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糾正幼兒咬指甲習慣,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糾正幼兒咬指甲習慣 最近每次檢查孩子的手指甲衛生,都發現xx的指甲特別干凈,但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手指甲有咬過的痕跡,不像剪得那么光滑。看到了xx的情況,我開始慢慢的留意他,只要是一有空,他都會偷偷的把手伸到嘴巴里,咬個不停,有時候甚至把手指甲旁邊的皮都咬破了,看到那種情景真叫一個心疼啊。一到下課時間我都會留意班級里的每個孩子的指甲,發現這樣的孩子還好幾個。
于是,我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開始和孩子說教式的開始溝通,可是發現孩子根本沒有引起注意,我也可以感受到這點,老師在講的時候,聽得還算認真,可過了一會兒,馬上就把它拋到了九霄云外。看來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咬指甲的危害。我開始變換了策略,找了一個生動的視頻,通過視頻中指甲里細菌的活躍活動,以及后來故事中的主人翁--小米的吃了食物沒有洗手把手上的細菌吃到了肚子里,造成了肚子里面的細菌的慢慢繁殖,導致肚子的劇烈疼痛。這樣一個生動的視頻,孩子們從看到討論的過程,孩子們在看得時候也不會很厭煩和乏味比教師的說教式強多了。
在看視頻中我暗暗觀察過 xx 的表情,變化幅度很大。在討論環節,還不停地向老師提問,“老師,老師,為什么我手上的細菌我看不到呢?”這時候旁邊的小朋友馬上接到,這樣當然看不見,一定要到顯微鏡下面才能看到。“原來是這樣的啊,那我的肚子里一定有很多的細菌,以后在也不咬指甲了。xx這樣一說我就提議我們一起幫助xx,改正這個咬指甲的換習慣,小朋友一致舉手通過。
我們也和孩子們一起研討了很多小對策:1.(友情提醒)比如說當xx在咬指甲的時候應該提醒他,讓他不要咬。2.(爭當健康小衛士)請一名小衛士每天檢查小朋友的小手和指甲。3.獎勵制(多關注咬指甲的幾個小朋友,看到他們有點好轉了,就進五角星獎勵)。
經過了二個星期的實施,發現這幾個小朋友咬指甲的狀況有多好轉,動畫的形式孩子們更感興趣,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再加研討的方式,讓孩子找到更多的方案,幫助他們改正一些小毛病。
教育筆記:糾正幼兒的不排隊行為 最近,經常聽到上廁所、排隊、洗手時,有孩子跑過來說:“老師,XX他們又插隊了。”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了,也經過了多次談話教育,可是這樣的事情都不見有所改善。
通過幾次談話活動后,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我也進行了反思。可能是說教的方式,不能引起孩子們的注意。第二天,孩子們去小便、洗手時,我的話音剛落,孩子們馬上去小便洗手,還沒到一分鐘,就有孩子來告狀,“老師,老師,XX YY他們又沒有排隊就去洗手了。”洗手間里的秩序一團亂。有的小朋友跑來告狀,隊伍到底是幾排也不知道了。
看到孩子們亂糟糟的情景,我馬上擠到了隊伍的中間,故意插在幾個經常插隊的孩子中間。孩子們見此情景,特別好奇。有幾個孩子還竊竊私語的說,怎么老師不排隊也插隊了啊。”“不但插隊還擠來擠去。”聽到孩子們在下面議論紛紛,我馬上回應道,“老師剛才做的對嗎?”孩子們齊聲回答,“不對。”“為什么”很多孩子舉手回答,這樣插隊沒有禮貌,別人還等著他來的晚了,還站到別人的面前。”“還有的孩子接到,這樣插進去還會把其他小朋友推倒的。”那我們應該怎么做的?誰來告訴我,孩子們一一舉手說,一個一個排好隊,不推也擠。孩子們一邊說,隊伍一下子就變好!還排得特別整齊。
通過反面教材的事例,請孩子們一起分析比較,這樣比教師的反復說教要好得多,而且反面教育的形式,在班級中用得比較少,也比較新穎。這樣一來后,孩子們的插隊現象比以前好很多。有時候一旦有孩子插隊,就會有小老師跳出來提醒。
教育筆記:糾正幼兒咬指甲習慣 最近每次檢查孩子的手指甲衛生,都發現xx的指甲特別干凈,但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手指甲有咬過的痕跡,不像剪得那么光滑。看到了xx的情況,我開始慢慢的留意他,只要是一有空,他都會偷偷的把手伸到嘴巴里,咬個不停,有時候甚至把手指甲旁邊的皮都咬破了,看到那種情景真叫一個心疼啊。一到下課時間我都會留意班級里的每個孩子的指甲,發現這樣的孩子還好幾個。
于是,我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開始和孩子說教式的開始溝通,可是發現孩子根本沒有引起注意,我也可以感受到這點,老師在講的時候,聽得還算認真,可過了一會兒,馬上就把它拋到了九霄云外。看來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咬指甲的危害。我開始變換了策略,找了一個生動的視頻,通過視頻中指甲里細菌的活躍活動,以及后來故事中的主人翁--小米的吃了食物沒有洗手把手上的細菌吃到了肚子里,造成了肚子里面的細菌的慢慢繁殖,導致肚子的劇烈疼痛。這樣一個生動的視頻,孩子們從看到討論的過程,孩子們在看得時候也不會很厭煩和乏味比教師的說教式強多了。
在看視頻中我暗暗觀察過 xx 的表情,變化幅度很大。在討論環節,還不停地向老師提問,“老師,老師,為什么我手上的細菌我看不到呢?”這時候旁邊的小朋友馬上接到,這樣當然看不見,一定要到顯微鏡下面才能看到。“原來是這樣的啊,那我的肚子里一定有很多的細菌,以后在也不咬指甲了。xx這樣一說我就提議我們一起幫助xx,改正這個咬指甲的換習慣,小朋友一致舉手通過。
