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老師教育筆記《我媽媽也是這樣》,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我媽媽也是這樣
午睡起床,我請小朋友們排好隊去衛生間小便、洗手準備吃點心,大家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好了隊伍,突然,隊伍里面發生了一陣騷動,史一言和王林希發生了爭執,只見史一言拼命地往王林希面前擠。我大聲問道:“史一言你們倆怎么啦?”史一言先是一愣,繼而滿臉漲得通紅,使勁拉著自己的頭發,嘴里不停地說著:“我讓你不聽話,我讓你不聽話……”我被眼前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呆了,一時竟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等小朋友們都坐下來吃點心后,我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拉過史一言的手,溫柔地問道:“史一言,剛才發生了什么事能告訴老師嗎?”史一言委屈地哭了起來,哽咽著說道:“排隊時,王林希來晚了,他插在我前面。我讓他排到后面去,他不肯,他還推我,所以我就拼命地往他面前擠?!薄芭?,是這樣,那你告訴老師,剛才你為什么拉自己的頭發,不疼嗎?”天真的史一言告訴老師:“我媽媽生氣的時候就自己揪自己的頭發,剛才我很生氣,所以就…..”
放學后,我特意留下了史一言的媽媽,告訴了這一情況,她不好意思地說:“原以為這只是我的壞習慣,沒想到對孩子的影響會這么大?!?/p>
兒童最早接觸的社會是家庭。家庭作為一個整體,其突出的特點,就是成員之間的彼此影響。孩子的行為問題并非單純就是他一個人的行為問題。父母的行為方式、情緒、感情都是形成“問題”的根源。與孩子的關系最為密切的母親,她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精神導師。她的行為態度對孩子的性格形成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作用和影響是不能忽視的。
教育筆記:老師讓我這樣的!
對話一:午餐開始了,可可和月月兩個人安靜的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師來分發午餐,我發現他們的雙手都是十字交叉類似祈禱的樣子一樣放在桌上,于是我走過去和他們聊了起來:
我:你們手干嗎要這樣?
可可:老師要我們這樣的!
我:為什么要這樣?
月月:我們的手如果亂放的話,會弄臟的!
我:你們想這樣放嗎?
可可與月月看了看,不再搭理我。
對話二:午餐后,我轉了一圈又看到可可和月月在教室的門后面看書,可是教室門口有很大的地方,一個小朋友都沒有,于是我又和他們兩個聊起來:
我:你們為什么不在門外面看書,里面這么多人?
可可:老師不讓我們出去!
我問老師:為什么不讓他們出去?
師:我看不到他們。(幼兒園要求孩子必須在教師的視野范圍內,午餐時候教師輪流在餐廳就餐,此時恰恰就一個老師在班上。)
我又問可可:你跟老師說,你在外面看書不亂跑,可不可以在外面?
可可搖搖頭:沒用的,老師肯定不讓我們出去!
月月在一旁弱弱的說:要不你去幫我們說吧?
我:……。。
我不能責怪老師什么,畢竟她們是從幼兒園保育的要求和安全的角度來進行這些,可是我從這些孩子的口氣里,分明感受到了一份無奈,假如我是那個孩子,我多想放松的坐在那里,假如我是那個孩子,我多想有一片大大的場地游戲,可是老師讓我們按照要求去做。
從孩子的話里,我分明感受到一份孩子對教師對自己不信任的那份不滿!已經完全服從于教師的規則約束,連“談判”的心情都懶的有了?!皼]用的,老師肯定不讓的!”這不是一句無奈心情的表露,更是孩子渴望自由玩耍的天性的表露。
作為教師,我們到底在孩子眼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我們在孩子的自由與教師的規則之間能否進行一個合理的選擇和判斷,一切為了孩子,這樣的用意無可厚非,可怕的是我們陶醉在自己為孩子精心準備的一切物質的、精神的環境中,而孩子卻感受不到童年的快樂,感受不到自己釋放的快感,感受不到自己的自由!
也許我們真的需要反思自己的言行,讓孩子少說點“老師讓我這樣的”,而多說點“我想這樣的?!?/p>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有一個自由快樂的童年!!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會
在小朋友們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總有小朋友告訴老師,老師我不會。那么,老師布置的任務有那么難嗎?并沒有。
繪畫課上,老師要求,用圓圈變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來,例如圓圓的花朵,圓圓的鐘表,圓圓的太陽,以及能想到的各種圓圓的東西。老師的話音還沒有說完,就有小朋友急忙的舉起手來,老師,我不會。
可是我看了一下,他平時的繪畫,挺不錯的,一筆一畫直線畫直,波浪線也有波浪線的樣子,圓也能畫出圓形了,那么為什么用圓圈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就不會了呢?
