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0來源:幼兒園學(xué)習(xí)網(wǎng)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老師,請給我一點沙吧》,是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xué)習(xí)。
教育筆記:老師,請給我一點沙吧
案例描述: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陽臺上自然角里的動植物也抵擋不住那絲徹骨的寒冷:植物凍得垂下了頭,本來綠得很精神的葉子開始泛黃了,有的甚至掉落了。小動物,特別是小烏龜凍得一動不動。這天,我們決定把動植物搬進活動室里來過冬,孩子們也和我們老師一起忙活了起來——搬的搬,傳的傳……一切就緒后,只聽嘉嘉小朋友說:小烏龜冬天不吃不喝就要冬眠了。我說:嗯,是的,明天老師去幼兒園沙池里拿點沙子,讓小烏龜冬眠!
第二天,我取來了一大袋沙子,和小朋友們一起幫十幾只小烏龜安置了沙子,讓小烏龜暖暖地躲在沙子里過冬。“老師,能給我一點沙嗎?”一個微小的聲音在我耳邊略過。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我們班的“小博士”辰辰,“辰辰,你要沙子干嘛呀?”辰辰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們家也有一只烏龜,它應(yīng)該也需要冬眠了,我們家沒有沙子,你可以給點我嗎?”“當(dāng)然可以!”我望了望沙袋。辰辰接著說:“以前我們家里的小烏龜冬眠我也給它放沙子了,可是沙子太干,后來小烏龜死了。我看見老師這次拿的沙子有點濕濕的,應(yīng)該比較好。如果用這個沙子給我們家的烏龜冬眠會很不錯的!”聽完辰辰的描述,我很驚愕,說實在的,我都不怎么清楚,沙子的干濕問題還會影響烏龜?shù)亩摺S谑牵也殚喠擞嘘P(guān)動物冬眠的一些資料,并把這個關(guān)于小烏龜冬眠需要濕潤一點的沙子的知識點告訴了全班小朋友。這以后,孩子們每天都會去關(guān)注小烏龜,看看沙子是否干掉,干掉就需要加點水。
分析與反思:
幼兒期的孩子對周圍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特別是對小動物、小昆蟲……充滿了好奇,他們喜歡觀察、喜歡探究、喜歡問為什么。在我們成人看來未必有意義的事,卻往往牢牢地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因為對于他們來說,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身體接觸到的,都是那樣的新鮮和有趣。辰辰小朋友發(fā)現(xiàn)的關(guān)于沙子干濕是否適合小烏龜冬眠的問題,讓所有孩子對動物冬眠又有了進一步的認(rèn)識,在聽我講解的過程中,他們每個人都聚精會神,進行著主動、自由的交流,這一過程大大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產(chǎn)生了熱愛小動物、喜歡探索自然的美好情感。
本次的小小生成活動是建立在“以人為本”、“尊重幼兒”這一教育觀、兒童觀的基礎(chǔ)上的。我覺得:只有在我們老師的深情關(guān)注和支持下,孩子的自發(fā)生成活動才能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必須有敏銳的觀察力,要善于捕捉來自孩子的信息。首先,老師必須要和孩子一起真正投入到每一個活動中去,和孩子們一起同生共長。其次,要善于傾聽孩子、懂得包容孩子、學(xué)會支持孩子。當(dāng)孩子對某一事物產(chǎn)生興趣時,他們會用不同的方式、通過不同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當(dāng)他們不能自如地用言語表達自己的需求時,我們教師更應(yīng)細(xì)微觀察,及時察覺,分析孩子行為產(chǎn)生的背景和真實意圖,盡可能全面客觀地解析孩子,捕捉到來自于孩子的信息。
所以說,我們老師只有真正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會看、會觀察,才能真正捕捉到孩子們生成的探索熱點,才能解讀他們的一言一行,才能及時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引領(lǐng)著我們的孩子去探索周圍生活。努力使孩子的態(tài)度、情感、求知欲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使活動的全過程真正成為促進幼兒主動學(xué)習(xí)、主動發(fā)展的過程。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會
在小朋友們的教學(xué)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總有小朋友告訴老師,老師我不會。那么,老師布置的任務(wù)有那么難嗎?并沒有。
繪畫課上,老師要求,用圓圈變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來,例如圓圓的花朵,圓圓的鐘表,圓圓的太陽,以及能想到的各種圓圓的東西。老師的話音還沒有說完,就有小朋友急忙的舉起手來,老師,我不會。
可是我看了一下,他平時的繪畫,挺不錯的,一筆一畫直線畫直,波浪線也有波浪線的樣子,圓也能畫出圓形了,那么為什么用圓圈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就不會了呢?