我們也和孩子們一起研討了很多小對策:1.(友情提醒)比如說當xx在咬指甲的時候應該提醒他,讓他不要咬。2.(爭當健康小衛士)請一名小衛士每天檢查小朋友的小手和指甲。3.獎勵制(多關注咬指甲的幾個小朋友,看到他們有點好轉了,就進五角星獎勵)。
經過了二個星期的實施,發現這幾個小朋友咬指甲的狀況有多好轉,動畫的形式孩子們更感興趣,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再加研討的方式,讓孩子找到更多的方案,幫助他們改正一些小毛病。
教育筆記:增強幼兒自信心
涵涵小朋友是我班年齡較小,膽子較小的小朋友。 今年九月份時到我班的。在我班里不愛說話,吃飯很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她雖然不愛說話,但一到繪畫活動時,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變得非常投入有耐心。我決定從她感興趣的活動開始,著手去改變她。
一次,在涂色活動“大公雞”時,她全神貫注的在給大公雞涂色,我發現涂的顏色搭配的很均勻,就在活動結束時,請全班的小朋友猜猜這是誰涂的大公雞,大家猜了很多人也沒猜對,最后是她的同桌說出了是涵涵。我當著全體小朋友的面表揚了她,并且希望她在以后,能大膽說話,快點吃飯就更好了。
從此以后,涵涵變得自信、開朗、勇敢、敏捷起來了,在上課時也能發言。記得一次全園老師在聽公開課時,她也勇敢地舉起了小手。
看到涵涵的進步,讓我想到,在以后的工作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幼兒的閃光點,讓幼兒找到自信,然后再激勵她逐漸的改掉缺點,讓每一名幼兒都變得自信、開朗,朝著十全十美的方向發展。
教育筆記:幼兒學會幫助人
“老師,你幫我拉上拉鏈”、“老師,你幫我穿外套”、“老師,你幫我系鞋帶。。。。。。”這一聲聲救助,常常發生在幼兒起床時或入廁后。每到這時候老師就要忙前忙后,幫了這個又有另一個。
這種情況要得到改善,除了讓幼兒提高自理能力還要讓他們學會幫助人,培養互相幫助的意識。
有一次,在午睡起床時新婷跑過來讓我給她系裙子后面的帶子,我邊系邊說;“新婷,你和可可不是好朋友嗎,你為什么不叫她幫你系呢?”“她不幫我。”沒想到新婷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真的嗎?我給你出個辦法,保證她會幫你的。”我告訴她,“可可經常不會穿外套常叫我幫她穿,明天你先去幫助她,她就會幫你了,怎么樣?”新婷半信半疑。而到了第二天起床時,我就悄悄地暗示新婷先去幫可可穿好外套。果然,可可很高興,看到新婷后背的帶子還沒系上就趕快幫新婷系好。等小朋友們都回到教室,我及時表揚了新婷和可可,夸她們是一對互相幫助的好朋友。同時告訴小朋友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就得先學會幫助別人,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主動的幫助他們,到了自己也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好朋友。
現在班上已在慢慢的形成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好風氣。中午吃完飯經常會看到李雯雯會幫樂萍、美菊找拖鞋,倒開水時新婷會幫陳思容倒,鑫城會幫迦楠倒,猴允欽會幫炯彬穿外套、拉拉鏈,鄭雨欣會幫楷燦系紐扣。。。。。。!看著這些懂事的孩子們,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幼兒園教育筆記:正確幼兒的自私習慣
一天自由活動時,美美哭著跑過來告訴我說:“小見咬我的手指頭。”只見美美手上有一個深深地齒痕,別的小朋友看到美美哭了,也紛紛指責小見起來,還有的小朋友跑去把小見拉到我這邊來,可是他拼命地往回拽就是不過來。
小見小朋友平時是一個很能干的孩子,可就是有點隨便、自私,每次玩積木他都會把自己的籃子里裝得滿滿的,做別的事情也是這樣,各種事情從來也不會讓自己吃虧,如果真是搶不過了,他就打,就咬,此類事情發生過很多次,和他談心交流后,會好轉幾天,可是過幾天又恢復原狀了。針對這一情況,我與家長進行了溝通,才知道原來他在家里也是這樣的,家里的人都是事事依著他,讓著他,才使他養成了自私的習慣。
這是獨生子女慣有的特點,試想幾個長輩共守著這樣一個寶貝,孩子怎會不養成隨便、自私的習慣呢?針對這種情況,我多次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更加全面的了解了孩子,對孩子有了正確的認識。首先,我們老師在幼兒園里應該多培養該孩子的自控能力。比如: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設計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游戲活動,來促進孩子自控能力的發展。同時利用各種與家長接觸的機會,向他們宣傳幼教知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使家長認識到自我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家長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給孩子以良好的榜樣,讓孩子在模仿父母的過程中,學會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控意識。引導家長用恰當的語言正確評價自己的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給予鼓勵,找出孩子的不足之處,給予指導幫助,使孩子全面發展。通過一段時間的家園共同教育,慢慢的小見咬人的事情再也沒發生過。
