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老師,我不玩了》,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老師,我不玩了
周二的早上,辰間活動的內容是玩平衡板。小朋友三三兩兩的組伴在操場上玩開了。
有的是合作性的玩,有的是單獨活動。最后來園的幾個孩子已經沒有平衡板了,就請他們去找別人一起玩。幾個活潑的孩子很快就參與到組合性的游戲中了,剩下幾個不太主動的孩子仍舊傻呆呆的站著,不會主動找別人游戲。我帶著他們找到其他玩游戲的孩子,讓他們一起玩,孩子們很樂意的接受了。可是才一會,那幾個孩子就不參與活動了,小朋友告訴我說“我叫他們,他們也不愿意參加。”我明白這幾個孩子平時都是單獨活動,不太愿意和別人一起玩。我掃視四周,發現恒恒和郎雍他們正坐在平衡板上聊天,于是走過去說:“你們則呢們不玩啊,在聊天啊!恒恒,你的平衡板給姚亮玩吧,他都沒有玩具了,你可以和郎雍一起玩。”恒恒猶豫著站了起來,于是我拿走了恒恒的平衡板。
過了一會,有小朋友來說:“恒恒鉆到宣傳板后面去了,我去拉他,他躲的更里面了,我把他拉來 ,他又鉆進去了。我很奇怪”你怎么了,誰欺負你了?”
恒恒以一邊擦眼淚一邊說:“老師,我沒有玩具了。”我更奇怪了“不是叫你和郎雍一起玩么。”恒恒哭的更起勁了“我沒有玩具了。”“你的玩具老師給其他小朋友玩了啊。”“我講話了,我不乖。”我明白了,大概是我拿走了他的玩具,他以為老師在批評他,他才躲起來的。都怪老師沒有把話說清楚。我拉著他的手說“你今天做了好事情了,怎么還哭啊,姚亮沒有玩具了,你把自己的給他們玩,真是個大方的好孩子,知道謙讓。”“老師,真的嗎?”“那當然了,走,我帶你一起玩去。”恒恒破涕為笑了。
望著恒恒的笑臉,我發現孩子的心是多么的敏感啊!作為老師真的應該注意自己說的每一句話,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在孩子聽來卻是另外的意思了,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啊。
教育隨筆: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教學活動在教師與幼兒的積極互動中完美的結束了,活動效果很好,觀摩的老師也表示很不錯,讓我覺得很欣慰。但是,當我正在整理觀摩本次活動的記錄時,一個稚嫩的聲音傳人我的耳朵:“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我循聲望去,是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他正怯怯地望著我,等著我的回答。我微笑著說:“孩子,你怎么了?”“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他再一次問我。看著小男孩如此認真又略帶緊張的樣子,我有點莫名其妙,突然,我想到了原因,小男孩會這樣緊張的原因是每次上公開課之前教師與孩子們的”約定“,我不禁有點難過,沒想到教師上公開課的壓力,在無形中也嫁到了孩子的身上。
為了盡快消除小男孩內心的擔憂,我耐心地向他解釋:“孩子,園長老師記下小朋友的名字,并不說明這個小朋友就是表現不好。有時候,園長老師也會把表現的特別好的寶寶的名字記下來,你說說你剛才的表現好嗎?”聽了我的話,小男孩的表情放松了,他不停地撓著頭,想了好一會才說道:“老師,我剛才舉手了,亮亮拉我的手拉我,但是我沒有理他,而且我也沒有大聲講話,一直坐的很神氣。”小男孩說這些的時候聲音慢慢地由低到高,最后我從他的言語中聽出了驕傲的語氣,胖胖的小臉上也逐漸綻放了笑容,瞬間變的特別開心。“恩恩,你的表現太棒了,現在,你愿意讓園長老師記下你的名字了嗎?”小男孩用力地點點頭,高興地笑開了花。“老師,我去玩了!”說完,便開心地跑向其他伙伴,向他們炫耀起了自己的“成績”。
在隨后的幾天,小男孩的那句“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的名字了嗎”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浮現、徘徊。“以幼兒發展為本,給孩子快樂、健康、自主、自信”這是我們教師應牢記心中的宗旨,但是我們卻一直在違背著這個宗旨,我實在感到羞愧,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過多的從成人的角度去考慮,孩子的健康發展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我們應該盡快改變自己的做法,以孩子的世界去教育孩子,和孩子做朋友,但愿以后不會再聽到“老師,園長老師記下我額名字了嗎這樣的話。”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會
在小朋友們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總有小朋友告訴老師,老師我不會。那么,老師布置的任務有那么難嗎?并沒有。
繪畫課上,老師要求,用圓圈變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來,例如圓圓的花朵,圓圓的鐘表,圓圓的太陽,以及能想到的各種圓圓的東西。老師的話音還沒有說完,就有小朋友急忙的舉起手來,老師,我不會。
可是我看了一下,他平時的繪畫,挺不錯的,一筆一畫直線畫直,波浪線也有波浪線的樣子,圓也能畫出圓形了,那么為什么用圓圈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就不會了呢?
