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養筆記《“不聽話”的東東》,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不聽話”的東東
氣溫漸漸降低了,天氣也越來越干燥了,班上的孩子也常出現喉嚨痛、流鼻血等癥狀。吃早餐的時間,東東被爸爸拽到了班上,東東顯得有些些狼狽,皺著眉頭,眼角的汩水還沒干。東東爸爸一臉的怒氣,剛進班就嚷嚷:“快讓老師看看!這個孩子沒法教了!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看到東東爸爸正在氣頭上,我就輕聲地對他說:“東東爸爸請消消氣,你先去上班吧。這件事交給我們處理吧,晚些我再給你打電話。”
東東爸爸走后,我幫東東放好了書包,給他他拿來了擦臉的毛巾。在幫助東東擦臉的時候,我輕聲地詢問剛才發生了什么事情。東東似乎有點膽怯,偷偷地瞧了我一眼,看到我沒有生氣,就大膽地說:“在來幼兒園的路上,我們經過面包店,我叫爸爸給我買腸仔包,爸爸不肯咯……”
“能告訴老師,你爸爸為什么不買腸仔包給你嗎?”我追問道。
“因為我昨晚流鼻血了,喉嚨也有點痛,爸爸說我很熱氣。”東東低著頭小聲地說。
“老師小時候也總喜歡吃腸仔包。”我摸摸東東的頭說。
東東跳了起來,一對圓溜溜的眼睛閃著光:“真的嗎?那你爸爸都給你買嗎?”
我沒有回答東東的問題,和藹地看著他,反問道:“東東知道爸爸為什么生氣嗎?”
東東歪著腦袋,眨眨眼說:“因為我昨晚流鼻血了,喉嚨也有點痛,爸爸說我上火了,所以才會這樣。”我接著他的話說:“對呀,你都知道自己是因為熱氣、上火了,才會有這些癥狀,而且現在的天氣也很干燥,你再吃那么多熱氣的東西,就很容易生病的。爸爸不買腸仔包給你,生你的氣都是因為關心你,想你好,對嗎?”東東點點頭。我繼續說:“晚上跟爸爸道歉吧,今天因為這件事爸爸上班都遲到了。”東東咬著火嘴唇沒有說話,但我能感覺到他已經接受我說的道理了。
從東東身上,我看到了普遍孩子都存在的的問題:“總喜歡與大人唱反調。”大人說:不好!不能!不要的事情,孩子總想去試一試,嘗一嘗,做一做。其實,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并無惡意,出現這樣的行為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所決定的。因為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或不同于平常的事物,都會產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在嘗試各種行為的過程中他們通常只會考慮到“好玩或好吃“,而不會設想行為的后果。正因為如此,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地以責怪、訓斥等方式來限制孩子,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天性,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給予更多的理解與寬容,學會欣賞孩子,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讓孩子明白某些行為會產生什么不良的后果,大人為什么不喜歡他這么做,然后以支持、幫助的態度,找出適宜的方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育筆記:心靈手巧的東東
東東一個不善言辭,相對來說比較封閉,有自己的小空間,并且不容別人進入,有自己的想法并會堅決按照自己想法做事的倔強小男孩。
事件一: 升入中班的第一天早上,我帶著東東去認識自己的小衣帽柜,由于在小班是22號,可是在中班的學號變成了7號,東東有點接受不了,非要自己的22號櫥子,并且直接把22號小朋友的物品拽了出來,任憑我和東東奶奶怎么勸說,東東就是執意要22號衣帽柜。
