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筆記推薦《開發(fā)孩子自己的能力》,是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開發(fā)孩子自己的能力
自從中班轉過來以后,旭旭小朋友就經常引起我的注意,因為她每次遇到問題總是不思考就急著問老師了。比如,每次畫畫的時候,老師這里還沒說完,她就開始喊老師了:“老師,這個我不會,老師,你來教教我啊!”一開始我還以為她真的不會,可漸漸的我發(fā)現(xiàn),旭旭小朋友她并不是不會,她只是有點依賴老師了。
這天上完課,我讓小朋友拿出橡皮泥,準備教他們做一個小手機,才剛剛開始教,旭旭小朋友就拿著橡皮泥到我這來了,我知道她又是想讓我?guī)兔Π?這次我決定不直接幫助她去做,而是讓她上座位仔細看老師是怎么一步步來的,一開始她不是很情愿,最后還是被我說服了,上了座位。每教一步我總會看看她,發(fā)現(xiàn)她做到還是很不錯的。可能就是習慣了老師的幫助吧!
就此事我也進行了自我檢討,我應該多觀察小朋友,不能一味的去幫助他們,有些事情還是應該督促他們自己完成
教養(yǎng)筆記:增強孩子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開學到現(xiàn)在,基本上都是下雨天,每天早上孩子來園的第一個活動就是桌面玩具。當然,今天也不例外,孩子們一到幼兒園就開始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來玩,因為玩具有好幾種。
這時,豆豆過來告狀,說:“老師,玥玥在哭,因為宋逸豪不給他玩具,搶了他原先的玩具。”我聽后,過去一看真是這么回事,就把宋逸豪叫了過來,對他說:“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玩玩具的時候把玩具籃子放在桌子中間,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一起玩,。”
聽了我的話后他點了點頭。回過頭我看了看其他小朋友玩的情況,好像也不容樂觀,有的把玩具抱在手里,有的自己的玩具自己搭,別人也別想拿他的,有的把筐倒了過來把玩具按在里面……
看到了這樣的現(xiàn)象后,我就想,應該一組上的讓孩子們共同來搭建,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你搶我奪的現(xiàn)象了,而且又可以增強孩子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在一次的離園活動時,我就安排一組上的幼兒共同來想象,共同來搭建。果然有了很大的收獲,第三組的小朋友第一個完成,他們共同搭建了一幢漂亮的房子,這時,我乘機表揚了他們,并發(fā)了五角星。其他小朋友看見了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接著,一個個的作品也相聚誕生了。
為此,我很開心,孩子們也懂得怎樣去合作了。那么,又如何來增強孩子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呢?我查閱了一下網上的資料,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去開展。
第一,要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是現(xiàn)代人的重要素質之一。素質培養(yǎng)要從小抓起。可采用做游戲、講故事等方式。
第二,進行分享訓練,讓孩子體驗分享樂趣 。分享,就是共同享受,自己高興、快樂,也讓同伴高興、快樂。
第三,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培育團隊協(xié)作精神。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當一個活動的目標和手段是參與者積極地互相依賴時,最能夠強化合作意識。例如游戲活動、體育活動等就是如此。
第四,多看別人優(yōu)點,讓孩子學會悅納別人。
第五,學會諒解、寬容,增強合作共事能力。
讓我們一起幫助孩子正確處理與父母、與同伴、與老師、與鄰里的關系,使孩子學會一個“合”字,成為一個熱情寬厚、善于合作的人。
教育筆記: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
希希是個很漂亮很可愛的小女孩,和老師特別地親,可自理能力也特別地糟糕。每天午睡起來,希希總會說“老師,幫我穿穿衣服!”“老師,我的紐扣扣不上了!”“老師,給我系一系鞋帶!”于是每天希希的起床總是理所當然地由我們代勞,而希希也漸漸習慣了我們的“服務”,理所當然地等待著。不給她穿吧,望著那張可憐兮兮的可愛小臉,我還真不忍心,但是往深處一想,希希的生活自理能力本來就差,在這樣下去,豈不更糟!怎么辦呢?我和班上的其他兩人商量以后決定放手,讓希希自己嘗試。
