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下學期教育筆記《多方位滿足孩子的需求》,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多方位滿足孩子的需求
鏈接指南藝術中目標2“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教育建議:“提供豐富的材料,如圖書、照片、繪畫或音樂作品等,讓幼兒自主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模仿或創作,成人不做過多要求。”
在進行美術活動《春天的花草》活動中,我對目標進行了初步的審議,重點引導幼兒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現小花小草,但是在帶領幼兒園園內散步的時候,發現孩子們對于花兒的關注十分薄弱,他們會問我:“老師,這是什么花?”我也會告訴他們花的名稱,但我發現他們并沒有細細觀察那些花的外形特征。所以在生活經驗積累方面我考慮到孩子們還不是非常豐富,所以我在活動中:
1.材料可以滿足不同技能提升的需求。我在收集材料和展示過程中,有目的地收集了可以讓幼兒折、卷、畫、剪、撕的材料:折的是一些常用的折紙材料、黏貼紙,各種形狀都準備一些;卷的是一些彩色的皺紋紙,相對來說比較軟易于幼兒卷貼;還提供幼兒可以自己繪畫的花朵材料;撕紙是一些彩紙……每組都保證有充足的材料。示范的過程中也是讓幼兒自己想想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現不同的花朵,發揮他們自己的機智。
2.滿足幼兒自主創作的需求。在以往的操作中,如果材料單一,幼兒的操作也往往會以模仿老師的作品為主,很難體現孩子們的自主性。今天的活動中,孩子們可以非常自主地選擇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材料來自己創作春天的花草。一些孩子的自主性發揮非常明顯,一部分孩子在剛剛開始操作的時候,還會遇到一些困難,表示不太會,但是經過鼓勵以后,他們也非常專注地投入到了創作的活動中去了,最后大家的作品都被展示了出來,也是可以看見不同的創作形式。
教育筆記:耐心教育孩子
今天早上孩子們戶外活動結束后,在回教室的路上,有一位幼兒不小心溜倒了,堯堯看見,馬上來了精神,他不是去拉他,而是趁勢也滑了下去,后面一些孩子也學樣倒下去,使得最下面的小朋友哇哇大叫,我連忙過去把孩子們一個一個拉起來。剛回活動室,超超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人書在看,堯堯也很喜歡看書,他拿起書翻翻這兒翻翻那兒,嘩啦!把書給撕壞了,超超馬上報告老師:“宋老師!堯堯把我的書撕壞了。”他一臉的無辜地話,“不是啊!我翻翻它就壞了。真的把我氣壞了,我剛要發火,可轉念又一想:堯堯是我班一個聰明可愛又調皮好動的孩子。平時的他,臉上一直是笑嘻嘻的,而在他感興趣的活動中都是一臉的專注,有時很可愛,但是有時也會很調皮。如果老師批評他,他就會一聲不吭,或者趕忙道歉。但過不了多久,他多動的毛病又要犯了,喜歡動別的孩子,有時甚至來點惡作劇,搞點小破壞,經常有小朋友告狀。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玉,一塊未經雕琢沒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時候,如果我們的正確引導,加上有效的教育,那么他就會閃閃發光。我們老師要以愛、耐心來關注幼兒,了解他的內心尊重他的個性,用寬容的心來對待孩子,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堅持,只要我們家園配合,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
于是我輕輕的把堯堯叫到我身邊耐心的教育起了孩子........
