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育筆記《老師的頭上開花了》,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老師的頭上開花了
一天早晨,照例是晨檢的時間。我剛剛讓孩子們準備晨檢,幼兒澤澤笑呵呵的沖我說:“老師,你的頭上怎么開花了?”
“哈哈、哈哈,咱老師的頭上開花了。”還沒等我回話,幼兒琪琪與恒恒像有默契似的大笑著說。
“嘻嘻,開的是牡丹花。”說這個的是我班的機靈鬼丞可。我真佩服他的想象力。
我還不明所以,孩子們就沖我開了火。我強壓“怒火”,伸手摸摸頭發,那感覺真好――就像是一團雞窩。我也明白了,周日剛剛燙了個短發。周一上班時大風呼嘯,早晨又站在幼兒園門口迎接完孩子們。頭發早就被風吹的沒了原形。我的天哪,在孩子們面前出洋相可真夠丟人的。我不能就這樣善罷甘休。
“哈哈,春天來了,誰知道我頭上開的什么花?猜出有獎!”我眉飛色舞的說。
“迎春花”
“桃花”
“ 杏花”
“菊花”有一個小朋友情急之下說錯了。
“今天太冷了,和答對的小朋友擁抱一下作為獎勵。”說完我使勁抱了抱這幾個孩子。引得其他孩子蜂擁而上。“好了,好了,現在你們覺得老師的頭上開花美嗎?”我得意的問。“開花(頭發)的老師好漂亮啊”孩子們開心的回答。“澤澤,你覺得呢?”我還不死心又問道。“嗯,還行吧”澤澤還是笑呵呵的回答我。“哦,就這樣,讓春天之花盛開吧!”我故作姿態的說。“哈哈哈”引得孩子們又是一陣大笑。
這件小小的事情讓我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教師的言行與外表對幼兒非常重要。它隨時在影響著幼小的孩子們。小小的孩子看似對什么也不關心,其實不然,他們潛意識的關注著每一個教師,尤其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以后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做個被孩子認可的教師。
教育筆記:老師,你今年幾歲了
一天,喝完水,我象往常一樣和班里的孩子聊起了天兒。當我說到“老師以前也……”的話茬時,還沒說完,調皮的彬彬就大聲喊道:“老師,也讓我們聽聽你小時候的故事吧!”她話音剛落,其他幼兒也隨聲附合起來。于是我也爽快地問道:“說吧,想聊什么?”“徐老師,你今年幾歲了?屬什么的?”“徐老師,你上學聽話嗎?”“徐老師你最怕什么?”我充滿神秘地回答著,并延伸講起自己兒時許多好玩的事情。如“老師小的時候最怕疼,可是一想到打針是為了防病、治病,所以打針從不哭;雖然老師也有不喜歡吃的飯菜,可一想到不挑食能讓身體長高、預防疾病,我就鍛煉自己吃各種蔬菜、水果和飯食,沒想到原來不喜歡吃的東西,現在都成了我的‘最愛’……”孩子們好奇的看著我,不是“冒”出自己的問題,我們就像老朋友一樣愉快地聊著。第二天,有的家長主動與我溝通:“孩子回家興奮地告訴我們您兒時的趣事,還特別提到徐老師小時打針從來也不哭,表示他以后也要勇敢……”這件事使我心情愉悅,感嘆自己的教育用心有了效果。這件事也深深地激勵我,要借助“聊天”的方式,向著 “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境界不斷努力。
如今,經常和孩子們互動聊天,已成為我們彼此心靈期盼的“開心時段”。“聊天”真好!有時逗得我開懷大笑,有時會帶給我教育靈感,有時也會讓我陷入深深的教學反思中。“聊天”真好,使我走進童心,使孩子們“收獲”了許多“好奇”,也使我們成了 “好朋友”。
“聊天”真得很好!
