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上學期教育筆記《給孩子一片賞識的陽光》,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給孩子一片賞識的陽光
案例描述:
這學期,我們班新來了一位女孩名叫妍妍,她看到我們一點也不怯生,在教室里跑過來跑過去,還不時發出興奮的叫聲。通過和她父母的交談,我們了解到:她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沒有上過正規的幼兒園,父母在外打工根本顧不上對孩子的教育。開學初的一段日子,妍妍的表現真讓我們哭笑不得:老師在上面講課的時候,她在下面不是隨便下位子就是抱住旁邊的小朋友說話,老師所教的知識是一點也沒有學會。
集體做操的時候,大家都認真地跟著老師一板一眼地做著,她卻伏在桌上睡著了。更“可恨”的是有時她還有攻擊傾向,喜歡打人,下樓梯時不好好地走,從樓梯上滑下來,把我們嚇出了一身冷汗。
案例分析與措施:
都說老師是愛的天使,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從事著塑造人的事業,老師的言行舉止尤其重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的點播,正確的引導和循循善誘的教導會使孩子的個性得以轉變,這其中我覺得賞識和鼓勵最為重要。
針對這樣的一個孩子,我們除了教育、感化,更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挖掘幼兒身上的閃光點。我們發現妍妍有一點非常可愛,就是特別愛幫老師做事,動手能力特強。為此,我們特意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大大表揚了她一番,然后又跟她個別交流,鼓勵她學習時要專心,同時,有什么小事情需要小朋友幫忙的時候,多讓她來做。哪怕是取得一點小小的進步也給她大大的鼓勵,幫助她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耐心教育與引導,她的表現跟剛入學時簡直是判若兩人。孩子的父母也特意來感謝我們。
案例反思:
由此可見,我們的孩子并不是一張白紙,他們都是有血有肉、有豐富情感和豐富個性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渴望得到老師關愛和鼓勵,哪怕是“一句表揚的話語、一次肯定的眼神、一個友好的動作、一絲善意的微笑”,都能激起孩子美好的情感,促使其主動求知,主動發展。哲人詹姆士曾經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正是肯定一個人的具體表現。賞,含欣賞贊美之意;識,是肯定認可。賞識教育就是通過激勵、表揚等手段,肯定孩子的優點、長處,鼓勵他不斷追求成功。賞識教育是使人將自身能力發展至極限的最好方法。教師對孩子的點滴進步能否給予充分的肯定與熱情的鼓勵,不僅僅是一個方法的問題,更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幼兒的心靈”,只要我們努力給孩子一片賞識的陽光,孩子心靈的苗圃就會陽光明媚,春色滿園,孩子個性的幼苗就會一派生機,茁壯成長!
幼兒教師隨筆:用愛引航 學會賞識
孩子從家庭進入幼兒園,開始了人生的第一個群體生活,有幾許興奮、幾許快樂、幾許緊張、幾許彷徨,他們與生俱來的天真、好奇、稚拙、頑皮,常常讓他們在這個群體生活中感受成功或遭受挫折。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是孩子除父母之外的第一任教師,除了要給孩子們傳授知識技能以外,還擔任著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的重傷。現在的孩子,物質生活條件優越,在物質需要達到滿足后,他們更渴望精神需求的滿足,渴望得到周圍成人,特別是老師的認可,老師的每一句贊美、每一點微笑、每一個擁抱,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賞識是指充分認識到人的積極因素,并加以肯定與贊美,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和個性。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學會賞識,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縮短師幼之間的距離,特別是對一些性格內向、自卑或調皮、好動的幼兒,賞識教育往往能更好地引導他們進入積極的生活狀態,走好探索世界的每一步。我在多年的幼教工作中,對于不同類型的幼兒,采用不同的方法,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正確認識自我,促進個性品質的健康發展。