并不需要思考,我明白他并不是說自己不會畫,而是怕錯。不知道是誰給這些回答不會的小孩子們灌輸?shù)倪@樣的觀念。只有完完全全照著老師的畫,只有完完全全聽著大人說怎么怎么畫,你這里該怎么畫,你這里該上什么顏色,你這里要畫個這樣的形狀,只有畫的完全跟大人想的一樣,那一幅畫他才算會畫。但是,我們的幼兒園需要這樣畫畫嗎?
并不是。我們要培養(yǎng)個小孩子,是要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的孩子。如果讓他一味著跟著老師,想跟著以前的想法去做,那么他還有什么進步呢?這種涂鴉式的教學(xué)并不是我們所倡導(dǎo)的。雖然老師們能夠理解,但是,再家長這一方面,還得多多的讓家長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
教育筆記:老師,我只想讓你抱抱我,夸夸我!
午睡起床后,別的孩子都在忙著穿衣服,而小雨軒卻飛快的跑到了我的跟前,笑瞇瞇著看著我。我很驚訝:“今天雨軒第一個穿好衣服了,好棒呀!旁邊的航航立馬叫起來:“老師,雨軒他今天是沒有脫褲子睡覺的。”我一聽就生氣了:“都是大班的孩子了,怎么還不知道自己脫褲子睡覺呢?現(xiàn)在這天氣午睡時要脫掉外套和褲子,睡覺才不會出汗···”被我一番數(shù)落后,雨軒的臉通紅了,默默地回到了座位上。因為要忙著給孩子們梳理頭發(fā),我也沒多問···
等下午離遠(yuǎn)時,雨軒媽媽來了,沒想到雨軒突然大哭起來。我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經(jīng)過反復(fù)詢問,小雨軒抽搭著說:“···媽媽,老師不愛我,不抱我···”我想起來了,我經(jīng)常會很自然地給午睡起床后最先穿好衣服的孩子一個擁抱。雨軒穿衣服的速度比較慢,所以他很少有機會得到我的表揚與擁抱。
雨軒的話讓我反思: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沒有顧及到每個孩子的心理需要。雨軒有點內(nèi)向,情感比較細(xì)膩,所以他會更在乎老師沒有擁抱他。這再次提示我們,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要更多地關(guān)注孩子的感受,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多留意自己的言行,這樣才能有益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讓每個孩子都自信快樂地成長!
教育筆記:老師,要畫完的,對不對!
