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下學期教育筆記《不需要朋友的孩子》,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正燁是我們班的插班生,由于在其他地方讀過幼兒園,所以來園沒有特別激烈的情緒表現。對于他乖巧的表現我們也很放心。
一次語言活動《我的好朋友》在老師的組織下進行,孩子們都積極講述自己的好朋友,以及交好朋友的好處。但活動中正燁的反應很是安靜,于是我們問他:”你的好朋友是誰?“他說:”我沒有好朋友。“對于這樣的回答讓我們很吃驚,小小的孩子怎么不要交好朋友的,于是我追問道:”每個小朋友都會交好朋友一起玩,你沒有好朋友和誰玩?你想交好朋友么?“他卻淡淡的回答我:”我自己玩,不要交好朋友。“這樣的小朋友,讓我不由得重視起來。觀察平時他是和誰一起游戲,他在園的情緒等等。
觀察的結果出乎意料,他經常自己坐在椅子上,不怎么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在園一直保持平靜的情緒,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玩的情緒很激烈。也許感覺這樣的孩子有點”不正常“,于是放學時和正燁的媽媽聊了一下孩子的不要交好朋友的情況,但好像他媽媽也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她也說會重視這個問題,回家好好和正燁溝通一下。
后來她媽媽告訴我,好像他們經常換幼兒園,他一交好朋友就會分開,所以他對好朋友有點害怕,害怕了就不敢再交了,我們針對這個原因,找他聊天,可是他的立場好像孩子很堅定,我們老師也只能迂回進行,請班級中的小朋友多和徐正燁玩,孩子們很樂意的接受了,過了幾個月我們再問說是他的好朋友,他已經能說出幾個小朋友的名字,這也讓我們把懸著的心放下了!
教育隨筆:從孩子不愛上幼兒園想到的
這天,有家長說孩子不愛上幼兒園,總是說某某孩子打他,跟老師了解是什么情況,由此,產生了想跟一些家長說說這個話題的想法。
首先,我想跟大家談談孩子之間存在的差異。每個家長都要接受每個孩子存在不同的差異問題,有的孩子淘氣,有的孩子安靜,有的孩子活潑,有的孩子內向,這也是我們老師必須接受和面對的孩子個性差異問題,孩子回家會說誰誰打我了,誰誰搶我東西了,事實上,幼兒園小班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階段,他覺得喜歡的玩具就是他的,他們之間的沖突,往往是因為想占為己有,所以才動手,我們的教育策略往往是有針對性的疏通,嘗試引導幼兒學習禮貌相處,做錯了事的孩子能夠主動道歉,讓孩子更多的嘗試與好朋友分享,輪流或者共同創設情境玩都喜歡的玩具,畢竟,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小團體,這個“打”,有一定意義上的不都是存心的去“打”某個孩子,我的意見是家長在愛自己的孩子的同時,也要嘗試愛同班的其它小朋友,包容孩子的缺點,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糾正缺點,畢竟,回頭看看,自己家的孩子身上也可能存在別人家的孩子身上沒有的,也需要時間糾正的缺點。
再次,想跟大家說說孩子的語言發展特點,小班階段的孩子受年齡限制的關系,語言發展中有一條就是:喜歡重復、模仿,有一個孩子說“誰誰打我了”,其它的孩子就會想起之前的某一天,或者某一件事人云亦云,很認真的樣子跟著附和“誰誰也打我了”,所以有時候,聽到孩子說“誰誰打我了”時,不妨家長們耐心的問問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評判一下到底誰是誰非,幫助孩子也嘗試自己應對與幼兒交往的更好方式,然后更好的疏導一下孩子的情緒,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家長不要拘泥于“誰誰打我了”就妄下結論,其實,每一個成人都了解,有些幼兒之間的沖突,是不可能用誰是誰非來蓋棺定論的。