一、抓住關鍵,循序漸進。
賞識幼兒要有一定的藝術性,善于抓住閃光點,進行隨機教育,不失時機地為孩子的點滴進步而喝彩。在擔任小班班主任時,我接收了一名從外地轉入的女孩月月,進入班級后,由于環境陌生、語言不通,她將自己封閉起來,從不與老師交流,也不和小朋友游戲,總是孤零零地坐在門口,對著外面哭泣,看到家人來時,飛一般迎出去。我耐心地哄她,安慰她,而她還是以淚洗面,無動于衷。直到有一天,我在帶小朋友做操時,發現她竟然沒哭了,眼睛不眨地在看呢!那一刻,我欣喜若狂,但我不敢出聲贊揚,怕她一受驚嚇,如小蝸牛般怯怯的觸角,一碰又縮回去了,關閉了打開一條縫的心門。第二天,我仍不動聲色地觀察她,第三天,看到她仍舊在小朋友做操時,停止了哭泣,我輕輕地走到她面前,握起她的小手,在她的小臉蛋上親了一下,對著其他幼兒問道:“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要親月月嗎?”有的孩子馬上發現了:“老師,月月不哭了。”我歡喜地說:“對,老師今天真開心,月月沒有哭了,在看小朋友做操呢!月月有了很大的進步,你們覺得她棒不棒?”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棒!”我趁熱打鐵:“月月,來和我們一起做操好嗎?”我把她牽到隊伍中,雖然她只是默默地站在那兒,沒有做任何動作,但我知道這已是柔弱的月月邁出了勇敢的一大步。在隨后的幾天里,她仍只是站著,沒有任何動作,而我也在默默觀察著,終于有一天,她張開手臂上下扇動著,學小鳥飛了一下,我對她伸出大拇指,用微笑鼓勵她,而她一接觸我的眼神,卻慌亂地將目光投到別處。我馬上進行隨機教育,對著全班小朋友說:“月月小朋友會做操了,學小鳥飛得特別漂亮,我們大家都來夸夸她,月月明天肯定會做得更好,對不對?”這時的月月迎上了我的眼神,向我堅定地點點頭。一點點等待,一點點進步,一處處賞識,抓住她愛音樂的興趣點,讓她終于戰勝了自我,適應了新集體,在隨后的幾個月里,看到她與同伴游戲,我給她一句表揚,看到她能吃下整份的早餐,我給她一個擁抱,看到她勇敢地舉手發言,我送給她一個獎勵,現在的月月已是神采飛揚,自信滿滿了。賞識教育是充滿人情味的教育,我們要多一份耐心和愛心,讓膽怯、自卑的孩子在賞識中消除恐懼,揚起自信的帆,在生活的海洋里乘風前行。
二、承認差距,引導自賞。
在多年的幼教工作中,我常會接觸到一些幼兒,自控能力差,專注意識較弱,與同伴關系惡劣,常有攻擊性行為,連家長都無可奈何,喪失信心。我班曾有一個叫吳曉的男孩,一天他的媽媽拎著他氣急敗壞地對我說:“老師,這個孩子是怎么回事,要把我活活氣死了,為什么他總是闖禍,為什么他與別人的孩子不一樣?”我耐心地勸解道:“世上樹葉沒有兩片是完全相同的,那你就更不能拿孩子相比了,您 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是有缺點,但他也有很優秀的地方呀,對人熱情、愛幫助別人,觀察細微,這些都是他的優點呀”媽媽若有所思地走了,孩子卻困惑地問我:“媽媽都說我不好,老師怎么還說我好呢?”吳曉在很小時,父母上班較忙,把他在祖輩家里,祖輩對他極其溺愛,百求百應,爺爺奶奶生病后,父母又經常把他一個人關在家里,與小朋友沒有相處的經驗,和父母的交流也少,錯過了早期一些習慣的養成,所以吳曉在班上,和小朋友有矛盾時,常用暴力來解決問題,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常常課上了一半,站起來跑上一圈。和他講道理,他無奈地說:“老師,我也不想打別人,可就是不行,我也想表現棒棒的,讓大家都喜歡我。”我心疼地說:“吳曉,老師很高興你想做個讓大家喜歡的孩子,你會幫老師抬桌子,會幫老師收玩具,做錯事會主動道歉,這都是你的優點,如果你能控制自己不去攻擊小朋友,有問題告訴老師,老師來幫助解決,那就更棒了。”對于他這樣很難控制自己的孩子,不能對他和別的孩子一樣要求,而要降低準則,讓他也嘗到努力后成功的喜悅,從而對自己有信心,自我改變更積極。以后,雖然他還會在教室里亂跑,偶有情緒失控,但很少動手打人了。孩子是伴隨著錯誤成長的,我們應有一顆寬容之心,平常心去看待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對于個別幼兒,我們要從錯誤中找優點,在錯誤中去賞識他,激發他對生活的熱愛,承認他與別人的差距,允許他的不足存在,讓他自我認識,觸動他的內心體驗來教育,自己賞識自己就給自己多了一個機會,也給成長多了一份動力。