這次的美術(shù)活動是讓孩子們涂長頸鹿和小樹,這對于已經(jīng)是中班的孩子來說,這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可對于我們班的一個孩子來說,他的情況讓我感到好奇。他就是我們班的——涵涵小朋友。
每做一件事情時他總會在我旁邊,一個問題問上無數(shù)遍,才罷休。哈哈,這次的美術(shù)游戲他也不例外了。拿到了紙張的孩子們都子那安安靜靜、仔仔細(xì)細(xì)的在那涂起了顏色。不一會兒,涵涵他拿這張涂了一點點的紙給我看了:“老師,我涂好了”說著就把紙塞給了我,我一看涵涵只涂了幾片葉子就拿上來給我看了,第一次,我讓涵涵畫完了再給我看。等過了不久,涵涵又舉著他的畫來到了我面前:“老師,是不是都要畫完的啊!”我對這他點點頭,告訴他畫完了給我看看。他鄭重的點了點頭,開始我以為他真的知道了,可到后來我才知道我錯了,他還是在一如既往的跑過來,把那張沒畫完的紙一起帶給我看看,并問著同一個問題——老師要畫完的對不對!這樣來來回回,他等到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畫完了,他還沒有畫完。其實涵涵畫的畫并不是畫的不好,只是他在那一味的跑上來問同一個問題,浪費了很多可以畫完的時間。
這次我等到了他畫完了給我看,我說:“涵涵畫的很漂亮啊!就是有點點慢了。涵涵你能告訴我你知道圖要畫完了給老師的,你怎么總是沒畫完就給我了呀!”他低著頭輕輕的說:“我看到有小朋友把畫拿上來了,我急,我也就把畫拿給你看了。”我摸摸他的頭告訴他以后不用管別人畫的快不快,只要你畫完了交給我看看,就好了,你今天速度畫的慢了,老師等你,不用再著急的,知道嗎?涵涵點了點頭,下去了。
教育筆記:老師,請到我家玩會兒吧
晚飯后和媽媽出去散步,剛走到小區(qū)門口,碰見我班的萌萌小朋友和她媽媽在那里玩。于是和她媽媽聊起了萌萌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老師,請到我家玩會兒吧!”萌萌拉著我的手懇切地說。“老師今天沒有空,要和朋友一起有事情,改天吧。”“來吧,到我家玩一會吧!”萌萌緊拽著我的手往她家的方向走。因為媽媽今天剛來我家,要陪老人家散步,于是又回絕了孩子的請求,答應(yīng)以后有時間再去。萌萌連忙使出了我在班里經(jīng)常用的一招:“拉鉤辦事,說話算數(shù)”。萌萌的媽媽在一旁也連忙和孩子解釋原因,只見萌萌一臉不高興地撅著嘴在媽媽的拖拉下走了,并且一邊走一邊說:“拉鉤辦事,說話算數(shù)”。
散步的路上,一起散步的鄰居取笑我說:“看看看,人家王老師人緣多好,孩子直邀請去做客。”雖然知道鄰居是在取笑我,但是我的心里還是美滋滋的。記得萌萌小朋友剛來我班的時候,因為家長的誤導(dǎo),對老師有很大的抵觸心理。那時只要她在家里不聽話,她媽媽就會說:“你再不聽話,我告訴你老師去,讓你老師批評你。”因此,她從來不和我交流,每天都是用驚恐、害怕的眼光看我,就怕我批評她。知道原因后,我和她媽媽進行了溝通,并且用行動去愛她、呵護她。有時我會問她:“喜歡老師嗎?”她會機械地點點頭說:“喜歡!”我知道那并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但是從今天晚上孩子的行為看出,我已經(jīng)走進了孩子的心里,孩子已經(jīng)接受了我,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想著孩子邀請我的話語,我不由自主地笑了,腳下的步伐也加快了許多……
這次的美術(shù)活動是讓孩子們涂長頸鹿和小樹,這對于已經(jīng)是中班的孩子來說,這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可對于我們班的一個孩子來說,他的情況讓我感到好奇。他就是我們班的——涵涵小朋友。
每做一件事情時他總會在我旁邊,一個問題問上無數(shù)遍,才罷休。哈哈,這次的美術(shù)游戲他也不例外了。拿到了紙張的孩子們都子那安安靜靜、仔仔細(xì)細(xì)的在那涂起了顏色。不一會兒,涵涵他拿這張涂了一點點的紙給我看了:“老師,我涂好了”說著就把紙塞給了我,我一看涵涵只涂了幾片葉子就拿上來給我看了,第一次,我讓涵涵畫完了再給我看。等過了不久,涵涵又舉著他的畫來到了我面前:“老師,是不是都要畫完的啊!”我對這他點點頭,告訴他畫完了給我看看。他鄭重的點了點頭,開始我以為他真的知道了,可到后來我才知道我錯了,他還是在一如既往的跑過來,把那張沒畫完的紙一起帶給我看看,并問著同一個問題——老師要畫完的對不對!這樣來來回回,他等到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畫完了,他還沒有畫完。其實涵涵畫的畫并不是畫的不好,只是他在那一味的跑上來問同一個問題,浪費了很多可以畫完的時間。
這次我等到了他畫完了給我看,我說:“涵涵畫的很漂亮啊!就是有點點慢了。涵涵你能告訴我你知道圖要畫完了給老師的,你怎么總是沒畫完就給我了呀!”他低著頭輕輕的說:“我看到有小朋友把畫拿上來了,我急,我也就把畫拿給你看了。”我摸摸他的頭告訴他以后不用管別人畫的快不快,只要你畫完了交給我看看,就好了,你今天速度畫的慢了,老師等你,不用再著急的,知道嗎?涵涵點了點頭,下去了。
在剛開始的學(xué)期任務(wù)布置中,角色游戲材料的布置便是其中很是主要的一項。內(nèi)容添置統(tǒng)一,種類紛繁多樣。隨后便在每一日的空余時間,教師們都忙于制作材料,點數(shù)歸類。于此,不外乎得請家長們配合收集制作的各種材料,如:大塊泡沫、多色線、鞋盒、藥盒等等。孩子們每天來園,最常問的一句就是:“老師,你在做什么呀?”
