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老師教育筆記《不以“成見”的眼光看待孩子》,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不以“成見”的眼光看待孩子
今年冬天我們大班戶外鍛煉的項目是跳繩和跳竹竿,原則上是跳會繩子以后才可以學跳竹竿。(因為跳竹竿有一定的難度)可是由于跳竹竿是個新鮮的活動,所以惹的小朋友很眼饞,不去練習跳繩總是偷偷過來觀望。這不,今天上午我們在剛剛練習跳竹竿的時候,康康又偷偷跑了過來,當時我正在教孩子跳竹竿的步伐,可是他們總不得要領,我的心開始浮躁了起來忍不住對孩子們說:“就這幾下,怎么也學不會……”“老師,我會。”沒等我講完康康在旁邊忍不住插嘴說道。想想他平時在班里什么事情都不會,學習也不是很好,所以我沒有好氣的說:“你能會什么,平時什么都不會還會跳竹竿?趕快到一邊練習跳繩去。”原本興奮的他被我一句話頂了回去,轉身一聲不吭低拉著腦袋走開了。此時旁邊的老師說了:“你讓他試試吧,沒準他能會,每個人都有精通的一樣,不一定用在哪?”
于是我又重新把康康叫了回來,帶著一副不相信的心態讓他嘗試跳竹竿。結果讓我大吃一驚,沒想到他跳的那樣有節奏,那樣的準確。此時我也忍不住夸獎:“康康你真棒。你怎么學會的?”“你教他們跳的時候我在旁邊看著、數著給它編上數字,讓它和跳起的腳對應起來的。只要跳的時候喊著數字就對了。”
默然間我感悟到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優秀的一面,雖然康康平時不愛學習,但在跳竹竿上他能夠學會仔細觀察并能運用自己的小竅門讓原本難學的活動變得更容易記住,這也是他的優點。
通過這件小事情讓我也認識到在生活中要向老教師們虛心學習,對待所有的孩子都一視同仁,不要總拿“成見”的眼光看待他們。同時也要細心觀察、挖掘、發現孩子的優點(閃光點),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它驕傲的一面。
教育筆記:讓孩子當“小老師”
這個學期我們班的孩子升入大班了,家長們反映孩子在幼兒園學什么家里從來不說,雖然在家園教育這一塊有所了解,但還是很期待幼兒回到家能說說幼兒園的情況。
為了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在園學習狀況,也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我決定讓孩子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通過帶領全班孩子讀兒歌、背古詩等等。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很多孩子為了能當小老師,上課都比平時認真很多,因為只有表現最好,比別的小朋友學的更多、更快,才會被選上“小老師”。但由于孩子的能力差異,有一部分孩子總是沒有機會,為了讓更多的孩子都能感受當“小老師”的榮譽感,我利用每天下午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幫幼兒簡單的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然后布置作業——把每天在幼兒園里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自己的家人,并對他們說,老師要向家長們做調查,比一比誰當的“小老師”最好。
剛開始一部分孩子還是比較認真的,仍舊有一部分孩子無所謂,于是我又根據孩子們當好“小老師”,進行五角星獎勵,當五角星達到一定數量,就可以兌換禮物這一方式,讓孩子們都積極提高了進取心。
果然這個辦法確實吸引到小朋友,接下來每天有更多的孩子得到五角星,有更多的家長興奮的告訴我,孩子們在家給我們當小老師,教我們學唱歌、背古詩了等等,家長們也都放下心來,原來孩子在幼兒園并不是僅僅玩的開心同時也學的不亦樂乎。
家長的要求也很簡單,就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在成長,每天學的更多,但每個學期只有一次家長開放日,有些家長就特別想知道孩子的在園情況,有一部分孩子老師沒有布置作業就是不愿意回家說說幼兒園的學習情況,因此家長也就開始憂慮了。
孩子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特別是在自己的家中,他面對的是自己的親人,心里沒有任何負擔,會表現的更好,而當小老師不僅感受到榮譽感又能得到一定的獎勵,是比較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的。同時不僅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欲望,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更有利于我們的教學。