三、營造氛圍,創設情境。
賞識教育是充滿生命力的,是開發潛能的教育。在班上總有一些孩子思維活躍,精力旺盛,表現突出,在班上能起到很好的感染作用,在孩子們中也很有威信。我班有一個叫睿睿的小姑娘,聰明穩重、大方得體,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我便讓她幫助老師安排小朋友入廁、喝水、發放玩具,有時甚至讓她獨自管理班級,給她一個發展潛能的平臺,這既是鍛煉,又是賞識,看到她有模有樣的“小老師”樣,心中不禁歡喜,在班級內我又組織了一系列友好交往活動,如:“我倆是好朋友”“手拉手”讓能力強的幼兒帶能力弱的幼兒一起活動,讓他們互相合作,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在她的帶動下,全班幼兒都積極、文明、向上地學習生活著,這又更促使她自我完善,睿睿在這個群體中越來越優秀,參加了很多校外的活動,并取得了很好的獎項,在這種賞識的氛圍中,她對自己的信心更強了。
四、家園共育,共同賞識。
對于一個孩子的賞識教育,光靠教師一方是不行的,需要家園共同配合教育,達成共識,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我曾教過一個叫田田的孩子,她性格外向活潑,語言表達能力強,但課堂自控力較差,父母在家經常說教,但效果不佳,在和父母的溝通交流后,我們達成共識,這孩子自尊心極強,光是批評教育是不行的,還要運用賞識教育,以一點帶動全面。田田語言表達能力強,在上語言活動時,很踴躍,我一次一次地表揚她:“瞧,田田這個詞語說得多恰當呀,她肯定是認真聽講了。”父母每天回家后會用談話的方式和她交流在幼兒園的學習內容,剛開始她總是說:“我不知道”,我在課堂上也會有意無意地說:“田田今天聽得真認真,回家把這些故事告訴爸爸媽媽好嗎?”漸漸的,她有了初步的意識,上課要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有時在離園、入園時,我特意當著她的面,在父母面前表揚她,父母也有意地說:“現在田田回家給我們當小老師了。”漸漸的,她上課態度好了很多,回家也能向父母復述一點新學內容。父母對她的態度也有所改變,不再批評這批評那,要求嚴格了。田田在日益寬松的環境中,學習興趣更高了,園內舉行故事比賽,我覺得這是田田展現自己的好機會,便精心輔導,果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田田高興得逢人便說自己的成功,整個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父母也很欣喜女兒在賞識中克服了消極因素,越來越優秀。對一些文化層次不太高,家庭教育方法過于簡單的家長,通過家園聯系冊、家訪,讓他們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了解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讓他們放下成人的架子,去掉大人的威嚴,真誠地帶著賞識的眼光和語言走進童心。
賞識教育是愛的教育,是需要教師用愛引航,真心實意地去感受、去贊美的。我們面對天底下這群最稚嫩的花朵,怎能不從心底升起一些憐愛?看著他們張張無邪的笑容,怎會吝惜自己的賞識?一個微笑、一句稱贊、一個動作,溫暖了幼兒,也溫暖了自己。賞識孩子吧!讓孩子心靈的苗圃陽光燦爛;賞識孩子吧!讓孩子個性的幼芽茁壯成長;而我們老師也會在賞識中心胸更寬廣、笑容更絢爛。
教育筆記:給孩子同等的機會
“誰來給我們講個故事?”在一次餐后活動中,我這樣問。正當我準備在舉手的幼兒中點名時,猛聽到一個聲音說:“瑤瑤上來講”。我吃了一驚,誰知道我要叫瑤瑤了。而這時的瑤瑤正舉著胖乎乎的手、仰著滿帶笑容的臉得意地望著我…….