并不需要思考,我明白他并不是說自己不會畫,而是怕錯。不知道是誰給這些回答不會的小孩子們灌輸的這樣的觀念。只有完完全全照著老師的畫,只有完完全全聽著大人說怎么怎么畫,你這里該怎么畫,你這里該上什么顏色,你這里要畫個這樣的形狀,只有畫的完全跟大人想的一樣,那一幅畫他才算會畫。但是,我們的幼兒園需要這樣畫畫嗎?
并不是。我們要培養個小孩子,是要有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的孩子。如果讓他一味著跟著老師,想跟著以前的想法去做,那么他還有什么進步呢?這種涂鴉式的教學并不是我們所倡導的。雖然老師們能夠理解,但是,再家長這一方面,還得多多的讓家長學習學習。
教育筆記:老師,我只想讓你抱抱我,夸夸我!
午睡起床后,別的孩子都在忙著穿衣服,而小雨軒卻飛快的跑到了我的跟前,笑瞇瞇著看著我。我很驚訝:“今天雨軒第一個穿好衣服了,好棒呀!旁邊的航航立馬叫起來:“老師,雨軒他今天是沒有脫褲子睡覺的。”我一聽就生氣了:“都是大班的孩子了,怎么還不知道自己脫褲子睡覺呢?現在這天氣午睡時要脫掉外套和褲子,睡覺才不會出汗···”被我一番數落后,雨軒的臉通紅了,默默地回到了座位上。因為要忙著給孩子們梳理頭發,我也沒多問···
等下午離遠時,雨軒媽媽來了,沒想到雨軒突然大哭起來。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經過反復詢問,小雨軒抽搭著說:“···媽媽,老師不愛我,不抱我···”我想起來了,我經常會很自然地給午睡起床后最先穿好衣服的孩子一個擁抱。雨軒穿衣服的速度比較慢,所以他很少有機會得到我的表揚與擁抱。
雨軒的話讓我反思:在這個環節中,我沒有顧及到每個孩子的心理需要。雨軒有點內向,情感比較細膩,所以他會更在乎老師沒有擁抱他。這再次提示我們,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感受,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多留意自己的言行,這樣才能有益于孩子的身心發展,讓每個孩子都自信快樂地成長!
教育筆記:老師,我不玩了
周二的早上,辰間活動的內容是玩平衡板。小朋友三三兩兩的組伴在操場上玩開了。
有的是合作性的玩,有的是單獨活動。最后來園的幾個孩子已經沒有平衡板了,就請他們去找別人一起玩。幾個活潑的孩子很快就參與到組合性的游戲中了,剩下幾個不太主動的孩子仍舊傻呆呆的站著,不會主動找別人游戲。我帶著他們找到其他玩游戲的孩子,讓他們一起玩,孩子們很樂意的接受了。可是才一會,那幾個孩子就不參與活動了,小朋友告訴我說“我叫他們,他們也不愿意參加。”我明白這幾個孩子平時都是單獨活動,不太愿意和別人一起玩。我掃視四周,發現恒恒和郎雍他們正坐在平衡板上聊天,于是走過去說:“你們則呢們不玩啊,在聊天啊!恒恒,你的平衡板給姚亮玩吧,他都沒有玩具了,你可以和郎雍一起玩。”恒恒猶豫著站了起來,于是我拿走了恒恒的平衡板。
過了一會,有小朋友來說:“恒恒鉆到宣傳板后面去了,我去拉他,他躲的更里面了,我把他拉來 ,他又鉆進去了。我很奇怪”你怎么了,誰欺負你了?”
