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下學期教育筆記《用對方法是關鍵》,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用對方法是關鍵
我們班的寶寶平時表現相對于其他班級的幼兒來說還是不錯的,不管是在上課表現,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都能得到其他班老師的表揚。但是,卻總有一個讓我們兩位老師特別頭疼的問題困擾著我們,那就是寶寶的吃飯問題,每次園長老師來我們班總會說:“你們寶寶吃飯速度實在太慢了,其他班都已經吃完飯,在外面休息了,你們怎么這么慢呢?”我們只能無奈的回答:“我們也搞不清楚啊,能試的方法都試過了,但是總有那么幾個不聽話的,吃的很慢。”
對于我們班寶寶的吃飯問題從開學到現在已經困擾了我和唐老師將近一個學期了,轉眼一個學期快要過去了,這吃飯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實在是著急死我們兩個了。每次吃飯之前,我和唐老師都會說:“今天吃飯飯的時候要乖乖的吃哦,飯飯和菜菜要當心,不要掉到桌子上和地上。”總是會先教育一番才讓寶寶吃飯,但是這種做法的效果并不好,始終有那么幾個寶寶很慢,而且一邊吃一邊玩,老師說的話全然沒有聽進去。此外,我們還試過各種方法,例如讓吃得慢的寶寶單獨到上面去吃,或者讓幼兒早點拿到飯,先吃;還有讓吃得慢的寶寶學習吃得快的寶寶,與吃得快的寶寶比賽,如果比贏了就可以拿到獎勵;還有請保安叔叔假扮警察叔叔,讓“警察叔叔”看看幼兒的表現,以此鼓勵幼兒乖乖吃飯;又或者幫幼兒錄像,然后發給爸爸媽媽看;我們試過各種不同的方法,但是效果都很一般,幼兒的積極性還是沒有被調動起來。
在一次吃飯的間隙,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我想如果用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來激勵他們,會不會有什么效果呢,于是我決定試一試,我對寶寶說:“今天乖乖的吃飯飯哦,吃完飯飯時老師要給你們一件很好玩的東西呢!你們快點吃哦!”我故意賣了一個關子,看看能不能激勵幼兒乖乖吃飯,果不其然,很快就有幼兒吃完了,于是我對先吃完的幼兒說:“今天時老師請先吃完飯飯的寶寶去我們的玩具城里選一樣你最喜歡的玩具玩。”我又故意大聲地說到:“只有吃的快的寶寶才可以選自己喜歡的玩具,如果吃的太慢了,那你喜歡的玩具就會被別人選走了,你就玩不到啦!”不成想,我剛說完,就看到很多寶寶都開始快快的吃飯了,不一會,孩子們就吃完了飯,選到了玩具玩。我們班寶寶的吃飯效率就這樣提升了,園長老師來的時候也下了一跳“今天怎么回事啊,吃的那么棒!”好好的夸了我們班的寶寶,這下他們更開心啦!
從此以后我們班寶寶吃飯的速度再也不慢了,我們兩個老師也為此感到高興。從這件事,我深深的體會到,面對一群天真的孩子,用對方法是多么重要,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也要不斷尋找適合幼兒的激勵方法,與幼兒一起快樂成長!
幼兒園教育筆記:對兔子的討論
那天餐后,我照例帶著孩子們去戶外散步,由于天氣太熱,我們在大廳走了一圈后決定在陰涼處自由活動。一個眼尖的孩子忽然高聲說“那里有一只兔子”,他這么一叫,孩子們都圍過來看。遠遠的,在對面花壇里,有一團白色的東西,那就是兔子了,它一動一動,好像在那找東西吃。2個孩子忍不住跑過去看,接著第三個,第四個......為了避免擁擠,其他的孩子我建議他們下一批去看,并在大廳坐下討論起兔子來,一個孩子說“我家以前也養過兔子,后來死了”,另一個孩子說“我也看到過兔子,眼睛紅紅的。”“那是不是所有的兔子眼睛都是紅的呢?”這下孩子們沒了準答案,有說是的,有說不是的。一個男孩子說“我從書上看到過只有白兔子的眼睛才是紅色的,灰兔子眼睛不是紅色的。”接著又有一個孩子問“兔子會咬人嗎”,接下來的答案又分兩種,正在我們這邊討論熱鬧的時候,對面的孩子過來了,他們向我們講述著他剛才看到的情形,與此同時,第二批看兔子的孩子出發了。在分批觀察兔子后我們回到了活動室,這時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只兔子,孩子們自由講述有關兔子的所有事情,如它吃什么,它眼睛的顏色什么樣......老師把孩子們的講述紛紛畫在兔子的周圍,沒想到畫了一黑板,對于有不清楚或者有爭議的話題我請孩子們帶回家,第二天再來分享。
這樣的一次偶然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有興趣做先導,我相信孩子們能有更大的收獲。
教育隨筆:用對方法是關鍵
我們班的寶寶平時表現相對于其他班級的幼兒來說還是不錯的,不管是在上課表現,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都能得到其他班老師的表揚。但是,卻總有一個讓我們兩位老師特別頭疼的問題困擾著我們,那就是寶寶的吃飯問題,每次園長老師來我們班總會說:“你們寶寶吃飯速度實在太慢了,其他班都已經吃完飯,在外面休息了,你們怎么這么慢呢?”我們只能無奈的回答:“我們也搞不清楚啊,能試的方法都試過了,但是總有那么幾個不聽話的,吃的很慢。”