并不需要思考,我明白他并不是說自己不會畫,而是怕錯。不知道是誰給這些回答不會的小孩子們灌輸的這樣的觀念。只有完完全全照著老師的畫,只有完完全全聽著大人說怎么怎么畫,你這里該怎么畫,你這里該上什么顏色,你這里要畫個這樣的形狀,只有畫的完全跟大人想的一樣,那一幅畫他才算會畫。但是,我們的幼兒園需要這樣畫畫嗎?
并不是。我們要培養個小孩子,是要有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的孩子。如果讓他一味著跟著老師,想跟著以前的想法去做,那么他還有什么進步呢?這種涂鴉式的教學并不是我們所倡導的。雖然老師們能夠理解,但是,再家長這一方面,還得多多的讓家長學習學習。
教育筆記:老師,我下次不這樣了
暑假結束了,豆豆五班的小朋友順利升入了中班。每個孩子都長大了,進步了!但經過一個暑假也有幾個小朋友變調皮了不少。開學這兩個星期我經常能聽到小朋友告狀。
“老師,航航又搶我的書了!”, “老師, 航航 推我了!”,“老師, 航航 打我了!”。幾乎每天我都能聽到小朋友們這樣的“小報告”,而對于 航航 小朋友,還在小班的時候我已經不止一次地對他所犯的這類小錯誤進行了批評教育,他當時也都很容易地接受了“老師,我下次不這樣了。”“老師,我不搶他東西了?!钡痪盟謺敢恍┬″e誤。但這學期在他犯了小錯誤之后,老師又進行了批評教育,但是他會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會直接伸出拳頭打向老師。對這孩子屢犯屢教、屢教屢犯的行為,我真是傷透了腦筋。
但靜下心細細想想,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用得不恰當呢?幼兒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各種行為往往比較沖動,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看到什么就說什么。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們都不是有意犯錯的。另外, 兒童心理學中提到,幼兒的長時記憶尚處在發展中。如果我們所講的道理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他就可能根本聽不懂老師的話,記不住那么多的道理。他也不一定能夠把一個情境中學到的概念用到另外一個情境之中,所以就會出現“屢教屢犯”的現象。
后來我采用了一種積極的教育方法,不再對他進行批評,而是盡量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耐心地告訴他哪里做得不合適了,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并注意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復強化。
在之后幾星期 航航 小朋友的行為慢慢地有了變化,他所犯錯誤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不再動手搶東西和打人了,小朋友們都愿意跟他一起玩了。
所以,有時候,老師的耐心和容忍反而是激勵幼兒上進的動力呢!
教育筆記:老師也想媽媽
“好了,天佑,別哭了,我也很想媽媽。還有,告訴你一個秘密,大章老師也很想媽媽哦。”一聽到浩浩小朋友這樣說,天佑果真不哭了,臉上出現了驚訝的表情。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場面驚呆了,這句“老師也想媽媽”不是我常對浩浩小朋友說的嗎?怎么現在他也套用我的話了?
