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推薦《關注幼兒積極情緒的發展》,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關注幼兒積極情緒的發展
愉快的情緒會影響幼兒的學習生活,新生命教育的宗旨是引導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成就人生。幼兒的新生命教育敘事,就是一個對自己親歷的幼兒教育生活進行觀照、反思、尋求意義的過程,它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幼教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幽微細節,去發現其中細微的教育蘊涵。
一、幼兒的情感在新生命教育敘事中得到提升
心理研究表明,人的行為舉止的發生受情感的引發和調節,個人心理發展是以情感為核心的。一個人心理品質的形成與他在生活、學習中情感的積淀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成功、失敗、挫折,會伴隨他們,那些在他們幼小心靈中留下印記的事情,對他們的情緒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并且從事情發生之后,幼兒就處在“關照”自己內心空間的狀態。如果他內心成長的需要得到滿足,不僅能夠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而且有助于消除負面情緒,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情緒,構建健康的精神世界。新生命教育敘事恰恰可以幫助幼兒對剛剛接觸社會時所產生的諸如困惑、羞愧、壓抑等內心感受,在敘事中得以化解、宣泄,從而釋放內心的壓力,使幼兒的內心獲得安撫,并且變得積極、向上。
新學期開始,迎來了一批剛入園的孩子,一張張稚嫩的小臉,一雙雙柔軟的小手,從他們的眼中發現,他們對于這個陌生的環境的好奇、害怕。有一個孩子很特別,他叫濤濤,他整天帶著自己的小椅子,滿教室跑,早晨來到教室就找他的小椅子,自由活動時間,和同伴一起玩玩具時,左手拉著小椅子的一角,右手拿著玩具,有時候甚至連睡覺的時候也要把小椅子放床邊上才能睡著,傍晚放學濤濤總是把小椅子放到他認為最安全的角落里才肯離開教室回家。見到此情此景,我和另外兩名老師決定多和他交流,并且給他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玩具:積木、木馬、呼啦圈、小娃娃、小汽車……為的是讓濤濤也能被玩具吸引,淡化對這陌生環境的恐懼。我還帶濤濤學習繪本,組織其他小朋友和他交流,利用各種方式走進濤濤的內心世界,終于,濤濤在我們悉心安撫下輕松愉快地度過了對于幼小的他來說走入社會交往的第一個關鍵期。濤濤有了新伙伴,也被眾多的玩具所吸引。
二、新生命教育敘事有助于團體集體建設
朱小蔓教授說過:通過分享彼此的故事,獲得彼此的了解、信任,以及一系列共同的價值與共同的理想,因此新生命教育敘事有助于團體、集體的建設。生命敘事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自己的生命故事只有在判斷對方可以信賴時,且自己可以被對方接受的情況下,生命敘事才有可能進行,所以說幼兒園的生命教育敘事體現了幼兒對教師的信任。在敘事的過程中,幼兒和教師相互影響,形成一個溫暖和諧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雙方可以感受到鼓勵的力量和情緒的變化。不僅如此,幼兒園的新生命教育敘事還使人感受到幼兒之間的聯系,小朋友們能夠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意識到彼此的信任,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單。
在一次自由活動時,我們發現濤濤小朋友噘著嘴、臉通紅、氣呼呼的。我上前問他:“怎么了?”“他們罵我膽小鬼!”濤濤憤憤地回答。我繼續耐心地詢問,原來是自由活動時間里,杰杰小朋友爬在小椅子上,縱身一躍,輕輕地著陸在地面上,他覺得不過癮,又在小椅子上反復做了幾次,很是沾沾自喜,其他男孩看他本領這么大,也想大展身手,浩浩,堯堯也做了相同的動作,堯堯還鼓勵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站上來跳,男孩們都響應號召,跳了一次又一次,當堯堯拉著濤濤的手往椅子上站的時候,濤濤甩開了堯堯的手說:“我不要”。不知哪位小朋友喊了一句:“膽小鬼!”其他的小朋友都齊喊“膽小鬼”、“膽小鬼濤濤”,濤濤臉一紅,說:“我討厭你們!”
