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3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案例《老師很感動》,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幼兒園教師隨筆:老師很感動
“你們能聽話嗎?”“別吵了,能安靜下來嗎?”“你們能做一個懂事的孩子嗎?”這是我有時生氣時對著孩子們說的。
一次我在備課時需要畫畫,記號筆不小心劃到衣服上了。我想用水把它洗下來,結果衣服濕了一片。我坐在電風扇下面撐著衣服想讓它快吹干。這時,幾個孩子跑過來問:“老師你怎么了?”我說:“衣服濕了,讓電風扇吹吹。”一向非常調皮的杜一浩低下頭對著我衣服濕的地方使勁用嘴吹。不一會,笑臉累得通紅。我對他說:“別吹了,累著你。”他繼續吹著說:“這樣吹衣服就不濕了。”其他孩子有的用兩只小手不停地來回扇風,有的撩起自己的衣角用力給我濕的地方扇風,有的用手使勁給我擰濕的地方,有的……這些所謂“不守規矩”的孩子,鬧騰時讓老師覺得自己都操碎了心,一天下來心太累了,那時多么希望這些孩子能體諒到老師的辛苦,什么時候才能長大呢?現在我真的很感動,也覺得對孩子們有愧疚。
我們選擇了幼師這個職業,教師就要熱愛幼兒,熱愛這個幼教事業。愛動是幼兒的天性,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規矩約束他們,讓他們在應有的年齡失去了應有的特點。
孩子們不是不聽話,孩子們不是不懂事,孩子們不是不知道感恩,他們是非常愛自己的老師的,只是覺得作為老師的自己對孩子們的愛還不夠。
案例:小球疊疊高
背景描述:
近期,建筑工地的泡沫積木被我收進了大箱子里,取而代之的是一箱子海洋球和幾十塊正方形的泡沫底板。看到建筑工地的變化,孩子們興奮極了,七嘴八舌地問道:“老師,這些球是用來干嘛的呀?”,“老師,你要讓我們玩什么呀?”。。。。。。提問一個接著一個。
我拿著這兩大盒游戲材料,讓孩子們自由猜測怎么用這些球和泡沫底板來玩,有的說可以用泡沫底板來打“乒乓”,有的說拿來造房子。。。。。。
聽了孩子們的回答,很遺憾沒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于是我拿了一塊底板放在地上,同時拿來一個海洋球放在底板上,又拿了一塊底板正要往球上放時,小盟便跳起來說道:“是要把他們疊起來!”聽到我要的答案,我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小球疊疊高!誰愿意來試下?”一眼望去,個個把小手舉得很高,由此可見,孩子們對游戲小球疊疊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共同驗證時刻:
(一) 我拿了一塊底板幫孩子們打了“地基”,首先請到的是離我最近的丫丫,她拿起一個球放在了底板的中間轉身就要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我趕緊叫住她:“還沒把底板放上去呢,快回來!”她回來,想都沒想就拿起底板往小球上面放,還沒等她固定住,下面的意見聲此起彼伏了,于是,丫丫馬上又去拿了一個球同時放在了底板的中間,又將那塊底板放上去,可是看著底板有點放歪了,剛要輕輕一動一下下,球就滾動了,于是丫丫又去把球放到原處,再一次嘗試去放底板,可是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分鐘了。眼看著自己有點失敗了,丫丫便提出不干了。
(二) 于是子盟代替上陣,子盟一下拿了四個球放在底板的四個角上,于是把底板小心翼翼的放上去,可是不小心底板放歪了,于是他想也沒想就把底板拿下來,接著兩個角上的球滾走了,于是我忍不住說道:“能不能看準了再放底板,這樣小球說不定就不會滾掉了!”