這天的天氣非常好,午睡起床后,希希仍像往常一樣,等著我們幫著做這做那。看著那一張期待的小臉,我們“狠”了“狠”心,下了一個決定:“希希,今天我們來個比賽,如果希希能自己穿衣服?老師就獎一個最漂亮的小星星”說著,我還拿出了一整張“金光閃閃”的小星星(希希一向最喜歡小星星)。在小星星的誘惑下,希希也試著開始自己穿衣服,一會兒,她已經甜甜地笑著站在我身邊了。“呀,原來希希會自己穿衣服啊!”我裝著驚訝的樣子說著,并牽著她獎了一個她最喜歡的小星星。
事后,仔細想想,其實穿衣服對希希來說不是不會做,而是不想做,平時我們老師都包辦代替了,既能穿好衣服,還能享受老師的特別關愛,她又何樂而不為呢!久而久之,她的依賴思想也就越來越重,自理能力也越來越差,所以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于是,吃好點心后,我和希希來了一次“深入”交流。我提出:以后午睡起來,希希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像個小老師一樣幫助其他小朋友。希希答應了,還甜甜地對我笑著說:“那我就有很多很多小星星了!”當然我也答應了!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堅持這樣做,并且用這方法去對待每個孩子和每一個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給孩子們更多鍛煉的機會,我相信,在生活中堅持,會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自理能力,而在學習中堅持就一定能培養(yǎng)獨立思考、善于動腦的孩子!
放手,讓孩子自由飛翔,孩子們也會飛得更高更遠!
教育筆記:賞識讓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丁丁是我班一個很內向的男孩子,平時的自理能力也很薄弱,活動中他也常常是默默無聞型。一些活動中總是要老師不斷的督促才能進行,在一次美術活動《氣球娃娃》中我發(fā)現(xiàn)他很喜歡美術,聽得非常認真,當他在進行涂色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是沒有規(guī)律、拿著蠟筆很用力在涂色,圖畫紙上畫了亂七八糟但從他的神情上看他是樂在其中的,這時我走過去,詢問他:“丁丁:你畫的是什么顏色的氣球娃娃啊?”他望著我小心翼翼的說;“我畫的是綠色氣球娃娃,我喜歡綠色” “恩,老師覺得你畫的真漂亮,如果你在畫的時候能夠先打圍墻就更好了,這樣綠色起球就更漂亮了!”他想了一會還是按照自己的方法進行涂色,最后他的作品呈現(xiàn)出來的也是亂亂的。當把作品展示到作品墻上時,我問他:“你覺得誰的氣球娃娃最漂亮”他看了好久說:“我覺得嘉欣的漂亮”我又問他“嘉欣的畫哪里漂亮?”“她涂的很漂亮”我說:“那我們以后就像她一樣,把顏色涂得更漂亮更干凈。當然你的作品也很棒,那我們繼續(xù)加油!”
第二天正好是區(qū)域活動畫《香香甜甜的水果》,這次他主動的舉手說要去美工區(qū),這是非常難得的,要知道讓丁丁主動舉手是非常困難的,我馬上請了他和幾位小朋友一起進行,這次我發(fā)現(xiàn)他更加認真的傾聽老師的示范操作,當幾位幼兒一起進行涂色時,他牢牢的記住了先打圍墻再涂顏色的方法,這一次他的作品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他的臉上馬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很慶幸在他第一次涂色時我沒有發(fā)火,說“你涂得是什么呀,亂七八糟的!”否則我就看不到第二次丁丁的進步了,同時在后面的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丁丁變得更加的自信了,活動中有時也會主動的舉手,盡管回答問題時聲音是輕輕的但是敢于面對集體,不再膽怯了,有時還會主動地找我聊天,說說小伙伴之間的事情。有時老師的一句小小的贊同、寬容、理解會給幼兒帶來莫大的自信,其實無論是哪個幼兒只要我們耐心尋找,就必定能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即使他做錯了事,我們也可以從中找到閃光點,關鍵是一個“愛”字。
賞識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賞識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幫助孩子獲得自我價值感、發(fā)展自尊、自信的動力基礎;是讓孩子積極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只要我們能夠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賞識孩子,那么,孩子心靈的苗圃就會陽光明媚,春色滿園,孩子個性的幼苗就會一派生機,茁壯成長