教育筆記:多了解孩子的能力
今天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了識字一,認識了一至十這十個漢字(也可以說是數字吧!)他們都能認識了。但提及寫他們還都不會。我先領著他們了解了田字格的各個部位:什么橫中線、豎中線、左上格、右上格等,然后再教他們怎樣寫。在教學“一”的寫法時我告訴孩子們它的運筆過程:提筆頓一下,接著橫向右邊,稍微向上斜一點,然后再頓一下,最后收筆。我指導、示范完后讓他們練寫了,當我走進他們中間瞧瞧時,可讓我笑彎了腰:有的并不能按我說的要將它寫在橫中線上;有的將“一”字寫得彎彎曲曲如蚯蚓;還有的將它寫得如標志符號中的一半、、、、、、我只得再次重申“一”字的書寫要求:必須將它寫在橫中線上,再也不敢強調它的運筆了,無奈地只要求他們將它橫直了即可!一個一個地看,一個一個地糾正,還好他們在我的又一次的要求指導下都寫得不錯,尤其是曹鑫與江柯達,書寫得如我剛開始要求的那般,他倆還算給了我些許安慰!當我將他倆寫的字展示給其他孩子看后,他們接二連三地將自己寫的字拿給我看,我知道他們也想得到我的表揚!在我的表揚下我發現孩子們寫的更認真了。一張張小臉上掛著心滿意足的神情,愉悅地在練著!見他們將“一”字都寫的很不錯,于是我就準備教他們寫“二三四”了,認為“二與三”在“一”的基礎上對孩子們來說不會有什么難度,“四”字比較難,想在它的寫法上多花點時間得了。事與愿違!也許我高估了孩子(事實也是如此),在我說完這“二”和“三”字的書寫規則后讓他們寫時,有些孩子竟不知從何下筆了。這是我的失誤,我不該一下子講解那么多,那小小的腦袋還不能一下子記住我說的那么多!只得重新安排----只教寫“二”。在我另作調整再次指導示范后讓他們來寫時,他們也能寫的如我要求的一般。
今后我得多與孩子接觸,多去了解孩子的能力與需求,這樣才會有助于我今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教育筆記:換種教育孩子的方式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們的睡眠時間也隨之減少了。每天中午午睡總有幾個孩子躺在小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下午活動時他們精神明顯不足、精力不充沛,而且只要值班老師稍不留神,就會給這些不睡覺的孩子提供可乘之機。他們會打擾旁邊的小朋友,從而會擴大他們的陣容。經常我會告訴他們:“小班的弟弟妹妹都睡了,你們是他們的榜樣,他們要向你們學習的,所以你們快睡覺吧!”剛升入大班時,他們還有這種自豪感,可是時間一久,這一招就失效了。
這天中午孩子們躺下后,以秀秀為首的小搗蛋又要開始和我做午睡斗爭了,秀秀和小宇作為班級里不睡覺的典型代表,真可謂是我們班午睡的風向標。他倆睡了,其他小朋友都睡得很香,他倆不睡覺其他小朋友也跟著不睡覺。這時我悄悄地走過去提醒他倆穿好衣服到對面的小班看看他們的午睡情況。他們看到小班的弟弟妹妹在被窩里睡得特別香,感覺很不好意思,回到教室后很快就睡著了。
大班的幼兒的自尊和自強意識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敏感的時期,他們的社會情感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其實孩子的潛意識里都有要好好睡覺、好好表現、爭當好寶寶的概念,通過跟小班弟弟妹妹的對比讓他們的自尊意識得到了強烈的沖擊。所以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表揚為主,同時也要通過對比觀察等方法讓幼兒對自身有一個清醒的定位和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幼兒。