(三) 接著我又請了文杰再一次嘗試用四個球來疊高,這一次四個球的位置沒有變化還是在四個角上,只是這一次文杰放底板時反反復復用小眼睛瞄了好久,看得出他想要確保第二塊底板和下面的“地基”是垂直的,可是,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明顯的“兩層樓”就已經是歪歪斜斜的了。
實驗結果討論:
通過三次實驗,孩子們驗證了一個球是無法固定,所以沒有辦法疊高,而用四個球很容易將底板放上,但是底板的放置也很難,不能有一點的偏離和歪斜,如果有重復放底板的情況就容易出現小球滾掉的現在,所以這三次的實驗都不算成功,在速度和效率上有所欠佳。
為此,我們又展開了一場討論,如何又快又穩的將小球疊得高,有的孩子說放得準一點,有的孩子說把球排滿,有的又說一個人幫忙用手擋一下。。。。。。討論的結果五花八門,這時我突然收起了球和底板,只是交代孩子們想一想,明天再請他們玩。
個別體驗:
由于第一次嘗試和討論,孩子們對于小球疊疊高的游戲興趣還處在興奮與渴望探索的階段,所以早上一來園就有孩子要求去建筑工地玩小球疊疊高,我認真挑選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以各自疊高的形式同時展開,比一比誰用的方法疊的小球最高。
(一) 壹壹拿起四個球,按照昨天實驗的方法,先擺好四個角上的球的位置,再小心翼翼的用小眼睛反復瞄了好幾遍才敢把底板放下去。
“壹壹,你認為你用的這種方法容易把小球和底板疊得很高嗎?”壹壹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她疊的兩層“樓”,一臉茫然的說:“好像很難。。。。。。”從她的臉上看到了她有一點失落。
過了好久,我再走近去看了看,壹壹還是停留在兩層“樓”的狀態,看著她嘗試著去疊第三層,可是一會球滾了,一會兒底板又放歪斜了,雖然有難度,可她還在繼續。。。。。。
(二)在建筑工地的一旁還有個男孩在玩小球疊疊高,一眼望去,他已經疊得比壹壹高了,正在開始疊第五層了,看著他專注的表情,雖然不忍心打斷他,但還是忍不住的問道:“屹然,你疊得好快,已經第五層了,你用的是什么好辦法呀?”
屹然得意地笑了笑說:“是啊,看我疊得高嗎?”我又一次肯定地點點頭,“你是怎么疊的,我要好好討教下經驗!”于是我靜靜地站在旁邊觀察,只見他拿起四個球很快的放在底板的中間位置,兩兩排好,接著拿起底板,左顧右盼了一下就確定下來,就這樣,很快地又疊起了兩層。
小結:從兩個孩子的疊高的結果上看,明顯的看到屹然的效率和效果都比壹壹好,而其中所不同的疊高的方法就在于四個球的位置上的區別。而重點在于四個球放置在一塊時,當底板放下去但又要稍作調整移動時,四個球還是穩穩地靠在一起,不容易滾落下去,這樣就大大減少了重復放球的時間,而在放底板的過程是差不多了,由于小班孩子小手肌肉群還處在發展階段,所以小手的控制能力不是很好,這樣就導致底板需要反復放置好幾次才能夠達到最理想的位置,所以在放置底板的時間上應該是差不多的。兩個孩子在疊高的過程中所采用的小小的放球位置的區別,結果卻是顯而易見的。
活動所感:
在整個小球疊疊高的游戲活動中,游戲材料比較簡單,活動場地也不受限制,但是能夠讓幼兒對游戲保持一定的興趣。在整個活動中由幼兒進行自由探討,并且以實際操作來驗證更好的疊小球的辦法。
整個游戲對于幼兒個體也有一定的發展,在疊高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小手控制能力,還練習了眼力,同時在失敗中嘗試多種不同的方法讓球和底板做最好的搭配。使球疊的最高。這一游戲更加能夠鍛煉孩子的耐心,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上也有一定的幫助。
游戲還在繼續,孩子們對于小球疊疊高仍興致盎然,每一次小小的成功對于孩子來說都是對自我價值的體現。
幼兒園教師遠程培訓學習心得
8月25日—9月13日,我參加了合肥市**年幼兒園教師全員培訓的遠程培訓項目。此次培訓主要分為選修和必修兩個部分,選修部分是觀摩幼教名師的教學活動,必修環節是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劉焱教授開展的以“新形象、新定位、新要求”為主題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的講座。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給我們教師帶來了一次精彩的培訓,培訓內容針對性強,貼切實際。
教學活動觀摩中,有來自各地的幼教名師,如應彩云、蔣靜等。活動涉及語言、健康、藝術等各個領域。從中我們可感受到教師的良好教學素養,活動目標的制定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教學過稱環環相扣,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師生互動很強。
