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上學期教育筆記《紙盒的妙用》,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紙盒的妙用
又到了請家長幫我們充實區角的時間了,這次家長不約而同的都帶來了許多紙盒。今天早上的區角變了樣:班里安靜極了,原來是構建區里的孩子正在玩紙盒。他們都在用這些紙盒堆著、擺著,還有的推著……
我好奇的走過去,發現幾個孩子正在不同分工的擺,有的高有的矮,最后他們把這些都拼在一起成了一個大斜坡,然后拿個小汽車從高處一直滑下去,后來這些孩子有秩序的排著隊,你玩完了就去看“大斜坡”再換下一個小朋友接著玩。
整整一個早上孩子們都在有秩序的重復著。那些孩子一直想讓紙盒當玩具,可是這些笨笨的家伙哪里有玩具好玩?
我看了看正在一旁把紙盒堆成“摩天大樓”的航航,就好奇的問他:“航航,玩具筐里還有玩具呢,你把它放上唄!”航航搖搖頭說:“看我的摩天大樓,有大又結實,可比玩具厲害多啦!”真是沒想到,今天孩子們居然想到了這么多新玩法,而且分工明確、玩的有目的。
這一刻,我覺得很多時候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你肯放手孩子就能玩出新花樣。這些紙盒有的慢慢張開了,孩子自動的把這些孩子搬到美工區用彩筆涂上美妙的圖畫我趕快找來玩具筐,把這些“創意”畫收集起來,等到集的多了再把它們掛到展覽區,讓孩子欣賞自己的智慧。看樣,廢舊的紙盒也有妙用。
教育筆記:特別的孩子用特別的方法
案例背景:
中班的幼兒,他們的心理方面還不是很成熟,有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行為有些異常,如果遇到某些不如意,就會對其他幼兒變現不一些攻擊性行為,晨晨小朋友是我一直從托班帶上來的,他是一個調皮又好動的小男孩,根據我對他的了解由于他是家里的小兒子(上面還有一個比他大10歲的姐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疼愛有加,他的父母由于平時工作比較忙,他每天來回幼兒園都是爺爺接送的,所以平時我們老師與他父母接觸的機會很少,平時在幼兒園如果遇到一些事情與其父母溝通只能通過電話的形式,效果遠遠沒有面對面溝通來得好。
案例描述一:
一天早上,和平時一樣晨晨坐著爺爺的三輪車來園上學,他自己走進教室里和小朋友一起參加了晨間活動,因為那天的天氣有點下小雨,原定的戶外活動被取消了,我組織幼兒在教室里和走廊分批進行室內活動,第一個活動結束以后,我請幼兒拿好自己的小茶杯進行喝水,幼兒們一個個都很有次序的到直飲水地方排好隊伍去喝水了,突然在教室的走廊里,晨晨與王奕藝小朋友吵了起來,奕藝拉住晨晨手拿杯子的小手要他把自己杯子里的口水弄干凈,哲哲一臉的不以為然,還很有道理的說:“是你先踩我的鞋子的,把我的鞋子踩了,就是因為在拿小茶杯的過程中,奕藝不小心踩了一下哲哲的鞋子,哲哲就用口水去吐奕藝的杯子,還說:“我爺爺奶奶說的,別人弄我了,我也可以弄還別人的。
案例描述二:
到了中午吃飯,大媽媽幫孩子們分好了午餐等待孩子們洗手吃飯了,狀況又發生了,由于餐盤放在桌上位置有點擠,哲哲就去擠旁邊的小朋友的餐盤,還把旁邊小朋友的湯碗給擠翻了,旁邊的小朋友感覺很委屈把倒翻湯碗拿起來,沒想到,這時候哲哲一把又把碗弄翻了,自己還得意的吃飯了,嘴巴里還說現在位子空了,真舒服,我在家吃飯我爺爺奶奶都讓我一個人坐的。
案例分析:
出現以上小朋友之間的爭吵,這兩種行為表現出來是非常不好的,我想其中晨晨小朋友的原因在于他爺爺奶奶在家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他們家的長輩可能認為保護和疼愛自己孫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讓他受到別人的欺負,而且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打傷同伴后卻認為這是理所應當,認為是屬于正常防衛,不管是錯了還是對了,一味的護著自己的孩子,在思想上還一直給孩子說,別人欺負你了,你要還手,不要這么老實,長此下去孩子的腦袋里有了這樣一種思想,別人弄我了我一定要還手,不管別人是小心還是不小心,這種教育方法是非常不正確的,所以才會導致他出現這種攻擊性行為,以至于這種行為的產生讓孩子感覺得這么不以為。
案例措施:
1.與他爺爺奶奶取得聯系,告訴他們哲哲小朋友在幼兒園的一些異常行為,告訴他們在家里要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能因為怕孩子吃虧而引導孩子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平時要給他講一些與小朋友交往的方法,漸漸的讓他明白在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是別的小朋友不小心欺負你了你就可以還手攻擊別人,也應該意識到遇到事情也不一定是別人不好,自己肯定也有錯的地方,但不能動不動就采用還手的方法。
2.平時在幼兒園里我們老師也要告訴他經常欺負別的孩子老師不喜歡,給他一定的心理壓力。
