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養筆記《由“什么食品不能吃”想到的》,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由“什么食品不能吃”想到的
本周是我們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周。這周班級的一切活動都圍繞著孩子們的安全展開。
昨天我們大班有一個活動是“什么食品不能吃”。看到這個內容,我首先想到了如今社會上一起起曝光的飲食問題,奶粉內加三聚氰胺,火腿腸里加瘦肉精,黃魚身上抹黃粉,菜桌上的油可能是地溝油,牛奶里面有致癌物質......這些飲食問題都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該從哪里入手讓孩子們知道哪些食品不能吃呢。結合原來的活動設計,我決定在原來內容“禁止孩子們喝酒和喝茶”的基礎上再加一些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的一些食物問題進行介紹。如孩子們喜歡去買一些顏色鮮艷的糖果,為此我把食物添加劑的危害加入其中。我們經常看到的添加劑有香精,色素,活動中我結合實物,讓孩子們看到色素的存在以及它會阻礙人的健康。果凍也是孩子們喜歡的食物,活動中我運用實例讓孩子們感受到吃食物不當會引發的危險。飲料也是現在孩子喜歡的,但是碳酸飲料卻不適合孩子。醫生在一群兒童中還發現了“果汁飲料綜合征”。這些兒童大的7歲、小的只有2歲,他們每天從碳酸飲料和果汁中攝取的熱量達到總熱量的1/3,結果,孩子們食欲不振,好動、情緒不穩定,時常腹瀉,吃飯時常吵鬧,而這些癥狀與大量飲用果汁、飲料有關。有資料表明,偏愛飲用碳酸飲料的兒童有60%因缺鈣影響正常發育,特別是可樂型飲料中磷含量過高,過量飲用導致體內鈣、磷比例失調,造成發育遲緩。今天的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了很多跟自己有關的安全飲食問題,也知道了什么食品不能吃。安全教育重在平時,我們在開展相應的活動后也不能忽視生活中的教育。
吃飯,對有些寶寶來說是最艱難的一件事情,有些寶寶不愛吃菜,只吃白飯;有些寶寶愛吃肉,不吃蔬菜,我們老師每天要想著法子的讓寶寶吃飯,連哄帶騙,傷透腦筋。
我班有個叫趙鴻宇的小寶貝,他是個很討人喜歡的小男孩,在幼兒園表現樣樣都不錯,可是到了吃飯的時候就犯愁,因為他不愛吃菜。每到吃飯的時間,他就會一直要求老師給他白飯,要是給碗里放了菜啊,他就開始皺眉頭(甚至哭喊著叫媽媽)他把小勺子放在碗里攪拌老半天,才吃幾粒米飯,等小朋友都吃完了,他的小碗里還有大半碗飯呢。
其實趙鴻宇是個懂事的孩子,有一次,我和他進行了交流,由于我們在生活游戲中已經學過了《吃飯不挑食》這節課,于是我便問他:“宇宇,你想做白白胖胖的熊,還是黃黃瘦瘦的熊呢?”“我想做那只棕色的熊。”“為什么呢?”“因為它不挑食,喜歡吃葷菜和蔬菜。”于是我笑瞇瞇的對他說:“那宇宇挑食嗎?”剛話音落,他哇哇的大哭起來,“宇宇最棒了,對嗎?”他哭著對我說:“老師,那我吃幾口呢?”“五口,行嗎?”他點了點頭,便開始吃了起來。“老師我五口吃完了,還要吃嗎?”“今天不吃完沒關系,以后無論什么菜都要學著吃,這樣才能健康聰明,才能做那只棕色的熊,聽到了嗎?”趙鴻宇點點頭,開心地笑了。
自那以后,每到吃飯的時候我都會偷偷地觀察趙鴻宇的舉動,他在慢慢的改變。
其實,像趙鴻宇這樣挑食的寶寶班里還有好幾個,作為老師,我們一定要仔細的觀察,引導孩子嘗試,鼓勵他們做個不挑食的好寶寶,并且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老師,軒軒打我!”一個班上最大個的男孩子濤濤來訴苦。而軒軒是班級里個頭最小的男孩,我聽了這樣的告狀覺得很不可思議,不敢相信的重復問了一遍:“誰打你?”心想,這么小個頭的男孩子,怎么會有勇氣去欺負比自己高大半個頭的男孩子。“打痛了么?不是很嚴重就要大方一點,原諒別人。”我草草了解了這段爭吵,沒太在意。
過了近二十分鐘,區域活動快結束的時候,濤濤又哭喪著跑過來:“老師,軒軒搶我橡皮泥!”我有些生氣了,既生氣濤濤這么大個子老是告小個子的狀,又生氣軒軒老是做壞。但是我始終覺得,軒軒是個小個子孩子,在某些地方屬于弱勢,只是勸濤濤去其他區域玩。就這樣因為軒軒的個頭印象,讓我對他的行為的嚴重程度忽視了。