一次體育活動走獨木橋時,我發現濤濤在走獨木橋時走的很慢,雙腳左右慢慢地移動,走到終點時,他蹲下來,坐在獨木橋上才把雙腳著地,看到這個情況,我明白了為什么濤濤為什么之前也有恐懼的心理,還被同學們嘲笑的。于是,平時我們多注意訓練他的平衡能力,鼓勵他走梅花樁,跳蹦床,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濤濤走獨木橋的能力明顯提高。此后,我們還組織了一次展示玩轉椅子的游戲中,我邀請濤濤走完用椅子拼成的“獨木橋”,在他走到“獨木橋”的終點時,我鼓勵他從椅子上跳下來,濤濤勇敢地從“獨木橋”上跳了下來時,小朋友們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讓濤濤一掃之前不愉快的情緒,我也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濤濤,濤濤很開心,在平時活動中,也融入了男孩子的圈子。
三、新生命教育敘事幫助幼兒提升自我認識
生命故事凝結個體對人生的理解,生命敘事的過程恰是將其呈現出來。在敘事的過程中不但為他人提供了真實、鮮活的事例,而且在與他人分享時自身也獲得了一種內在的力量。所以,關注幼兒生命的經歷與經驗,并對其加以總結升華,是幼兒生命成長的重要條件,也是情緒管理最重要的一項原則。新生命教育敘事恰恰是對幼兒生命教育經驗的直接關注,在敘事過程中,幼兒教育的經歷不但得到了呈現、交流,而且獲得了反思、深化。因此,新生命教育敘事有助于幼兒生命的自我認識和健康情緒的發展。
我班的銘銘小朋友,一到吃飯就把飯碗推得遠遠的,或者就是拿著勺子在玩,把小碗里的飯裝進大碗,又把大碗里的飯裝進小碗,一直反復。我走到銘銘的座位前,蹲下來,拿起勺子喂他,他把頭扭了過去,我又換了一面去喂他,他還是拒絕,我說:“銘銘小朋友最聰明了,快快把飯吃完,奶奶就第一個來接我們家銘銘了。你看銘銘的嘴多大,像只大老虎。”銘銘半信半疑,用疑問的眼神看著我,最后嘴巴張開了一個小縫。“銘銘真棒,幼兒園的飯菜真好吃,都是叔叔阿姨們辛辛苦苦做出來,浪費多可惜啊!”銘銘似懂非懂,還是用那櫻桃小嘴吃一點點的飯。
后來,我們設計了崗位角色體驗活動——區域游戲“娃娃家”,由銘銘當爸爸,他負責煮飯,他炒了很多的菜:胡蘿卜、青菜、雞蛋……放了滿滿的一桌,過了一會兒,銘銘也坐下來和“家庭成員們”享受這美味的飯菜,看他吃得津津有味,我也坐了下來,“哇!今天娃娃家的飯菜真豐盛,我也來嘗一嘗,青菜真好吃,雞蛋也好吃,今天的菜是誰做的呀?”“是爸爸做的”旁邊當媽媽的妮妮說,銘銘在一旁自豪地笑了。區域游戲過后,又到了吃飯時間,在餐前欣賞時我拿出幼兒繪本,帶領大家欣賞《憫農》這首古詩,小朋友們都明白了飯菜一點一滴都來之不易,最后我特意補充了一句:幫我們做飯菜的叔叔阿姨很辛苦,小朋友們如果把飯菜都吃完,叔叔阿姨們就覺得自己做的飯菜很好吃,會特別高興。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吃飯時,銘銘小朋友高興地一勺一勺往嘴巴里放,吃的可開心了。
四、新生命教育敘事引導幼兒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生命意義的發現與追求是人類自古以來就面對的永恒問題。幫助幼兒初步地發現、追求與建構生命意義是發展積極情緒的行動之一。生命意義存在于個體生命之中,它需要在他人的參與下,通過親身活動來生成,所以幼兒的情緒管理就必須回到他們生命生活中發生的事件中來,回到幼兒生命的體驗和現實的活動中來。新生命教育敘事不是對過去發生事情的簡單再現,而是借助所發生的事情,來理解人的生命與動物的生命、植物的生命之間自然和諧的關系,幫助我們形成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信念。
新學期開始,我們設計了種植勞動課程,小朋友們帶來了花生種子,一起來種植花生。我和幼兒一起設計了觀察花生發芽生長的記錄繪本,用繪本的方式形象、真是地記錄下花生的生長過程,我們分組進行培育花生。在種植花生之前,我們也查找了相關資料,如何讓花生發芽,第一組將花生放在有水的棉花里,讓花生先發芽,然后在種在泥土里,這樣發芽快一點;第二組則直接種植在泥土里。經過幾天,放在有水棉花里的花生發芽了,孩子們都樂壞了,以為花生就這么長出來了;可是種在泥土里花生還是沒有動靜,這一組的小朋友有些傷心,以為花生死了。我告訴他們:你們不要灰心,只要細心呵護,每天給它澆適量的水,放在太陽底下,花生很快就會發芽的。我也告訴第一組的小朋友:花生發芽了就要把它栽進泥土里,不然花生不會繼續生長。可是第一組小朋友看見花生在水棉花上長得挺好,并沒有把花生放到泥土里。經過一段時間,第二組種在泥土里的花生終于發芽了,最后長的枝繁葉茂。第一組的花生反倒沒有存活,看著沒有長出葉子的花生孩子們有些傷心。我和幼兒一起反思總結、討論后發現:第一組花生沒有存活,是因為他們覺得花生泥土里長得慢,并沒有將花生移植到泥土里去。通過種植活動,孩子們了解水、泥土、陽光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
幼兒情緒管理遵循認知——內化——實踐——升華的過程,脫離生命體驗的情緒發展是蒼白的,而新生命教育敘事恰恰可以為我們在情緒發展與生命滋潤成長之間找到平衡點。我們相信:新生命教育敘事將會在新的視野下作為幼兒情緒發展的主要方式而存在。
《中班教育筆記短篇3篇》:中班教育筆記短篇第1篇眼睛,心靈的窗戶一粒種子的破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氣,雨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否則,它將會慢慢枯萎,永遠埋藏于地下。幼兒就象種子,老師的愛和關注就是他們茁壯
《幼兒園聽課筆記小班40篇》:幼兒園聽課筆記小班40篇第1部分幼兒園最新小班聽課筆記執筆教師:馬老師聽課時間:12月4日聽課老師:本人聽課地點:錢塘春曉幼兒園活動名稱:花手套班級:小班活動領域:美術活動
《中班保育員教養筆記4篇》:中班保育員教養筆記4篇第1部分善于發現的眼睛 在每個班級里面,我們往往能看到這樣的孩子,一部分幼兒聽話懂事,也有一部分是調皮搗蛋的孩子,這明顯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因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