教育筆記:康康開口叫“老師”了
一、背景
康康是我們班里一個特殊的孩子,不僅不會說一句完整的話,而且膽子特別小,很少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由于他的舌頭有生理上的缺陷,導致他只能說一個字。平時也沒有叫過老師,只會叫“姐”(他的堂姐也在我們班里)。大部分時間都是和他姐姐在一起玩,平時有什么事,都是他姐姐告訴我們。
二、案例分析
為了讓這個孩子能慢慢的開口說話,我和葛老師真是費勁心思。平時因為他膽子小,不太愿意和別的孩子玩,我們在活動中都是特別關心他。早晨或者來園時,我們都鼓勵他和老師打招呼,但是每次康康都是揮下小手,要不就是笑下就了事。為了讓他和老師拉近距離,我們有事沒事就把他拉到身邊,和他說說話,聊聊天,要不就是對康康笑笑。時間久了,康康也放松了對我的恐懼,有時還偷偷地看我,或者是對我也笑笑。平時康康的鞋帶經常散開來,我都是主動幫他系好,他只是笑下,也不會說什么。有次,我看到他笑瞇瞇地向我走來,然后把腳伸向我,我知道他想干什么。我想抓住這次絕好的機會,于是,我對他笑下,說“康康,叫老師,叫我就給你系鞋帶?”他先是搖搖頭,我又讓他叫,“不叫老師不給系鞋帶”,我假裝生氣,后來他朝姐姐那里看看,姐姐也鼓勵他,讓他叫。后來他一直看著我,過了一會很費力地叫了聲“老師”。我特別開心,因為這是我教康康快一年了,他第一次完整地叫了一聲老師。我于是把他拉到身邊,拿了一朵大紅花發給他。我讓小朋友一起給他拍手,表揚康康的進步。他也非常的開心,坐到位子上,還是偷偷地朝我笑。我想有了第一次,以后康康總會慢慢學會叫老師了。
三、反思
只要我們老師用心,給孩子多一點點時間,孩子冰凍的心終會融化掉。我相信以后康康不僅會叫老師,還會說更長的話。
教育筆記:老師,我錯了
一、情景描述:
中班的孩子由于認識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較弱,還不能抵御外界物質的誘惑,又沒有完全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圈子,他們只能考慮自己的感受而不會自覺地、有意識地考慮別人的感受,覺得只要他們自己喜歡就好了,喜歡就可以擁有。
有一天,曉曉小朋友帶了一套可愛的芭芘娃娃家玩具到幼兒園來,小朋友可喜歡玩了,中午吃完飯,幾個女孩子就匯在一起玩游戲了,可開心了。
午睡前收玩具的時候,只見曉曉哭的很傷心,我問:“曉曉怎么啦?怎么哭了?”曉曉帶著哭腔說:“我的芭芘耳環沒有了!剛才還有的,我收玩具的時候就沒有了!”我幫她擦掉眼淚,說:“不哭,老師幫你一起找找!”等孩子們都進了教室,安靜下來以后我問:“有沒有小朋友看見曉曉今天帶來的玩具?是一對小耳環。”
大家紛紛說沒有,我掃視了教室里的每一個孩子的表情,有一個女孩子的表情很不自然,直覺告訴我,她應該知道小耳環在哪里。可是我沒有直接問她,接著說:“老師也覺得曉曉的玩具很好玩,可能剛才有小朋友不小心把曉曉的玩具放在哪里忘拿出來了,如果真的少了一個玩具,這套娃娃家就不好玩了,你們說是吧?”大家點頭說:“是的吖!少了就沒的戴了,肯定不好看了!”我再一次強調:“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這個玩具,剛才不小心放在口袋里或者是哪里,請你拿出來,或者請你輕輕的把它放回到曉曉的玩具袋里,曉曉明天還會拿來借給大家玩的。”說完,我請小朋友進午睡室睡覺。
當大家都進午睡室的時候,剛才表情僵硬的可可向我走過來,低著頭小聲的說:“老師,我剛才不小心把耳環放在口袋里了,我錯了!”我說:“嗯!可可現在還是很能干的,是你幫曉曉找到玩具了。但是請你下次玩玩具的時候要仔細點,你看曉曉找不到玩具很著急,很傷心,對不對?”可可看我沒有怪她,表情一下子就輕松了很多:“恩!可是我真的很喜歡玩這個玩具!”我把曉曉叫過來:“曉曉,你看,可可把你的耳環找到了!她們都很喜歡玩你的玩具,明天你還拿來借她們玩,好嗎?”曉曉高興的點點頭,還謝謝可可幫她找到了玩具。第二天,她們依然很開心的一起游戲——那個芭芘的娃娃家游戲。
二、分析:
可可為什么會把曉曉的東西拿走呢?
