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老師教育筆記《老游戲,新玩法》,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老游戲,新玩法
今天的集體游戲是 “炒黃豆”,玩了幾次后,有的孩子不想再玩了,但部分孩子還想繼續玩,怎樣才能照顧到所有孩子的興趣?我靈機一動,對他們說:“孩子們,我這次不想吃炒豆子了,炒豆子太硬了!我想換種吃法,吃煮豆子!小豆子們,快回到我的大鍋里來!煮呀煮呀煮豆子呀……”孩子們又投入地玩了起來!他們的思路也被開啟,紛紛向老師提供豆子的吃法:“老師,你吃炸豆子好不好?”“老師,你吃涼拌豆子好不好”“老師,你吃蒸豆子好不好?”我在吃不同口味的豆子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個抱在一起我才不吃”“四個抱一起我不吃”等等。所有的孩子都非常興奮,不愿意結束游戲。第二天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的思維更活躍了“老師,今天我玩炒米飯吧!”“老師,吃炸油糕吧!”“老師,我炒蘿卜了!”“菜”的種類越來越多了!于是我請個別幼兒來做小廚師,來做他想吃的菜,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更高了,小廚師還提出了新要求“五個人抱一起我才不吃!”……
從以上幼兒玩的游戲中可知,當習以為常的事物發生變化,注入新奇因素時,會引起幼兒的極大興趣。游戲不是僅僅讓幼兒獲得愉悅,還可以鍛煉思維的創新性、敏捷性,學習一些數學知識與合作行為。在戶外活動時教師每天組織一成不變的傳統活動,長時間后幼兒勢必會喪失興趣。如何解決“傳統活動”與“幼兒興趣”之間的矛盾呢?在傳統的活動中注入“新”元素,是一種值得嘗試的途徑。
教育筆記:老師,我只想讓你抱抱我,夸夸我!
午睡起床后,別的孩子都在忙著穿衣服,而小雨軒卻飛快的跑到了我的跟前,笑瞇瞇著看著我。我很驚訝:“今天雨軒第一個穿好衣服了,好棒呀!旁邊的航航立馬叫起來:“老師,雨軒他今天是沒有脫褲子睡覺的。”我一聽就生氣了:“都是大班的孩子了,怎么還不知道自己脫褲子睡覺呢?現在這天氣午睡時要脫掉外套和褲子,睡覺才不會出汗···”被我一番數落后,雨軒的臉通紅了,默默地回到了座位上。因為要忙著給孩子們梳理頭發,我也沒多問···
等下午離遠時,雨軒媽媽來了,沒想到雨軒突然大哭起來。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經過反復詢問,小雨軒抽搭著說:“···媽媽,老師不愛我,不抱我···”我想起來了,我經常會很自然地給午睡起床后最先穿好衣服的孩子一個擁抱。雨軒穿衣服的速度比較慢,所以他很少有機會得到我的表揚與擁抱。
雨軒的話讓我反思:在這個環節中,我沒有顧及到每個孩子的心理需要。雨軒有點內向,情感比較細膩,所以他會更在乎老師沒有擁抱他。這再次提示我們,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感受,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多留意自己的言行,這樣才能有益于孩子的身心發展,讓每個孩子都自信快樂地成長!
教育筆記:老師,我不玩了
周二的早上,辰間活動的內容是玩平衡板。小朋友三三兩兩的組伴在操場上玩開了。
有的是合作性的玩,有的是單獨活動。最后來園的幾個孩子已經沒有平衡板了,就請他們去找別人一起玩。幾個活潑的孩子很快就參與到組合性的游戲中了,剩下幾個不太主動的孩子仍舊傻呆呆的站著,不會主動找別人游戲。我帶著他們找到其他玩游戲的孩子,讓他們一起玩,孩子們很樂意的接受了。可是才一會,那幾個孩子就不參與活動了,小朋友告訴我說“我叫他們,他們也不愿意參加。”我明白這幾個孩子平時都是單獨活動,不太愿意和別人一起玩。我掃視四周,發現恒恒和郎雍他們正坐在平衡板上聊天,于是走過去說:“你們則呢們不玩啊,在聊天啊!恒恒,你的平衡板給姚亮玩吧,他都沒有玩具了,你可以和郎雍一起玩。”恒恒猶豫著站了起來,于是我拿走了恒恒的平衡板。
過了一會,有小朋友來說:“恒恒鉆到宣傳板后面去了,我去拉他,他躲的更里面了,我把他拉來 ,他又鉆進去了。我很奇怪”你怎么了,誰欺負你了?”
