月的洗練之后才能懂得,成長是不能著急的一件事。
本堂課的學習,我是將《禮物》、《媽媽的葡萄》、《游子吟》三篇課文做整合式學習的。就在主課文《禮物》的第二小節,課文說孩子通過媽媽送給他的手表懂得了時間,我相信這“懂”其實只是懂了時間表面的意思,時間強大的力量,怎是一個八、九歲的孩子能夠讀懂的呢?
就在昨天備課的時候,我好像都還沒有真切地意識到“時間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望著情趣盎然學習著的孩子,我忽然間看到了20年后的他們,已經是爸爸,已經是媽媽了!20年后的錦西三年級4班依然會坐著一群孩子,依然八、九歲的年紀,依然天真可愛!但彼時的孩子已非此時的孩子!是誰帶來這樣的變化?是時間。時間把小女孩變成媽媽,再變成奶奶;時間把小男孩變成爸爸,再變成爺爺。然后,又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變成灰,變成虛無,最終歸于沉寂!而在整個過程中,你卻聽不到時間哪怕一點點嘆息的聲音,它依然走著,“滴答!滴答!”
走過了很長一段人生之后你才明白,今天我們經歷的一切,明天會有人來將其重復。而我們笑話的衰老、遲鈍,嘮叨與健忘,明天就將是我們生命的狀態。一切的生命,皆在時間里輪回。在這個教學環節就要結束的時候,我這樣告訴孩子們——
將來有一天,你離開了家,離開了親人,無論你多忙,請記得給媽媽、給牽掛你的親人去一個電話,去一聲問候。
《游子吟》的旋律依然在流淌,不知道孩子們是否真正懂得,讓我們將逝去的時間記起的,是那些流淌在時間里的情與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