教育筆記: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
晨俊作為中班的新插班幼兒第一天來園,她在門口拉扯著她媽媽,要回家,我過去抱起他,他對我又抓又踢,媽媽走后,他就跟著班上的涵涵一起玩,我走過去問涵涵:“你們認識嗎?”涵涵回答:“我們是一個村的”,那好,你們一起玩吧!晨俊剛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中,存在著明顯的分離焦慮,但由于身邊有他認識的伙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適應新環(huán)境。
戶外活動排隊時,晨俊一直都與涵涵在一起,璇璇走過去拉晨俊的手,對他說:“我們一起走吧!”晨俊拒絕后,去找涵涵一起走,由于晨俊與涵涵以前就認識,所以一定程度上涵涵成了他在園的主要對象,他早晨來到園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涵涵,從來園到離園所有的環(huán)節(jié)兩人都在一起,雖然涵涵對晨俊盡快適應幼兒園起了很大的幫助,減輕了他的分離焦慮,但是除了涵涵,晨俊從來不與其他小朋友交往。我們引導涵涵帶晨俊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同時,多介紹其他小朋友給晨俊認識,并鼓勵其他小朋友與晨俊玩。
一天,孩子們在玩活動時,我問晨俊:“在幼兒園里你和誰是好朋友呀!”他笑著很靦腆地說:“不告訴你!”我當著晨俊的面問其他小朋友的好朋友是誰,其它小朋友都說出了自己的名字,于是,我又轉向晨俊用不屑的語氣說:“估計你沒有好朋友吧!”他說:“誰說沒有,我的好朋友是孫涵!”我故意說:“你就一個好朋友呀,太少了!光一個好朋友不夠呀!其他小朋友都有好多好多呀!”他急切地說:“現(xiàn)在,琪琪,浩旭都是我的好朋友了,”我接過話說:“那你現(xiàn)在怎么不和他們一起玩呢?”不等我說完就快速的跑到活動中去玩了,我朝晨俊看過去,他正看著我笑,笑得那么甜。
對晨俊只依戀一個小朋友的行為。單純的鼓勵難以起作用,我們使用激將法引導晨俊,強化他去找更多的好朋友,當他積極發(fā)出與其他同伴的交往行為時,我們立即給予肯定。晨俊獲得的交友體驗也使他感受到了集體生活的精彩,慢慢地真正融入到集體中來,也體驗到了與其他伙伴交往的樂趣。
教育筆記:讓孩子自己改正過失
開學不久,我就發(fā)動小朋友自己帶圖書、帶飛行棋、帶玩具到幼兒園與小朋友分享,懂事、大方的孩子都把自己最喜歡的書、玩具等帶到了幼兒園,可也有一些孩子喜歡看別人的書,卻不愿意把自己的書帶來和好朋友分享,喜歡玩別人的玩具,卻從不自己帶玩具,而且,他們還不愛惜別人的東西,有的書帶來沒幾天,里面的頁碼就開始分家了,飛行棋下下下下,棋子就少了,骰子沒有了……針對這類情況,我也反反復復強調要愛惜書本、玩具等,可總是收效不大。
多次教育效果不顯著后,我想到了盧梭提出的“自然后果法”。對于幼兒的過失,盧梭主張采用“自然后果法”,即讓幼兒憑自己所犯錯誤的自然后果,從而學會怎樣去服從自然的法則。我覺得不妨用這種方法試一下。
于是,圖書壞一本,我就收掉一本,棋子少一只,我就收一副,沒多久,孩子們帶來的書和棋子等就被收得差不多了,有孩子開始找我,“老師,我想看書!”“老師,我想下棋”,而我的回答就是“書已經壞了,沒法看了!”“棋子少了,下不了了呀!”有的孩子很失望,有的孩子甚至開始埋怨。于是,我又借機引導他們討論為什么會這樣?他們爭先恐后地講起來。最后我小結,使孩子明白并知道了沒有書看,沒有玩具玩,是他們不知愛惜玩具用品的后果。當我再次拿出補好的圖書,棋子等玩具時,孩子們不再像之前那樣書本亂扔了,棋子隨意放了,他們的行動多了一份小心,多了一份細心。
由此我想,對于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單靠正面教育還是不夠的。“自然后果法”也是一種教育手段,教師只要運用得當,是會取得良好效果的。
教育筆記:開發(fā)孩子自己的能力
自從中班轉過來以后,旭旭小朋友就經常引起我的注意,因為她每次遇到問題總是不思考就急著問老師了。比如,每次畫畫的時候,老師這里還沒說完,她就開始喊老師了:“老師,這個我不會,老師,你來教教我啊!”一開始我還以為她真的不會,可漸漸的我發(fā)現(xiàn),旭旭小朋友她并不是不會,她只是有點依賴老師了。
這天上完課,我讓小朋友拿出橡皮泥,準備教他們做一個小手機,才剛剛開始教,旭旭小朋友就拿著橡皮泥到我這來了,我知道她又是想讓我?guī)兔Π?這次我決定不直接幫助她去做,而是讓她上座位仔細看老師是怎么一步步來的,一開始她不是很情愿,最后還是被我說服了,上了座位。每教一步我總會看看她,發(fā)現(xiàn)她做到還是很不錯的。可能就是習慣了老師的幫助吧!