事件二:東東不容許別人對他有一點侵犯,哪怕是不小心碰到,他都不毫不留情的進行回擊,剛開學的幾天每天都會有被東東抓傷、咬傷的小朋友。
事件三:東東上課不怎么聽講,并且會趴在地下,任憑怎么說自己該怎么樣還怎么樣,可是在一節美術課上我發現東東特別認真,并且畫的有模有樣,我開始特別注意這個不善言辭又倔強的小男孩,又一次手工課用橡皮泥制作月餅,東東制作了一個米奇頭像的月餅,并且我發現不論是畫畫或是橡皮泥的顏色都是藍色的。
通過對東東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東東接受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并且動手能力很棒,只是平時由于調皮而有點忽略他,于是我將東東調到離老師最近的位置,并且上課時時時提醒他,漸漸發現東東上課積極了許多,并且上課的態度也好了很多,和東東的奶奶進行了多次談話知道東東是家族中最小的孩子,又加上是個小男孩,所以在家特別受寵,導致東東有些固執和強勢的性格,于是和東東的奶奶商量先讓東東學會分享開始,在幼兒園里時時提醒東東要和小朋友進行分享,并講講個別小朋友進行分享的故事,讓東東有分享 的意識,在家里有小朋友去東東家,奶奶要提醒東東先把玩具讓給“小客人“慢慢的東東開始不在以自我為中心,有時候會一次拿兩個玩具,主動的分給小朋友一個。
總結前段時間東東的表現,老師和家長還是比較欣慰的,東東的進步也很大,在學校學的東西會回家告訴奶奶,上課也比以前積極很多,和小朋友的相處也比以前融洽,我們相信這個心靈手巧的東東會越來越棒。
教育筆記:東東哭了
只要看到東東,你就會知道他不是個一般孩子。為什么?他長得胖!他真的胖!每次看到他,我腦袋里滿滿的只有一個詞:胖!胖胖的臉,胖胖的胳膊和胖胖的腿!而且不一般的是作為一個剛上大班的孩子,他居然就天天掛著一幅大眼鏡!眼鏡不特別,就是一般的黑邊眼鏡。特別的是,一般人只是把眼鏡腿放在耳朵上,而他的眼鏡腿上還多了條粗粗的黑帶子,半松不緊地垂在脖子上,看起來可不就是把眼鏡掛在臉上的!白白胖胖的臉上掛上這副黑框的眼鏡,讓他顯出一份書卷氣,看起來稚拙可愛。
他剛到班里的時候,我就開始關注東東了。不是因為他胖,而是因為他的眼鏡。全班只有他一個人“敢于”每天掛著眼鏡,而且我對戴眼鏡的人有一個先入為主的看法,就是覺得他們都特別有學問,即使是一個小孩子戴著眼鏡,我也愿意相信他來自于書香之家,有著良好的教養和豐富的學識。何況東東的眼鏡不是戴著,而是掛著的!
可是一上課我就發現我錯了,我的“經驗”很一廂情愿。東東用他的表現徹底打破了我對戴眼鏡的人的看法。第一節主題課上,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坐得端端正正,聚精會神地聽講,只有東東在不停地從桌洞里翻找什么,我用目光示意,用空場警醒,他都毫不在意。無奈之下,我只有點名提醒,可是他坐直不到一分鐘,手又開始忙于擺弄桌上的書和本。如此三番,我只好“放棄”了對他的管教,畢竟還有其他五十多名孩子在認真聽課呢。出乎我意料的是,我提問題的時候,東東也積極地舉手。叫他起來回答,他有時候能回答得很好,有時候答非所問。我不太介意孩子出錯,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是正常的事情。倒是東東回答好的時候,我心里高興得有些過分,因為在我看來,他可以說是沒怎么聽課,能回答上問題,真是很了不起。
東東以這樣的狀態持續近兩個月的時間。其他老師也發現了他上課的“異常”表現。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他終于能安安穩穩地聽課了。但是他的表現仍不算好,經常撒謊,有時明知謊已被戳穿,還如此強辯,我都想要用那兩個字來形容他了。班主任老師說,這算什么呀,這只是小菜一碟,他還“稀罕”別人的東西呢,小朋友們發現了不是一兩回了。
從那以后再看東東,我覺得他舉止不利不索,說話不清不楚,甚至眼鏡和他的胖臉也搭配得不倫不類。從此,我不再關注東東。就這樣我們師生算是相安無事地過了一個學期。
第二學期開始了,主題活動課前,我讓孩子們背一會上周學的幾首古詩,突然嬌嬌跑過來說:“老師,東東哭了!”