3.日常生活中當他表現好的時候及時的給他表揚,當著全班小朋友表揚他,讓他感到很光榮,找到了自信,下次再保持好的行為習慣。
案例反思:
現在的孩子,家里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疼愛,有些幼兒由于父母工作忙,是由爺爺奶奶來帶的,更是什么事情都依著他,長此已久,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霸道行為,在我們的農村里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都是這樣,認為自己的孩子打別的小朋友或者欺負別的小朋友肯定是別的小朋友先打自己孩子的,有的還以自己孩子占了便宜而沾沾自喜。上面的案例中與孩子的爺爺奶奶取得電話聯系后,孩子的長輩,起初還是一味的袒護自己孩子的不良行為,還說別的小朋友以前也欺負過他,經過我耐心的講述事情的經過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現類似的不良行為,以及對孩子心理發展的不利以后,家長的想法發生了改變,他們表示愿意配合我們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用一些更好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小朋友之間要相互尊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教育孩子用適當的方法來表達自己不好的情緒,讓孩子知道快樂的孩子能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在幼兒園我們老師也通過無聲的批評讓他知道做錯事情是得不到老師喜歡的,通過這種方式比直接批評的效果來得好。再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及時表揚方法讓他在集體面前感到滿足,從而找到自信心,我想這幾種方法對行為不良的孩子應該會有一些幫助的。
教育筆記:不愿在幼兒園睡覺的浩浩
案例
浩浩是個敏感、膽小的男孩。午睡的時候,經常睡不著,還一次次地上廁所小便。今天躺到床上沒多久,浩浩又說要小便了。我看了看鐘,離睡覺前小便的時間才幾分鐘,所以我沒有同意。
第二天一大早,浩浩就來到了幼兒園,正在奶奶轉身要離開的時候,浩浩追上去一把抱住奶奶,楚楚可憐地說:“吃完飯你來接我!”,得到了奶奶的同意,他才松開手。我問他為什么要回家午睡,他看看我,說:“我睡覺要小便的。”
在和家長的交流了解中,我們排除了浩浩生病的可能,從他的自身特點進行分析:浩浩是個很要強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做得很好,但他本人精力充沛,在家從不午睡,以至于總是睡不著。躺在床上,浩浩知道不能象在家里一樣隨便亂動,影響別人,所以他盡力讓自己躺著不動。但時間久了太累,浩浩就想出了一招“小便”,順便出去活動一下筋骨。
反思
面對不愿在幼兒園午睡的浩浩,如果采取強硬的方法,只能加重他的心理負擔,使他小便更頻繁,更不愿意午睡。我就答應浩浩說:“老師在你的床前放雙拖鞋,你想小便就穿好輕輕出去,好嗎?”浩浩點點頭,情緒明顯放松了。午睡的時候,我拿出小獎品,輕輕地對浩浩說:“如果你睡到床上后不要一直上廁所,這個獎品就是你的。”在獎品的誘惑下,浩浩那天午睡只上了一次廁所,中間還睡著了一會。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他們發生各種狀況的時候,我們不能千篇一律,采用同樣的方法去糾正。而應該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的教育,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教育筆記: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
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驚喜,充滿著樂趣,充滿著意外 ......他們的學習需求更多地來源于這些驚喜、樂趣和意外。細細留意,我們會在幼兒的一言一行中發現他們關注的焦點。當我和幼兒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著彩磚跳格子,往往數著數著就亂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團從一再數;他們會歪歪扭扭、樂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車輪上轉圈;也許對于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著幼兒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人們都說,孩子的心靈是純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純潔無暇的,世上的任何事情,如果能用孩子的眼光來看,用孩子的思維方式來思考,那么世界真是美好的!