原因在于這個年齡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強,見到新奇的、喜歡的東西總是愛不釋手。加上孩子的思維總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夠清楚地區分“自己的”和“別人的”這兩種概念,一不小心就會把別人的東***起來據為己有。盡管他們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可是孩子們總希望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并且會想辦法獲取他們想要的。這和偷竊是有本質區別的。因為孩子年紀小、經驗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差,是需要成人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直觀生動的方法來進行教育的。
三、反思策略:
方法一:通過講故事,讓幼兒明白拿不是自己的東西是不對的。
方法二:通過游戲和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體驗: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別人拿走后的感受,體驗再也看不到、玩不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感受。只有體驗了這樣的感受,才能漸漸學會為別人考慮,才能逐漸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圈子。
孩子因為看到別人的東西好玩,而自然的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了,會因此犯錯誤,但孩子也懂得拿別人的東西不對,也不光彩,這種情況下,作為老師要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顧及孩子的自尊心,慢慢地引導孩子走出誤區,養成養好的行為習慣。
教育筆記:老師的頭上開花了
一天早晨,照例是晨檢的時間。我剛剛讓孩子們準備晨檢,幼兒澤澤笑呵呵的沖我說:“老師,你的頭上怎么開花了?”
“哈哈、哈哈,咱老師的頭上開花了。”還沒等我回話,幼兒琪琪與恒恒像有默契似的大笑著說。
“嘻嘻,開的是牡丹花。”說這個的是我班的機靈鬼丞可。我真佩服他的想象力。
我還不明所以,孩子們就沖我開了火。我強壓“怒火”,伸手摸摸頭發,那感覺真好――就像是一團雞窩。我也明白了,周日剛剛燙了個短發。周一上班時大風呼嘯,早晨又站在幼兒園門口迎接完孩子們。頭發早就被風吹的沒了原形。我的天哪,在孩子們面前出洋相可真夠丟人的。我不能就這樣善罷甘休。
“哈哈,春天來了,誰知道我頭上開的什么花?猜出有獎!”我眉飛色舞的說。
“迎春花”
“桃花”
“ 杏花”
“菊花”有一個小朋友情急之下說錯了。
“今天太冷了,和答對的小朋友擁抱一下作為獎勵。”說完我使勁抱了抱這幾個孩子。引得其他孩子蜂擁而上。“好了,好了,現在你們覺得老師的頭上開花美嗎?”我得意的問。“開花(頭發)的老師好漂亮啊”孩子們開心的回答。“澤澤,你覺得呢?”我還不死心又問道。“嗯,還行吧”澤澤還是笑呵呵的回答我。“哦,就這樣,讓春天之花盛開吧!”我故作姿態的說。“哈哈哈”引得孩子們又是一陣大笑。
這件小小的事情讓我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教師的言行與外表對幼兒非常重要。它隨時在影響著幼小的孩子們。小小的孩子看似對什么也不關心,其實不然,他們潛意識的關注著每一個教師,尤其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以后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做個被孩子認可的教師。
教育筆記:老師今天也拍打我了
小班的孩子剛開始來園中午睡覺時總是有哭鬧的,所以為了安撫孩子們,讓他們盡快地入睡,養成好的習慣。每當中午孩子們上小床后,我就開始拍打孩子們入睡。我的拍打還真有效果,孩子們哭鬧的現象明顯減少,而且入睡的速度也比較快。
可是經過了兩個多月后,孩子們已經養成了午睡的習慣了,只是有個別比較調皮、好動的孩子他們入睡較慢,所以到現在為止,我每天中午都要拍打這幾個“調皮鬼”入睡。現在我們班每天中午孩子的入睡率基本上是100%。
今天中午,徐華澤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原因,原來睡覺比較快的,而且他還是去年上過半年小班的孩子,今天中午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不睡。我只好來到他身邊,輕輕地拍打著他的背。不一會兒他就睡著了。第二天他媽媽來送他的時候,對我說:“陳老師,昨天放學回家后,徐華澤可高興了,他對我們全家人說今天中午陳老師拍打他睡覺的。”
我聽了家長的這段話以后,想到了很多:沒想到我的一個小小的動作會給孩子帶來這么大的快樂,每個孩子都需要老師的關愛,都需要老師的呵護,仔細回想起來,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我們老師經常會關注一些特別調皮、特別好動的孩子,而往往忽略了那些比較聽話的孩子。通過這件事情,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老師要盡量去關注班中的每一個孩子,讓每個孩子都感覺到老師是愛他的,是喜歡他的。這樣他才會更加喜歡我們老師,才更愿意去聽老師的話。
《幼兒老師的教育筆記3篇》:幼兒老師的教育筆記第1篇愛是真正的老師偶然間,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愛是最好的老師》,感覺不錯,文章是這樣的:“許多年前,有一個叫約翰·霍普金的教授給他的畢業生
《中班教養筆記50篇》:中班教養筆記第1篇1、中班教育隨筆: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現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及時擦掉污點,擦亮鏡
《小班吃飯教養筆記30篇》: 第1篇、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吃飯不挑食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班上有些幼兒吃飯時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或不吃,還有的幼兒不吃菜,為了使幼兒懂得不挑食的重要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