對于我們班寶寶的吃飯問題從開學到現在已經困擾了我和唐老師將近一個學期了,轉眼一個學期快要過去了,這吃飯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實在是著急死我們兩個了。每次吃飯之前,我和唐老師都會說:“今天吃飯飯的時候要乖乖的吃哦,飯飯和菜菜要當心,不要掉到桌子上和地上。”總是會先教育一番才讓寶寶吃飯,但是這種做法的效果并不好,始終有那么幾個寶寶很慢,而且一邊吃一邊玩,老師說的話全然沒有聽進去。此外,我們還試過各種方法,例如讓吃得慢的寶寶單獨到上面去吃,或者讓幼兒早點拿到飯,先吃;還有讓吃得慢的寶寶學習吃得快的寶寶,與吃得快的寶寶比賽,如果比贏了就可以拿到獎勵;還有請保安叔叔假扮警察叔叔,讓“警察叔叔”看看幼兒的表現,以此鼓勵幼兒乖乖吃飯;又或者幫幼兒錄像,然后發給爸爸媽媽看;我們試過各種不同的方法,但是效果都很一般,幼兒的積極性還是沒有被調動起來。
在一次吃飯的間隙,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我想如果用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來激勵他們,會不會有什么效果呢,于是我決定試一試,我對寶寶說:“今天乖乖的吃飯飯哦,吃完飯飯時老師要給你們一件很好玩的東西呢!你們快點吃哦!”我故意賣了一個關子,看看能不能激勵幼兒乖乖吃飯,果不其然,很快就有幼兒吃完了,于是我對先吃完的幼兒說:“今天時老師請先吃完飯飯的寶寶去我們的玩具城里選一樣你最喜歡的玩具玩。”我又故意大聲地說到:“只有吃的快的寶寶才可以選自己喜歡的玩具,如果吃的太慢了,那你喜歡的玩具就會被別人選走了,你就玩不到啦!”不成想,我剛說完,就看到很多寶寶都開始快快的吃飯了,不一會,孩子們就吃完了飯,選到了玩具玩。我們班寶寶的吃飯效率就這樣提升了,園長老師來的時候也下了一跳“今天怎么回事啊,吃的那么棒!”好好的夸了我們班的寶寶,這下他們更開心啦!
從此以后我們班寶寶吃飯的速度再也不慢了,我們兩個老師也為此感到高興。從這件事,我深深的體會到,面對一群天真的孩子,用對方法是多么重要,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也要不斷尋找適合幼兒的激勵方法,與幼兒一起快樂成長!
教育筆記:特別的孩子用特別的方法
案例背景:
中班的幼兒,他們的心理方面還不是很成熟,有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行為有些異常,如果遇到某些不如意,就會對其他幼兒變現不一些攻擊性行為,晨晨小朋友是我一直從托班帶上來的,他是一個調皮又好動的小男孩,根據我對他的了解由于他是家里的小兒子(上面還有一個比他大10歲的姐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疼愛有加,他的父母由于平時工作比較忙,他每天來回幼兒園都是爺爺接送的,所以平時我們老師與他父母接觸的機會很少,平時在幼兒園如果遇到一些事情與其父母溝通只能通過電話的形式,效果遠遠沒有面對面溝通來得好。
案例描述一:
一天早上,和平時一樣晨晨坐著爺爺的三輪車來園上學,他自己走進教室里和小朋友一起參加了晨間活動,因為那天的天氣有點下小雨,原定的戶外活動被取消了,我組織幼兒在教室里和走廊分批進行室內活動,第一個活動結束以后,我請幼兒拿好自己的小茶杯進行喝水,幼兒們一個個都很有次序的到直飲水地方排好隊伍去喝水了,突然在教室的走廊里,晨晨與王奕藝小朋友吵了起來,奕藝拉住晨晨手拿杯子的小手要他把自己杯子里的口水弄干凈,哲哲一臉的不以為然,還很有道理的說:“是你先踩我的鞋子的,把我的鞋子踩了,就是因為在拿小茶杯的過程中,奕藝不小心踩了一下哲哲的鞋子,哲哲就用口水去吐奕藝的杯子,還說:“我爺爺奶奶說的,別人弄我了,我也可以弄還別人的。
案例描述二:
到了中午吃飯,大媽媽幫孩子們分好了午餐等待孩子們洗手吃飯了,狀況又發生了,由于餐盤放在桌上位置有點擠,哲哲就去擠旁邊的小朋友的餐盤,還把旁邊小朋友的湯碗給擠翻了,旁邊的小朋友感覺很委屈把倒翻湯碗拿起來,沒想到,這時候哲哲一把又把碗弄翻了,自己還得意的吃飯了,嘴巴里還說現在位子空了,真舒服,我在家吃飯我爺爺奶奶都讓我一個人坐的。
案例分析:
出現以上小朋友之間的爭吵,這兩種行為表現出來是非常不好的,我想其中晨晨小朋友的原因在于他爺爺奶奶在家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他們家的長輩可能認為保護和疼愛自己孫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讓他受到別人的欺負,而且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打傷同伴后卻認為這是理所應當,認為是屬于正常防衛,不管是錯了還是對了,一味的護著自己的孩子,在思想上還一直給孩子說,別人欺負你了,你要還手,不要這么老實,長此下去孩子的腦袋里有了這樣一種思想,別人弄我了我一定要還手,不管別人是小心還是不小心,這種教育方法是非常不正確的,所以才會導致他出現這種攻擊性行為,以至于這種行為的產生讓孩子感覺得這么不以為。
案例措施:
1.與他爺爺奶奶取得聯系,告訴他們哲哲小朋友在幼兒園的一些異常行為,告訴他們在家里要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能因為怕孩子吃虧而引導孩子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平時要給他講一些與小朋友交往的方法,漸漸的讓他明白在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是別的小朋友不小心欺負你了你就可以還手攻擊別人,也應該意識到遇到事情也不一定是別人不好,自己肯定也有錯的地方,但不能動不動就采用還手的方法。
2.平時在幼兒園里我們老師也要告訴他經常欺負別的孩子老師不喜歡,給他一定的心理壓力。