今天是多云的天氣,天空中云彩像頑皮的娃娃和太陽做著游戲。晨間活動后,孩子們回到教室里準備吃早點,這時候太陽也跟地上的娃娃們做起了游戲,一會兒太陽照到孩子們的身上、臉上,一會兒太陽又躲起來了,教室里一會兒亮,一會兒暗,孩子們瞪大了眼睛。浩浩小朋友說“咦?太陽怎么一會出來,一會兒躲起來?”小朋友們自動討論開了,娜娜說“太陽要出來玩,玩好了要回家的。”杰杰說“太陽在跟我們躲迷藏。”偉偉說“太陽要吃餐點,吃完了餐點還會回來的。”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好不熱鬧。
愛是打開教育之門的“金鑰匙”,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滋補品”。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熱愛和尊重每個孩子。走進孩子的童心世界,了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感情世界。用平等的眼光去對待每個孩子,使孩子同時也喜歡老師,愿意和老師玩,在愉快的氛圍中游戲。在一日活動中我時時關注他們,哪怕一個鼓勵的眼神,拉拉手、摸摸他的頭,都傳遞著我對孩子的愛。我采用多鼓勵、多表揚的方式,多發現幼兒的優點。在教育活動中及時給予幼兒以評價,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同時也是對幼兒的一種肯定。
生活在這樣一群孩子中間,你忍不住要親親這個,逗逗那個,他們的一個親昵動作,一段天真的話語,一個奇特的想象,浸透著他們的機靈,活潑和純真,正是孩子們特有的靈性讓我們的童心永駐,讓我們的眼睛不時地一亮,讓我們的心靈不時地得到愉悅,讓快樂不時地圍繞在我們身邊。
教育筆記:紙盒的妙用
又到了請家長幫我們充實區角的時間了,這次家長不約而同的都帶來了許多紙盒。今天早上的區角變了樣:班里安靜極了,原來是構建區里的孩子正在玩紙盒。他們都在用這些紙盒堆著、擺著,還有的推著……
我好奇的走過去,發現幾個孩子正在不同分工的擺,有的高有的矮,最后他們把這些都拼在一起成了一個大斜坡,然后拿個小汽車從高處一直滑下去,后來這些孩子有秩序的排著隊,你玩完了就去看“大斜坡”再換下一個小朋友接著玩。
整整一個早上孩子們都在有秩序的重復著。那些孩子一直想讓紙盒當玩具,可是這些笨笨的家伙哪里有玩具好玩?
