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育筆記《流鼻血后的提醒》,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流鼻血后的提醒
大型玩具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百玩不厭,今天,我依他們玩此活動。我們排著隊伍來到大型玩具,孩子們玩得很開心。時間不早了,我要求孩子排隊會教室。可是還有一小部分孩子還在滑滑梯邊上,不一會他們圍了起來,好像以前看到地上有小螞蟻的情況類似。這時,王冠抬起頭,只看見王冠小朋友鼻子流血了。然后有兩個小朋友邊向我跑來邊著急地說著:“鄭老師,王冠鼻子出血了! 王冠鼻子出血了...”我當時嚇傻了, 我有點束手無策了。此時,沈老師正好走過來,我趕緊跑過去抱起他到教室去,忙喊沈老師過來照看那些剩下的孩子.....孩子的意外傷真的這么意外的發生了?我不斷地問自己。我心里很難過,我不斷地反思著:為什么今天大型玩具之后會發生這個意外呢?活動時,孩子們是多么的開心,然而活動之后卻....我還是查找不出原因。后來沈老師對我說:“你這邊排隊當然不安全,孩子看到滑滑梯會有想玩的沖動,而且這地方太小,孩子們你擠我推,很容易撞到,要排隊到操場中間去。”聽了她的話,我感到卻是如此,以往我經常在這邊排隊,因為沈老師在后面管理,從未發生過類似的小意外,而今天我一個人在前面,后面的孩子沒有顧及到,所以發生孩子碰撞,流鼻血。有了這次孩子流鼻血的教訓及沈老師的提醒,讓我頓時醒悟,孩子們開心、愉快的同時,教師必須時刻注意提醒自己:我給孩子創設的活動環境是否安全。比如:孩子午睡時雖然都睡著了,教師獨自去入廁,但當有個孩子突然醒來也要去入廁,爬下床摔了一跤怎么辦?如果此時入廁的教師請別的老師幫忙看一下,孩子爬下來時另一個老師則能去看管一下,就不會有孩子摔跤現象的發生……
所以在以后的日常教學生活中,我應時刻注意提醒自己:我不僅要為孩子創設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更應給孩子創設一個安全的活動環境。不要等到意外發生之后才醒悟。
教育筆記:流鼻血后的提醒
大型玩具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百玩不厭,今天,我依他們玩此活動。我們排著隊伍來到大型玩具,孩子們玩得很開心。時間不早了,我要求孩子排隊會教室。可是還有一小部分孩子還在滑滑梯邊上,不一會他們圍了起來,好像以前看到地上有小螞蟻的情況類似。這時,王冠抬起頭,只看見王冠小朋友鼻子流血了。然后有兩個小朋友邊向我跑來邊著急地說著:“鄭老師,王冠鼻子出血了! 王冠鼻子出血了...”我當時嚇傻了, 我有點束手無策了。此時,沈老師正好走過來,我趕緊跑過去抱起他到教室去,忙喊沈老師過來照看那些剩下的孩子.....孩子的意外傷真的這么意外的發生了?我不斷地問自己。我心里很難過,我不斷地反思著:為什么今天大型玩具之后會發生這個意外呢?活動時,孩子們是多么的開心,然而活動之后卻....我還是查找不出原因。后來沈老師對我說:“你這邊排隊當然不安全,孩子看到滑滑梯會有想玩的沖動,而且這地方太小,孩子們你擠我推,很容易撞到,要排隊到操場中間去。”聽了她的話,我感到卻是如此,以往我經常在這邊排隊,因為沈老師在后面管理,從未發生過類似的小意外,而今天我一個人在前面,后面的孩子沒有顧及到,所以發生孩子碰撞,流鼻血。有了這次孩子流鼻血的教訓及沈老師的提醒,讓我頓時醒悟,孩子們開心、愉快的同時,教師必須時刻注意提醒自己:我給孩子創設的活動環境是否安全。比如:孩子午睡時雖然都睡著了,教師獨自去入廁,但當有個孩子突然醒來也要去入廁,爬下床摔了一跤怎么辦?如果此時入廁的教師請別的老師幫忙看一下,孩子爬下來時另一個老師則能去看管一下,就不會有孩子摔跤現象的發生……
所以在以后的日常教學生活中,我應時刻注意提醒自己:我不僅要為孩子創設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更應給孩子創設一個安全的活動環境。不要等到意外發生之后才醒悟。
