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師教養筆記《壞孩子的進步》,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壞孩子”的進步
周xx已經八歲了,是這個學期剛剛從老家過來的,據他的家長說他在老家的時候從未上過幼兒園,以他的年紀其實是可以直接上小學的,但是周xx在行為規范、文明禮儀的養成方面都極其薄弱。剛開學的那段時間,父母每次送他到幼兒園門口,他總是黏著父母不愿意進來,有時還會抽泣幾下。到了中午睡覺的時候,八歲的他仍然會哭泣。而且對于老師的提問和要求他都用一個字來回答,那就是“好”,但做的卻不是很好,常常有別的小朋友來告訴我,說他不排隊、推人、打人、吐口水和罵人,既不會寫數字也不會說故事和回答問題,更不用說是背兒歌或唱歌。那段時間,幾乎所有的小朋友提到周xx印象都很差。每到放學前一段時間貼小紅花,我問:“周xx今天做得好不好?”所有小朋友都會異口同聲告訴我---不好!盡管這樣,作為老師的我并不會因此而放棄他,而是常常耐心地跟他講道理,鼓勵他要每天進步一點點,更是在他有些進步的時候對他進行表揚與鼓勵。時間一長,他也慢慢融入了這個集體中。到了現在,讓我欣喜地發現這個班級里最大的孩子身上也有很多的閃光點,他很愛幫老師干活,常常會主動來問我:“劉老師,我幫你掃地好不好?”“劉老師,我和高琳瑯一起擦桌子好吧?”只要我有需要,他總是情緒高漲并以最快的速度前來和別的小朋友搶著幫我干活。近日來,我還發現他學的還挺快,有時候我在課間給幼兒們講笑話用到土話時,他居然能馬上原模原樣說出我的話,有時候還真的覺得這個小家伙很有當笑星的天分,常常惹得大伙哈哈大笑。雖然,每次的假日作業,他父親總是說他背不出來,但是我在課間觀察他時,發現他一個人坐在座位上時嘴巴里卻不停地熟練地背著兒歌。
遇見這樣的幼兒,讓我不免心生憐憫。看著別的孩子穿著干干凈凈的衣服、鞋子還有時常換一下新衣服。然而,周xx卻幾乎沒什么可換的衣服。記得有一次冷空氣突襲,大家都是“全副武裝”來到幼兒園,裹得暖暖活活的,可是在午睡脫衣服的時候,我卻驚訝地發現,周xx里面還穿著夏天的短袖,外面只是加了一件外套而已。別的孩子稍有點打噴嚏,家長們必定會拿來很多藥粉,囑咐我記得中午給幼兒服下。但是,一天早上,我見周xx進門用手捏著鼻子,擤著鼻涕。我見他兩手空空地進來,便問:“周xx,你感冒啦?”他回答道:“恩!”“那你媽媽沒有帶你去看病嗎?有沒有帶感冒藥啊?”我接著問道。“沒有,我媽媽沒有帶我去看。”他若無其事地回答,好像這樣生病卻不看醫生是理所當然的事。吃完飯,自主活動的時候,大家都興致勃勃,玩得很開心,他卻一個人坐在座位上,頭靠著桌子,昏昏欲睡的樣子。我趕緊走過去,到他身邊,詢問:“周xx,身體有沒有不舒服呀?頭痛不痛?”“不痛,想睡覺了,老師!”他回答道。
分析:
為什么周xx會有先前這樣惡劣的表現,我想這與他的家庭有極大的關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在他的家里,他還有個妹妹,也從未上過學。周xx的父母讀書少,在教育方面是沒有什么經驗的,而且每天都忙于工作,忙著掙錢。在他們的印象中,教育似乎不那么重要,導致八歲的周xx從未上過幼兒園。他的父母經常在外漂泊,到處打工,帶著孩子經常在全國各地輾轉,居無定所,這也是造成周xx無法上幼兒園的原因之一,而且父母工作都很忙,對孩子的照顧都很不夠,從他臟兮兮的衣服和生病了父母卻不以為然的態度來看就足以說明一切,更不用說是教育了!