培訓中,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前教育系劉焱教授為我們詳細解讀了《 幼兒園教師 專業標準(試行)》解讀。聽完劉焱教授的講座,使我對幼兒教育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對幼兒教師專業的執行標準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告訴我如何做一名幼兒教師,如何從哪些方面注意我們才能更專業化,更加熱愛幼兒教育事業,從而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內容包括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個維度,其中專業理念與師德維度包括:職業理解與認識、對幼兒的態度與行為、幼兒保育和教育的態度與行為、個人修養與行為四個領域。專業知識維度包括:幼兒發展知識、幼兒保育和教育知識和通識性知識三個領域。專業能力維度包括:環境的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七個領域。
專業標準對幼兒園教師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中講到:“我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幼兒園教師?”并從“七個做”中為我們展開了精彩的解讀,分別是:我們要做一名有教育理想的教師,做一個有職業道德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知識的教師,做一名有能力的教師,做一個有智慧的教師,做一個有修養的教師,做一個不斷學習,自求進步的教師。其中“做一個有職業道德的教師”中提出:“幼兒為本,師德為先。”這四個字重重的敲擊在我的心上,讓我對于幼兒園教師的師德有了深刻地體會和認識。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就先讓自己是一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具備的就是教師的品德。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劉老師分別從看“師德”議“師德”思“師德”行“師德”四個方面想我們闡述了“幼兒為本、師德為先”的重要意義。
要給孩子一杯水,教師自己就要一有桶水。作為一名教師要時刻學習,樹立學到老、活到老的思想。因此,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要做到多讀書、勤思考、善動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擴充視野,發現問題,積累經驗,成為一名會學習的教師,快速成長,跟上時代的步伐。通過這次學習我明確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一名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兒童、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案例:嚕嚕蔬菜店
案例介紹:
今天我們進行的是嚕嚕蔬菜店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主要是幫助小朋友認識數字5,了解5的實際意義。
在活動中,我請小朋友看了看“5”,說一說它像什么?小朋友很快的說像稱勾,我以小豬嚕嚕的口吻請小朋友們幫助“我”,將蔬菜店的各種蔬菜擺放好,每一樣蔬菜擺上5個,小朋友們能幫助我嗎?小朋友說能,好,在老師請小朋友進行操作的時候,小朋友很興奮的開始進行粘貼,通過老師的觀察,發現小朋友并沒有注意到小豬手中的“5”的數字,而是將粘貼上的蔬菜都貼到了圖片上,只有個別小朋友能貼出“5”個蔬菜。
分析:
1、小朋友由于興趣所在,將注意力都集中在粘貼的過程中,而忽視了小豬請他們幫忙的要求,所以小朋友將小粘貼都貼上了。
2、小朋友對于1、2、3、4個蔬菜變成5個蔬菜的意思還不是很理解,從而導致小朋友粘貼的時候根據自己的想法隨意進行粘貼。在活動中缺少將5的真正含義的知識經驗給孩子們進行總結。
改進:
根據觀察到的幼兒的情況,我對計劃進行調整,增加了兩個環節:
1、增加了幻燈片的教學,配合幻燈片,使孩子們直接的了解、認識:
1) 我將數字與相同數量的小動物結合起來,出示數字幾,就出現幾個小動物,是小朋友通過直接的感知明確數字代表的是相同的數量;
2)這一步,幫助幼兒明確,從4個小動物變成5個小動物,怎么辦?需要添上一個小動物;從3個小動物變成5個要怎么辦?添上一個行嗎,通過觀察小朋友知道要添上兩個,這個活動使小朋友有了一個感知的認識。
