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上學期教育筆記《貝貝變活潑了》,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貝貝變活潑了
孩子的需要是教師關心的焦點,孩子的進步是教師快樂的源泉。
貝貝是新轉入我班的一個女孩子,她文靜又很秀氣。平時,她不太愿意主動地與人交往,話也不多。學習活動中從來都不愿意舉手發言,請到她時,也不愿意開口說話,似乎是一個很難接近的孩子。可是,她卻又是個聰明又懂事的孩子。她所缺少的是自信和大膽的品質,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注和機會。
首先,我和她家長的交流中得知,貝貝的父親工作很忙,貝貝幾乎很少看到他,母親每天把她接回家后由于工作的原因,也很少與其交流。使她從小就缺少與人交往的經驗和技能 。
早晨,,到了晨讀的時間,我請貝貝為大家讀故事書,可是她說什么都不肯,無奈,我只有放棄了。第二天,我選擇了一本貝貝最喜歡的故事書,而且我知道她讀起來一定不會吃力的,果然不出所料,貝貝的故事得到了大家的掌聲,貝貝也偷偷地笑了。
下午起床后,我給貝貝梳頭,請她坐在我的腿上,她可開心了。我一邊為他梳頭,一邊和她聊天。貝貝告訴我:她的媽媽這幾天有點感冒了,他的爸爸吸煙他不喜歡……
現在,家人見了我都告訴貝貝變了。的確,貝貝變得活潑可愛了,變得落落大方了,變得聰穎懂事了。看著她的改變,我也發自內心的欣慰。
有了教師的細心,有了教師的耐心,有了濃濃的愛,我們的孩子才能揚起自信的風帆,才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希望貝貝能夠爭取更多的進步。
教育筆記:貝貝變活潑了
孩子的需要是教師關心的焦點,孩子的進步是教師快樂的源泉。
貝貝是新轉入我班的一個女孩子,她文靜又很秀氣。平時,她不太愿意主動地與人交往,話也不多。學習活動中從來都不愿意舉手發言,請到她時,也不愿意開口說話,似乎是一個很難接近的孩子。可是,她卻又是個聰明又懂事的孩子。她所缺少的是自信和大膽的品質,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注和機會。
首先,我和她家長的交流中得知,貝貝的父親工作很忙,貝貝幾乎很少看到他,母親每天把她接回家后由于工作的原因,也很少與其交流。使她從小就缺少與人交往的經驗和技能 。
早晨,,到了晨讀的時間,我請貝貝為大家讀故事書,可是她說什么都不肯,無奈,我只有放棄了。第二天,我選擇了一本貝貝最喜歡的故事書,而且我知道她讀起來一定不會吃力的,果然不出所料,貝貝的故事得到了大家的掌聲,貝貝也偷偷地笑了。
下午起床后,我給貝貝梳頭,請她坐在我的腿上,她可開心了。我一邊為他梳頭,一邊和她聊天。貝貝告訴我:她的媽媽這幾天有點感冒了,他的爸爸吸煙他不喜歡……
現在,家人見了我都告訴貝貝變了。的確,貝貝變得活潑可愛了,變得落落大方了,變得聰穎懂事了。看著她的改變,我也發自內心的欣慰。
有了教師的細心,有了教師的耐心,有了濃濃的愛,我們的孩子才能揚起自信的風帆,才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希望貝貝能夠爭取更多的進步。
教育筆記:孩子你變了
這次的事件要追溯到上學期期末評全面發展好孩子的時候,事情是這樣的:班上有幾個各方面能力強的孩子,但是性格就相對內斂一點,尤其體現在上課舉手問題上。在期末的最后幾天,我采取了“說說別人的優缺點”的活動,讓幼兒來說說別人的優點和缺點,在活動進行中,部分孩子說到了“某某人上課不舉手的……”是的,這個上課不舉手的現象的確在部分孩子身上成為了孩子們眼中的“缺點”。我也對幾個性格較內向的孩子進行了“講悄悄話”的環節,讓幼兒知道自己存在的一些小毛病。所以在這學期開始的頭一個月,我就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觀察和考慮,怎么樣才能讓一些不舉手的孩子能夠大膽的舉起小手呢?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當老師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能夠積極舉手發言并且思維活躍的就那么幾個孩子,像范xx等。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卻很少發言,常常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為什么這些孩子不愛舉手發言呢?是因為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不出來,還是本身上課不夠專注,從而使得思緒游離與活動之外;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卻因生性膽小而不敢回答。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逐漸發現了這些孩子不愛舉手發言的原因所在,并隨后采取了相應的教育措施。像雯雯、晨晨等孩子是因為膽小而不敢回答問題,我就鼓勵他們大膽舉手,并及時對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揚,使他們能夠逐步養成大膽發言的好習慣。對濤濤、楠楠這些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提醒、引導,幫助他們將注意力及時引回來。對于年齡偏小的孩子,我提問題時盡可能提得簡單些,從而幫助他們獲得更多自信。與此同時,我還對積極舉手發言的孩子獎以社會性刺激物,如五角星、小糖果等,以激發孩子們通過舉手回答問題來獲得禮物的愿望。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培養,孩子們在大膽回答問題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級里積極舉手發言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回答問題時的聲音也日益響亮起來。看到那一只只高高舉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滿了希望和感動。希望通過一次次的鍛煉,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和鍛煉,成為一名堅強、勇敢的好孩子!