恒恒以一邊擦眼淚一邊說:“老師,我沒有玩具了。”我更奇怪了“不是叫你和郎雍一起玩么。”恒恒哭的更起勁了“我沒有玩具了。”“你的玩具老師給其他小朋友玩了啊。”“我講話了,我不乖。”我明白了,大概是我拿走了他的玩具,他以為老師在批評他,他才躲起來的。都怪老師沒有把話說清楚。我拉著他的手說“你今天做了好事情了,怎么還哭啊,姚亮沒有玩具了,你把自己的給他們玩,真是個大方的好孩子,知道謙讓。”“老師,真的嗎?”“那當然了,走,我帶你一起玩去。”恒恒破涕為笑了。
望著恒恒的笑臉,我發現孩子的心是多么的敏感啊!作為老師真的應該注意自己說的每一句話,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在孩子聽來卻是另外的意思了,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啊。
教育筆記:老師,我下次不這樣了
暑假結束了,豆豆五班的小朋友順利升入了中班。每個孩子都長大了,進步了!但經過一個暑假也有幾個小朋友變調皮了不少。開學這兩個星期我經常能聽到小朋友告狀。
“老師,航航又搶我的書了!”, “老師, 航航 推我了!”,“老師, 航航 打我了!”。幾乎每天我都能聽到小朋友們這樣的“小報告”,而對于 航航 小朋友,還在小班的時候我已經不止一次地對他所犯的這類小錯誤進行了批評教育,他當時也都很容易地接受了“老師,我下次不這樣了。”“老師,我不搶他東西了。”但不久他又會犯一些小錯誤。但這學期在他犯了小錯誤之后,老師又進行了批評教育,但是他會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會直接伸出拳頭打向老師。對這孩子屢犯屢教、屢教屢犯的行為,我真是傷透了腦筋。
但靜下心細細想想,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用得不恰當呢?幼兒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各種行為往往比較沖動,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看到什么就說什么。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們都不是有意犯錯的。另外, 兒童心理學中提到,幼兒的長時記憶尚處在發展中。如果我們所講的道理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他就可能根本聽不懂老師的話,記不住那么多的道理。他也不一定能夠把一個情境中學到的概念用到另外一個情境之中,所以就會出現“屢教屢犯”的現象。
后來我采用了一種積極的教育方法,不再對他進行批評,而是盡量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耐心地告訴他哪里做得不合適了,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并注意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復強化。
在之后幾星期 航航 小朋友的行為慢慢地有了變化,他所犯錯誤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不再動手搶東西和打人了,小朋友們都愿意跟他一起玩了。
所以,有時候,老師的耐心和容忍反而是激勵幼兒上進的動力呢!