就此事我也進行了自我檢討,我應該多觀察小朋友,不能一味的去幫助他們,有些事情還是應該督促他們自己完成
教育筆記:相信孩子的能力
小朋友最喜歡的區(qū)角游戲時間又到了。今天要進入的是生活區(qū)餐廳和百貨商店,孩子們對這兩個區(qū)非常感興趣。我將幼兒分成了兩組分別進入餐廳和百貨商店兩個區(qū)活動。你看,百貨商店門口站滿了人,小朋友們都在開心的購買著自己喜歡的商品。這時餐廳傳來了陶林林小朋友的叫聲:“黃老師,我們餐廳里的小鍋和小碗都不見了。”我突然想起這兩樣東西被我昨天拿出來放在了百貨商店里。為了試探一下林林解決問題的的能力,我就故意說:“黃老師也沒看見,你再找找看,想想辦法。”林林想了想說:“那我到別的區(qū)找找看。”當他來到百貨商店區(qū)時發(fā)現(xiàn)了架子上的小鍋和小碗,嘴里還說了句:“原來在這啊!”說完拿起小鍋和小碗樁身就走。這下可好,商店里的售貨員毅毅不高興了,生氣的說:“你干什么?這是我們商店的東西,你不可以拿,還給我,”說完就把小鍋和小碗搶了回來。林林沒有拿回東西,又來到我身邊求救:“黃老師,她不肯把鍋和婉給我。”看著林林著急的神情,我安慰道:“你看,百貨商店的東西都是賣的,怎么可以隨便拿呢?快快想一個好辦法,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林林的眼睛四處搜尋著,突然好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似的高興的大叫道:“我可以去商店買回來。”說完他就來到商店門口,很有禮貌的對售貨員說:“我想買小鍋和小碗,請問多少錢?”毅毅說:“一共六元錢。”林林就假裝從口袋中掏出六元錢遞給毅毅,毅毅接過錢后很有禮貌的對林林說:“謝謝,歡迎下次光臨。”
陶林林終于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臉上的喜悅之情不喻言表,我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表示對他的贊揚。看到我的贊揚,林林開心的跑開了,愉快的加入了伙伴的游戲中。
我為林林能獨立處理問題而感到由衷的高興,同時也慶幸自己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沒有一味的給他們包辦代替。從這件事情中我深刻的體會到:遇到問題時,我們一定要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
《大班教育筆記簡短3篇》:大班教育筆記簡短第1篇 大班的孩子從這個學期開始已經開始動筆書寫了,我們讓孩子書寫的都是一些最簡單的數(shù)字和字母,大部分的孩子握筆的'姿勢正確,書寫也挺好的。但是也
《小班教養(yǎng)筆記30篇》:小班教養(yǎng)筆記第1篇小班教養(yǎng)筆記——快樂洗手小班幼兒在洗手的過程中,總會聽到不斷的告狀聲:“老師,他又在玩水!”“老師,誰誰沒有挽袖子”&helli
《保育筆記小班5篇》:第1部分這天區(qū)角活動,孩子們選取自己喜歡的區(qū)域,只見平時不太喜歡畫畫的雨桐居然選取了畫畫,好奇心驅使我走到了他身邊,只見他正用紅色的蠟筆畫著一個個封閉的圓,邊畫邊說道:&ldqu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