一次,家長淘來了一塊大泡沫,我和師傅商量著按這樣式可以做成燒烤架之類的點心店素材。想著便去找材料準(zhǔn)備做起來。在班里來回走動時,萱萱和陽陽注意到了我手上的大泡沫。“老師,這是什么?”我看了看手上的泡沫,沒有回答,只是反問道:“你們覺得這個像什么呢?”“像小桌子。”“如果把它做成點心店的燒烤架,你們喜歡么?”“喜歡,很喜歡。”兩人非常開心。“老師,你真能干。”“中午的時候,陳老師也在不停地做這些材料呢。”“陳老師也非常的能干。”“我們的奶奶也會幫忙縫我們班的水果蔬菜呢。”“奶奶也很能干。”聽著這些好聽的話,我感覺做什么都是值得的,還不都是為了這些孩子。
第二天早晨,凱瑞早早地來到了幼兒園,自己搬好玩具放在桌面上玩了起來。我手上拿著正在做的材料,興致勃勃地問他:“凱瑞,你喜歡我們增添出來的這些材料么?”凱瑞一臉的不自在,用手摸摸自己的臉,輕輕地蹦出了一句:“不喜歡。”說實話,真是有點打擊。“為什么不喜歡呀?”“因為太多了。”“太多了?”我很驚訝。“恩,夠了,老師。”再次受打擊。“恩,老師知道了,你繼續(xù)玩吧。”
針對游戲材料,有關(guān)資料顯示,游戲材料和兒童的年齡之間存在交叉關(guān)系,較小兒童在游戲時需要同類的游戲材料要多一些,年齡較大的兒童在游戲時需要不同類的游戲材料要多一些。因此在中班下學(xué)期,角色游戲的材料應(yīng)針對幼兒本身進行增添。孩子們的自主意識已逐漸強烈,在教師制作主題墻時詢問孩子的意見,孩子們也可以給出相應(yīng)的較好的意見,制作出來的效果自然也令孩子們滿意。給孩子一塊布,我們該怎么問他,是該問“這是什么,應(yīng)該怎么玩?”還是“這像什么,可以怎么玩?”我想大部分的老師肯定會選擇后者,因此對于角色游戲材料的增添,我們適當(dāng)也可以問問孩子們的意見,畢竟孩子才是游戲的主體,一切游戲都是為了孩子。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3篇》:中班孩子教育筆記第1篇 情感交流的效應(yīng) 我班的趙天語一星期沒來幼兒園上學(xué)了。平時她來的時候,總是在我身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的,照著機會就跟我說話,這一不來,還真有點想他。
《大班教養(yǎng)筆記45篇》:大班教養(yǎng)筆記第1篇幼兒園大班教養(yǎng)筆記短篇【1】 我們班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大班了,從中班我們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叫他們洗手、洗臉、自己吃飯、穿衣服、收拾玩具等力所能及的
《小班教育筆記大全30篇》:小班教育筆記大全第1篇 幼兒園小班教師教育隨筆1 小班有個孩子叫劉航宇,一入園就表現(xiàn)出了與眾不同的調(diào)皮,他的嘴巴幾乎不用,(活動課老師不論教什么他的嘴總閉得緊緊的),平
幼兒園學(xué)習(xí)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