對于他開學期間,每天早上都不愿意走進幼兒園,還要黏著父母并且哭泣,而且他還不愿睡午覺,據他爸爸的反應是說他從沒睡過五角,他不習慣。或許是吧,盡管他已經八歲了,但是他仍是一個新入學的孩子,沒有過集體生活,從家庭走向幼兒園,更多的是帶給他陌生感和帶有些許的恐懼。這是每個孩子必經的歷程。孩子入園是要有一段適應期。
反思: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并不是生來就壞,或生來就調皮的。有些時候是受環境因素影響,或是缺少正確及時的引導。而有些時候,孩子的“壞動作”只是想引起教師和同伴的注意。對于這樣特殊的孩子,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讓孩子感受到幼兒園生活的溫暖,給予更多的鼓勵,幫助他不斷進步。
一、做好家長工作,家園共育
周xx的問題關鍵在于家庭教育,如果家人在平日里加以教育,幫助他獲得正確的是非觀念,養成較好的生活管理能力,那么對于八歲的孩子也能成為家長的好幫手,成為老師心中能干的小助手。所以,做好家長工作,與家長及時溝通成為當下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
二、尊重每個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是教師必修的一課
盡管周xx的問題讓我很頭痛,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放棄他們。孩子還小,常常不能分辨是非,很多都是從大人身上模仿而來的動作。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老師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幫助他。不能因為這樣就去討厭他,這樣會害了這個孩子。教師要給予每個孩子起碼的尊重,在尊重的前提下,順應孩子被關注的心理,讓他走出一個人的自卑和異樣。
作為一名教師,愛心、耐心、細心還要給孩子關心、信心,讓孩子在幼兒園感到親切。我想這點在周xx身上,我做到了。在他身體不舒服時給予關心,在他練習、畫畫遇到困難時給予耐心、在他有稍微的成就感時給予信心,在生活上給予愛心和細心,讓周xx很快走出了新生的適應期,并對老師有一種信賴感。
經過這段日子以來,周xx身上的換習慣改掉了不少,好久沒有聽到小朋友打小報告說周xx不好了,并且這段時間和小朋友還有老師的相處情況來看我們的關系更融洽了。他在語言方面也不再是一個“好”字了,行為上也有較好的改善。有時候,吃完午飯,他還會主動幫別人拿餐巾紙,在旁邊鼓勵別的小朋友快點吃飯。
教育筆記:老師我想做個壞孩子
今天有一位小班的老師帶著一個孩子十分氣憤的來找我!老師說:楊老師,你說奇不奇怪,這個孩子無論怎么說都要做一個壞孩子,你說我怎么辦啊?
我看了看孩子,想了一下她班級的狀況,以下是我與孩子的對話
我:你為什么想做一個壞孩子啊!
孩子:我就是想做個壞孩子!
我:你喜歡你班級的壞孩子嗎?
孩子:不喜歡,但是老師喜歡
孩子這一句話,我已經完全明白他為什么想做一個壞子了!看到老師還是一臉的茫然,我真的希望我的猜想是錯的,因為我實在不愿意看到一個班級的老師對孩子的疏忽,導致孩子想做一個壞子!我試探性的問到:是不是老師平時只管那些調皮的孩子,卻不理你啊!他使勁的點點頭!
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孩子表達出來了,還不晚!如果孩子表達不出來呢?也許他慢慢的也就成為了“壞孩子”也許在他以后的人生路上,也會覺得只有壞孩子父母老師才會重視吧!也只有壞孩子才能得到社會的知名度吧!那么這個孩子的人生將是什么呢?我不敢多想!只希望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能夠給每一個孩子的人生帶來精彩。。。。。
教育筆記:“壞孩子”的進步
周xx已經八歲了,是這個學期剛剛從老家過來的,據他的家長說他在老家的時候從未上過幼兒園,以他的年紀其實是可以直接上小學的,但是周xx在行為規范、文明禮儀的養成方面都極其薄弱。剛開學的那段時間,父母每次送他到幼兒園門口,他總是黏著父母不愿意進來,有時還會抽泣幾下。到了中午睡覺的時候,八歲的他仍然會哭泣。而且對于老師的提問和要求他都用一個字來回答,那就是“好”,但做的卻不是很好,常常有別的小朋友來告訴我,說他不排隊、推人、打人、吐口水和罵人,既不會寫數字也不會說故事和回答問題,更不用說是背兒歌或唱歌。那段時間,幾乎所有的小朋友提到周xx印象都很差。每到放學前一段時間貼小紅花,我問:“周xx今天做得好不好?”所有小朋友都會異口同聲告訴我---不好!盡管這樣,作為老師的我并不會因此而放棄他,而是常常耐心地跟他講道理,鼓勵他要每天進步一點點,更是在他有些進步的時候對他進行表揚與鼓勵。時間一長,他也慢慢融入了這個集體中。到了現在,讓我欣喜地發現這個班級里最大的孩子身上也有很多的閃光點,他很愛幫老師干活,常常會主動來問我:“劉老師,我幫你掃地好不好?”“劉老師,我和高琳瑯一起擦桌子好吧?”只要我有需要,他總是情緒高漲并以最快的速度前來和別的小朋友搶著幫我干活。近日來,我還發現他學的還挺快,有時候我在課間給幼兒們講笑話用到土話時,他居然能馬上原模原樣說出我的話,有時候還真的覺得這個小家伙很有當笑星的天分,常常惹得大伙哈哈大笑。雖然,每次的假日作業,他父親總是說他背不出來,但是我在課間觀察他時,發現他一個人坐在座位上時嘴巴里卻不停地熟練地背著兒歌。