最后和家長溝通一下孩子說“不愛上幼兒園”這句話,孩子會因為想起各種不愉快而產生不愛上幼兒園的想法,我們做老師和家長的是不可能阻止孩子有這種想法的,我們唯一能做的,是不是都不要當著孩子面說孩子不愛上幼兒園的話題?有沒有想過,不愛上幼兒園的孩子更會受你在他面前說“他不愛上幼兒園”而產生“不愛上幼兒園”的負能量?我們家長和老師孩子更多的是轉移目標話題,嘗試轉換用正能量的話題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嘗試給幼兒回憶和同伴,老師之間的許許多多有趣的活動,打開孩子的心結,將孩子愛上幼兒園變成一件愉快的事。
家長有問題提出,教師才會有目的的關注,如此一來,誤會就會漸漸少了,融洽就會漸漸多了。
教育筆記:耐心教育孩子
今天早上孩子們戶外活動結束后,在回教室的路上,有一位幼兒不小心溜倒了,堯堯看見,馬上來了精神,他不是去拉他,而是趁勢也滑了下去,后面一些孩子也學樣倒下去,使得最下面的小朋友哇哇大叫,我連忙過去把孩子們一個一個拉起來。剛回活動室,超超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人書在看,堯堯也很喜歡看書,他拿起書翻翻這兒翻翻那兒,嘩啦!把書給撕壞了,超超馬上報告老師:“宋老師!堯堯把我的書撕壞了。”他一臉的無辜地話,“不是啊!我翻翻它就壞了。真的把我氣壞了,我剛要發火,可轉念又一想:堯堯是我班一個聰明可愛又調皮好動的孩子。平時的他,臉上一直是笑嘻嘻的,而在他感興趣的活動中都是一臉的專注,有時很可愛,但是有時也會很調皮。如果老師批評他,他就會一聲不吭,或者趕忙道歉。但過不了多久,他多動的毛病又要犯了,喜歡動別的孩子,有時甚至來點惡作劇,搞點小破壞,經常有小朋友告狀。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玉,一塊未經雕琢沒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時候,如果我們的正確引導,加上有效的教育,那么他就會閃閃發光。我們老師要以愛、耐心來關注幼兒,了解他的內心尊重他的個性,用寬容的心來對待孩子,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堅持,只要我們家園配合,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
于是我輕輕的把堯堯叫到我身邊耐心的教育起了孩子........
教育筆記:不肯定午睡的孩子
午睡時間到了,很多小朋友很快的脫掉鞋子,褲子等,蓋上被子就睡覺了。可是班中的濤濤的床上卻不見濤濤的人影,我四周看了一眼巡視了一下,發現他在自己的柜子旁邊認真地疊著自己的褲子。我說:快一點呀,大家都在睡覺了。他看了我一眼,慢慢折疊好放到柜子里。他爬上了床,蓋上被子。我就開始坐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可是不一會兒,就開始傳來了嗦啰嗦啰的聲音,不一會兒又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話,還發出了呵呵呵的笑聲。我說:濤濤你趕緊睡覺,一動不動就能馬上睡著的。可是他還是沒有安靜下來,一會爬起來弄枕席,一會兒爬起來,一會兒唱歌。一個午睡下來,他都沒有睡著。
到了放學的時候,濤濤的爸爸來接孩子了。我就向他爸爸描述了這短時間午睡的一些情況,爸爸說:孩子回家已經說中午不要午睡,我跟孩子說不影響小朋友,不睡覺也是可以的。其實孩子不睡覺最主要的是每晚孩子都是想幾點睡就幾點睡,沒有限制的,早上一般也是很晚起床,睡到自然醒,所以每天都很晚來園。于是針對這個情況,我建議爸爸給孩子制定好作息時間,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爸爸回應我們家長也盡量做到早睡早起。第二天,濤還是很晚來園。午睡的時候,我見他還是不睡覺,就陪在了他的身邊。
他時不時地張開眼睛看看我,見我不走,他努力地閉上眼睛,過了一會兒,濤睡著了。
教育筆記:不遵守規則的孩子們
