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老師教育筆記《要玩具引發的思考》,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要玩具引發的思考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可能都面臨過孩子要玩具的現象,在生活條件日益好轉的今天,每個家長都不會吝嗇,很可能都會滿足孩子的要求,可是也有的時候,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無限制地要玩具,我們要怎樣面對,引導呢?
最近,兒子的小伙伴兒圈中流行起了陀螺玩具,每天回家都會和我滔滔不絕地講個沒完沒了。那種喜形于色的感覺,讓我深刻感到兒子入迷了,最后當然就是自己也想擁有一個自己的陀螺了,其實讓兒子玩玩陀螺探索一下,在玩中獲得知識,體驗那種孩童所特有的快樂是我支持的,所以我毫不猶豫地滿足了他的愿望,在超市中為他選擇了一個價位合適的陀螺,并再次向店員咨詢是不是這樣的陀螺質量能保證呢?店員拍著胸脯說,不好的我們也不賣給你們,這樣我們高興地回家了,可是剛回家拆開一看,我就感到塑料的質量實在不怎樣,只盼著,它能讓孩子玩個六七天,過了這股熱乎勁兒就可以了??墒峭勇輨傓D了幾下撞到了門上,陀尖就撞飛了,怎么也找不到了。兒子立刻哇哇大哭起來,他可能一時接受不了這巨大的快樂直接轉化到巨大的失落感所帶來的落差。我們廢了很大的勁兒也沒找到,這一個周兒子都悶悶不樂,天天在我跟前叨叨陀螺,最后我只好又給他買了一個更貴的陀螺,可是周日剛買的,周一回家時這個陀螺也碎了,兒子又嘟囔要買個發射器,可是這是不可能的事呀,哪有拆開賣的呢?我終于爆發了,明確告訴他這樣的玩具質量不過關,我們不能在做這樣的投資,再買這樣的玩具了,陀螺之事要到此為止了,可是我的話顯然起不到什么作用,兒子失落極了,不依不饒。我也感到了束手無策了。
兒子亂要玩具的情況頭一次讓我感到焦頭亂額,沒有辦法了。其實往我自己身上聯系一下,我小的時候也有癡迷某種東西的時候,比如喜歡某個明星會買許多關于他的明信片和小粘貼,大了以后再看看這些東西,才真切地感到當時多么幼稚,怎么就無法自拔呢?一次次的把媽媽給的零花錢換成了這些東西。兒子現在這樣就像我當時是一樣的。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確實不知如何引導他了,感到自己教育方式的匱乏和無力,同時又對這些玩具制造商制造這樣一些劣質的玩具投入市場,深惡痛絕。給孩子們設計一些質量好的玩具,會給孩子帶來多少樂趣哦。我們小的時候物質資源缺乏,沒有這么多花花綠綠的玩具吸引眼球,一個自制的火柴桿插入紙殼的陀螺,就可以玩不釋手,可是現在的孩子受到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玩具吸引,那還會滿足于一個自制的陀螺呢?自制陀螺在現代陀螺的對比下相形見拙。對了,就這樣辦吧?我待兒子平靜下來告訴他,為什么陀螺接二連三的破碎呢?質量不好,這說明發明陀螺的叔叔,發明不成功,如果你想玩到好的陀螺就要努力學習了,長大了當一個發明家,為小朋友設計出不碎的陀螺。兒子止住了哭聲,認真聽著,就這樣陀螺事件終于告一段落了。希望兒子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當我們面對孩子要玩具的時候,不能無限地滿足他,因為那樣不是真正的愛孩子,要對孩子說“不行”,給他時間接受,讓他嘗嘗挫敗的感覺。而面對社會上不好的、我們無法改變的那一面,我們更要講究策略合理地引導,讓孩子的內心仍然充滿陽光和希望,堅信生活是美好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教育筆記:換位思考的改變
與人溝通,是一門藝術,與家長溝通,更是如此。與家長溝通已成為了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之一。
對于新生班家長來說,班級老師的溝通技巧由為重要。剛進入幼兒園的家長對于幼兒園的一切是陌生的,對于孩子回家時口中說的事情都是信以為真的。