教育筆記:不愿在幼兒園睡覺的浩浩
案例
浩浩是個敏感、膽小的男孩。午睡的時候,經常睡不著,還一次次地上廁所小便。今天躺到床上沒多久,浩浩又說要小便了。我看了看鐘,離睡覺前小便的時間才幾分鐘,所以我沒有同意。
第二天一大早,浩浩就來到了幼兒園,正在奶奶轉身要離開的時候,浩浩追上去一把抱住奶奶,楚楚可憐地說:“吃完飯你來接我!”,得到了奶奶的同意,他才松開手。我問他為什么要回家午睡,他看看我,說:“我睡覺要小便的。”
在和家長的交流了解中,我們排除了浩浩生病的可能,從他的自身特點進行分析:浩浩是個很要強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做得很好,但他本人精力充沛,在家從不午睡,以至于總是睡不著。躺在床上,浩浩知道不能象在家里一樣隨便亂動,影響別人,所以他盡力讓自己躺著不動。但時間久了太累,浩浩就想出了一招“小便”,順便出去活動一下筋骨。
反思
面對不愿在幼兒園午睡的浩浩,如果采取強硬的方法,只能加重他的心理負擔,使他小便更頻繁,更不愿意午睡。我就答應浩浩說:“老師在你的床前放雙拖鞋,你想小便就穿好輕輕出去,好嗎?”浩浩點點頭,情緒明顯放松了。午睡的時候,我拿出小獎品,輕輕地對浩浩說:“如果你睡到床上后不要一直上廁所,這個獎品就是你的。”在獎品的誘惑下,浩浩那天午睡只上了一次廁所,中間還睡著了一會。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他們發生各種狀況的時候,我們不能千篇一律,采用同樣的方法去糾正。而應該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的教育,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幼兒教育隨筆:電腦壞了
“周老師,真小氣!”只聽見王澤鑫在說:“老師是個小氣鬼!”接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老師是個小氣鬼,老師是個小氣鬼,……”熱鬧極了,像開演唱會。我小氣嗎?哪有!就為了今天中午沒給他們看電視而說我小氣,這也太離譜了吧!
我回想剛剛發生的一幕:“今天誰表現得好老師就讓他實現一個愿望,好嗎?”“好!”大家可興奮了,一個上午都坐得很神氣,小手舉得高高的“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到了中午要評出今天誰最棒,大家一致推薦王澤鑫為“好寶寶”,我們讓她說出今天的愿望是什么?“我希望今天能看《貓和老鼠》。”大家拍手同意,既然是大家都希望看就放吧。可是就在準備上網找《貓和老鼠》時,發現電腦居然斷線了,我就對他們說:“今天看不成了,電腦壞了,等修好了再看吧!”但好像小朋友都不聽我的話,一直嚷嚷著……就引發了現在的一幕。
小朋友們都很天真,他們喜歡模仿和學習,每次聽到了一個新鮮的詞語就覺得比較有趣,在自己的潛意識里就容易記住,等到自己覺得比較適當的時候就脫口而出,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心中的氣消了不少。在幼兒的心中,只要是他們提出的適當的要求,我是基本能做到的,但是這次我卻要因為不能上網沒能實現他們的愿望,而導致他們對我失去信心,這怎么行呢?我得想個辦法啊!