幼兒午睡時,我輕輕地走到剛才“插嘴”的幼兒的床邊問:“你怎么知道我要叫瑤瑤?”他拿被子蒙著頭悶悶地說:“你喜歡她,每次你都第一個叫她”。
該幼兒接受以及口語表達力一般,在各項活動中不太積極,因此老師叫他答題、做事的機會相對較少。長此以往,他就少了鍛煉的機會。而依依、瑤瑤等幾名能干、活潑的幼兒總能專心積極地參與各項活動,因此得到的機會相對多一點。我還時常埋怨班級里個別能力相對差的幼兒怎么沒有進步,其實這就是良性、惡性循環在起作用呢!反思一下,我們這樣的做法即會寵壞“能干”的幼兒,又會挫傷一些幼兒的積極主動性。
于是,我調整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真正地給班級里所有幼兒同等的機會:讓幼兒輪流地帶小朋友做操;給機會讓能力差的幼兒來講簡短的小故事(哪怕只有幾句話也行);采用強弱結合的方式選出“正副組長”;教學活動前講問題分類,讓每個層次的孩子都能有適合他的問題來回答……一段時間下來,以前那些能力相對差的幼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逐漸增強,主動舉手發言、要求表演的越來越多了……
幼兒教育隨筆: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
有一天,談老師組織了一節美術活動,名稱是《快樂的笑臉》。談老師通過游戲、指五官、談話等形式導入活動,又引導幼兒觀察,讓進一步幼兒感知了五官的特征后請幼兒在書上添畫臉部五官。孩子們在作畫時,我也過去看了看。那天,正好是蔣園長在聽課,我們一起走到耀耀旁邊,發現了他的作業上“別出心裁”的在娃娃的額頭上畫了一樣東西。蔣園長問:“耀耀,那是什么呀?”耀耀一臉正經地說:“小紅花,老師獎的。”喔,原來在耀耀心中開心快樂的事情就是能得到老師的一朵小紅花。平時,總覺得他好像是屬于那種對什么都不在乎,喜歡我行我素的孩子。原來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的鼓勵。乖巧靈俐、聰明可愛的孩子常常得到老師眾多的表揚和特別的關愛。一朵小紅花對于他們來說也不會那么令人激動,令人欣喜了。那一刻,我為耀耀的真情流露而有一絲震撼。我就在他額頭上帖了一朵小紅花。這下,他可高興了,時不時的去摸一摸,深怕小紅花飛掉,連下課了也是喜滋滋的。
午睡起床時,我準備幫他穿衣服時,他一只手摸著自己的額頭對我說:“老師,你當心點,別碰我的小紅花。”我聽了忍不住想笑,沒想到他竟然那么在意一朵小小的紅花。我說:“知道了。”他還是不放心地問:“衣服會碰到嗎?你要當心點。”說這話時看著我,特別認真的樣子,讓我有些感動。因為毛線衣是圓領的套頭衫。那天我也特小心地為他穿好衣服,生怕碰到他的“寶貝”。那一天耀耀的表現一直很好。我想作為一個老師,面對一些頑皮,淘氣,常會惹來很多麻煩的“問題孩子”是不是同樣需要老師的關愛呢?甚至比那些好孩子更需多一些關注,多一些愛心,多一些鼓勵。我想: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會更好。
折紙是深受幼兒喜歡的一種小工藝,它通過剪、折、粘貼、描繪等手段,巧妙地把各種紙制成生動有趣的形象;它造型簡潔夸張,富有情趣,是啟迪幼兒智慧的一項有意義的活動。為了提高**幼兒園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使其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我與5月中旬為該幼兒園開展了教師折紙技能培訓。
首先出示了一些折紙的步驟圖,請大家通過觀察,對向中心線折、雙正方形折等有了最基本的了解。采用邊講解邊示范的方式,由易到難,生動形象地進行折紙教學,大家一起體驗了一回“玩中學”的樂趣。通過范例作品向老師們講解折紙的基本技巧、步驟、造型等,如:青蛙、玫瑰花等等。活靈活現的范例深深吸引了每一位教師,她們都聚精會神的看著,折著,仔細揣摩,認真領會。在看一看、折一折、說一說、玩一玩的過程中,老師們真正體會了折紙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過了幾星期后,我走進**幼兒園,一群孩子跑了出來,“老師,你看我的飛機飛的可高了。”“老師,我的青蛙真的會跳哦!”“老師……”看著這群天真燦爛的笑臉。我開心的和孩子們交流著,她們老師走進來把孩子們領進了教室。教室里玩彩紙的孩子更多了。從我上個月給老師們進行的折紙培訓中可以看出,老師們很好的把自己學到的本領很好的帶給了小朋友,讓小朋友通過折紙活動可使幼兒認識空間方位,建立幾何物體的概念,發展手的動作靈活性,培養目測能力,是一項有利幼兒身心發展的活動。科學研究表明,手的活動對腦細胞成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其道理就在于此。