第二天戶外活動時,另一個高個子男孩子留著眼淚跑來我身邊:“老師,軒軒打我。”我一下子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這個“小小個”絕對不是我心中的弱者,而是個“腹黑小霸王”。我馬上把軒軒找來,他和昨天一樣的一臉委屈樣:“老師,他們不跟我一起玩了。”但是這一次我并沒有心軟,不僅要道歉,而且一點要讓他知道這樣霸道地欺負別人會有很嚴重的后果。軒軒還是渴望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但是他的行為讓他失去了好多朋友,在這個時候,我希望可以用我的力量,讓軒軒意識到是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他失去了很多朋友。
我沒有讓軒軒繼續戶外活動,而是讓他在對他進行了思想教育,并且讓他一個人進行反思。因為軒軒的行為,我臨時開展了一次關于交朋友禮儀的語言活動。不僅是軒軒,我希望其他孩子也能意識到,禮貌和尊重才能交到更多朋友,而朋友的重要性,是每個小朋友都清楚的。
我們經常會因為外表的印象,而對幼兒行為的判斷產生誤差,這樣的誤差有輕有重,不及時發現,后果也是不得而知。像軒軒這樣的“小小個”有著“霸主”的力量和不健康的心態,如果我們用外表的判斷來對他行為進行輕視,很可能會讓他往攻擊性行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樣他失去的不僅是朋友,甚至是人生。
教育筆記:由“什么食品不能吃”想到的
本周是我們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周。這周班級的一切活動都圍繞著孩子們的安全展開。
昨天我們大班有一個活動是“什么食品不能吃”。看到這個內容,我首先想到了如今社會上一起起曝光的飲食問題,奶粉內加三聚氰胺,火腿腸里加瘦肉精,黃魚身上抹黃粉,菜桌上的油可能是地溝油,牛奶里面有致癌物質......這些飲食問題都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該從哪里入手讓孩子們知道哪些食品不能吃呢。結合原來的活動設計,我決定在原來內容“禁止孩子們喝酒和喝茶”的基礎上再加一些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的一些食物問題進行介紹。如孩子們喜歡去買一些顏色鮮艷的糖果,為此我把食物添加劑的危害加入其中。我們經常看到的添加劑有香精,色素,活動中我結合實物,讓孩子們看到色素的存在以及它會阻礙人的健康。果凍也是孩子們喜歡的食物,活動中我運用實例讓孩子們感受到吃食物不當會引發的危險。飲料也是現在孩子喜歡的,但是碳酸飲料卻不適合孩子。醫生在一群兒童中還發現了“果汁飲料綜合征”。這些兒童大的7歲、小的只有2歲,他們每天從碳酸飲料和果汁中攝取的熱量達到總熱量的1/3,結果,孩子們食欲不振,好動、情緒不穩定,時常腹瀉,吃飯時常吵鬧,而這些癥狀與大量飲用果汁、飲料有關。有資料表明,偏愛飲用碳酸飲料的兒童有60%因缺鈣影響正常發育,特別是可樂型飲料中磷含量過高,過量飲用導致體內鈣、磷比例失調,造成發育遲緩。今天的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了很多跟自己有關的安全飲食問題,也知道了什么食品不能吃。安全教育重在平時,我們在開展相應的活動后也不能忽視生活中的教育。
教育筆記:吃了變成什么
最近我班進了一個新孩子,他不愛吃飯也不會自己吃飯,喂他吃什么他也不吃,但這個孩子很聰明懂的也很多問什么他都答得很好。
但就是吃飯吃得少,這孩子胃淺,吃一點東西就嘔,想了很多辦法都不管用,給他說吃飯的好處,多他來說不好使,最近一直就為這事想辦法,沒想到我在絞盡腦汁想辦法的時候被孩子們的幾句話使這個小孩不愛吃飯的小孩變了。
他剛來時,我擔心他和小朋友坐一起受欺負就把他安排在老師的旁邊不讓他和小朋友怎么接觸,但今天我讓他和小朋友坐在一塊了讓他和芳芳挨著,吃飯的時候,芳芳拿出了他小班長的架子說豪豪你必須吃飯只有吃了飯你才能長大高,才能不上幼兒園,你不吃飯就永遠長不大,永遠上幼兒園,你看我吃的多了。我就能長大個,變得漂亮,而且也能變成大力水手,翼翼說我能變成紅太郎,雨雨說我能變成奧特曼,豪豪好像很相信她們的話,就大口大口的吃起飯來,說我要變成奧特曼,雖然說我們不提倡她們說奧特曼但畢竟是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想象空間和想法。
豪豪現在也很聽話有時叫我媽媽,有是他吃飯時說媽媽我要變奧特曼,感覺他好搞笑,每次他媽媽接她時,就哭著叫媽媽,他媽媽沒來時也說也笑的。
現在每次吃飯都很好,而且總說吃了變什么,變喜洋洋,怪獸等等。
教育筆記:“穿褲子”的樂趣