遇見這樣的幼兒,讓我不免心生憐憫。看著別的孩子穿著干干凈凈的衣服、鞋子還有時常換一下新衣服。然而,周xx卻幾乎沒什么可換的衣服。記得有一次冷空氣突襲,大家都是“全副武裝”來到幼兒園,裹得暖暖活活的,可是在午睡脫衣服的時候,我卻驚訝地發現,周xx里面還穿著夏天的短袖,外面只是加了一件外套而已。別的孩子稍有點打噴嚏,家長們必定會拿來很多藥粉,囑咐我記得中午給幼兒服下。但是,一天早上,我見周xx進門用手捏著鼻子,擤著鼻涕。我見他兩手空空地進來,便問:“周xx,你感冒啦?”他回答道:“恩!”“那你媽媽沒有帶你去看病嗎?有沒有帶感冒藥啊?”我接著問道。“沒有,我媽媽沒有帶我去看。”他若無其事地回答,好像這樣生病卻不看醫生是理所當然的事。吃完飯,自主活動的時候,大家都興致勃勃,玩得很開心,他卻一個人坐在座位上,頭靠著桌子,昏昏欲睡的樣子。我趕緊走過去,到他身邊,詢問:“周xx,身體有沒有不舒服呀?頭痛不痛?”“不痛,想睡覺了,老師!”他回答道。
分析:
為什么周xx會有先前這樣惡劣的表現,我想這與他的家庭有極大的關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在他的家里,他還有個妹妹,也從未上過學。周xx的父母讀書少,在教育方面是沒有什么經驗的,而且每天都忙于工作,忙著掙錢。在他們的印象中,教育似乎不那么重要,導致八歲的周xx從未上過幼兒園。他的父母經常在外漂泊,到處打工,帶著孩子經常在全國各地輾轉,居無定所,這也是造成周xx無法上幼兒園的原因之一,而且父母工作都很忙,對孩子的照顧都很不夠,從他臟兮兮的衣服和生病了父母卻不以為然的態度來看就足以說明一切,更不用說是教育了!
對于他開學期間,每天早上都不愿意走進幼兒園,還要黏著父母并且哭泣,而且他還不愿睡午覺,據他爸爸的反應是說他從沒睡過五角,他不習慣。或許是吧,盡管他已經八歲了,但是他仍是一個新入學的孩子,沒有過集體生活,從家庭走向幼兒園,更多的是帶給他陌生感和帶有些許的恐懼。這是每個孩子必經的歷程。孩子入園是要有一段適應期。
反思: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并不是生來就壞,或生來就調皮的。有些時候是受環境因素影響,或是缺少正確及時的引導。而有些時候,孩子的“壞動作”只是想引起教師和同伴的注意。對于這樣特殊的孩子,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讓孩子感受到幼兒園生活的溫暖,給予更多的鼓勵,幫助他不斷進步。
一、做好家長工作,家園共育
周xx的問題關鍵在于家庭教育,如果家人在平日里加以教育,幫助他獲得正確的是非觀念,養成較好的生活管理能力,那么對于八歲的孩子也能成為家長的好幫手,成為老師心中能干的小助手。所以,做好家長工作,與家長及時溝通成為當下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
二、尊重每個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是教師必修的一課
盡管周xx的問題讓我很頭痛,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放棄他們。孩子還小,常常不能分辨是非,很多都是從大人身上模仿而來的動作。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老師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幫助他。不能因為這樣就去討厭他,這樣會害了這個孩子。教師要給予每個孩子起碼的尊重,在尊重的前提下,順應孩子被關注的心理,讓他走出一個人的自卑和異樣。
作為一名教師,愛心、耐心、細心還要給孩子關心、信心,讓孩子在幼兒園感到親切。我想這點在周xx身上,我做到了。在他身體不舒服時給予關心,在他練習、畫畫遇到困難時給予耐心、在他有稍微的成就感時給予信心,在生活上給予愛心和細心,讓周xx很快走出了新生的適應期,并對老師有一種信賴感。
