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養筆記《別小看孩子的能力》,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別小看孩子的能力
每個孩子都是上帝賜給人間的小精靈,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無窮的潛力,請別小看孩子的能力。
對我們小班來說大多數幼兒都處在3歲左右的年齡,又多是獨生子女,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尤其是爺爺奶奶對他們更是寵愛有加。我們班的劉xx小朋友以前他說要尿尿,奶奶就趕忙抱到廁所為他脫好褲子準備好,孩子就像根棍子一樣站在那里,等他解完小便奶奶又給他提上褲子。像這樣的自理能力問題他表現的明顯不如其他小朋友更不用說自己整理衣服了。我曾跟他奶奶溝通過要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他奶奶老是認為:孩子這么小,他自己弄不好。我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小手很能干,在我的鼓勵下孩子慢慢學會了自己穿衣,整理衣服,并能拉好拉鏈。一天下午放學,奶奶來接她又忙著給孩子穿外套,我走過去對他說:“劉xx,自己穿衣服好嗎?”“好”劉xx高興地拿過奶奶手里的外套,對奶奶說:“我自己會穿外套。”很快的孩子將外套穿好,并拉好拉鏈。奶奶驚訝的說:“原來我孫子這么棒啊。”然后抱過孫子親了又親。放下孫子他奶奶一臉疑惑的問:“老師,可他為什么在家總穿不好呢。”我笑著說:“那是因為在家里你沒這樣要求孩子呀,也沒相信孩子有穿好衣服的能力呀!”他奶奶連連點頭說:“是呀,是呀。”
別小看孩子的能力,孩子就是一塊待雕琢的玉,需要正確的引導。請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讓他們自己發揮,自己創造,自己動手,自己動腦,他們不再是你們口中的嬌寶寶,他們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想象能力,自理能力,在用心的挖掘之后,會給你一個滿意的微笑。
教育筆記:不要小看孩子看待問題的能力
隨著外界事物不斷地進入孩子的視野,同時孩子也通過自己對人、對事的觀察,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也越來越成熟,不再是我們口中說的那個幼稚小孩,甚至在看待問題時還會有不同于我們成人的獨到之處。我們在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應該是重視,而不是小視,如果你認真的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你會感到新生命的力量極其偉大!
周xx小朋友平時總是一副嚴肅的表情,當講到他感興趣的事物時,就覺得他在思考一些東西,然后就開始不斷的提出自己的疑問。記得有一次在科學課上,講認識小鳥,其它小朋友都是在認識了鳥的名字后就去翻看別的內容,而周xx還是看著那些鳥,問我這些鳥的嘴巴有什么特點,吃什么,在哪里能看到這些鳥等等。對于常聽說的袋鼠、丹頂鶴,我還能回答他,但對于夜鷺、白鸛等鳥類,我就開始覺得我的知識層面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了,于是我在網上查了一些有關這些鳥的資料然后才告訴他。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能以正確、科學的答案回答他們,就會給孩子一個誤導,讓他們長大后再重新認識這個問題時就很能改正。所以我們在給孩子東西時,一定要準備充分,因為孩子已經具備思考問題、看待問題的能力,隨時都會發問,甚至難倒你。不去敷衍孩子,是我們成人對孩子的一種責任!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獨立的生命體,所以請不要因為是孩子提出的問題就不去做出全面、正確的回答,請正視孩子提出的問題!