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齡小,再加上家長的寵愛,所以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主要表現:褲子、鞋子不會穿;鼻子不會擦。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看到班里的某位孩子流鼻涕,我會遞上一張紙巾提醒擦擦,而孩子的反應是伸長脖子等著你來幫。更多的是午睡時候穿褲子的問題:不會穿的、穿反了的、兩條腿進一個褲管的等等。于是我覺得教會他們穿衣褲是當務之急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游戲化的練習活動:即用游戲的方式、口吻進行操作練習。讓幼兒練習穿褲子的過程中變成個“鉆洞洞”的小游戲,使之在聽聽念念順口溜中,知道“一條褲子兩個洞,一個左洞洞,一個右洞洞,還要分清前和后。穿褲子看仔細,前后左右要分清,左腿鉆左洞洞,右腿鉆右洞洞,最后小手往上提。”整個“鉆洞”的過程也就是學穿褲子過程。因現在的幼兒褲子前面大多數有漂亮的圖案(如喜羊羊、奧特曼等),所以孩子基本能分清前后。其次,每天以分小組比賽的形式來進行逐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事實證明,在生動有趣的游戲化的活動中,幼兒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取得很好的效果。
如今,班里的“小不點”都是自己獨自穿褲子,每天午睡室里都有自豪的聲音:“老師,你看!我已經穿好了!而我只需稍微的幫他們整理整理再送上一句:“嗯!你真能干!”孩子們是樂呵呵,我也“輕松”。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讓幼兒學習生活能力是素質啟蒙教育的一個方面,是以提高幼兒基本生活能力,成為一個能獨立健康生活的人為目的;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增進他們的基本生活能力,而且還能增強他們的自立意識。
由于是就餐園的緣故,所以,寶寶們吃飯的問題就要在學校里解決了.每天的早飯和午飯是在學校里度過的.但是由于托班的寶寶年齡小的原因.所以,家長們早上在家里會給寶寶吃點早飯事先點一下小肚子了.
今天的早飯是洋蔥餅干和小米粥.早上喝粥是寶寶們最喜歡的食物了,既容易下咽有又暖和.大家開始認真的吃起飯來了,可是,豪豪卻一本正經的坐在座位上不吃飯.我問豪豪:"你怎么不吃飯呀?不餓嗎?"他說"我早上奶奶給我吃的面條和菠菜"看到他的嘴巴邊上還有喝過粥的痕跡.我干脆把粥給了別的小朋友,只把香蔥餅干給了他.過了一會,他的餅干也沒有吃,我又開玩笑的說"豪豪,把你的餅干給別的小朋友吧,你都吃完飯了是把?"令我意想不到的回答是"老師我想帶回家后再吃餅干"睡著就跑去往書包里放了.我和副班主任都哈哈大笑起來,覺得她既聰明又好玩.
現在的小孩子,我們真的都該股目相看了.他們一個個小萌娃都堪比葫蘆娃和小一休了.個個都神通廣大,聰明又機靈,真是讓人贊不絕口啊.
玩玩具是孩子的最大喜好,可是小班的孩子年齡小自我控制力差,在我教的小班里常常就有玩完玩具隨地亂扔的現象,為此我多次批評他們,但不能解決問題。一位老師建議說:“不妨表揚表揚按時交還的孩子。”我采納了這個建議,開始有意識的多表揚,少批評。結果出乎意料,幾個星期后,全班沒有一個不按時交還玩具的孩子,以往的現象再也不見了。
這件事使我想起一句名言“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表揚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效應呢?這是由于孩子的心理特征決定的。
幼兒都有較強的好勝心和自尊心,我們教師應善于抓好時機,在適當的場合,對幼兒多加表揚鼓勵,這樣便會在他們的心中燃起一團團希望之火,激起他們一股奮發向上的力量。
馬卡連柯說過:“人生活的真正刺激是明天的快樂。”我們如能經常運用表揚的方法,是幼兒看到“明天的快樂”他們就會決心這一次比前一次做的更好,這就是幼兒受表揚厚的心理效應。
《幼兒園大班教育筆記經典篇》:幼兒園大班教育筆記經典篇第1篇孩子變得愛舉手了 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狀況:當老師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能夠用心舉手發言并且思維活躍的就那么幾個孩子
《小班教育筆記入園篇》:小班教育筆記入園篇第1篇 小班開學教育隨筆一 班級里有些孩子吃點心和吃飯都有點慢,喜歡一邊吃一邊玩,有的還喜歡說話,怎么提醒都見效甚微,結果,每次都是等這么幾個孩子。
《大班音樂聽課筆記30篇》: 第1篇、大班音樂活動畢業歌教案反思 一、活動目標 1、能用歡快、跳躍的歌聲表現歌曲的A段,用抒情、舒展的歌聲表現歌曲的B段,抒發對幼兒園與教師的濃濃感情。 2、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