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師教養筆記《老師,我也想要》,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老師,我也想要……”
現場再現:
在計算活動“復習數的含義”中,對班柳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咱們班一共有30個孩子,今天來了29個孩子,差幾個孩子就都來了?”有幾個孩子說對了是一個,柳老師獎勵答對的孩子每人一張小粘貼,趙xx沒能得到小粘貼大哭起來,邊哭邊摟著柳老師的胳膊說:“老師,我也想要……”,柳老師對他說:“別人答對了有獎勵,你沒有答對所以沒有獎勵。” 趙xx聽不進去,還是大哭大鬧,影響了柳老師的正常教學活動。
我的做法:
看到這種情況,為了保證柳老師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我將趙xx叫到了外面,和他談心。我問他:“你為什么哭?” 趙xx回答:“我特別想要小粘貼。”我又對他說:“你知道別人為什么得到粘貼了嗎?” 趙xx回答:“知道,因為他們回答對問題了,可是我真的想要。”我說:“我知道你是真的很想要粘貼,但是你覺得粘貼應該怎樣得到別人才會羨慕你呢?” 趙xx回答:“回答對問題。”我說:“那你知道怎樣才能回答對問題么?” 趙xx回答:“動腦筋,還得舉手。”我說:“你說的方法非常好,你現在知道怎樣才能得到粘貼,那你是不是也知道該怎樣做了?” 趙xx擦干了眼淚,用力的點了點頭。
回到活動室,趙xx不再哭鬧,也不再磨柳老師要粘貼,他認真的聽,每一個問題都舉手,當他沒有回答對問題而看著別的同伴得到粘貼時也不再哭鬧,而是等待著下一個問題,終于,趙xx憑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張寶貴的小粘貼!
我的反思:
現在的孩子由于在家庭中都是1比6的結構,在家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現實狀況導致了大部分孩子的抗挫折性較差,遇到一點點問題就愛大哭大鬧,以此來要挾家長,而且做事情不愿意付出努力與辛苦,渴望不勞而獲,我想針對現在孩子的這種現實狀況我們應該對孩子多一些抗挫折方面的教育,使孩子更加適應將來的社會發展需要。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會
在小朋友們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總有小朋友告訴老師,老師我不會。那么,老師布置的任務有那么難嗎?并沒有。
繪畫課上,老師要求,用圓圈變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來,例如圓圓的花朵,圓圓的鐘表,圓圓的太陽,以及能想到的各種圓圓的東西。老師的話音還沒有說完,就有小朋友急忙的舉起手來,老師,我不會。
可是我看了一下,他平時的繪畫,挺不錯的,一筆一畫直線畫直,波浪線也有波浪線的樣子,圓也能畫出圓形了,那么為什么用圓圈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就不會了呢?
并不需要思考,我明白他并不是說自己不會畫,而是怕錯。不知道是誰給這些回答不會的小孩子們灌輸的這樣的觀念。只有完完全全照著老師的畫,只有完完全全聽著大人說怎么怎么畫,你這里該怎么畫,你這里該上什么顏色,你這里要畫個這樣的形狀,只有畫的完全跟大人想的一樣,那一幅畫他才算會畫。但是,我們的幼兒園需要這樣畫畫嗎?