我的頭皮一緊:為什么哭了?千萬別出什么事兒呀!
我三步并作兩步來到東東桌前,東東咧開了嘴,哭得傷心欲絕。
“東東,你怎么了?”哭,不回答。周圍的孩子們也滿臉茫然。我心中暗暗放了心,沒鬧矛盾。
“不舒服?”哭,不回答。嗯,也沒有不舒服,我心中的石頭算是完全落了地。只有一絲好奇高懸著。
“沒背過?”哭,不回答。那么為什么哭?
“有不會的?”哭,點頭。
東東的同位在笑。我示意她停止。“東東哪首不會?”東東指指《村居》我教他讀了幾遍,他很快學會了。
“東東有不會的古詩哭了,說明你很想學好,這點很好,但是哭也不能讓你學會啊,以后遇到不會的記著問老師和小朋友。”東東點頭。
虛驚一場!當然好在是虛驚。可是東東居然會因為學習而哭?看看東東,他的臉上猶有淚痕,但他專注背古詩的神態真是不一般的稚拙可愛。
東東還是那個東東,當他的行為符合我的期望的時候,我就覺得他是可愛的,而當他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就開始討厭他。我覺得自己明白一切,而事實是我對一切知之甚少。東東開始上課的“多動”,也許是他的不良習慣,也許是他的緊張;他說謊、強辯、“稀罕”別人的東西當然是不對的,可是我怎么可以期望所教的是完美的孩子呢?正是因為他需要幫助,才成就了教師這個職業啊。我要教給他的,不只是古詩,而是通過古詩的教學,讓他學會學習,學會如何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如何與人相處,鍛煉將來走上社會所需要的素質和能力。孩子來跟老師學習,就是想要成長和改變啊。
有一句話說: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是我們內心的反映。我對東東愛——厭——愛的轉變里,我的內心有些什么呢?我在期待著什么?在逃避著什么?我所厭和愛的,應該不是眼中不一樣的東東,而是自己的恐懼和期待吧!而我的恐懼和期待又是什么呢?是自我保護還是自私?是想要坐享其成還是不自信?想想,真的不敢再想下去,東東,謝謝今天你哭了。你的哭像一道光,打開了我粗敝而不自知的內在。如果不是你,我可能還會自我感覺良好,暗自得意,想到我差點忘記了教育的根本,我真是覺得不好意思。好在像你一樣,我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從今天開始我會始終記得接納孩子,接納孩子的一切。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教育筆記:多聽聽孩子說的“不好”
因為覺得我們班的小朋友表達能力、記憶力都不是很好,所以在平時的活動中我會常常進行一些練習,讓小朋友多說多聽。今天中午,故事講了一遍,小朋友對故事里的一些問題不太了解,我想讓小朋友再聽一遍故事,自己去尋找答案。于是,我問小朋友:“我們再聽一遍《桃樹下的小兔》這個故事,好嗎?”小朋友們像以往一樣回答“好!”可是曹xx小朋友卻說:“老師,我想聽大灰狼的故事。”我有些生氣,叫了幾個吵得厲害的小朋友問:“你們已經會講這個故事了嗎?”小朋友們不說話了,最后只好又聽了一遍故事,然后復述。因為有充足的時間,我把大灰狼的故事也講了一遍。可是總覺得心里有個疙瘩。
在我們日常生活、教學活動中,常常會問到“好不好?”現在才知道這不是在征求小朋友們的意見,因為為了完成活動目標,就算小朋友提出了別的要求,我們也會找出各種理由拒絕或敷衍。我們一直在說“要尊重小朋友,不僅僅是蹲下來、彎腰,一句詢問。在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多聽聽小朋友的反對聲,了解小朋友們的興趣點,讓他們富有個性地發展。
教育筆記:“不聽話”的東東