經過這段日子以來,周xx身上的換習慣改掉了不少,好久沒有聽到小朋友打小報告說周xx不好了,并且這段時間和小朋友還有老師的相處情況來看我們的關系更融洽了。他在語言方面也不再是一個“好”字了,行為上也有較好的改善。有時候,吃完午飯,他還會主動幫別人拿餐巾紙,在旁邊鼓勵別的小朋友快點吃飯。
教育筆記:多面體的孩子
孩子是個多面體,在家和在園的表現會截然不同。有些小朋友家長反映寶寶在家不聽爸爸媽媽的話,但老師卻覺得在幼兒園是個聽話的寶寶,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
像我們班的xx小朋友,有一天,媽媽來說,孩子早上挑褲子穿,不喜歡穿身上的這條褲子,折騰了好久。媽媽走后,我摟著xx說:“xx,今天你穿來的褲子真漂亮,老師很喜歡,褲子上面還有個這么可愛的小熊呢!我們問問其他小朋友喜不喜歡你的褲子,好嗎?”邊上的小朋友聽了,都說喜歡。他聽后很開心,到了明天媽媽送他來的時候,告訴我xx愿意穿這條褲子了。還有一次,xx的媽媽說孩子不聽話,不肯擦面霜,小臉都裂開了,讓我幫他擦一下。我跟xx說:“老師幫你擦香香好嗎?”他點點頭,擦的時候很配合老師。那我覺得很奇怪,不是很乖嗎?就問:“那媽媽給你擦的時候,為什么不要啊?”“媽媽擦得很疼的,有一次還擦到我眼睛里了。”哦,原來如此,老師是輕輕地慢慢地擦的,特別在那些裂開的地方。看來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處理方法,會造成孩子的不同反應,也就形成了同一個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寶寶到家就變成了不聽話的寶寶。
對于孩子不愿做的事情,不管老師也好家長也好,都應多問一個為什么,要找出原因,要了解孩子,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才是真正的為孩子著想,不能一味地強迫,這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教育筆記:“好孩子”和“壞孩子”
“老師,張xx抓我臉”又有一個小朋友跑來向我投訴張xx,這已經是常事了,張xx在班上是老師和小朋友公認的壞孩子,經常不是打小朋友就是上課亂跑,破壞班級常規。每次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就會免不了把張xx叫來給教訓一頓:
“為什么又打小朋友”?嚴厲的
“是他先打我的”很理直氣壯
“那你可以告訴老師啊,老師平時教育過你們,打人對不對”?
“不對”嘴上說不對,但是還是一副霸道的樣子,感覺不到自己做錯了事情
“知道不對,就不應該做不對的事情,下次如果在欺負小朋友老師就不管你了,聽到了嗎”?
“聽到了”
“你向老師保證,以后再也不打小朋友”!
“我以后再也不打人了”不假思索的回答
這樣的保證不止一次了,每次在聽到張xx的保證后,心里還是會有些許的期待,希望他能聽進去我說的話,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和別人打鬧,但是我發現我對他的期望高了些。過不了多久又會有小朋友來告張xx的狀,接下來又是一番教訓和保證,時間長了我也無耐了,軟的不行,硬的也不頂用。再加上他對我的話也有了一定的免疫力,熟悉了我的套路后,對我的話也只是應付。我覺得我黔驢技窮,對他無計可施了,但是就這樣放任他也不是辦法,到底我該怎么做呢?
今天中午小朋友起床后,都穿好鞋子站好了等著老師發午點,可是只有張xx還在休息室里面東串西跑,不肯出去,看到他這樣我又忍不住說了他幾句,讓他出去。但是他想沒聽見一樣,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把床上的被子翻來又覆去的,不知道要干嘛。突然我靈機一動換了口氣對他說,張xx是不是想幫老師疊被子啊!那我們來比比看誰的速度快!他聽了之后馬上來勁了使勁力氣去鋪床上的被子,因為冬天改的空調被,小朋友整理起來比較吃力,但是他卻一點也感覺不到吃力,而且還越做越有勁,疊好被子后還不忘向我炫耀他的杰作!很顯然最后他疊的被子還是要我重新再整理,不過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我知道了我該如何去“對付”張xx了。整理好被子之后我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破天荒的表揚了張xx,并且還獎勵了一朵小紅花
看到張xx得到小紅花得意的樣子時,我突然明白了,原來“壞孩子”也會做好事,于是我馬上把張xx叫過來對他說:“今天得到小紅花開不開心”?
“開心”
“你知道老師今天為什么獎勵你小紅花嗎”?
“因為我表現好,幫老師疊被子了”!
“那你以后還想不想老師表揚你,天天得小紅花”
“想”
“好,那你答應老師以后不欺負小朋友了,做個聽話的乖孩子,老師再獎勵你小紅花,行不行”?