跟他們講講道理看看怎么樣吧!我拍拍手請大家安靜了下來,對他們說:“我知道我們班小朋友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不是周老師小氣,而是今天的電腦壞了,看不成電視,等下次老師修好了我們再一起看,好嗎?”“不好!”怎么會這樣?講道理都不行。突然聽見錢盛羽大聲地說:“老師又不是故意的,下次看也沒關系,又不是不看了。”一下子,大家又像懂事的大人一樣:“周老師,我們下次看吧,沒關系的。”這個轉折也太快了,弄的我竟沒反應過來。
從這么一件小事可以看出孩子是多么可愛、多么天真、還很懂事,作為老師的我對這些孩子既氣又愛,氣的是他們的貪玩、調皮;愛的是他們對我的信任及懂事。現在的孩子都是溫室中的花朵,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寶貝,但他們懂得卻比誰都多,孩子是未來,希望他們在愉快、祥和的氣氛中健康成長。
教育筆記:吹吹就沒事了
和孩子們的相處隨時都被感動著,今天的一件小事又讓我感動了。
今天是我值晚班,傍晚我帶著孩子們散完步回教室,大家都嚷嚷著口干了,可是飲水機上沒水了。平時都是班上的其他老師換水,今天我想當一回“英雄”。我使足全身力氣把水往上抗,“哐啷”一聲,水是裝上去了,可是我的手指頭也被壓在里面了。我痛得哇哇大叫,好不容易把手抽出來,我捂著手齜著牙地叫痛。孩子們都一起圍過來了,一個勁地問:“易老師怎么了?”“痛嗎?”“是不是很痛呀?”“我幫你吹吹吧,媽媽說吹吹就不會痛了。”大家把我里三層外三層地圍起來使勁地吹氣,而且嘴巴里面還碎碎念著:”應該不痛了吧?吹吹就不痛了呀”!
聽著孩子們的話我的眼淚在眼睛里打轉轉,孩子們是純真的,平時我們給予他們多少愛,他們就會回報你更多的愛。我為擁有這群可愛的孩子而幸福!
教育筆記:該你了笨蛋
佳佳、琴琴、誠誠、妮妮四個小朋友在玩飛行棋。妮妮拋了一個5,于是他就拿旗子走。這是佳佳就說了:“不對,要拋到六才可以,退回去。“給,輪到你了。”說著就將色子交給了琴琴,琴琴已經有一個飛機在棋盤上,她拋了一個3,于是就邊數數邊手口一致,一步一格地往前移動。
“好了,誠誠該你了。”佳佳一看沒有人接著拋骰子就指揮起來了。誠誠拋了一個4,誠誠就不動了。接下了佳佳玩了一下,這這下有該輪到妮妮了,可是妮妮沒有動。“該你了笨蛋。”妮妮一下就哭了。
佳佳與琴琴可能在家里玩過,所以比較知道游戲規則,看他兩個在玩的時候比較默契。在四個人中,妮妮的能力要弱一些,相對來講反應也就慢一點,而佳佳是屬于急性子,一看都輪回一次了自己還搞不明白,她就著急了,于是就沖口而出:“該你了笨蛋。”其實佳佳并不是惡意的,只是提醒的方法讓妮妮無法接受,于是妮妮一下就哭了。
對于孩子不文明的語言老師要及時教育,并告訴她如果別人這樣與她說話你會高興嗎?讓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同時再次強調飛行棋輪換的游戲規則,讓孩子們記住輪換的次序。同時可以讓能力弱一些的孩子家長在家多陪孩子下棋,以提高孩子下棋技能,這樣就能較快得到同伴認可。
我在給孩子們朗誦、講故事時,總是想方設法使他們進入角色。有時候,在一句話中間,我會留一個字或一個詞組讓孩子們去填充。諸如“你們想下面會發生什么事情”等。我讀清楚每一個字,解釋任何一點有可能的疑難之處。有一天下午故事課,我正在讀《好心的大象國王巴巴爾》的新書,一句小聲的問話打斷了我:“大象吃什么?”“對了,吃什么呢?”大伙齊聲和道。于是,孩子們想象的翅膀張開了。我知道,此時的他們已完全沉浸故事之中,讀書活動對于他們,還成了一種大膽的探索嘗試活動。要使讀物變得更生動,首先要激發孩子的興趣。在讀一本新書前,先讓孩子認真欣賞封面,問他們:看到了什么?故事可能講些什么?接下來,指書上的問:“你認為這兒發生了什么事?”一邊講,一邊指著書上關鍵的插圖和文字。故事結束后,可提問孩子們最喜歡故事中哪一部分及他們喜歡什么樣的結尾。“活讀”即讓“死”字變“活”能促進思維發展,提高語言能力。
《幼兒老師教育筆記3篇》:幼兒老師教育筆記第1篇 閱讀是藝術,正因閱讀就是探索的過程。我們透過閱讀來實現一種對應,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個人的經歷、與我們的個人的體驗一一對應。閱讀,說到底,就是以
《教育筆記幼兒園小班3篇》:教育筆記幼兒園小班第1篇一幅“美麗”的畫這天區角活動,孩子們選取自己喜歡的區域,只見平時不太喜歡畫畫的雨桐居然選取了畫畫,好奇心驅使我走到了他身邊,只見他正用
《中班教養筆記50篇》:中班教養筆記第1篇1、中班教育隨筆: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現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及時擦掉污點,擦亮鏡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