并不是。我們要培養個小孩子,是要有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的孩子。如果讓他一味著跟著老師,想跟著以前的想法去做,那么他還有什么進步呢?這種涂鴉式的教學并不是我們所倡導的。雖然老師們能夠理解,但是,再家長這一方面,還得多多的讓家長學習學習。
教育筆記:老師,我也想倒垃圾
開學至今,我一直試著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發勺子、分碗、倒垃圾、搬凳子等等。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們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我總是讓能力強、善表達、聰明伶俐的孩子做事,而很少請調皮的和默默無語的孩子做。這一次,我依舊請表現好的孩子倒垃圾,忽然,看到性格內向的茜茜輕聲對我說:“薛老師,我也想倒垃圾。”我看了她一眼說:“每次吃飯最慢,上課從不舉手,老師只讓表現好的孩子去?”我生硬的口吻,嚴肅的眼神,使茜茜那
純凈的眼睛充滿了畏懼,繼而蒙上了一層薄薄的水霧。
吃飯時,茜茜的神情,總在我腦海里出現,我感到自己錯了。于是,我把茜茜叫到身邊,夸獎她是一個能干的女孩,以后一定請她倒垃圾,她點點
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后來,茜茜倒了一周的垃圾,特興奮,還把這件事告訴她的爸爸媽媽,還說自己長大了,會幫老師做事情了。我發現,茜茜比以前大膽活潑多了,
上課偶爾也會舉手發言了。
現在想起來,真切地體會到不應該拒絕孩子想表現自己的請求。特別是對那些不善言談,看起來似乎是不夠聰明的孩子,我應該讓他們從心里感到老師是信任他們的,認為他們是有能力的,我還應該努力創造條件,給他們充分表
現的機會。
教育筆記:老師,你還沒問我
吃完午飯,我正忙著收拾,我們班的皓皓小朋友跑過來對我說:“老師,雪兒踩我腳了!”由于我正忙著收拾,便隨口說了句:“她向你說對不起了嗎?”皓皓說:“說了。”我說:“噢,那就行了,睡覺去吧!”于是,我接著收拾。等我忙完了,我發現皓皓仍坐在小椅子上,無精打采,一臉的不高興。我走到他的面前,輕聲的問道:“你怎么了?還不去睡覺?”他不理我,連頭也沒抬。我想,他大概還在為剛才的那件事而生氣。于是,我問他:“皓皓,你是不是還在為小朋友踩你的腳而生氣呢?她不是向你道歉了嗎?”皓皓抬起頭,兩眼淚汪汪地說:“老師,你還沒問我腳疼不疼呢,雪兒說對不起時,用眼睛瞪我,還說我小氣鬼!”我連忙說道:“噢,對不起,你的腳還疼嗎?”皓皓說:“剛才還疼呢!現在不疼了。”我又把雪兒叫過來對她說:“雪兒,你踩到別人腳,道歉是對的,怎么能說他小氣鬼呢?以后不能這樣做。”雪兒點了點頭去睡覺了。這件事才終于平息 。
這件事讓我得到了許多啟示,小朋友之間出現了問題應慎重對待,不可因為是件小事而草率處理,這樣也會失去一次孩子向你敞開心扉的機會。教師應關心、理解孩子們的心理感受。(
教育筆記:老師,你看我多厲害
每到吃飯的時候,李xx就很讓我頭疼,每次最后吃完的是他,還總是吃會玩會,吃著吃著就把自己的小手背在了小椅子的后面,或是小手跑到了別人那里。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對小朋友說:“咱們比一比,看哪一桌的小朋友吃飯吃得最快最干凈。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結果,孩子們都認真得吃飯,整體速度都提起來了,而且有兩個桌吃得很干凈。李xx不是第一個吃完的,但也不是最后一個了。他吃得比好幾個小朋友都快,等他吃完跟我要湯的時候他對我說:“老師,你看我厲害吧。”我笑著對博文說:“嗯,博文真的好厲害,比其他幾個小朋友吃的都快。”這時,博文就高高興興的去放自己的盤子了。下午放學的時候還告訴媽媽:“媽媽,我今天吃飯吃的很快,老師還表揚我了呢。“
孩子都有一個自我肯定的過程,他的自我肯定是一種價值觀念的形成,也許他不能每次都做到,但他已經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要發揚的什么是錯的,不好的,需要改正的。而作為老師,就需要對這些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行肯定鼓勵,而不是緊緊抓著是否孩子總是按照正確的觀念去行事,孩子是善變的,但當孩子形成了正確的價值取向,那么教育也就不那么難了。
教育筆記:老師,你笑我
還有十分鐘午睡才結束,吳xx卻已經在床上翻來覆去了!我走過去看他,他馬上閉上眼睛裝睡。我順勢在他床邊坐下,笑著看著他。可能是感覺我在看他,吳xx睜開眼睛漲紅了臉問我:詹老師,你怎么又笑我?我不喜歡你了!”咦,小家伙怎么會這么說呢?我一頭霧水地問他:“吳xx,老師什么時候笑你啦?”