教育隨筆:如何看待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重心,無論是歡聲笑語還是哭聲吵鬧,有孩子在的地方總是少不了幸福的味道。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他們的自主意識也越來越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總是會要求大人同意他們的要求。此刻,對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們即使心如明鏡地知道也只能無奈的答應。
據某家長反應,她的孩子在家常常會無理取鬧。吃飯的時候,把小凳子疊在大凳子上,像小皇帝一樣坐得高高地吃飯。剛吃兩口,就把筷子放下,想玩玩具了。“媽媽,我想邊玩邊吃飯,好不好?”“當然不可以,吃完再玩玩具,不可以邊吃邊玩。”“我不要,我不要吃飯了。”說完就準備從凳子上下來。“那玩一會再吃吧。”媽媽無奈只能答應先玩一會再吃。孩子拿著玩具非常高興,又吃了兩口。“媽媽,我要去看電視,我想邊看電視邊吃飯。”“不行。”“我不要玩了,我不吃了。”媽媽堅決不同意。這個時候孩子哭了,一邊哭嘴巴里還有一口飯,媽媽無奈同意了。
孩子兩歲多,愛漂亮,看到有姐姐穿裙子就會羨慕不已。為了滿足孩子的愛美之心,媽媽買了幾條裙子。孩子的衣柜有不少衣服,又多了幾條漂亮裙子,高興不已。早上起床,高興地跟奶奶說:“我今天要穿漂亮的裙子。”天氣不好,有點涼,奶奶拒絕了孩子的要求,從柜子里遞過今天要穿的衣服。孩子看到衣服和褲子,開始鬧脾氣:“我要穿漂亮的裙子,我就要穿裙子。”奶奶無奈,長袖外面硬加了一條裙子,孩子開心地笑了,雖然穿的很不得體,但是穿上了她喜歡的裙子。第二天、第三天……繼續如此,奶奶很無奈。
我們寵愛孩子,給孩子添置新衣和玩具,希望他們從中得到快樂。而有的時候孩子的需求并不合理,為了讓她不鬧脾氣,只能勉為其難地答應,于是就出現了無限循環的不合理要求。這樣的愛,讓孩子從小養成了驕縱的性格,不達目的不罷休。盲目地滿足并不是真愛,僅僅是一步步誤入溺愛這樣的歧途。
我們常常會幫助孩子實現他們不合理的要求,給予孩子非同尋常的溺愛。“溺”者,淹沒之意。溺愛能把千萬個人才幼苗推入“愛河”里淹沒,不能不令人擔憂!真正偉大的愛子之情是“教育愛”。它是目標遠大、深沉理智、熱情而持久的,它能創造奇跡,把孩子引上成就之路。而溺愛的基礎是“血緣愛”,它與理想、教育脫離:它只顧孩子眼前的快樂和幸福,而在不知不覺中使孩子養成自私、懶惰、驕橫、愚蠢、缺乏同情心和獨立性等不良品格,最終使孩子離開成才之路。溺愛與教育成才無緣,如果想教子成才,那就切勿溺愛。
教育筆記: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
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驚喜,充滿著樂趣,充滿著意外 ......他們的學習需求更多地來源于這些驚喜、樂趣和意外。細細留意,我們會在幼兒的一言一行中發現他們關注的焦點。當我和幼兒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著彩磚跳格子,往往數著數著就亂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團從一再數;他們會歪歪扭扭、樂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車輪上轉圈;也許對于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著幼兒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人們都說,孩子的心靈是純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純潔無暇的,世上的任何事情,如果能用孩子的眼光來看,用孩子的思維方式來思考,那么世界真是美好的!
今天是多云的天氣,天空中云彩像頑皮的娃娃和太陽做著游戲。晨間活動后,孩子們回到教室里準備吃早點,這時候太陽也跟地上的娃娃們做起了游戲,一會兒太陽照到孩子們的身上、臉上,一會兒太陽又躲起來了,教室里一會兒亮,一會兒暗,孩子們瞪大了眼睛。浩浩小朋友說“咦?太陽怎么一會出來,一會兒躲起來?”小朋友們自動討論開了,娜娜說“太陽要出來玩,玩好了要回家的。”杰杰說“太陽在跟我們躲迷藏。”偉偉說“太陽要吃餐點,吃完了餐點還會回來的。”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好不熱鬧。
愛是打開教育之門的“金鑰匙”,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滋補品”。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熱愛和尊重每個孩子。走進孩子的童心世界,了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感情世界。用平等的眼光去對待每個孩子,使孩子同時也喜歡老師,愿意和老師玩,在愉快的氛圍中游戲。在一日活動中我時時關注他們,哪怕一個鼓勵的眼神,拉拉手、摸摸他的頭,都傳遞著我對孩子的愛。我采用多鼓勵、多表揚的方式,多發現幼兒的優點。在教育活動中及時給予幼兒以評價,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同時也是對幼兒的一種肯定。