2、進行實際的操作:小朋友根據教師的引導,將不同數量的玩具放在左手中,然后小朋友想一想右手再拿上幾個玩具,就變成了5個,通過這樣反復的不斷的練習,小朋友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
在小朋友有了對數的實際意義認識的基礎上,小豬嚕嚕再請小朋友幫助的時候,小朋友擺得非常順利,90%的小朋友都能粘貼準確。
反思:
中班孩子所具有的相關的知識經驗還是比較零散的,在活動中,教師要幫助幼兒梳理已有的知識經驗,并進行總結提升,并采用多種的教學方法,如直觀法、操作法等,使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在從對實物的操作過渡到抽象的圖片的活動,孩子們才能反映出自己的認識。
幼兒園教師隨筆:老師很感動
“你們能聽話嗎?”“別吵了,能安靜下來嗎?”“你們能做一個懂事的孩子嗎?”這是我有時生氣時對著孩子們說的。
一次我在備課時需要畫畫,記號筆不小心劃到衣服上了。我想用水把它洗下來,結果衣服濕了一片。我坐在電風扇下面撐著衣服想讓它快吹干。這時,幾個孩子跑過來問:“老師你怎么了?”我說:“衣服濕了,讓電風扇吹吹。”一向非常調皮的杜一浩低下頭對著我衣服濕的地方使勁用嘴吹。不一會,笑臉累得通紅。我對他說:“別吹了,累著你。”他繼續吹著說:“這樣吹衣服就不濕了。”其他孩子有的用兩只小手不停地來回扇風,有的撩起自己的衣角用力給我濕的地方扇風,有的用手使勁給我擰濕的地方,有的……這些所謂“不守規矩”的孩子,鬧騰時讓老師覺得自己都操碎了心,一天下來心太累了,那時多么希望這些孩子能體諒到老師的辛苦,什么時候才能長大呢?現在我真的很感動,也覺得對孩子們有愧疚。
我們選擇了幼師這個職業,教師就要熱愛幼兒,熱愛這個幼教事業。愛動是幼兒的天性,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規矩約束他們,讓他們在應有的年齡失去了應有的特點。
孩子們不是不聽話,孩子們不是不懂事,孩子們不是不知道感恩,他們是非常愛自己的老師的,只是覺得作為老師的自己對孩子們的愛還不夠。
幼兒教育案例:播種童真 收獲快樂
案例背景: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在幼兒園已度過了9年。在這9年中,我由孩子們口中的姐姐變成了阿姨,令人感慨。閑暇之時,回味這9年時光,恍惚在眼前,耐人尋味。
這9年來我不斷總結,不斷尋找與孩子更好的溝通方法,不斷尋找更有利于他們成長的教育方法,其實找到了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微笑,寬容,耐心和愛心,那就是要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孩子的心就像那潔白的羽毛,是那樣的一塵不染,那樣的可愛。他們的調皮、他們所犯下的錯誤,只是他們在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音符。在錯誤中他們會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他們是多么聰明的小家伙!當我們經歷過成長的風風雨雨,親歷過人情冷漠的時候或許我們對自己的那份童真早已忘卻了,也就忽略了孩子那雙純真的眼睛。所以當他們的調皮撞在我們心情煩躁的“刀口”上時就會引發我們心中的怒氣,變成可怕的“獅子”讓孩子感到顫栗。其實孩子是上帝派給我們的可愛天使,他們是歡樂的傳播者,想想我們所丟失的童真,你怎么忍心再去剝奪孩子快樂的權利呢?。
案例描述:
畫面一——
記得在一次繪畫活動中,忽然,一位小朋友大聲叫起來:“宋老師,快來看,李卓遠在亂畫…”。經他這么一叫,許多小朋友都圍了過來,“哈哈,魚怎么會長腳?魚又不會走路,真是個小笨蛋……。”孩子們在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我走過去一看,原來他真的畫了一條長了腳的魚。經這么一喊,本來就靦腆的他頓時羞紅了臉,這時我急忙支開了圍觀的小朋友,等大家安靜下來,我告訴他們說“李卓遠是用了擬人的手法,就像我們看的動畫片,有很多的地方都用到了擬人的手法”。經我這么一講,小朋友們都不再笑他了。
事后,我問他為什么會給魚畫上腳,他得意地說:“我擔心河水會用完,到那時候不長腳的魚就會給干死。”說完,就笑了起來
畫面二——
馬上要過元旦了,孩子們帶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氣球到幼兒園,準備裝扮我們的活動室。早上來到幼兒園,我在抽屜里找到了幾種不同顏色的汽球,于是開始了我的活動。我向孩子們提問:“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呀?”孩子們紛紛回答:“是汽球!”“是什么顏色的汽球?”“紅紅的!”“那我把它吹大好嗎?你們一起為我喊‘加油!’”