這天早晨,CC奶奶氣沖沖的送CC來園說:“老師,你們怎么不讓CC吃飯啊?又批評他,他現在都哭鬧說不想來幼兒園了……”當時是孩子來園的高峰期,為了不影響正常秩序,我請CC奶奶緩和情緒,安排好孩子后與她交談。交談中,了解到CC沒有回家說老師不讓他吃飯,也沒有批評他,而是CC奶奶在電視上看見一些虐童事件,所以她很怕幼兒園老師不給CC吃飽飯,打罵CC,就想先聲奪人,給老師提提醒。了解情況后,我表示非常理解CC奶奶的做法與擔心,并且詳細介紹了幼兒園的一日工作和我們作為老師的職業道德。第二天,CC奶奶悄悄地把我拉到一邊說:“老師,昨天的事非常抱歉,我不該那樣,我孫子是我從小帶到大的,對他我特別不放心,所以…….”奶奶走后,我反思了自己的工作,和班上老師共同思考,為什么家長們對我們有這樣的誤會?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對我們的工作不了解,對我們的教育方式不了解。
從那以后,我們三位老師以各種方式(家園聯系欄、電話、來園、離園、校訊通…..)等方式,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情況,漸漸的,家長們對我們的工作都表示認可與贊同。
在今后的與家長交流過程中,一定還會遇到許多不同的問題。但我堅信,只要我們老師用心地對待每一個問題,每一位家長,多與家長溝通,多尊重家長,多換位思考,多講求方法,就能使幼兒園與家庭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孩子們都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育隨筆:換位思考
在一次手工活動中,孩子們用橡皮泥做了好多甜點:有的孩子做了蛋糕,有的孩子做了餅干,有的孩子做了冰淇淋,真是五花八門。小朋友以蛋糕師傅的身份推銷自己的甜品,經過幾輪推銷,J上場了,只見她小心翼翼地用手托著一片小小的餅干,小步地走著,終于她走上臺,還沒開口,孩子們就哄笑起來:“哎呀,你看她做得餅干這么小,怎么吃呀!”“她做的真難看,也肯定不好吃,你們看我做了好幾層,她只做了一層!”……聽著孩子們七嘴八舌議論著自己得餅干,小佳的臉紅紅的,低著頭,嘴角使勁地抿在一起,眼睛緊緊地盯著自己手中的餅干。
我看到J那可憐兮兮、束手無措的樣子,不禁情不自禁地想立刻安撫她的心靈,于是:
1.先安撫J受傷的心靈。
我會對J很溫柔地說:“J,你做的小餅干老師看看做得不錯呢,小朋友們一定沒有見過這樣的小餅干,所以他們才這么說,你不要難過,他們這樣說不禮貌,原諒他們吧。”這樣的語言不僅可以安慰到J,讓她感覺到老師對她作品的肯定,在孩子的心里老師的評價與夸獎要比同伴的認可份量重得多,從而減緩她受傷的心靈。二來從老師這樣的語言中讓J分清對與錯,學習與人交往的方式,一句原諒他們吧,讓J明白寬容別人也能讓自己感到不難過。這樣的安慰,一定能撫慰J受傷的心靈,逐漸變得開心,同時還能幫助J建立自信。
2.再面向全體展開討論。
展開討論的目標是就事論事,通過討論讓孩子們懂得換位思考,寬容別人,并學會評價同伴的作品。我會告訴孩子什么叫“換位思考”,雖然這個詞語有些抽象,難以理解,但我會以最通俗的語言幫助孩子們理解,嘗試著讓孩子學著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體會別人的內心。讓孩子思考“如果我是J,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心情會怎樣”,這樣的辨析與討論,讓孩子們覺得自己這樣說J是不對的,還是不禮貌的?!皩捜荨币彩且粋€比較抽象的詞語,我會告訴孩子,寬容和原諒是差不多意思。告訴J應該原諒同伴,是因為大家是無心的,他們只是把自己看到的現狀說了出來,只是同伴們還不會用婉轉與好聽的詞語表達對別人的作品的評價與賞識,所以適當地寬容別人也能讓自己快樂起來。這樣的教育行為也是體現了“以小見大”的教育原則。以后老師更需要做的是,教給孩子評價作品的方法,告訴孩子評價同伴的作品,要用欣賞的眼光,寬容的心態和向別人學習的態度評價他人的作品,這何嘗不是一種學習與做人的方式呢!