我看了看正在一旁把紙盒堆成“摩天大樓”的航航,就好奇的問他:“航航,玩具筐里還有玩具呢,你把它放上唄!”航航搖搖頭說:“看我的摩天大樓,有大又結實,可比玩具厲害多啦!”真是沒想到,今天孩子們居然想到了這么多新玩法,而且分工明確、玩的有目的。
這一刻,我覺得很多時候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你肯放手孩子就能玩出新花樣。這些紙盒有的慢慢張開了,孩子自動的把這些孩子搬到美工區用彩筆涂上美妙的圖畫我趕快找來玩具筐,把這些“創意”畫收集起來,等到集的多了再把它們掛到展覽區,讓孩子欣賞自己的智慧。看樣,廢舊的紙盒也有妙用。
教育筆記:用角色扮演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
我班有位叫明震(化名)的幼兒,性格倔強且反應較慢,經常和同伴為了玩具而發生爭執、動武,并拒不承認錯誤,更談不上賠禮道歉。
一天,戶外活動時,為了一只塑料玩具,明震和于溪(化名)小朋友發生了爭執,并把于溪的臉抓了,我便請兩人說明情況,并批評了明震不應該用手抓人。問他:“你做的對不對?”他一臉的不高興,堅決不承認錯誤,更不向于溪賠禮道歉。
下午家長來園接孩子時,我便向明震的媽媽說明了情況。明震的父母很重視,第二天早上便帶著明震給于溪道歉,但也只是父母道歉,明震還是拒不說“對不起”。
我想:父母的典范多多少少也給明震幼小的心靈以啟迪。教育中班的孩子,我還得有耐心,要一步一步慢慢來。下午語言課上,我模仿明震與于溪鬧矛盾的過程,自編了一個《找朋友》故事,以小動物因爭玩具鬧矛盾到主動認,然后賠禮道歉和好為故事情節,并有意請明震扮演故事中的相應角色,學說“我錯了”、“對不起”等文明用語。 在表演過程中,我時刻關注著明震的表情變化,并適時加以鼓勵、表揚。表演順利結束后,我悄悄問他說:“你還想和于溪成為朋友嗎?”他使勁點了點頭。我順勢叫來于溪,對于溪說:“明震想和你做朋友,你同意嗎?”于溪高興地抓起明震的手,說:“想。”這時,明震看了看于溪,用剛才故事中的語言說:“我錯了,對不起,讓我們成為好朋友吧!”看著他倆抓著手開心的樣子,我笑了。
通過我耐心教育,加上明震父母的積極配合,明震有了很大變化。現在,明震有時還是會和同伴發生矛盾、爭執,但他已能認識自己的錯誤,不但能主動承認錯誤,而且學會了道歉,會向別人說“對不起”了。
教育筆記:整理小妙招
今天的區域活動開始了,我們一起開著小火車去請玩具寶寶起床,走到建構室的時候,我難過的說:“今天建構室的玩具寶寶偷偷的告訴何老師說她很難過,因為昨天下午邵銘辰和王昱諾在我家玩的時候沒有收玩具,所以今天她不能開門,”小朋友都顯得有些失望,因為建構室是他們最喜歡的一個區域,我說:“沒關系,如果今天工作結束的時候你們把所有的區域都收拾的整整齊齊,建構室明天就可以開門了!”我們在區域活動結束之后回到座位上一起討論:今天我想去哪個娃娃家做客?”討論結束后,我請了比較能干的貝貝檢查區域有沒有收拾整齊并表揚了收拾整齊的小朋友。
分析:
為了使區域活動順利的介入并開展,就要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選擇一些適合小班孩子的操作材料,想要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區域常規首先要創造易于幼兒形成常規的環境,如常規線、小腳丫,這些標志都可以讓孩子自覺的遵守常規,小班的孩子對標志的一一對應分辨能力較差,所以,我們設計了一套適用與小班孩子的小標志,這些標志圖形簡單并與材料一一對應,如“敲敲樂”玩具以一個小錘子圖標為標志,“小汽車走迷宮”就以顏色不同的小汽車圖標為標志等......這些標志簡單易于分辨,使幼兒能夠很快的形成看標志收放玩具的常規。區域中的溫馨提示“輕拿輕放”、“書寶寶,我愛你”、“輕聲細語”等也時刻提醒幼兒保持良好的進區常規,在進區前教會幼兒如何收拾玩具也是很重要的。
《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3篇》: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第1篇孩子是鏡子這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時,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兒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著幫一些動作慢的小朋友,就從小朋友的身邊跨了過去。沒
《幼兒園讀書筆記三篇大班》:幼兒園讀書筆記三篇大班第1篇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教師們回憶的近2
《大班保育教養筆記簡短30篇》:大班保育教養筆記簡短30篇第1部分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人類奠基的教育,教師要運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訂內容和方式、方法,及時的給幼兒進行一定的鼓勵,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要讓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