浩浩剛來幼兒園的第一個星期一次都沒哭過,可乖了??墒遣胚^了一周他就開始哭鬧,而且哭得很厲害,整整哭了一個月。三位老師用盡所有方法也無法穩定他的情緒,我不經意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卻讓他止住了哭聲。這天,浩浩又是哭著來到班級門口,要求外婆多陪他一會兒,我們同意了他的要求??傻韧馄抛吡?,他又開始哭,讓人看了很心疼。我走過去,抱起他又哄又騙,他也沒停止哭泣。這時,我說了一句:“老師也很想媽媽,怎么辦呀?”他聽了我的話,哭聲馬上就停了。我看這句話這么有效,就繼續問道:“我也很想媽媽,可是章老師有沒有哭呀?”他說:“沒有?!薄澳蔷蛯α耍憧凑吕蠋煻嘤赂已?,想媽媽了都沒哭,你是個男子漢,怎么能這么愛哭呢?”他很認真地看著我,說:“老師,我以后向你一樣,不哭了,做個好寶寶?!薄皩α耍覀兊暮坪瓶砂袅耍院蟛灰倏蘖?,做個勇敢的男子漢,行嗎?”他笑嘻嘻的向我點點頭,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我們三位老師也開心的笑了。
第二天,他又哭哭啼啼地來上幼兒園。我將他從外婆手中接過來,抱著他坐在椅子上,臉上做出很難受、很傷心的表情,然后對他說:“你怎么又哭了,你不是答應章老師不哭了,做個勇敢的男子漢嗎?”他停下哭聲,轉過頭來看著我。我又說道:“章老師也想媽媽,可章老師都不哭,多棒呀。”看他被我這么一說,有點不好意思,我就繼續開導他:“你想知道章老師是把媽媽放在哪里想的嗎?”他點點頭。我把手放在胸前,拍拍胸脯說:“就是放在這里想的,這是哪里呀?這是心臟老師就是放在心里想的,你也放在心里想好嗎?”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就這樣,每天他來幼兒園時,只要看到他又想哭了,我就對他說:“是不是想媽媽了,老師說了,放在哪里呀?這里,放在心里想好嗎?”現在,他每天來上幼兒園都很開心,能高興地和媽媽說再見了。
回憶起那個畫面時,我很感動。簡單的一句話居然有如此大的魅力,孩子的天性原本純真美好,只要你用心對孩子,就能得到孩子的信任。當然,孩子的模仿能力也很強。老師的言行舉止是幼兒學習的榜樣,所以老師要做好模范帶頭作用,你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孩子也會在你的帶動下做好每一件事,在幼兒園里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筆記:老師,我爸爸媽媽沒空
“小朋友前些日子我是讓你們與爸爸媽媽學習飛行棋,你們學了嗎?”“老師,我會了!”“老師我學了!”……這時我聽到了一個不和諧音:“老師我爸爸媽媽說他沒空!”這個小朋友的臉上滿是委屈。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當你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沒有感受到孩子的寒心嗎?真的很傷人!
這是一個借口,是一個家長沒有耐心和恒心的借口。我們孕育并培養的是一個獨立的生命,當孩子喊“爸爸、媽媽”的時候,我們就要肩負起教育孩子的沉甸甸責任。但是你們一句我沒空卻是阻擋了你與的孩子溝通,沒有時間去了解孩子關心什么……忙得連自己的心理壓力也逐漸增大。而不善于釋放的家長就會把一種急噪的心情帶回家,對孩子也失去了耐心,對孩子大喊大叫,發號施令,只能讓孩子越來越不愛說話,這樣孩子的不善溝通,失去了與人相處的親和力。童年時候孩子得到家長的關注,可以給人一種被愛和信任的安全感。年幼的孩子需要你從百忙中抽時間關愛他們!
生活是忙碌的,但是我們一定要善于調節。要知道孩子在家等著和你一起看動畫片、游戲、講故事,他們等得望眼欲穿。我覺得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們每周都有成長冊的發放,可是有的家長是不聞不問,甚至是在老師的提醒后還是“不知道”。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假如你真的很愛自己的孩子就請你用行動來詮釋你的愛,先把你的忙碌稍稍放一邊,盡情的陪孩子玩,參與孩子的游戲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放松機會。所以,在工作之余,家長們一定要抽出一點點的時間來陪孩子,散步、釣魚這些簡單的事情就好,對于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改善家長和孩子的關系有很大裨益。
今天我是以一個孩子母親的身份來和你們交流育兒的心得。用一個母親的心來說:眼看孩子的一步步成長、進步,是一件多么高興的事情啊!你們的孩子已經上中班了,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時刻,更需要你們家長關愛、用心投入的時候,希望你們多用心來陪伴你的孩子。
《中班教育筆記短篇3篇》:中班教育筆記短篇第1篇眼睛,心靈的窗戶一粒種子的破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氣,雨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否則,它將會慢慢枯萎,永遠埋藏于地下。幼兒就象種子,老師的愛和關注就是他們茁壯
《幼兒園讀書筆記200篇》:幼兒園讀書筆記第1篇 幼兒園讀書筆記1 最近讀了《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一書,書中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細節描述將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容易產生的一些教育現象記錄下來
《幼兒園語文教研筆記30篇》:幼兒園語文教研筆記30篇第1部分小議“告狀”又到了我們的區域活動了,孩子們悠然而愜意的選擇著活動區,作為老師的我們卻要拿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