汽球漸漸地變大變圓了,此時孩子們高興地手舞足蹈。有的拍手、有的踏腳,還有為我喊“加油!”的。然后,我又請孩子們觀看了“汽球跳舞”。因為汽球一漏汽,它會有一股推力使它在空中旋轉。只見“噓”的一聲,紅汽球在空中旋了幾圈,飛到了孩子們的椅子下,他們驚訝地張著小嘴,眼睛緊緊地盯著汽球,就在汽球落地的一剎那,教室里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接著,我想讓孩子們學習辯認顏色,我又選擇了一只藍汽球,重新開始了游戲,還讓孩子們學說“藍色”、“藍汽球”、“我喜歡藍色”、“藍藍的天空”……此時,我又發現汽球上印了一個笑臉標志,于是,我靈機一動,向孩子們展示:“你們看,汽球娃娃的嘴巴彎彎的,它在笑呢!”我們也笑一笑好嗎?看誰笑的開心!一瞬間,教室里一片歡聲笑語:賀昱坤咧著嘴巴哈哈大笑;宋科達笑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線;掛著眼淚的潘雨佳也露出了小白牙……這幫小家伙真可愛,說哭就哭,說笑就笑。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早上。
畫面三——
春天來了,孩子們帶來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們活動室的自然角,這下可熱鬧了,我也借此機會讓孩子們仔細的觀察小蝌蚪的成長過程。這對于在城市中生活的幼兒來說也是很難得的。
可高興了沒幾天,問題就出來了:一是沒有食物可以喂蝌蚪,二是由于雙休日的兩天沒有及時換水,好多蝌蚪都壯烈犧牲了,這讓我心理感到很難過,這下子好事可變成壞事了。
過了一天,我找了個機會和孩子們交談:“小蝌蚪在我們這里已經住了好幾天了,我們都很喜歡他,可是一點東西都沒給他吃,你們知道他吃什么呀?”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我馬上抓住機會說:“對呀,小蝌蚪長大以后本來可以為我們吃掉許多害蟲,可他住在我們這里卻要餓肚子了,多可憐呀。我們怎么辦呢?”郭鎧寧接過我的話說:“還是放走它吧,讓它去吃害蟲。”面對這樣的提議,我立即鼓動起來:“郭鎧寧說放了他,同意的請舉手!” “好啊!”孩子們都興奮地舉起手來。“那我們把它放哪兒呢?”“放草地上”、“放小河里”。
案例反思:
于是我把小蝌蚪分給了孩子們,讓他們放學后和媽媽一起給它們找一個新家,雖然孩子們依依不舍,但他們還是愉快地送走了小蝌蚪,同時也給孩子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其實,對孩子永遠要愛多于索取,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你身邊孩子帶給你的不同驚喜,你都會有意外的收獲。微笑會讓孩子覺得你是太陽;愛會讓孩子對你產生信賴;寬容會讓孩子變得輕松。讓我們試著用童真去體會孩子的世界,你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老師老師,他打我!”這樣的聲音每到幼兒園都能聽到,并且是孩子們經常說的話。有的時候是其他孩子一起玩鬧的時候不小心碰到的,有的時候孩子們估計玩鬧的。
今天孩子們正在外面玩集體游戲的時候,就聽見謝**說:“老師,潘**打我!”我便上前詢問:“怎么回事呢?”謝**說:“潘**打我的臉。打了這里。”我便問潘**:“你沒有打人,有沒有打謝**的臉。”潘**堅定的說說:“我沒有打人,沒有。”我便又問謝**:“潘**到底打你臉了嗎?”“打了!打我這里了!”謝**摸著自己左邊的臉堅定的說。這倒讓我犯難了,我便問他們旁邊的蔡**,蔡**就說:“潘**沒有打他。就摸了摸他的臉。”曹**也說:“是的,潘**沒有打謝**,只是摸了摸他的臉。”
這時候我再問謝**:“他打你的臉了嗎?”謝**開始有點遲疑了,小聲的說:“是打了啊。”這時候我便知道潘**是沒有打謝**的,而謝**也不是故意冤枉潘**的,只是他有點分不清楚什么是打人什么是摸人,分不清楚什么時候“惡意”的打人,什么是友好的“摸摸”。
但是在這件事情上,盡管潘**沒有打人,但是他也是無緣無故的去摸其他的小朋友,所以我便告訴潘**,不要隨便摸小朋友,特別是小朋友不喜歡你摸他的時候就不能摸。同時告訴謝**,小朋友摸摸你和打你是不一樣的概念,不是一件事情。
離園時,我正忙著送孩子,雯雯奶奶不好意思地走來,悄悄說道:“夏老師,雯雯回家對我說:“我喜歡老師,老師不喜歡我。”我聽后,腦子迅速回憶日常與雯雯相處的片段:批評她了?沒關注她?沒表揚她?沒給她小獎品?似乎都不是。我馬上靜下心來,對雯雯奶奶說:“真對不起,我的工作不到位,在不經意中讓孩子有了這樣的想法。我過幾天給你反饋好嗎?”家長聽了放心地走了。
第二天早點時,我從雯雯的身邊經過,摸了摸她的頭,沖她笑了笑,她用腦袋使勁蹭了蹭我,開心地咬了一大口餅干,回頭自豪的對旁邊的小朋友說:“夏老師最喜歡我了,她今天摸了我兩次頭,比多多還多呢!”我恍然大悟,原來雯雯判斷老師關愛的標準,就是看老師愛撫小朋友的次數啊!