我不由得想到,真正切合實際的培訓不僅能給老師帶來實際的知識內涵,還能通過老師給孩子們帶去真正的快樂!
教育筆記:還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童年是我們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回憶。作為一名教師,我特別希望能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而幸福的童年。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們也經常說讓孩子在玩中學,因為玩是孩子最好的伙伴。但同時安全工作也是我們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讓孩子既玩的高興又能避免危險的發生,怎樣才能協調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這是我們多年來一直努力的目標。
幼兒園的孩子自我保護力差,沒有很強的安全意識,所以在戶外活動中經常會有危險發生。這一點也頗讓我們頭疼。我們很想讓孩子自由自在的去玩,釋放他們的天性,但安全事故又讓我們心有余悸。但童年生活是美好的,我們不能輕易剝奪孩子玩的權利,所以我選擇了還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她們真正能做到在玩中樂,在樂中學,培養其愛學、樂學的良好習慣。
首先,我每天都給孩子一段自由去玩耍的時間,讓她們盡情釋放自己,這樣可以讓孩子情緒高漲,消除其緊張,教師一定要來回巡視孩子,避免危險的發生。
其次,我們每天還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組織幼兒游戲。好的游戲活動也會讓孩子感到快樂。如我們中班時讓孩子拿來了呼啦圈,呼啦圈的玩法很多,我們可以轉著玩,還可以跳著玩。我們就經常變換圈的擺放形式,以分組比賽或其它形式來組織孩子來玩。我們經常說要讓孩子成為游戲的主導者,所以我們引導孩子自己來設計游戲的新玩法,這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集體游戲的安全性較高,教師比較容易組織,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危險的發生。
當然,安全活動貫穿于我們整日的各項活動中,這就需要老師有足夠的細心與耐心。俗話說得好,安全無小事,教師應從身邊的小事抓起,將安全教育滲透于每日的各個環節中,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在自由安全中度過幸福快樂的童年!
《小班教師教育筆記3篇》:小班教師教育筆記第1篇教師,我真的飽了在平時孩子進餐當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比如:有些孩子比較挑食,如果飯菜不合他的心意,他就開始鬧著不吃飯;有些孩子吃了一半就感覺
《幼兒園保育筆記200篇》:幼兒園保育筆記第1篇 小班保育筆記簡短(1): 午睡室里的故事 每一天在組織孩子午睡時,總有那么幾個小朋友磨磨蹭蹭地好長時間也不躺到床上,安靜下來。而已經躺在床上的小
《大班教育筆記大全30篇》:大班教育筆記大全30篇第1部分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小兄弟姐妹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