教育筆記:執拗的孩子
一般的孩子,犯了錯或受了委屈會和老師說,也有不承認的,但老師給講了道理之后,都會點頭答應以后好好表現。但如果遇到了很執拗的孩子,就是認為自己做的對,無論老師怎么講道理,就認為自己對,那就是難題了。
我們班的李培培平時很乖,但也會有男孩子的調皮在里面。
有一次,我出去打飯,回來就有小朋友告狀說李培培把宋壘弄哭了。我叫來他們倆了解情況,培培就不是很樂意的樣子。后來,我問他倆誰先講,先看培培,可他不張口,我就看宋壘,宋壘就說她趴在桌子上,培培就打她,她也沒打他。培培不說話,但我知道培培不會去主動去打別的小朋友的,就問誰先打的誰。宋壘說是培培,培培說是宋壘。講了半天還是沒講明白,我就看著培培說,我知道,你是不會先去打別人的,可是你不說,我怎么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都說你把她打哭了,如果你是老師,你會相信哪一個?聽完我的話,培培欲說還休。我知道他是想說了,覺得委屈了。我說:你說吧,老師聽著呢。許是緊張了,聲音有些急促:“我沒有打她,我是嚇唬她,然后她就打我,我才打她的。”“你嚇唬她?有沒有打她?”“我就是嚇唬她,沒有打到她她就打我。”聽到這里,我明白了。笑著說:“哦,我明白了。原來是這么回事。”于是我把事情經過講了一遍:“宋壘趴在桌子上,后來坐起來了,培培想嚇唬宋壘就假裝去打宋壘,其實并沒有打到宋壘,可宋壘以為培培是故意的就去還手,于是兩個人就打了起來,后來宋壘就哭了。對不對?”培培點點頭。于是,我跟培培講:“培培,你覺得這件事你有沒有錯?”培培認為自己沒錯。我跟他講道理,他不說話,我知道他沒有認同我的觀點,還是認為自己沒錯。看來,培培的工作不好做,于是我轉身對宋壘解釋,讓她理解培培的初衷,知道是在開玩笑,讓她原諒培培。宋壘點頭答應了。于是我又轉身面向培培,鄭重其事的跟他講:“如果你別人鬧,比方說其他男孩子,他會認為你在和他鬧著玩,就是嚇唬他,比方說你經常和哪些小朋友鬧,比方說鄒天一,他們知道,哦,培培又和我鬧著玩呢,又在嚇唬我,而不會以為你想打他們,他們就不會跟你急,不會去還手,即使還手也是鬧著的。可是小女孩就不一樣,比方說宋壘,你一般不會去和她玩,或者開玩笑,所以,你嚇唬她,她就當真了。”“可是,我嚇唬不了鄒天一。”他急急的說出這一句。聽罷,我笑了。孩子們的想法啊,都是那么自然。我嚇唬人當然是要找能被嚇到的人了,鄒天一不怕嚇自然不會找他。看來,我又要從別處著手了。于是,我告訴他小男孩和小女孩玩的方式有哪些不同,讓他發現這些不同,有選擇性的去采取合適的方式和別人交往。可是,不能說聽不懂,應該是不愿意接受吧,因為培培自始至終都抱著一個態度:我沒錯。他認為只要不是故意的,就不是錯,何況,宋壘也動手了,而且是先動手的。卻不知道宋壘那叫正當防衛。最后,我把該說的都說了,培培還是沒有反應。我想,我已經講的很明白了,現在他不能接受,但他沒有逃避,一直在聽,不管聽進去多少,能吸收多少現在也不能勉強,等慢慢領會吧。于是,我對培培說:“好了,老師已經講完了,你自己有時間慢慢想想,不是要求你必須怎么樣,但如果你覺得老師講的有道理,你就試著去改變一下,好嗎?”知道他不會回答,我說:“行,趕快回去吧。有時間慢慢想,不著急。”
后來,也沒聽說培培再去嚇唬誰去。
還有一次,中午鄒天一找培培鬧,培培推了天一一下,天一正好撞到丹丹,把丹丹撞倒了。后來,我跟天一講,是他故意找培培鬧才導致了丹丹被推倒,有他的責任,所以天一需要向丹丹道歉,天一道了歉。我又對培培說:丹丹是因為你推天一才導致摔倒,雖然,是天一先找的你,是天一不對,但丹丹摔倒和你也是有關系的,如果你不推天一,而是避開他或者告訴老師,丹丹也就不會摔倒了。丹丹是無辜的。所以你也需要向丹丹道歉。培培不說話,表示不能接受我的理論。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丹丹摔倒是鄒天一引起的,如果天一不找他鬧,他也就不會推丹丹,自己不用跟丹丹道歉,自己還委屈著呢。后來,我讓他換位思考,假設他是丹丹,可培培依然不接受。最后,還是,道理講透了,讓培培自己去慢慢領會。
遇到執拗的孩子,一定不能急于讓孩子去認同自己的想法,那樣孩子會更封閉,不愿告知自己的想法。可以給孩子思考的空間,讓孩子慢慢領會,即使不能馬上領會,他也會在以后避免相同事件的發生,因為不管他承認不承認錯誤,他已經知道這樣做不好了。但,過分執拗的孩子在以后沒有很好的開解的話,只怕會封閉在自己的思維模式中,所以,老師,家長一定要在日常的點滴中滲透,讓孩子看待事情有更寬廣的角度,能夠更多的考慮別人一些,這樣孩子會更樂觀更灑脫一些。
教育筆記:喜歡跑步的孩子
楊xx,喜歡跑,在我剛進小四班的時候,李老師就已經告訴我了,只是當時沒把事情放在心上,時間長了,才慢慢發現,楊xx,你的眼睛必須時時的盯著,否則,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就不見了。意識到這之后,就想怎么才能讓他別到處跑。