以后的幾天我密切關注雯雯的情緒變化,盡可能多的抽時間和她交流,適時地摸摸她的頭,摟一摟她,告訴她我的感受,也鼓勵她把心中的感受告訴老師。就在我計劃找家長聊聊的時候,雯雯奶奶再一次找到了我,語氣中透著感激:“夏老師,謝謝你這樣細心,雯雯每天回家都興奮得不得了,逢人便說老師喜歡她,特自豪,真謝謝你!”我誠懇地說:“以前是我對孩子關注得不夠,還請您多多諒解。”雯雯奶奶感激地走了,我臉上的紅暈卻久久消退不了,歉疚之情充溢著整個心房……
“我喜歡老師,老師也喜歡我。”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對我產生這樣的感受,我想這該是對我——一名專業幼兒老師最高的獎賞吧,我愿意為得到這種獎賞而努力。
離園時,我正忙著送孩子,雯雯奶奶不好意思地走來,悄悄說道:“夏老師,雯雯回家對我說:“我喜歡老師,老師不喜歡我。”我聽后,腦子迅速回憶日常與雯雯相處的片段:批評她了?沒關注她?沒表揚她?沒給她小獎品?似乎都不是。我馬上靜下心來,對雯雯奶奶說:“真對不起,我的工作不到位,在不經意中讓孩子有了這樣的想法。我過幾天給你反饋好嗎?”家長聽了放心地走了。
第二天早點時,我從雯雯的身邊經過,摸了摸她的頭,沖她笑了笑,她用腦袋使勁蹭了蹭我,開心地咬了一大口餅干,回頭自豪的對旁邊的小朋友說:“夏老師最喜歡我了,她今天摸了我兩次頭,比多多還多呢!”我恍然大悟,原來雯雯判斷老師關愛的標準,就是看老師愛撫小朋友的次數啊!
以后的幾天我密切關注雯雯的情緒變化,盡可能多的抽時間和她交流,適時地摸摸她的頭,摟一摟她,告訴她我的感受,也鼓勵她把心中的感受告訴老師。就在我計劃找家長聊聊的時候,雯雯奶奶再一次找到了我,語氣中透著感激:“夏老師,謝謝你這樣細心,雯雯每天回家都興奮得不得了,逢人便說老師喜歡她,特自豪,真謝謝你!”我誠懇地說:“以前是我對孩子關注得不夠,還請您多多諒解。”雯雯奶奶感激地走了,我臉上的紅暈卻久久消退不了,歉疚之情充溢著整個心房……
“我喜歡老師,老師也喜歡我。”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對我產生這樣的感受,我想這該是對我——一名專業幼兒老師最高的獎賞吧,我愿意為得到這種獎賞而努力。
《中班幼兒教育筆記3篇》:中班幼兒教育筆記第1篇 如何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今天我主要談談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要想取得優良的學習成績,除了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奮力拼搏的精神,還
《中班保育筆記200篇》:中班保育筆記第1篇 中班保育員教育筆記 前幾年我調入幼兒園工作,成為了一名保育員,剛調入幼兒園那會兒,我以為保育員就是做好班級的衛生消毒工作及一些雜碎的日常事物。
《小班教育筆記大全30篇》:小班教育筆記大全第1篇 幼兒園小班教師教育隨筆1 小班有個孩子叫劉航宇,一入園就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調皮,他的嘴巴幾乎不用,(活動課老師不論教什么他的嘴總閉得緊緊的),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