恒恒以一邊擦眼淚一邊說:“老師,我沒有玩具了。”我更奇怪了“不是叫你和郎雍一起玩么。”恒恒哭的更起勁了“我沒有玩具了。”“你的玩具老師給其他小朋友玩了啊。”“我講話了,我不乖。”我明白了,大概是我拿走了他的玩具,他以為老師在批評他,他才躲起來的。都怪老師沒有把話說清楚。我拉著他的手說“你今天做了好事情了,怎么還哭啊,姚亮沒有玩具了,你把自己的給他們玩,真是個大方的好孩子,知道謙讓。”“老師,真的嗎?”“那當然了,走,我帶你一起玩去。”恒恒破涕為笑了。
望著恒恒的笑臉,我發現孩子的心是多么的敏感啊!作為老師真的應該注意自己說的每一句話,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在孩子聽來卻是另外的意思了,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啊。
教育筆記:老游戲,新玩法
今天的集體游戲是 “炒黃豆”,玩了幾次后,有的孩子不想再玩了,但部分孩子還想繼續玩,怎樣才能照顧到所有孩子的興趣?我靈機一動,對他們說:“孩子們,我這次不想吃炒豆子了,炒豆子太硬了!我想換種吃法,吃煮豆子!小豆子們,快回到我的大鍋里來!煮呀煮呀煮豆子呀……”孩子們又投入地玩了起來!他們的思路也被開啟,紛紛向老師提供豆子的吃法:“老師,你吃炸豆子好不好?”“老師,你吃涼拌豆子好不好”“老師,你吃蒸豆子好不好?”我在吃不同口味的豆子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個抱在一起我才不吃”“四個抱一起我不吃”等等。所有的孩子都非常興奮,不愿意結束游戲。第二天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的思維更活躍了“老師,今天我玩炒米飯吧!”“老師,吃炸油糕吧!”“老師,我炒蘿卜了!”“菜”的種類越來越多了!于是我請個別幼兒來做小廚師,來做他想吃的菜,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更高了,小廚師還提出了新要求“五個人抱一起我才不吃!”……
從以上幼兒玩的游戲中可知,當習以為常的事物發生變化,注入新奇因素時,會引起幼兒的極大興趣。游戲不是僅僅讓幼兒獲得愉悅,還可以鍛煉思維的創新性、敏捷性,學習一些數學知識與合作行為。在戶外活動時教師每天組織一成不變的傳統活動,長時間后幼兒勢必會喪失興趣。如何解決“傳統活動”與“幼兒興趣”之間的矛盾呢?在傳統的活動中注入“新”元素,是一種值得嘗試的途徑。
教育筆記:老師,要畫完的,對不對!
這次的美術活動是讓孩子們涂長頸鹿和小樹,這對于已經是中班的孩子來說,這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可對于我們班的一個孩子來說,他的情況讓我感到好奇。他就是我們班的——涵涵小朋友。
每做一件事情時他總會在我旁邊,一個問題問上無數遍,才罷休。哈哈,這次的美術游戲他也不例外了。拿到了紙張的孩子們都子那安安靜靜、仔仔細細的在那涂起了顏色。不一會兒,涵涵他拿這張涂了一點點的紙給我看了:“老師,我涂好了”說著就把紙塞給了我,我一看涵涵只涂了幾片葉子就拿上來給我看了,第一次,我讓涵涵畫完了再給我看。等過了不久,涵涵又舉著他的畫來到了我面前:“老師,是不是都要畫完的啊!”我對這他點點頭,告訴他畫完了給我看看。他鄭重的點了點頭,開始我以為他真的知道了,可到后來我才知道我錯了,他還是在一如既往的跑過來,把那張沒畫完的紙一起帶給我看看,并問著同一個問題——老師要畫完的對不對!這樣來來回回,他等到大多數小朋友都畫完了,他還沒有畫完。其實涵涵畫的畫并不是畫的不好,只是他在那一味的跑上來問同一個問題,浪費了很多可以畫完的時間。
這次我等到了他畫完了給我看,我說:“涵涵畫的很漂亮啊!就是有點點慢了。涵涵你能告訴我你知道圖要畫完了給老師的,你怎么總是沒畫完就給我了呀!”他低著頭輕輕的說:“我看到有小朋友把畫拿上來了,我急,我也就把畫拿給你看了。”我摸摸他的頭告訴他以后不用管別人畫的快不快,只要你畫完了交給我看看,就好了,你今天速度畫的慢了,老師等你,不用再著急的,知道嗎?涵涵點了點頭,下去了。
這次的美術活動是讓孩子們涂長頸鹿和小樹,這對于已經是中班的孩子來說,這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可對于我們班的一個孩子來說,他的情況讓我感到好奇。他就是我們班的——涵涵小朋友。