教育筆記:流鼻血了怎么辦
夏季到了,天氣干燥、悶熱,加上上火、摳鼻子、碰撞等,孩子感到不適時就會挖鼻子而導致流鼻血。班級有個小朋友叫軒軒,喜歡挖鼻孔,經常會把鼻子挖到流鼻血。 這天軒軒捂著鼻子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又流鼻血了。我趕緊把軒軒拉到水池邊,用冷水拍洗額頭和鼻子,同時讓軒軒微微傾斜身子,張口呼吸,終于鼻血終于止住了。我告訴軒軒,以后不可以挖鼻孔了,再挖鼻孔的話,鼻孔就要生氣了,不喜歡軒軒了,他點點頭答應我。
案例分析:
幼兒挖鼻子出鼻血的意外事件在幼兒園時常會發生,在事情發生以后,我們教師處理事情的方法對幼兒的影響非常重要。首先老師不必驚慌,組織開展正確的處理方法,讓幼兒在實踐中學習自救的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保護能力和一定的安全知識;同時,在不是緊急情況中,老師可以創設機會,讓孩子們通過同伴之間的互相幫助,進行操作,使幼兒掌握自救的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們之間的良好情感。教育幼兒并讓幼兒知道鼻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愛護它,讓幼兒知道鼻子是人的嗅覺器官,我們要好好保護,多喝水,避免鼻子干燥,生活中要做到多吃水果和蔬菜,增加維生素。
反思:
天氣干燥時,幼兒的鼻涕中很容易有帶血絲的癥狀。孩子們因鼻子發癢,流鼻水,鼻塞,會經常挖鼻子,因而使得鼻黏膜經常受傷而流血,導致鼻子流鼻血,幼兒在這個年紀應該好好的保護自己的鼻子。所以平常吃飯要吃清淡食物,多喝水、綠豆湯,多吃水果和蔬菜,盡量不要吃油膩的東西。 作為老師,孩子流鼻血時應該穩住孩子情緒,使其不要慌張,不要哭鬧,哭鬧時鼻血會流的更快,應該沉著冷靜找到毛巾和衛生紙去洗手間進行自救。
正確的自救方法:首先用拇指和食指按住鼻翼,身體稍微向前傾斜,防止血流到身上;接著把毛巾用涼水浸濕放在額頭上,最后抬起一只胳膊;毛巾熱了后繼續浸濕放在額頭上,等血不流了,然后用衛生紙卷好塞到鼻子里,擦干凈臉。
教育筆記:流鼻血后的提醒
大型玩具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百玩不厭,今天,我依他們玩此活動。我們排著隊伍來到大型玩具,孩子們玩得很開心。時間不早了,我要求孩子排隊會教室。可是還有一小部分孩子還在滑滑梯邊上,不一會他們圍了起來,好像以前看到地上有小螞蟻的情況類似。這時,王冠抬起頭,只看見王冠小朋友鼻子流血了。然后有兩個小朋友邊向我跑來邊著急地說著:“鄭老師,王冠鼻子出血了! 王冠鼻子出血了...”我當時嚇傻了, 我有點束手無策了。此時,沈老師正好走過來,我趕緊跑過去抱起他到教室去,忙喊沈老師過來照看那些剩下的孩子.....孩子的意外傷真的這么意外的發生了?我不斷地問自己。我心里很難過,我不斷地反思著:為什么今天大型玩具之后會發生這個意外呢?活動時,孩子們是多么的開心,然而活動之后卻....我還是查找不出原因。后來沈老師對我說:“你這邊排隊當然不安全,孩子看到滑滑梯會有想玩的沖動,而且這地方太小,孩子們你擠我推,很容易撞到,要排隊到操場中間去。”聽了她的話,我感到卻是如此,以往我經常在這邊排隊,因為沈老師在后面管理,從未發生過類似的小意外,而今天我一個人在前面,后面的孩子沒有顧及到,所以發生孩子碰撞,流鼻血。有了這次孩子流鼻血的教訓及沈老師的提醒,讓我頓時醒悟,孩子們開心、愉快的同時,教師必須時刻注意提醒自己:我給孩子創設的活動環境是否安全。比如:孩子午睡時雖然都睡著了,教師獨自去入廁,但當有個孩子突然醒來也要去入廁,爬下床摔了一跤怎么辦?如果此時入廁的教師請別的老師幫忙看一下,孩子爬下來時另一個老師則能去看管一下,就不會有孩子摔跤現象的發生……