常規是我們每個班都必須建立的,有了好的常規才能有順利的一日生活活動,為此我一直在我們們班努力的培養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規。作為小班幼兒他的自控能力較弱,因此在每個活動區我都設置了進區卡,引導幼兒進哪個區,帶哪種卡,而且數量有限,這就保證了班上的某個區不會出現擁擠的現狀,也讓所有的幼兒分散開來提升幼兒活動的安全系數,同時也讓每個幼兒參與到不同的活動中讓幼兒得到全方面的發展。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孩子們習慣了這種方式,每天早飯后就主動去選自己喜歡的區域,有時沒卡了,他就會主動放棄而去選別的卡(雖然有的小朋友不是很情愿)對此我們一直嚴格要求,不帶卡的小朋友不能進入活動區,直到這件事情的發生,才讓我感覺到沒有滿足幼兒的需求,是很嚴重的一件事,也讓我懂得了老師的價值所在,老師的言行對幼兒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讓更我學會理解幼兒、尊重幼兒,與幼兒溝通、互動,讓孩子相信老師、了解老師,更喜歡老師。
一天,孩子們照常去活動區玩,每個區的小朋友都在開心的玩著。突然有人喊了起來“老師,奇奇沒帶卡就進區了。”然后就是奇奇的聲音“美工區沒卡了”“老師說了,沒卡了就不能進了,你去別的區吧”“可我想去美工區”……孩子們為此開始了爭論。聽到他,們如此熱烈的爭論,我走到了美工區。只見奇奇很委屈地看著我說:“李老師我想去美工區”我看著奇奇,輕輕的說:“那美工區今天沒卡了怎么辦?”“可我今天就想去美工區”奇奇還是很執著于他的決定。看著奇奇近乎乞求的眼神,我心軟了,對其他美工區的小朋友說:“要不讓奇奇進去和你們玩一會兒吧”“可你說過沒有卡了就選別的區”是啊,為了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選擇活動區的習慣和常規,我一直這樣要求幼兒,那如果我今天破壞了規定,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怎么辦,于是我開始做奇奇工作,想方設法地讓奇奇去別的區玩,可奇奇今天也不知是怎么啦,就想去美工區,就這樣奇奇在我身邊磨蹭了好長時間,我也想盡了辦法卻說他到別的區,最后在我堅持和說服下他很不情愿的去別的區玩了。
我以為事情就這樣可以結束了,雖然我注意到奇奇從區域活動開始奇奇就一直心情不好,但我仍然希望能利用他喜歡的蒙臺梭利教學活動來影響和改變他的情緒。不曾想到蒙臺梭利教學活動時,奇奇的“壞”情緒表現的更加明顯,嘴里還一直嚷嚷著要去美工區,弄的我整個活動都沒辦法順利進行。在班上另一名老師的勸說下,他的情緒稍微有些好轉,但還是在影響著我的活動。中午我平靜下來開始反思自己的活動和今天解決問題的方式,雖然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沒有直接說不可以,但我的言行證明了我的答案,我拒絕了奇奇的請求,致使奇奇的情緒低落擾亂了我整個活動。回頭想想,影響我活動的原因還是因為我沒有滿足奇奇對今天活動、游戲的需求,致使他的情緒受到影響,而他的情緒直接影響到了我后面的活動。現在想想,既然他特別想去我就應該滿足他,如果當時滿足了他,可能他就會情緒高昂地跟著老師進行下面的活動。其實,他想去美工區只是想完成嵌板畫,還是有很多辦法能滿足他的這個愿望的,但當時我卻沒有想到。為了不影響他下午的活動,我決定盡快解決這個問題。于是在下午吃午點時,我悄悄的走到奇奇身邊對他說“奇奇,你今天沒有去成美工區是不是特別傷心呀”“是”“那你知道你為什么沒有去成嗎?”“是因為我吃飯的時候玩了,吃的太慢了”“那你還想玩嗎?”“想”“那這樣吧,今天沒有時間了,明天早上你吃飯快點,我和你一起去美工區,好不好?”奇奇看了看我高興的說“好”“那你記著,我也記著,咱倆明天一起玩,行嗎?”“行”奇奇的臉上綻放出了開心的笑容,我卻始終覺得很內疚,因為我沒有及時把事請辦好,讓奇奇傷心了半天,也讓自己的活動進行的不是很順利。
事情還在繼續,第二天,奇奇一來我就提醒他早飯快點吃,奇奇對我的話,先是一驚,而后是充滿感激、興奮的一笑。區域活動時,我遵守我的諾言,和奇奇一塊在美工區盡情的玩著,從區域活動到戶外活動,奇奇都心情愉快地跟著我活動,他的表現讓我感到很驚訝,當然也離不開老師及時的夸獎和鼓勵。那時我真正體會到了現代教師的身份,我們不在是簡單的師生關系,而是一步一步進化到了可以聊天的朋友關系和可以一起合作的合作者的關系。