氣溫漸漸降低了,天氣也越來越干燥了,班上的孩子也常出現喉嚨痛、流鼻血等癥狀。吃早餐的時間,東東被爸爸拽到了班上,東東顯得有些些狼狽,皺著眉頭,眼角的汩水還沒干。東東爸爸一臉的怒氣,剛進班就嚷嚷:“快讓老師看看!這個孩子沒法教了!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看到東東爸爸正在氣頭上,我就輕聲地對他說:“東東爸爸請消消氣,你先去上班吧。這件事交給我們處理吧,晚些我再給你打電話。”
東東爸爸走后,我幫東東放好了書包,給他他拿來了擦臉的毛巾。在幫助東東擦臉的時候,我輕聲地詢問剛才發生了什么事情。東東似乎有點膽怯,偷偷地瞧了我一眼,看到我沒有生氣,就大膽地說:“在來幼兒園的路上,我們經過面包店,我叫爸爸給我買腸仔包,爸爸不肯咯……”
“能告訴老師,你爸爸為什么不買腸仔包給你嗎?”我追問道。
“因為我昨晚流鼻血了,喉嚨也有點痛,爸爸說我很熱氣。”東東低著頭小聲地說。
“老師小時候也總喜歡吃腸仔包。”我摸摸東東的頭說。
東東跳了起來,一對圓溜溜的眼睛閃著光:“真的嗎?那你爸爸都給你買嗎?”
我沒有回答東東的問題,和藹地看著他,反問道:“東東知道爸爸為什么生氣嗎?”
東東歪著腦袋,眨眨眼說:“因為我昨晚流鼻血了,喉嚨也有點痛,爸爸說我上火了,所以才會這樣。”我接著他的話說:“對呀,你都知道自己是因為熱氣、上火了,才會有這些癥狀,而且現在的天氣也很干燥,你再吃那么多熱氣的東西,就很容易生病的。爸爸不買腸仔包給你,生你的氣都是因為關心你,想你好,對嗎?”東東點點頭。我繼續說:“晚上跟爸爸道歉吧,今天因為這件事爸爸上班都遲到了。”東東咬著火嘴唇沒有說話,但我能感覺到他已經接受我說的道理了。
從東東身上,我看到了普遍孩子都存在的的問題:“總喜歡與大人唱反調。”大人說:不好!不能!不要的事情,孩子總想去試一試,嘗一嘗,做一做。其實,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并無惡意,出現這樣的行為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所決定的。因為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或不同于平常的事物,都會產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在嘗試各種行為的過程中他們通常只會考慮到“好玩或好吃“,而不會設想行為的后果。正因為如此,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地以責怪、訓斥等方式來限制孩子,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天性,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給予更多的理解與寬容,學會欣賞孩子,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讓孩子明白某些行為會產生什么不良的后果,大人為什么不喜歡他這么做,然后以支持、幫助的態度,找出適宜的方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育筆記:讓不聽話的鞋子慢慢學會聽話
午后2:00,又到了孩子們起床的時間了,午睡房里,老師都忙著幫助孩子們穿衣,有幾個能干一點的小朋友還在動手穿鞋呢。和其他孩子一樣,穎穎已經在老師的幫助下穿好衣服了,正坐在那里用兩只小手使勁地拉著鞋后跟,希望自己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可以把自己的小鞋子穿進去,可是,都已經把全身的力氣都用上了,滿臉都漲的通紅的還是沒能把腳上的這雙鞋子給穿上,眼看著其他小伙伴都一個個穿好鞋子排隊洗手吃點心了,穎穎心里可真急呀!