3.保持后續活動的精彩。
本次案例的發生由“一塊小小的餅干”而引發,面對這塊小小的餅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J的無所適從與難堪,同伴的不懂寬容,這些表象都為老師提供了教育內容與信息。除了上面老師的教育行為以外,在后來的教育行為中,我覺得還可以為孩子們欣賞各種甜點的圖片,這樣可以讓孩子們了解甜點品種的多樣化,同時感受到面點師的心靈手巧和甜點藝術,在欣賞中增強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這樣做還可以幫助孩子在今后的活動中,通過借鑒制作出更好的游戲材料--點心。緊接著教師還可以生成一個美工活動,指導幼兒進行甜點制作,我相信孩子們做出的甜點一定會更好,J也會在原有基礎上獲得進步。最后教師再讓孩子們采用蛋糕師傅的身份介紹自己的甜品,尤其是讓J先介紹,這時的J一定會有一個贊新的、一個充滿自信的J,還有一群慢慢懂得欣賞他人的孩子。
教育筆記:如何應對幼兒爭搶玩具
“胡老師,安安和多多一人拿了一盒玩具?!避癰aby跑來告訴我。
我轉身一看,安安和多多那桌上擺放了兩盒玩具,多多已經開始玩雪花片了,安安站在一邊很不高興,嘟著嘴,見我來了,告訴我:“我和多多一起去拿玩具,我想玩小人兒的,他卻拿了雪花片,然后我就把小人的玩具端過來了?!眱蓚€小伙伴是同桌,一起去拿玩具,體現了友好合作,但當各自的想法不統一時,矛盾就出來了,如果沒有經過有效溝通,結果就是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局面。
班規規定了玩桌面積塑時,每張桌子上只能放一盒玩具(每盒里面是一類的玩具),所以安安很不高興……
幼兒爭搶教玩具的事例,在幼兒園屢見不鮮,如何引導幼兒更好的溝通交流去解決問題呢?
我說:“我們來想個好辦法到底留哪盒玩具!”
軒軒說:“要不就《剪刀、石頭、布》吧!”
我想起開學初我教孩子們玩得這個游戲——《剪刀、石頭、布》,在遇到類似的分歧時可以以這樣一種游戲的方式作為解決方法之一,誰贏了就按照他的意愿來選擇玩具。
桌面游戲活動結束后,我們針對這種情況進行討論,請每個孩子積極思考如果你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你會怎么解決而不傷和氣(大家依然是好朋友,沒有不高興)。大家眾說紛紜,討論的很激烈。如:有的小朋友想到要輪著玩,好好商量;還有小男生要讓著小女生;如果解決不了就都不要玩了……通過這次討論,我們有了更深的合作與交流意識。后期的桌面游戲中我有意觀察了他們選擇玩具的方式方法,有出現過不同的意見,但大多數都能自己和平解決。寶貝們進步很快啊!
教育隨筆:關于幼兒園區域活動之的新思考
在督導和年度考核,教育局的領導給了我們不同程度的指導,現將所獲所得整理。
從環境創設、區域設置、活動組織(含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 生活起居以及家園溝通等各個方面,制定基于幼兒園現行的課程方案,開展課程方案的游戲化、生活化、適宜性改造。
1.環境創設
以戶外環境改造為契機,基于我園戶外環境的優勢和特點,分南北兩個戶外場地創設七都農場、動感地帶、冒險山坡、沙水歡歌、湖畔人家、七彩果林、草坪大挑戰、極限穿越、開心涂鴉等9個區域,將課程中的5大領域滲透到區域中,真正將戶外環境融為課程的一部分。
2.區域設置
在區域整合和材料投放上進行改變:可以將原有的各個區角創設融入到角色區中,比如將美工區融入到照相館中、將生活區融進娃娃家、把閱讀區融進小小書吧、把表演區融進劇場、把建構區變成加工廠等等,各年級組老師根據小中大不同年齡段創設不同的區域,所有的區域都可以在角色游戲中完成,當然也可以將角色游戲融入在各個區域中,滿足每個班的幼兒需求即可。教師需要在各個區域內提供多樣的低結構的材料,比如紙筒、紙杯、杯墊、報紙、瓶子等隨手可得材料,也可提供有特色的本土材料,如電纜線、梭織筒、蘆葦桿、蘆葦葉、蘆花等,多到可以讓幼兒隨手拿取,以便進行創意的區域游戲。
3.活動組織