教育筆記:老師,請到我家玩會兒吧
晚飯后和媽媽出去散步,剛走到小區門口,碰見我班的萌萌小朋友和她媽媽在那里玩。于是和她媽媽聊起了萌萌在幼兒園的表現。“老師,請到我家玩會兒吧!”萌萌拉著我的手懇切地說。“老師今天沒有空,要和朋友一起有事情,改天吧。”“來吧,到我家玩一會吧!”萌萌緊拽著我的手往她家的方向走。因為媽媽今天剛來我家,要陪老人家散步,于是又回絕了孩子的請求,答應以后有時間再去。萌萌連忙使出了我在班里經常用的一招:“拉鉤辦事,說話算數”。萌萌的媽媽在一旁也連忙和孩子解釋原因,只見萌萌一臉不高興地撅著嘴在媽媽的拖拉下走了,并且一邊走一邊說:“拉鉤辦事,說話算數”。
散步的路上,一起散步的鄰居取笑我說:“看看看,人家王老師人緣多好,孩子直邀請去做客。”雖然知道鄰居是在取笑我,但是我的心里還是美滋滋的。記得萌萌小朋友剛來我班的時候,因為家長的誤導,對老師有很大的抵觸心理。那時只要她在家里不聽話,她媽媽就會說:“你再不聽話,我告訴你老師去,讓你老師批評你。”因此,她從來不和我交流,每天都是用驚恐、害怕的眼光看我,就怕我批評她。知道原因后,我和她媽媽進行了溝通,并且用行動去愛她、呵護她。有時我會問她:“喜歡老師嗎?”她會機械地點點頭說:“喜歡!”我知道那并不是發自內心的。但是從今天晚上孩子的行為看出,我已經走進了孩子的心里,孩子已經接受了我,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想著孩子邀請我的話語,我不由自主地笑了,腳下的步伐也加快了許多……
在剛開始的學期任務布置中,角色游戲材料的布置便是其中很是主要的一項。內容添置統一,種類紛繁多樣。隨后便在每一日的空余時間,教師們都忙于制作材料,點數歸類。于此,不外乎得請家長們配合收集制作的各種材料,如:大塊泡沫、多色線、鞋盒、藥盒等等。孩子們每天來園,最常問的一句就是:“老師,你在做什么呀?”
一次,家長淘來了一塊大泡沫,我和師傅商量著按這樣式可以做成燒烤架之類的點心店素材。想著便去找材料準備做起來。在班里來回走動時,萱萱和陽陽注意到了我手上的大泡沫。“老師,這是什么?”我看了看手上的泡沫,沒有回答,只是反問道:“你們覺得這個像什么呢?”“像小桌子。”“如果把它做成點心店的燒烤架,你們喜歡么?”“喜歡,很喜歡。”兩人非常開心。“老師,你真能干。”“中午的時候,陳老師也在不停地做這些材料呢。”“陳老師也非常的能干。”“我們的奶奶也會幫忙縫我們班的水果蔬菜呢。”“奶奶也很能干。”聽著這些好聽的話,我感覺做什么都是值得的,還不都是為了這些孩子。
第二天早晨,凱瑞早早地來到了幼兒園,自己搬好玩具放在桌面上玩了起來。我手上拿著正在做的材料,興致勃勃地問他:“凱瑞,你喜歡我們增添出來的這些材料么?”凱瑞一臉的不自在,用手摸摸自己的臉,輕輕地蹦出了一句:“不喜歡。”說實話,真是有點打擊。“為什么不喜歡呀?”“因為太多了。”“太多了?”我很驚訝。“恩,夠了,老師。”再次受打擊。“恩,老師知道了,你繼續玩吧。”
針對游戲材料,有關資料顯示,游戲材料和兒童的年齡之間存在交叉關系,較小兒童在游戲時需要同類的游戲材料要多一些,年齡較大的兒童在游戲時需要不同類的游戲材料要多一些。因此在中班下學期,角色游戲的材料應針對幼兒本身進行增添。孩子們的自主意識已逐漸強烈,在教師制作主題墻時詢問孩子的意見,孩子們也可以給出相應的較好的意見,制作出來的效果自然也令孩子們滿意。給孩子一塊布,我們該怎么問他,是該問“這是什么,應該怎么玩?”還是“這像什么,可以怎么玩?”我想大部分的老師肯定會選擇后者,因此對于角色游戲材料的增添,我們適當也可以問問孩子們的意見,畢竟孩子才是游戲的主體,一切游戲都是為了孩子。
《幼兒園聽課筆記范文10篇》:幼兒園聽課筆記范文第1篇第一篇執筆教師:馬老師 聽課時間:12月4日 聽課老師:本人活動名稱:花手套 班級:小班 活動領域:美術活動目標:1、讓幼兒嘗試滾畫2、對色彩感興趣,愿意
《大班教養筆記午睡大全30篇》:大班教養筆記午睡大全30篇第1部分我班的趙瑞很調皮,中午從不乖乖睡覺。在床上,他的小手總是忙個不停,而且身子總翻來覆去,使床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每天我總要費
《大班下學期教養筆記大全30篇》: 第1篇、大班社會活動快樂端午節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目之一。 2、體驗中國民間節目的韻味。 3、鼓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