幼兒園教育筆記:尊重幼兒的建議
我給幼兒整理衣褲時,隨口會和幼兒說:“起立!”然后幫忙整理檢查,查后說:“坐下吧!“幼兒就坐下了,緊接著是重復的說,做著同樣的動作。當輪到小涵時,我依舊不假思索的說著:“起立!”,小涵和我說:“老師,起立是stand up”,聽后我馬上意識到這是本環節的一個教育點,也更可以引申到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只要是孩子已經學過的英語單詞或短語、句子,都可以和幼兒在某個環節經常形成常規式的應用。于是我笑著對小涵說:“你說得真好,謝謝你呀!”她仰臉看著我笑了,我摸著她的臉蛋說:“sit down!”她更高興了說:“我媽媽說:”謝謝是thank you!”
之后我對后邊的小朋友都說:“stand up!”基本上一遍就都能達到效果了,幼兒不明白的,我又說第二次,幼兒也就在我的手勢引導下站起身了!檢查整理好衣服,我就說:“sit down”,幼兒也做得很好!歐了!
幼兒敢于向老師提出建議,可行的、好的,教師就應虛心接受,使自己的工作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善于接納幼兒建議的老師是幼兒可親近的老師!
幼兒園教育筆記:幼兒的個別教育帶著任務觀點我又翻開了《從新手到專家》這本書,今天是看第四章成長階梯:評價標準研究這一章,粗粗的把這一章翻了一下,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二大段中的第二小點,我是如何對幼兒進行個別教育的?這個問題是個選折題,有五個答案選,我選折了答案E。我能根據我對幼兒的了解和家長提供的信息對幼兒的發展狀況作出客觀的評價,然后制定出短期和長期的個別教育計劃,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能及時地抓住適宜的教育機會,并能和家長合作對幼兒進行個別教育。我是這樣選的,一直以來我認為我也是這樣做的。但想到我們班的一位孩子小潔我困惑了。我把這句話又細細的讀了幾遍:我能根據我對幼兒的了解和家長提供的信息對幼兒的發展狀況作出客觀的評價,反復推敲著這幾個字,對幼兒的發展狀況作出客觀的評價,思考了很久,我還是認為我對小潔的評價是客觀的,那問題出在哪,繼續推敲,能和家長合作對幼兒進行個別教育。這時,我恍然大悟,我找到了問題的原因,與家長合作教育幼兒。當小潔還沒有上幼兒園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一些問題不容易被發現,可能家長發現了也不夠重視,總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小,大一點上了幼兒園就好了。可是一旦孩子進入了幼兒園這個群體中,一些在家庭教育中隱藏的“弊端”便暴露無疑了。我想這時我和王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就至關重要的,事實上小潔父母確實很在意老師的評價,因為一個有班那么多的孩子,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級里很乖巧,討老師的喜愛。而在這時老師說出了自己對小潔客觀的評價,其家長心理肯定不是滋味。一方面恨鐵不成鋼,另一方面孩子還是自己的孩子,出于對自己孩子愛的泛濫就會想到:老師怎么總是說我家的孩子不好,每天打人罵人,難道我們家的孩子就沒有有點嗎,越想越不是滋味:老師肯定不喜歡他的孩子,在我面前都這么說,背著我不知道怎么不待見的我孩子。所以矛盾就此產生。轉換話題,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只要這一句話,我們已經被壓在了五行山下。反思我們的工作,適應現代教育對老師的要求,在一日活動中盡量多的挖掘小潔身上的有點,無限放大,把希望寄托在表揚中,把與小潔一家的和睦寄托在表揚中,希望小潔能在表揚聲中未來一展宏圖。
《幼兒園教育隨筆心得《小班教養隨筆:嘔吐的背后》》: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心得《小班教養隨筆:嘔吐的背后》,在平常的一日生活中,教師應注意可貴的教育細節,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來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快樂的度過在幼兒園的每一天,供老師家長們參考。
《小班上學期教育筆記大全30篇》:小班上學期教育筆記大全第1篇 幼兒園小班教師教育隨筆1 小班有個孩子叫劉航宇,一入園就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調皮,他的嘴巴幾乎不用,(活動課老師不論教什么他的嘴總閉得緊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500篇》: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一天在晨間談話的時候,我問小朋友們:“兩天不見了,你們最想誰啊?”我本以為他們會說最想老師了,但是他們大都卻說:&ldqu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