所以在以后的日常教學生活中,我應時刻注意提醒自己:我不僅要為孩子創設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更應給孩子創設一個安全的活動環境。不要等到意外發生之后才醒悟。
教育筆記:流鼻血了怎么辦
夏季到了,天氣干燥、悶熱,加上上火、摳鼻子、碰撞等,孩子感到不適時就會挖鼻子而導致流鼻血。班級有個小朋友叫軒軒,喜歡挖鼻孔,經常會把鼻子挖到流鼻血。 這天軒軒捂著鼻子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又流鼻血了。我趕緊把軒軒拉到水池邊,用冷水拍洗額頭和鼻子,同時讓軒軒微微傾斜身子,張口呼吸,終于鼻血終于止住了。我告訴軒軒,以后不可以挖鼻孔了,再挖鼻孔的話,鼻孔就要生氣了,不喜歡軒軒了,他點點頭答應我。
案例分析:
幼兒挖鼻子出鼻血的意外事件在幼兒園時常會發生,在事情發生以后,我們教師處理事情的方法對幼兒的影響非常重要。首先老師不必驚慌,組織開展正確的處理方法,讓幼兒在實踐中學習自救的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保護能力和一定的安全知識;同時,在不是緊急情況中,老師可以創設機會,讓孩子們通過同伴之間的互相幫助,進行操作,使幼兒掌握自救的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們之間的良好情感。教育幼兒并讓幼兒知道鼻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愛護它,讓幼兒知道鼻子是人的嗅覺器官,我們要好好保護,多喝水,避免鼻子干燥,生活中要做到多吃水果和蔬菜,增加維生素。
反思:
天氣干燥時,幼兒的鼻涕中很容易有帶血絲的癥狀。孩子們因鼻子發癢,流鼻水,鼻塞,會經常挖鼻子,因而使得鼻黏膜經常受傷而流血,導致鼻子流鼻血,幼兒在這個年紀應該好好的保護自己的鼻子。所以平常吃飯要吃清淡食物,多喝水、綠豆湯,多吃水果和蔬菜,盡量不要吃油膩的東西。 作為老師,孩子流鼻血時應該穩住孩子情緒,使其不要慌張,不要哭鬧,哭鬧時鼻血會流的更快,應該沉著冷靜找到毛巾和衛生紙去洗手間進行自救。
正確的自救方法:首先用拇指和食指按住鼻翼,身體稍微向前傾斜,防止血流到身上;接著把毛巾用涼水浸濕放在額頭上,最后抬起一只胳膊;毛巾熱了后繼續浸濕放在額頭上,等血不流了,然后用衛生紙卷好塞到鼻子里,擦干凈臉。
幼兒教師成長筆記:我的成長故事
童年的我,就非常的喜歡老師,立志要成為一位人民教師。長大后如愿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幼兒教師。記得第一次在實習單位里我真正接觸到了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天真無邪、純潔快樂打動了我,從此我對這份職業也充滿了無限的憧憬。
畢業后選擇了離家較近的省城太原,成功應聘到杏花樓區一所正規公辦幼兒園執教,一干就是六年直到自己結婚生子。一年的時間閑賦在家帶寶寶們(雙胞胎),初為人母的慌亂和無措讓曾經充滿抱負和理想的心靈越來越空虛和彷徨,我還要繼續當幼兒老師嗎?好多姐妹們轉行,可我心中還是舍不得,我依然愛著這份職業。機會很好,編制考試來臨了,我非常用心,也花了無數的精力,白天帶寶寶晚上復習充電,頂著自己帶給自己的壓力,加上六年累積的教學經驗,終于好運降臨在頭上,2012年的2月,我被正式錄取了杏花嶺區實驗幼兒園的編制教師,幸福和喜悅,把這六年的過往心酸和苦辣都交雜在一起。我暗下一份決心,決定把握住這個好機會,把成功的喜悅全化作了工作的動力,趁自己年輕的時候,好好做出一些成績來。
清楚記得第一次報到見到和藹可親的申園長和王主任時,心中那份感動和親切,無比貼心的親自帶我們熟悉幼兒園環境并安排外地教師的落腳處。一進園所“發展孩子-服務家長-成就教師-”幾個大字映入眼簾,讓我又一次重拾了工作的動力,第一次開會申園長的管理理念深深的打動了自己“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無論是園所的文化和理念還是熱情的同事們,全園上下的一種人性的魅力打動著我。