首先,依據支架6,嘗試實行彈性一日活動時間安排表,除了餐點和午休時間,其他時間允許老師根據活動需要,靈活調配。根據《指南》我們首先要在每一次活動中明確: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根據幼兒的年齡段,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將《指南》中相應年齡段的教育途徑和方法適當地滲透到幼兒的自主游戲中去。如在戶外尋找小寶貝的過程中,很多幼兒都找了各種不同的植物當做自己的寶貝,甚至有的孩子將一些破損的葉子帶到活動室中,教師應該真誠地接納、多方面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容忍幼兒因探究而弄臟、弄亂、甚至破壞物品的行為,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在活動后做好收拾整理。
其次,依據支架1,在彈性一日活動時間內,教師們做到每天觀察1名幼兒,觀察3次,每次3分鐘的白描觀察過程中,老師們都有一些困惑,觀察可以隨時隨地,但是不方便及時記錄下來。而且事情是偶發的,不可能特地去觀察某一個孩子。
最后,依據支架2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結合自己的觀察經歷與教育經驗,對于每一條目標都舉出3個案例。
4.生活起居
根據支架4,一餐兩點采取分桌自助式服務,每桌有,三個大餐盆、三個大勺。具體流程:(1)保育員將飯、菜按照每桌幼兒的定量盛在大餐盆中;(2)幼兒搬放椅子上桌;3、每桌幼兒依次將大餐盤中的飯菜盛入自己的飯碗和菜碗;4、多出來的飯菜可以按需自行添加,實在沒有人需添而又有的多,由組長攤派分完。5、關于餐點:牛奶、餅干、點心、水果也是分配到每桌,然后幼兒在分桌自取。
5.家園溝通
利用家委會、家長會、家長開放日活動、親子活動、學前教育宣傳月等形式,向家長進行宣傳溝通。
教育筆記:由荷葉引發的思考
磊磊這幾天在練習乒乓顛球的時候很認真,因為是這學期新教的乒乓動作技能,有些孩子因為動作協調能力弱所以有些跟不上腳步,可磊磊并沒有因此而放棄。
今天,磊磊仍舊在練習“小青蛙跳荷葉”,可是小青蛙總是會掉下來,磊磊看看我,一臉的無奈有些無助,我鼓勵他:“你的小青蛙可真調皮,總是喜歡跳到地上去做游戲,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它跟乒乓板做游戲呢?”磊磊很肯定的告訴我:“把他粘在乒乓板上就不會跳到地上去了!”“可是粘住它的話它就動不了了,還怎么做游戲呢?你再想想我們平時顛球念的要領?!崩诶诤芤苫蟮目粗遥萑肓顺了贾?,然后我就去指導其他的孩子顛球,過了一會兒,當我再轉回來再看磊磊時,他已經能顛三兩個球了,我為他的堅持不懈感到高興。
磊磊雖然一開始沒有學會顛球,但他有一股不氣餒、堅持不懈地精神,我覺得這是當前孩子們要學習的精神。在磊磊沒有領會顛球要領時,只是一味地嘗試和練習,在與老師的交談后,記起來平時在與小朋友學習顛球時一直念的動作口訣,這讓磊磊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覺,在堅持的練球和嘗試中,磊磊的耐心戰勝了挫折,終于初步地掌握了顛球的技巧。
在這個案例中,讓我有一個思考,那就是在平時的顛球練習中,有許多的孩子在面對困難時不能做到磊磊的耐心和堅持。在抗挫力好的孩子面前,我們給與鼓勵和表揚,并讓他繼續保持這種做事堅持不懈的精神。當面對抗挫力不好的孩子時,我們又該如何教育呢,這是我在磊磊身上陷入的思考。在面臨顛球總是失誤的孩子時,我覺得及時的疏導是非常必要的,幫助孩子分析失誤的原因,找出失敗的根源,當然鼓勵也非常重要,孩子對認清了失敗,但老師若不及時鼓勵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從而放棄學習時間長了就會越來越軟弱。孩子們都希望得到老師更多的鼓勵和表揚,所以也都會以磊磊為榜樣,從而自我培養堅持不懈的精神,提升自信和自我的抗挫能力。
教育筆記:要玩具引發的思考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可能都面臨過孩子要玩具的現象,在生活條件日益好轉的今天,每個家長都不會吝嗇,很可能都會滿足孩子的要求,可是也有的時候,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無限制地要玩具,我們要怎樣面對,引導呢?