這件事情讓我明白,在孩子心目中他們都有一竿稱,一竿衡量老師的稱,有時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讓孩子改變對你的看法,因此,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學會理解幼兒、尊重幼兒、滿足幼兒,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真心的去感受幼兒的感受,理解幼兒的行為、洞察幼兒的心理、了解幼兒所需和年齡特點,為幼兒創設一個平等、寬松、和諧的精神氛圍,更應該遵守自己對幼兒的承諾,把幼兒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學會和幼兒協商,與幼兒溝通,讓孩子了解老師、喜歡老師,真正做到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觀察者、引導者,促進幼兒更加全面的發展。
幼兒園里的慶“六一”文藝演出彩排時,小班平時很懂事、很乖巧的的萌萌很生氣地把頭上的“豬鼻子”與“豬耳朵”拿下,扔到了地上,一動不動地站在舞臺上,嘴巴翹得老高老高,嘴里喊著:“我不跳《豬小弟》了,小朋友都在笑我了”。
這是怎么啦?平時跳“豬小弟”的時候,萌萌做得挺好的呀。彩排完,我微笑著詢問她為什么會這樣?她委屈地告訴我:“吳老師,我又不是豬,他們都笑我干什么呀?”我抱起了她,耐心地說:“小朋友不是笑你丑,只是覺得你扮成小豬,非常可愛、非常好玩,所以才笑的呀。”萌萌聽后似乎領悟了。
六一那天,我們邀請家長來園與小朋友一起歡度節日。萌萌很高興地跟我說:“吳老師,今天我外婆和奶奶都來看我表演了!”借此機會,我當著萌萌的面,跟她外婆、奶奶說道:“萌萌平時很乖的,表演起來特別好,尤其是她演的豬小弟好棒哦!”我轉過臉對萌萌說:“今天奶奶和外婆來看萌萌表演,萌萌可要表現得更好,讓外婆和奶奶看看你有多可愛!”萌萌一個勁地點頭。那天我因有急事外出,沒有能看到小班表演。回園后,老師們向我反映的情況讓我異樣開心——萌萌跳得特別好,給當天來觀看表演的家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奶奶回家后把萌萌當天的表演告訴了她爸爸媽媽,一家人都為萌萌的表演感到高興。
美國教育家德里克指出:“孩子需要成人的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樣。”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也說過:“如果孩子們成長于鼓勵他們自然、順利地發展的環境中,他們會‘突破性’地進入到學習之中,他們將變成自我激勵者,自我學習者。”此事讓我感觸很深:每個孩子都需要老師細微的關注,在他們遇到困惑時更需要老師的悉心呵護,此時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都會在他們的心里激起巨大的波瀾。相反,如果他們心理已經承受著挫折感,我們老師還去批評指責,那么他們不就會陷入無望的境地嗎?我們應以一種寬慰的心態去細致地關注孩子們的喜怒哀樂,少一點苛求和責備,多一點關愛和鼓勵,相信他們都會自信地去努力爭取成功的。
《教育筆記大班安全3篇》:教育筆記大班安全第1篇 每一天早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出“站隊”的口令后,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地方沖去。有的孩子連小椅子都顧不上放好,
《幼兒教育筆記小班3篇》:幼兒教育筆記小班第1篇配一把心靈的鑰匙幼兒園里常會有一些個性非常突出的孩子,喜歡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達心中的“不想”。也因此常會有老師無可奈何地抱怨孩子的
《小班的教育筆記3篇》:小班的教育筆記第1篇老師要和孩子交朋友以前,每當別人問我當好一名幼兒老師,最基本要什么的時候,我都會毫不猶疑回答:“細心、耐心、愛心。”可此刻我要加上一點:童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