一、書香文化
以前我是很喜歡看各類書的,自從有了小寶寶后,就不再有過多的精力放在書本上了。自從上班相處一段時間,又深深感受到了濃濃的書香氛圍,于是決定把讀書好習慣趕緊找回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抽出時間來學習。在申園長的帶動下,多讀書,讀好書,并且積極參與各種論文投稿。因為園長對我們的重視和和培養,經常組織我們去學習先進的幼教理論,鼓勵我們參加省、市、區的各種考試,增加我們的理論知識,她經常說再省不能省學習,事實上,在我們實際在執教過程中,有先進且扎實的理論支撐,是真正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方針的行動,這使我們受益匪淺。在潛移默化中,我們的執教水平都有所提高。
二、謙虛收獲幫助
申園長不僅在工作上打動我們,她謙卑的態度也影響著我,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她教導我們要互相學習每個老師的優點,不知不覺來實幼已經三年了,記得有一年的教師節,過的特別有意義,同事們圍坐在一起,一起填寫一顆愛心樹葉,每片樹葉代表一位教師,大家互相說優點,互相指正學習。自己也在這種氛圍中收獲到了幫助和快樂,記得去年我參加區保教能手賽時,我向每一位同事虛心請教,同事們也熱情的給予指導和建議,無數次的聽課改課,王主任更是深夜還幫我想點子,令我萬分感動。“澗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脈流水”。以謙虛、真誠和好學會收獲同伴的友好互助,無論在專業還是人生中都會收獲多多。
三、反思成就成長
真正的反思應該具有“心靈轉向”的作用,能引發教師的思考并最終促進教育理念的提升,其實,所有教師都是有故事的人。像一次我組織小班公開課“海綿寶寶”是一堂泥工為主的美工活動,在最初的設計中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又唱,又說,又看,但孩子學得很累,像是被老師催促著跑到東,跑到西,而每個環節的初衷又無法很好地實現。事后,我反思發現,小班孩子年齡小,表現能力都相對較弱,試圖在一次活動的短短十五分鐘內,幫助孩子掌握復雜的技能是不太適合的。我就將原本一次活動中的各個環節變為一段時間內相互交織的活動內容。于是:1、認識海綿寶寶,互相交流自己對海綿寶寶的認識;2、“說一說海綿寶寶的故事”;3、游戲:“尋找海綿寶寶”等活動就產生了。幼兒對于常見動物的明顯特征有了清晰的了解,自然產生了表現動物形象的愿望。此時再進行創作便有了水到渠成的感覺。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反思的習慣讓我跳出自我看自己,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回顧自己的教學經歷,準確地發現問題,客觀評價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在今后,無論外出學習還是自己組織教學活動,我都會勤反思,在反思中成就自己的成長。
轉眼間,已在實幼三個春夏秋冬,又送走了一批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成長也見證著我的成長和努力,在申園長的帶領下,我們實現了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相信自己也會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作為新班級,小班的小朋友整理行為真是有點讓我崩潰。每一次區域活動后,他們就拍拍屁股走人,各個區域散落著一堆玩具。然后每一次我都對著他們說,玩過區域之后要整理,哪里來的東西要放回原處。并且還教他們什么東西應該擺在哪里。可是,幾次下來,情況依舊不樂觀。
為此,我也一陣郁悶:這樣的情況要多久才能好轉?