孩子們入園已經一個多月了,由于休息了一個寒假,有的孩子又養成了許多的不良習慣,無論玩什么都喜歡插隊。幼兒園規則的建立是幼兒集體教育的需要,它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培養他們良好的情緒,提高幼兒生活和活動的質量,同時也可以規范和約束那些有不良行為的幼兒,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排隊常規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上午戶外活動時,我交代完了要求后請孩子們玩大型玩具,孩子們非常興奮,也很有秩序的排著隊伍進行。可是玩了幾圈后,有的孩子就出現了奔跑的現象,而又的孩子則出現了插隊的現象。之間哲哲從滑梯滑下來后,又馬上跑回來,直接沖到了隊伍的最前面,弄得后面的孩子差點被他推到。當他再次滑下來后,又擠到了隊伍的最前面,一直重復,使得排在后面的孩子一直輪不到,眼巴巴的看著他在玩。
在看蕩秋千那里,也是如此。霸道一點的孩子一直不肯下秋千,在旁邊等的孩子不停的問:你什么時候下來?你什么時候下來?只能靜靜地站在那兒看著別人蕩秋千。
看到孩子們亂插隊的現象,讓我想起了他們剛入園的情形。那時候他們無論對什么事情都是沒有規則意識,自己想干嘛就干嘛。因為家里的寵愛,使得孩子都很自我。可經過一學期的集體生活,孩子們的這些不良行為已經慢慢消失了,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已經慢慢建立了一定的規則意識,可一個寒假之后又恢復了以前,讓我陷入了沉思。
實施措施:
1.面對那些愛插隊的孩子們,我不會立馬去指責他們,而是和其他孩子一樣排隊滑滑梯,融入到孩子當中。那些愛插隊的孩子肯定會注意到我,咦,老師滑滑梯怎么也要排隊,那他們也會像我學習,有秩序的進行排隊,一個一個按秩序的滑滑梯。
2.另外還要利用QQ群,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從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家長首先要做好表率作用,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讓孩子學會謙讓學會等待,只有進行家園合作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
教育隨筆:不愿說話的孩子
我們班的孫某某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很少和小朋友交流,從來不會和老師主動說話。已經到了中班上學期,他還是不怎么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去玩,也不愿意多講話,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今天我請小朋友進游戲區活動,很多小朋友進了娃娃家,而他卻在一旁非常認真的觀看小朋友玩。我請他進去,他說:“不要!”便走開了。玩滑滑梯時,他也不玩,只是在旁邊看,要不就是一個人走路,或者有的時候極端地一個人繞著操場大喊大叫。有時,其他班的教師會對他說:“你好呀!”并伸出手想抱抱他,他當作沒聽見,什么反應都沒有,如果教師進一步要求,他便有強烈的反應,推開他。他經常是一句話也不說,一個人默默地坐在那里。冷不防叫一下或者說出一句讓人吃驚的話。
在發現這點之后,我們及時地與他的奶奶溝通,可我畢竟算新教師,在一些言語方面還不是很成熟,但是在真切的溝通之后,他奶奶第二天便請了他的爸爸來送孩子,并和我們有了一定的交流,孫某某的爸爸向我們說出了他不愛與小朋友交往的性格,在家中的話也極其的少,他們對此也比較擔心,并且他們也試過了用一些方式方法,例如帶小孩子出去玩,希望他能接觸更多的孩子,但是他們是失敗了。孫某某的爸爸希望我們能引導他多與小朋友交往,我們與家長經常溝通,如:今天他排隊拉小朋友的手了;能主動和小朋友說話了等等,把這些或是需要家長引導的地方向家長反應,家園共育,以便達到最好的效果。
我還讓他與主動熱情的小朋友坐在一起,這樣能讓孫某某更好地適應小朋友,并且希望能用這樣的性情去感染他。我也常常主動地去和他聊天,表揚表揚他哪里進步了,有沒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師幫忙等等。有時候我能看到孫博小臉上明顯的笑容,他笑起來真好看!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我們只要抓住他們的個性,盡量地擴大他們的優點,給他們建立一定的自信心,讓他們在集體活躍起來,愿意和同伴老師交流說話,健康快樂地成長就是我們教師最希望看到的。希望孫博能有更大的進步!