生活在這樣一群孩子中間,你忍不住要親親這個,逗逗那個,他們的一個親昵動作,一段天真的話語,一個奇特的想象,浸透著他們的機靈,活潑和純真,正是孩子們特有的靈性讓我們的童心永駐,讓我們的眼睛不時地一亮,讓我們的心靈不時地得到愉悅,讓快樂不時地圍繞在我們身邊。
教育筆記:如何讓看待幼兒公物私“拿”
幼兒園經常有一些玩具被幼兒“拿”回家去的現象發生。作為幼兒園的教師,我們應該怎樣去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呢?我認為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征進行具體地分析,并采用合適的幼兒所能接受的方式、方法,才能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有一天,小朋友們在建構區拼搭積木,雖然積木的顏色不是很鮮艷,但是小朋友們還是爭先恐后地玩了起來。在他們拼搭的過程中,有小朋友跟我報告說:“老師,小胖子把積木偷走了。”我一看,不僅僅是小胖子蘇俊浩,還有幾個幼兒也試圖將自己喜歡的積木裝到口袋里,并且嘴里還在自言自語到:“拿回去讓爸爸、媽媽和我一起搭。”我若無其事地走到小胖子的面前,他一時顯得很慌張。我面帶笑容,和藹地對他說:“你想把積木帶回去給爸爸媽媽玩嗎,讓他們知道幼兒園的積木熱別多,而且很好玩,是嗎?”小胖子使勁地點點頭,連忙說:“老師。我不是偷積木,我只是想讓爸爸媽媽一起玩!”我也點點頭,轉而對其他的小朋友說:“小胖子是想把積木帶回家去,讓家里人都知道我們幼兒園有好多好玩的積木,是不是呀?”這樣小胖子的情緒就變得穩定了。我又接著說:“不過,如果你們每個人都把積木帶回家去,那幼兒園里就沒有積木了,以后你們用什么做游戲呢?”聽了我的話,小朋友將積木掏了出來,放在了建構區。還有將衣服的口袋翻了個底朝天,嘴里說:“我再也不拿幼兒園的玩具了,大家一起玩才好呢。”
應當說,幼兒將玩具帶回家去跟成人心目中的“偷”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但是如果不及時予以糾正,不對孩子嚴格要求,也會發展成不良的習氣。因此,這種公物私“拿”的現象應予以重視并加以糾正。還要通過做游戲、講故事、指導幼兒閱讀等途徑,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行為。
教育筆記:不以“成見”的眼光看待孩子
今年冬天我們大班戶外鍛煉的項目是跳繩和跳竹竿,原則上是跳會繩子以后才可以學跳竹竿。(因為跳竹竿有一定的難度)可是由于跳竹竿是個新鮮的活動,所以惹的小朋友很眼饞,不去練習跳繩總是偷偷過來觀望。這不,今天上午我們在剛剛練習跳竹竿的時候,康康又偷偷跑了過來,當時我正在教孩子跳竹竿的步伐,可是他們總不得要領,我的心開始浮躁了起來忍不住對孩子們說:“就這幾下,怎么也學不會……”“老師,我會。”沒等我講完康康在旁邊忍不住插嘴說道。想想他平時在班里什么事情都不會,學習也不是很好,所以我沒有好氣的說:“你能會什么,平時什么都不會還會跳竹竿?趕快到一邊練習跳繩去。”原本興奮的他被我一句話頂了回去,轉身一聲不吭低拉著腦袋走開了。此時旁邊的老師說了:“你讓他試試吧,沒準他能會,每個人都有精通的一樣,不一定用在哪?”
于是我又重新把康康叫了回來,帶著一副不相信的心態讓他嘗試跳竹竿。結果讓我大吃一驚,沒想到他跳的那樣有節奏,那樣的準確。此時我也忍不住夸獎:“康康你真棒。你怎么學會的?”“你教他們跳的時候我在旁邊看著、數著給它編上數字,讓它和跳起的腳對應起來的。只要跳的時候喊著數字就對了。”
默然間我感悟到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優秀的一面,雖然康康平時不愛學習,但在跳竹竿上他能夠學會仔細觀察并能運用自己的小竅門讓原本難學的活動變得更容易記住,這也是他的優點。
通過這件小事情讓我也認識到在生活中要向老教師們虛心學習,對待所有的孩子都一視同仁,不要總拿“成見”的眼光看待他們。同時也要細心觀察、挖掘、發現孩子的優點(閃光點),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它驕傲的一面。
《安全教育筆記中班3篇》:安全教育筆記中班第1篇鼓勵讓孩子建立自信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繩、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熱鬧非凡,生機勃勃,到處都是孩子們的笑臉,開心的笑
《中班教育筆記大全3篇》:中班教育筆記大全第1篇 “玩”出來的智慧 一天早上辰辰天真的問我:“老師,昨天晚上我折了很多的小紙船,有的浮起來,有的全濕了沉到水底”?仔細一問,原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20篇》: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第1篇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1 自從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書,對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啟發。啟發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