通過思考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主要為:新班級,常規尚不穩定;受家里的習慣影響,邊玩邊扔;集體整理意識尚未形成。我還找了一個方法:用相機將整齊的區域與混亂的區域拍攝下來,形成對比。總而言之:小班幼兒的思維方式是具體形象思維,直觀的圖像可以讓幼兒更清楚的認識自己的錯誤。
今天,班上第一次全面打開區域活動,幼兒玩的都很開心,當然玩具也散落一地。這一次我什么都不說,暗暗的用相機拍下一切。結束后,依舊請他們整理,又用相機拍下一切。然后,請所有幼兒觀察前后兩組照片(玩之前,已經將整齊的區域拍下)。
我問:“之前的米奇家這么干凈,現在呢?地上有什么?”
幼兒們看著混亂的娃娃家照片,紛紛指出其中的亂:娃娃在地上哭啊,鍋碗瓢盆散了又躺在哪個角落啊等等。我說:“如果這些娃娃都沒了,娃娃家的鍋碗都沒了,你們還能過家家嗎?”“不能。”這一次幼兒們回答的很響亮,看來,他們已經找到整理的不足了。為了加深印象,我又出示整齊區域的照片,再一次告訴幼兒區角玩具的擺放位置,并請幼兒進行第二次整理。這一次,寶貝們都很積極,把掉落在地的玩具擺回柜子,還會跑來問哪些東西怎么擺。幾分鐘后,區域整整齊齊,當即表揚了他們。
通過這次活動得到一個啟示:對于小班的幼兒,不能一個勁的說教。小班幼兒年齡小,對他們的教育不能僅僅靠說教,更需要真實的圖片或直觀性較強的東西,且需要不斷強化。
教育筆記:用巧妙的提醒撕掉孩子的標簽
上完課,我依照慣例開始對孩子們今天的表現進行點評,“今天小朋友們上課的表現都不錯”,在對一些表現有進步的孩子進行獎勵過后,我開始“提醒”幾個上課不太專心的孩子了,“彤彤上課喜歡講悄悄話,弘楷喜歡東張西望,還有可馨喜歡玩辮子……”還沒等我說完,涵涵就插嘴:“肯定也有我,老師肯定又要說我了,哎!”我聽了,心里五味陳雜,其實今天涵涵的表現還不錯,可以說是有進步的,可他居然認為我會提到他。
調皮搗蛋的孩子,喜歡到處“闖禍”,老師常常把他們的名字黏在嘴邊來提醒他們,以管理好秩序。如此高頻率地在老師口中出現他們的名字,也許對管理秩序有那么一點積極作用,但是對孩子的身心卻是有不小的消極影響。這一次次的提醒,像是一個標簽,貼附在孩子的身上了,讓他們對號入座并強化——自己就是個搗蛋鬼。
作為老師我覺得這是值得深思的,一方面,對于差強人意的表現需要我們去提醒,另一方面,過多的提醒對孩子造成的消極影響不可小覷,如何將之平衡?如何進行合適提醒?我覺得提醒是必須存在的,這有利于孩子認識自己的行為表現的不足之處,并督促其進行改正;但是我們要控制提醒的數量,不要接二連三地連續提醒同一個幼兒,給他們時間去認識自己的錯誤,同時我們要提高提醒的質量,其實提醒不一定是千篇一律的叫名字,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溫和的方式,比如摸頭、眼神交流、微笑等方式。所以接下去的時間我將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去和涵涵這樣的小朋友相處,撕掉他們的標簽,讓每個孩子都能喜歡老師的“提醒”。
《教育筆記大班3篇》:教育筆記大班第1篇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用命
《幼兒園中班聽課筆記篇》:幼兒園中班聽課筆記篇第1篇幼兒園聽課評課記錄 聽課、評課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經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方法探討、教學藝術展
《幼兒園中班聽課筆記40篇》:幼兒園中班聽課筆記40篇第1部分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故事中人物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2、啟發幼兒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提煉故事發展的線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