教育筆記:換種教育孩子的方式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們的睡眠時間也隨之減少了。每天中午午睡總有幾個孩子躺在小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下午活動時他們精神明顯不足、精力不充沛,而且只要值班老師稍不留神,就會給這些不睡覺的孩子提供可乘之機。他們會打擾旁邊的小朋友,從而會擴大他們的陣容。經常我會告訴他們:“小班的弟弟妹妹都睡了,你們是他們的榜樣,他們要向你們學習的,所以你們快睡覺吧!”剛升入大班時,他們還有這種自豪感,可是時間一久,這一招就失效了。
這天中午孩子們躺下后,以秀秀為首的小搗蛋又要開始和我做午睡斗爭了,秀秀和小宇作為班級里不睡覺的典型代表,真可謂是我們班午睡的風向標。他倆睡了,其他小朋友都睡得很香,他倆不睡覺其他小朋友也跟著不睡覺。這時我悄悄地走過去提醒他倆穿好衣服到對面的小班看看他們的午睡情況。他們看到小班的弟弟妹妹在被窩里睡得特別香,感覺很不好意思,回到教室后很快就睡著了。
大班的幼兒的自尊和自強意識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敏感的時期,他們的社會情感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其實孩子的潛意識里都有要好好睡覺、好好表現、爭當好寶寶的概念,通過跟小班弟弟妹妹的對比讓他們的自尊意識得到了強烈的沖擊。所以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表揚為主,同時也要通過對比觀察等方法讓幼兒對自身有一個清醒的定位和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幼兒。
正燁是我們班的插班生,由于在其他地方讀過幼兒園,所以來園沒有特別激烈的情緒表現。對于他乖巧的表現我們也很放心。
一次語言活動《我的好朋友》在老師的組織下進行,孩子們都積極講述自己的好朋友,以及交好朋友的好處。但活動中正燁的反應很是安靜,于是我們問他:”你的好朋友是誰?“他說:”我沒有好朋友。“對于這樣的回答讓我們很吃驚,小小的孩子怎么不要交好朋友的,于是我追問道:”每個小朋友都會交好朋友一起玩,你沒有好朋友和誰玩?你想交好朋友么?“他卻淡淡的回答我:”我自己玩,不要交好朋友。“這樣的小朋友,讓我不由得重視起來。觀察平時他是和誰一起游戲,他在園的情緒等等。
觀察的結果出乎意料,他經常自己坐在椅子上,不怎么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在園一直保持平靜的情緒,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玩的情緒很激烈。也許感覺這樣的孩子有點”不正常“,于是放學時和正燁的媽媽聊了一下孩子的不要交好朋友的情況,但好像他媽媽也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她也說會重視這個問題,回家好好和正燁溝通一下。
后來她媽媽告訴我,好像他們經常換幼兒園,他一交好朋友就會分開,所以他對好朋友有點害怕,害怕了就不敢再交了,我們針對這個原因,找他聊天,可是他的立場好像孩子很堅定,我們老師也只能迂回進行,請班級中的小朋友多和徐正燁玩,孩子們很樂意的接受了,過了幾個月我們再問說是他的好朋友,他已經能說出幾個小朋友的名字,這也讓我們把懸著的心放下了!
《教育教學筆記大班3篇》:教育教學筆記大班第1篇 大班的郭海諾,一直以來,以為是一個小女孩,說不定認識孩子,卻和真人對不起號來,更甭提對孩子有所了解了,今天終于對孩子有了些許了解。孩子是一個愛幫助
《幼兒園語文教研筆記30篇》:幼兒園語文教研筆記30篇第1部分小議“告狀”又到了我們的區域活動了,孩子們悠然而愜意的選擇著活動區,作為老師的我們卻要拿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看
《小班吃飯教養筆記30篇》: 第1篇、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吃飯不挑食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班上有些幼兒吃飯時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或不吃,還有的幼兒不吃菜,為了使幼兒懂得不挑食的重要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