根據我對她的了解,穎穎在班是一個動手能力較強的孩子,怎么就不會穿鞋呢?于是,我走到她的面前輕聲的問道:“穎穎,你怎么啦!”穎穎抬起通紅的小臉對我說:“這鞋子不聽話”“哦!是嗎?讓我來看看它是不是不聽話。”我蹲下來幫她穿鞋。由于,鞋子有點小,要靠自己的力氣把一只胖乎乎的小腳塞進去,可真有點難為她了。我一邊幫她穿鞋一邊跟她說:“這鞋呀是有點不聽話,我們來讓它慢慢學會聽話好嗎?”穎穎點了點頭。我說“來,我們左手拿著鞋子的(舌頭),右手拿著鞋子的后跟,把小腳伸進去,雙手一起用力 1 2 3 ,穿上了!”穎穎高興的拍手說“鞋子聽話了!”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座位。
其實我們班不會穿鞋的孩子還有很多,結合這不會穿鞋的實際問題,我采取了一下幾個措施,以幫助他們早日學會自己動手穿鞋的本領,進一步提高自己動手和生活自理能力。
一、托班的孩子年齡較小,動手能力好生活自理能力和小,中班的孩子比起來有著很大的欠缺,他們對穿鞋的基本技能還沒能掌握,所以我采取了利用“寶寶穿鞋”的游戲教他們如何雙手配合在一起,可以更快地穿上鞋子的好方法。這些技能的掌握,小朋友們很快學會了。
二、為了加深穿鞋的記憶,以及加強技能的提高,我準備在區角《娃娃家》添設《給寶寶穿鞋》讓小肌肉鍛煉活動。讓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輕松地快樂地鞏固穿好鞋的知識技能,真正的把“從玩中學”發揮到極點。
三、穎穎在平時穿的鞋鞋碼都比較小,根據這實際現象,我要把這一問題和家長作一個反饋的交流,讓孩子媽媽在下次給孩子穿鞋時,要選擇大小合適的鞋碼給孩子穿著,這樣才能有利于孩子的身理發展和發育。
四、建議各家長平時多創造讓孩子自己動手練習穿鞋的機會
教育筆記:把“真誠”給“寶貝”
記得一次上英語課,我正認真的教“寶貝”們在讀單詞,突然看見一個“寶貝”低著頭不知在玩什么,反正就是不看黑板,也不看我,當時我很生氣,并大聲呵斥道:“揚揚,你在干什么,這個單詞你會讀嗎?他一聲不吭,耷拉著腦袋,好像犯了什么錯誤似的,我又問了一遍:“你會讀嗎?”“只會其中的兩個單詞,揚揚回答到。”我降低了音量說:“先把會的說出來,大膽一點,老師相信你,“Summer、 Winter”,接下來他一直不說話,我輕輕的說:“知道為什么不會嗎?覺得這樣做對嗎?”他依舊不說話,我又問:“認為這樣是對的嗎?他慢吞吞的說:“老師我知道這樣不對,下次不敢了,對不起!”我微笑著說:“好吧,既然知道錯了,下次上課認真聽講就好了,坐下吧。”
第二天下午上課時,我再次讓幼兒去復習學習過的單詞,當我再次讓他起來回答問題時,他馬上振振有詞的說:“老師,今天我全會讀”,我開心的與他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并隨手拿出一張單詞卡讓他讀,結果他很快的讀了出來,并且回答的非常準確,當時我就獎勵了一個笑臉給他,并當著全班“寶貝”們表揚了他,也看到他特別靦腆的笑了。
的確,幼兒正處在似懂非懂階段,很多事情不知道該做不該做。作為教師的我是不是應該多去細心、耐心地去教育引導“寶貝”們呢?如果當時我采取別的方式教育“寶貝”們,其又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其實幼兒的心理是很容易受到影響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讓“寶貝”們銘記在心,一味的對幼兒吼罵、漠視、置之不理,這樣就會讓幼兒心理受到更大傷害,對于不同的幼兒還應該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深入了解每個“寶貝”們的性格、特點、愛好,才能讓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我不禁感嘆道:作為幼兒園的教師,應該用真誠的鼓勵來幫助“寶貝”們,也希望看到“寶貝”們進步并獲得成功,相反,也應該允許“寶貝”們失敗,同時不要忘記留給“寶貝”們時間和空間,這樣才會在我們的掌聲中走向成功!