“每天做操的時候,你都看著我笑,笑我做操做得不好看!”吳xx見我問他,馬上控訴似地說。
聽了他的話,我想起來了。原來,每天早上做早操的時候,吳xx都做得很投入,很可愛。所以我每次都笑地看著他,沒想到我這樣的舉動本來是一種激勵的方法,卻給孩子造成了誤會,帶去了困擾。
想到這里,我又問吳xx:“那你覺得,做操時老師除了對著你笑,還對著誰笑來著?”
“還對著默默笑,對著貝貝笑……”聰明的吳xx立刻列出了一大串名字。
“你覺得他們做操做得好嗎?”
“他們做操做得好!”
“那老師是在笑話他們做操做得不好看么?”
“不是!你經常表揚他們做操做得好呢?”
“那你猜猜,詹老師為什么對你笑呢?”
“因為我表現好,做操做得好看!”吳xx高興地說。
“你喜歡會笑話小朋友的老師嗎?”
“不喜歡!”
“詹老師也不喜歡,笑話人是不好的,我們都不喜歡!”
有時老師和孩子之間也存在誤解,我們同樣也需要溝通。作為老師更要及時的發現孩子的細微變化,主動找他們了解情況,讓孩子與老師之間更親密,讓老師成為孩子無話不說的朋友。
教育筆記:“老師,我也想要……”
現場再現:
在計算活動“復習數的含義”中,對班柳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咱們班一共有30個孩子,今天來了29個孩子,差幾個孩子就都來了?”有幾個孩子說對了是一個,柳老師獎勵答對的孩子每人一張小粘貼,趙xx沒能得到小粘貼大哭起來,邊哭邊摟著柳老師的胳膊說:“老師,我也想要……”,柳老師對他說:“別人答對了有獎勵,你沒有答對所以沒有獎勵。” 趙xx聽不進去,還是大哭大鬧,影響了柳老師的正常教學活動。
我的做法:
看到這種情況,為了保證柳老師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我將趙xx叫到了外面,和他談心。我問他:“你為什么哭?” 趙xx回答:“我特別想要小粘貼。”我又對他說:“你知道別人為什么得到粘貼了嗎?” 趙xx回答:“知道,因為他們回答對問題了,可是我真的想要。”我說:“我知道你是真的很想要粘貼,但是你覺得粘貼應該怎樣得到別人才會羨慕你呢?” 趙xx回答:“回答對問題。”我說:“那你知道怎樣才能回答對問題么?” 趙xx回答:“動腦筋,還得舉手。”我說:“你說的方法非常好,你現在知道怎樣才能得到粘貼,那你是不是也知道該怎樣做了?” 趙xx擦干了眼淚,用力的點了點頭。
回到活動室,趙xx不再哭鬧,也不再磨柳老師要粘貼,他認真的聽,每一個問題都舉手,當他沒有回答對問題而看著別的同伴得到粘貼時也不再哭鬧,而是等待著下一個問題,終于,趙xx憑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張寶貴的小粘貼!
我的反思:
現在的孩子由于在家庭中都是1比6的結構,在家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現實狀況導致了大部分孩子的抗挫折性較差,遇到一點點問題就愛大哭大鬧,以此來要挾家長,而且做事情不愿意付出努力與辛苦,渴望不勞而獲,我想針對現在孩子的這種現實狀況我們應該對孩子多一些抗挫折方面的教育,使孩子更加適應將來的社會發展需要。
《幼兒園教育隨筆心得《讓孩子學會自理 (小班)》》: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心得《讓孩子學會自理 (小班)》,孩子們在比賽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同時通過操作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忍耐力和獨立性,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讓孩子終生收益,供老師家長們參考。
《小班教學筆記4篇》:小班教學筆記4篇第1部分 在班里,往往懂事聽話的孩子會獲得我們更多的關愛,而那些淘氣、愛搗亂的孩子往往獲得的是我們的批評,但仔細追念起來,其實那些淘氣搗亂的孩子,也需要獲
《幼兒園大班聽課筆記40篇》:幼兒園大班聽課筆記40篇第1部分活動目標1、理解兒童故事內容,激發幼兒對科學、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2、能夠積極參與想象性談話,學習詞語:“隱身”、“暢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