每做一件事情時他總會在我旁邊,一個問題問上無數遍,才罷休。哈哈,這次的美術游戲他也不例外了。拿到了紙張的孩子們都子那安安靜靜、仔仔細細的在那涂起了顏色。不一會兒,涵涵他拿這張涂了一點點的紙給我看了:“老師,我涂好了”說著就把紙塞給了我,我一看涵涵只涂了幾片葉子就拿上來給我看了,第一次,我讓涵涵畫完了再給我看。等過了不久,涵涵又舉著他的畫來到了我面前:“老師,是不是都要畫完的啊!”我對這他點點頭,告訴他畫完了給我看看。他鄭重的點了點頭,開始我以為他真的知道了,可到后來我才知道我錯了,他還是在一如既往的跑過來,把那張沒畫完的紙一起帶給我看看,并問著同一個問題——老師要畫完的對不對!這樣來來回回,他等到大多數小朋友都畫完了,他還沒有畫完。其實涵涵畫的畫并不是畫的不好,只是他在那一味的跑上來問同一個問題,浪費了很多可以畫完的時間。
這次我等到了他畫完了給我看,我說:“涵涵畫的很漂亮啊!就是有點點慢了。涵涵你能告訴我你知道圖要畫完了給老師的,你怎么總是沒畫完就給我了呀!”他低著頭輕輕的說:“我看到有小朋友把畫拿上來了,我急,我也就把畫拿給你看了。”我摸摸他的頭告訴他以后不用管別人畫的快不快,只要你畫完了交給我看看,就好了,你今天速度畫的慢了,老師等你,不用再著急的,知道嗎?涵涵點了點頭,下去了。
在剛開始的學期任務布置中,角色游戲材料的布置便是其中很是主要的一項。內容添置統一,種類紛繁多樣。隨后便在每一日的空余時間,教師們都忙于制作材料,點數歸類。于此,不外乎得請家長們配合收集制作的各種材料,如:大塊泡沫、多色線、鞋盒、藥盒等等。孩子們每天來園,最常問的一句就是:“老師,你在做什么呀?”
一次,家長淘來了一塊大泡沫,我和師傅商量著按這樣式可以做成燒烤架之類的點心店素材。想著便去找材料準備做起來。在班里來回走動時,萱萱和陽陽注意到了我手上的大泡沫。“老師,這是什么?”我看了看手上的泡沫,沒有回答,只是反問道:“你們覺得這個像什么呢?”“像小桌子。”“如果把它做成點心店的燒烤架,你們喜歡么?”“喜歡,很喜歡。”兩人非常開心。“老師,你真能干。”“中午的時候,陳老師也在不停地做這些材料呢。”“陳老師也非常的能干。”“我們的奶奶也會幫忙縫我們班的水果蔬菜呢。”“奶奶也很能干。”聽著這些好聽的話,我感覺做什么都是值得的,還不都是為了這些孩子。
第二天早晨,凱瑞早早地來到了幼兒園,自己搬好玩具放在桌面上玩了起來。我手上拿著正在做的材料,興致勃勃地問他:“凱瑞,你喜歡我們增添出來的這些材料么?”凱瑞一臉的不自在,用手摸摸自己的臉,輕輕地蹦出了一句:“不喜歡。”說實話,真是有點打擊。“為什么不喜歡呀?”“因為太多了。”“太多了?”我很驚訝。“恩,夠了,老師。”再次受打擊。“恩,老師知道了,你繼續玩吧。”
針對游戲材料,有關資料顯示,游戲材料和兒童的年齡之間存在交叉關系,較小兒童在游戲時需要同類的游戲材料要多一些,年齡較大的兒童在游戲時需要不同類的游戲材料要多一些。因此在中班下學期,角色游戲的材料應針對幼兒本身進行增添。孩子們的自主意識已逐漸強烈,在教師制作主題墻時詢問孩子的意見,孩子們也可以給出相應的較好的意見,制作出來的效果自然也令孩子們滿意。給孩子一塊布,我們該怎么問他,是該問“這是什么,應該怎么玩?”還是“這像什么,可以怎么玩?”我想大部分的老師肯定會選擇后者,因此對于角色游戲材料的增添,我們適當也可以問問孩子們的意見,畢竟孩子才是游戲的主體,一切游戲都是為了孩子。
《幼兒園教育隨筆心得《小班教養隨筆:嘔吐的背后》》: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心得《小班教養隨筆:嘔吐的背后》,在平常的一日生活中,教師應注意可貴的教育細節,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來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快樂的度過在幼兒園的每一天,供老師家長們參考。
《教育筆記幼兒園小班3篇》:教育筆記幼兒園小班第1篇一幅“美麗”的畫這天區角活動,孩子們選取自己喜歡的區域,只見平時不太喜歡畫畫的雨桐居然選取了畫畫,好奇心驅使我走到了他身邊,只見他正用
《幼兒園讀書筆記三篇大班》:幼兒園讀書筆記三篇大班第1篇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教師們回憶的近2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