上周,因為感冒,班級出勤率留下了遺憾,一些集體活動沒法正常開展。這個星期利用上、下午的游戲活動進行了補充,于是重新找回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歡樂。美術活動“背上烏龜殼”是一個有趣的活動,是在家長幫助幼兒準備硬紙板(用線穿好,能背在背上)的基礎上,讓幼兒進行裝飾和繪畫,然后集體背上“烏龜殼”一起學習烏龜爬。
一切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當孩子們裝飾和繪畫得差不多時,我對孩子們說:老師來扮演烏龜媽媽,你們來扮演烏龜寶寶,我們一起去冬游,喜歡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喜歡。
于是,排隊、下樓梯,早操隊伍排好,每一個過程孩子們都特別地配合。我拿了相機,讓孩子們擺了幾個造型,留下記憶,還特地讓孩子們轉過身,拍下了別致的“烏龜殼”,孩子們雖轉過身去,但當我數“一二三”時,他們不忘把頭朝向我,把手伸出來“耶”,于是,我們一起“咯咯”地笑了。
接著,開始烏龜賽跑,四人一組開始爬,加油聲不斷,幾個著急的幼兒還在隊伍里也開始爬起來,似在練習,最后,第一輪比賽第四組的小朋友贏了,其他組的小朋友不甘示弱,紛紛要求再來一次。手膝著地,手在塑膠地上爬,摩擦一定會疼,但是孩子們特別勇敢,特別有集體榮譽感,紛紛為自己組加油和努力,于是,集體又進行了兩次游戲,看孩子們興趣不減,但估算著運動量差不多了,幫助孩子們脫了外套,稍微休息一下,進行游戲。
今天安排的是大型玩具,本打算讓孩子們在幾個區域里分散輪流玩,但孩子們說想集體在一起玩,他們會特別注意遵守紀律的。看著孩子們的認真和請求,放手了一次,果然每個孩子都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整個游戲,沒有倒著走滑滑梯的,沒有擁擠推搡的,沒有來告訴伙伴不遵守紀律的……我心里激動,孩子們真的長大了。
回教室了,聽到了很多孩子不由自主地和我說:張老師,今天真快樂!我問:為什么呀,以前不快樂嗎?孩子們說:以前也還好,不過今天特別快樂:老師和我們一起烏龜賽跑了,老師讓我們一起玩大型玩具了,老師沒有生氣表情,一直在笑……是呀,回顧過程,幾個平時上課總喜歡搗亂的孩子,也特別喜歡上了整個游戲,積極參與,甚至在烏龜賽跑中表現突出,讓老師表揚好幾回的。
“我們真快樂”,發自孩子內心的話,我印象特別深刻,于是,在孩子午餐的時候,我在備忘錄上悄悄寫下了題目。也同時告訴自己,一定要隨時努力為孩子創造快樂的空間,只有孩子快樂了,那么老師自己才能永葆教育的生命力,享受孩子一樣童真的快樂!
《中班幼兒教育筆記3篇》:中班幼兒教育筆記第1篇 如何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今天我主要談談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要想取得優良的學習成績,除了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奮力拼搏的精神,還
《幼兒園大班的教育筆記3篇》:幼兒園大班的教育筆記第1篇 孩子變得愛舉手了 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狀況:當老師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能夠用心舉手發言并且思維活躍的就那么幾個孩子
《幼兒園聽課筆記范文10篇》:幼兒園聽課筆記范文第1篇第一篇執筆教師:馬老師 聽課時間:12月4日 聽課老師:本人活動名稱:花手套 班級:小班 活動領域:美術活動目標:1、讓幼兒嘗試滾畫2、對色彩感興趣,愿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