3.日常生活中當他表現好的時候及時的給他表揚,當著全班小朋友表揚他,讓他感到很光榮,找到了自信,下次再保持好的行為習慣。
案例反思:
現在的孩子,家里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疼愛,有些幼兒由于父母工作忙,是由爺爺奶奶來帶的,更是什么事情都依著他,長此已久,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霸道行為,在我們的農村里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都是這樣,認為自己的孩子打別的小朋友或者欺負別的小朋友肯定是別的小朋友先打自己孩子的,有的還以自己孩子占了便宜而沾沾自喜。上面的案例中與孩子的爺爺奶奶取得電話聯系后,孩子的長輩,起初還是一味的袒護自己孩子的不良行為,還說別的小朋友以前也欺負過他,經過我耐心的講述事情的經過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現類似的不良行為,以及對孩子心理發展的不利以后,家長的想法發生了改變,他們表示愿意配合我們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用一些更好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小朋友之間要相互尊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教育孩子用適當的方法來表達自己不好的情緒,讓孩子知道快樂的孩子能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在幼兒園我們老師也通過無聲的批評讓他知道做錯事情是得不到老師喜歡的,通過這種方式比直接批評的效果來得好。再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及時表揚方法讓他在集體面前感到滿足,從而找到自信心,我想這幾種方法對行為不良的孩子應該會有一些幫助的。
教育筆記:學會換一種方法來改變幼兒的想法
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欣賞了故事《三只小豬》,孩子們都很喜歡小豬,幫小豬想了許多戰勝大灰狼的方法。
看了幼兒幫小豬們戰勝大灰狼的想法,我個人認為確實過于極端,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繼續往美好的方面想象,比如,大灰狼受到了教訓,知道自己錯了,改過自新,不再欺負別的小動物了,也和三只小豬變成了最好的朋友,等等。
訓練幼兒的發散性思維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重要前提,發散思維一般具有變通性、流暢性和獨特性等特點,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充分利用這些特點,加強對幼兒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
最后我們還進行了創編活動,要想讓幼兒進行一些創編活動,我認為首先要讓幼兒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還要有一些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了這些條件,再加上幼兒長時間經驗不斷的積累,他們的語言詞匯豐富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整個創編活動的質量,那么整個創編活動才能夠變得精彩。
在上周的社會活動《找綠色》中,我首先考慮到的是我們班孩子們的注意力的問題,所以運用了談話,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然后在幼兒園里玩找綠色的游戲,先找找教室里的綠色物體,然后學會發問,學會回答,之后延伸到去戶外找綠色的物體。例如:我問孩子:這是什么綠?他們會回答:花兒葉子綠。我覺得重要的是在游戲中,讓孩子不知不覺學會知識,然后激發他們對顏色的探索。
最后,在幼兒操作環節,給樹葉點上綠葉和紅花,孩子們非常開心,這樣的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歡。
《《幼兒教育》讀書筆記3篇》:《幼兒教育》讀書筆記第1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幼兒教育》的書,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門。 這本書里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
《教育筆記中班幼兒園3篇》:教育筆記中班幼兒園第1篇 新學期開始了,我們中班迎來了6名新生。為了讓他們更快的適應新環境,同時讓新生和老生更快的融入到一齊,第一周我們并沒有進行過多的教學活動,大部分
《大班3月教育筆記200篇》:大班3月教育筆記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一天在晨間談話的時候,我問小朋友們:“兩天不見了,你們最想誰啊?”我本以為他們會說最想老師了,但是他們大都卻說:“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