一開始,楊xx一到門邊我就神經緊張,趕緊把楊xx叫回來,有一次讓楊xx回來的時候,楊xx竟然撒腿就跑,還邊跑邊說“追我追我。”當時真是哭笑不得。知道時刻盯著這方法不行后就開始找別的辦法。楊xx有個很好的優點就是如果他能感覺到你喜歡他,就會喜歡和你親近,而且還喜歡幫你。所以,當和楊xx熟悉之后,每楊xx到門邊的時候,無論門是關著還是開著我就會和楊xx說:斐斐謝謝你幫老師關門,真乖啊,快過來。楊xx聽到后就會很高興,時間長了,楊xx會經常關門,但是不會再往外跑了。
教育筆記:不舉手的孩子
一次活動中,提出問題后,我隨口叫到:“淘淘,你來回答這個問題吧!”誰知,淘淘卻一臉吃驚地望著我說:“老師,我沒舉手!”聽到這話,我的心里猛地“咯噔”一下!馬上意識到,原來,在平時提問時,回答問題的總是那幾個舉手積極的孩子,對那些不愛舉手的孩子,則比較少或是不提問他們,因此,這次叫到淘淘,才會讓他感到如此吃驚。
靜下心來,我開始反思:曹校長曾說過,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關注每一個孩子,而我的“關注率”又體現在哪里呢?這次,連孩子都在提示我了!淘淘是這樣想的,并敢于說出來,可能其他沒舉手的孩子心里也是這么想的吧!長期如此,就會讓他們形成一種定式:反正我不舉手,老師就不會叫到我,這將對孩子今后的發展不利。
這件事,給我敲響了警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的提問一定要面向全體幼兒,多關注那些內向、膽小的孩子,調動他們發言的積極性。當一個平時不愛發言的孩子舉起手時,我一定要馬上給他機會,不管他回答的好與壞,都要對他的勇于嘗試給予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讓他們逐漸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教育筆記:對于孩子的禮物
在端午節前夕,我給孩子上了端午節的課,還讓孩子了解了端午節要吃綠豆糕和粽子。端午節快到了,一天早晨,xx拎了一大袋東西走近我:“陳老師,這是我奶奶包的粽子,請你吃。”這是,其他小朋友也圍了上來:“什么呀?”“老師我家有綠豆糕,我明天也拿來給你吃。”聽了孩子的議論,我心中不由咯噔一下:我得妥善處理這份禮物。
我詢問了xx小朋友后,得知:端午節到了,奶奶讓他帶些粽子給老師。看著他一臉關切和認真的摸樣,我被感動了,起床后,我和小朋友一起品嘗了粽子,我鄭重的告訴小朋友:“這是xx小朋友的奶奶送給我們的禮物。我們大家應該怎樣感謝她?”“謝謝她”“給她一個吻”“送她一朵紅花”
離園時,當xx的奶奶走進教室時,孩子們便爭先恐后的圍了上去。看著她接過大紅花時的一臉詫異,我告訴她事情的經過。她由衷的說:“陳老師,你可真是一位有心的老師啊。”
從教十幾年來,我曾多次謝絕家長的們的禮物。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面對他們的禮物,經再三的考慮,我有時會樂意的接收,請孩子們一起分享。例如:有的孩子把他們最喜歡的圖書送給我,我將它們放在了圖書角,大家一起看;有的孩子把他們最愛的娃娃送給我,我和孩子一起玩;我這樣做,既表明了我接納了孩子的一片心意,又使孩子們在分享中得到了快樂,體驗到分享與友情的關系,并能主動的學習回報。看來,如何處理好孩子送給我們的禮物,也是關系到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的大事。
《幼兒托班教育筆記3篇》:幼兒托班教育筆記第1篇 我們班有個叫李欣洋的小女孩,非常調皮。平時,總有小朋友告她的狀。"老師,李欣洋打我了。""老師,李欣洋搶我的玩具。"……為此,我們不知教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30篇》: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大全第1篇幼兒教師讀書筆記篇1:《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樣聽孩子才肯說》讀后感首次接觸這本書,我腦海中浮現的是在組織活動時,我在前面講,孩子在后面講的場景。
《幼兒園下學期聽課筆記40篇》:幼兒園下學期聽課筆記40篇第1部分第一實驗幼兒園聽課評課教研小節聽課、評課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經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