最近,兒子的小伙伴兒圈中流行起了陀螺玩具,每天回家都會和我滔滔不絕地講個沒完沒了。那種喜形于色的感覺,讓我深刻感到兒子入迷了,最后當然就是自己也想擁有一個自己的陀螺了,其實讓兒子玩玩陀螺探索一下,在玩中獲得知識,體驗那種孩童所特有的快樂是我支持的,所以我毫不猶豫地滿足了他的愿望,在超市中為他選擇了一個價位合適的陀螺,并再次向店員咨詢是不是這樣的陀螺質量能保證呢?店員拍著胸脯說,不好的我們也不賣給你們,這樣我們高興地回家了,可是剛回家拆開一看,我就感到塑料的質量實在不怎樣,只盼著,它能讓孩子玩個六七天,過了這股熱乎勁兒就可以了??墒峭勇輨傓D了幾下撞到了門上,陀尖就撞飛了,怎么也找不到了。兒子立刻哇哇大哭起來,他可能一時接受不了這巨大的快樂直接轉化到巨大的失落感所帶來的落差。我們廢了很大的勁兒也沒找到,這一個周兒子都悶悶不樂,天天在我跟前叨叨陀螺,最后我只好又給他買了一個更貴的陀螺,可是周日剛買的,周一回家時這個陀螺也碎了,兒子又嘟囔要買個發射器,可是這是不可能的事呀,哪有拆開賣的呢?我終于爆發了,明確告訴他這樣的玩具質量不過關,我們不能在做這樣的投資,再買這樣的玩具了,陀螺之事要到此為止了,可是我的話顯然起不到什么作用,兒子失落極了,不依不饒。我也感到了束手無策了。
兒子亂要玩具的情況頭一次讓我感到焦頭亂額,沒有辦法了。其實往我自己身上聯系一下,我小的時候也有癡迷某種東西的時候,比如喜歡某個明星會買許多關于他的明信片和小粘貼,大了以后再看看這些東西,才真切地感到當時多么幼稚,怎么就無法自拔呢?一次次的把媽媽給的零花錢換成了這些東西。兒子現在這樣就像我當時是一樣的。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確實不知如何引導他了,感到自己教育方式的匱乏和無力,同時又對這些玩具制造商制造這樣一些劣質的玩具投入市場,深惡痛絕。給孩子們設計一些質量好的玩具,會給孩子帶來多少樂趣哦。我們小的時候物質資源缺乏,沒有這么多花花綠綠的玩具吸引眼球,一個自制的火柴桿插入紙殼的陀螺,就可以玩不釋手,可是現在的孩子受到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玩具吸引,那還會滿足于一個自制的陀螺呢?自制陀螺在現代陀螺的對比下相形見拙。對了,就這樣辦吧?我待兒子平靜下來告訴他,為什么陀螺接二連三的破碎呢?質量不好,這說明發明陀螺的叔叔,發明不成功,如果你想玩到好的陀螺就要努力學習了,長大了當一個發明家,為小朋友設計出不碎的陀螺。兒子止住了哭聲,認真聽著,就這樣陀螺事件終于告一段落了。希望兒子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當我們面對孩子要玩具的時候,不能無限地滿足他,因為那樣不是真正的愛孩子,要對孩子說“不行”,給他時間接受,讓他嘗嘗挫敗的感覺。而面對社會上不好的、我們無法改變的那一面,我們更要講究策略合理地引導,讓孩子的內心仍然充滿陽光和希望,堅信生活是美好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幼兒園教育隨筆心得《讓孩子學會自理 (小班)》》: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心得《讓孩子學會自理 (小班)》,孩子們在比賽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同時通過操作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忍耐力和獨立性,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讓孩子終生收益,供老師家長們參考。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3篇》:中班孩子教育筆記第1篇 情感交流的效應 我班的趙天語一星期沒來幼兒園上學了。平時她來的時候,總是在我身邊轉來轉去的,照著機會就跟我說話,這一不來,還真有點想他?! ?/p>
《大班保育筆記200篇》:大班保育筆記第1篇大班教師保育筆記篇一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人類奠基的教育,教師要運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訂內容和方式、方法,及時的給幼兒進行一定的鼓勵,讓孩子們樹立自信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