“行”
“我們拉鉤”
這算是我和他之間比較友善的一次談話,說實話不發脾氣的談話之后心情也要舒暢些,雖然心里還是有些擔心他會出爾反爾,但是我還是選擇了相信他!
第二天一大早,張xx來了,還沒等我開口,他就先跟我問好了,我也很愉快的回應了他。然后把他拉到身邊對他說,還記不記得老師跟你說的話,今天表現好了老師再獎小紅花,好嗎?“我今天表現好,要聽老師的話”!很天真的望著我對我說,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對張xx的觀察很仔細,雖然有時也會有點控制不住自己,偶爾會和小朋友發生口角,但是只要我對她使個眼神或叫他一聲,他便馬上意識到自己的言行不對,立即停止和小朋友的爭吵,當然我也會抓住適當的機會對她進行表揚!
漸漸地向我投訴張xx惡行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班上也平靜了很多,在集體活動中也能聽到張xx回答問題的聲音了,游戲時也不忘拉著我的手和他們一起玩!看著張xx的變化,我心里很欣慰,原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閃光的一面,只要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壞孩子也可以變成懂事乖巧的好孩子!
以前我對班上犯了錯調皮的小朋友都是嚴厲的批評和訓斥,因為我覺得他們在被批評后,為了避免下次再受批評能記住自己犯的錯,以后不會再做錯事,但是我現在發現我這個方法根本不是對每一個小朋友都是適合的,每個小朋友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和驕傲,所以針對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來教育他們,批評教訓不是唯一讓孩子們心服口服的方法,得用心去和他們交流,從心里去了解孩子,從而讓孩子們也把心交個你!其實好孩子,壞孩子都是我們給他們的稱呼,拋去這些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樣的!
齊齊,加油
齊齊是個特別的孩子,入園第一個月,她每天都在哭:入園哭,尿尿哭,玩玩具也會哭,自己玩哭,小朋友和她玩還是哭;就連離園,見了媽媽,她還是哭。一個月沒有說過一個字。幾次想與齊齊媽談談,媽媽都只是笑著說“她很壞!”就離開了。
通過與齊齊鄰居了解才知道,齊齊的家庭有些特殊,爸爸憨厚老實,在外打工,媽媽有點智障,很少與孩子交流,齊齊只會說一些再簡單不過的字,根本連不成話。我認定齊齊的智力沒有問題,我一定要幫助齊齊開口說話。每天的晨午檢查,我都與齊齊交流:齊齊吃飯了嗎?吃的饅頭還是油餅?齊齊喜歡吃餃子吧?齊齊的衣服真好看……雖然每次的談話都以我的單口相聲告終,但我還是堅持,點名時為了讓她說一個“到”字,我會點三次或是四次,甚至五六次“齊齊”,一天,兩天,三天五天,十天八天,終于那一天,區域活動時,我問齊齊:“媽媽在家干啥?”擺弄玩具的她使勁兒說出“坡了。”我興奮了一個下午,逢人就說:“齊齊說話了!”“齊齊說話了!”同事們笑我:“齊齊說一個字,比晨晨(我兒子)考上大學還高興。”
一個月下來,齊齊不哭了,學會了說“到!”兩個月下來,齊齊學會了小便,加餐時會跟我要奶喝,三個月下來,浩宇搶她的玩具,她還會告狀:指著浩宇說“他搶去了。”
作為一個幼兒老師不僅僅要心中有愛,更要想到要如何去愛,無論他是個聰明可愛的孩子,還是內向遲鈍的孩子;無論她是天生麗質,還是長相平平;無論他是權貴之家,還是平民之子,我們都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因為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呵護。
“金鳳凰”可愛,“丑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竭力尋找他們的優點,出自真心地去贊揚、去鼓勵。為他們提供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相信“丑小鴨”一定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今天,班上來了一個新朋友——潘紀安,一個白白凈凈很帥氣的男孩子,進了教室,就吊著爸爸的脖子,不肯下來,還流了眼淚,劉主任跟爸爸說,別磨蹭了,走了孩子就好了,我把紀安從爸爸懷里抱過來,他就粘在了我懷里,為了讓孩子不難受,我就抱著他,看護著大家入廁洗手,他趴在我肩膀哭了幾聲安靜了,還時不時的扭頭看看小朋友。孩子們洗完手,看見我抱著她,于斐說:“牛老師,你抱著他干什么,把他放下來吧。”張詩茵說:“牛老師,你放下他吧。”還有的小朋友輕描淡寫的說:怎么還用抱著啊。等孩子們都出來了,我給紀安寶貝洗了臉,孩子們排隊等候吃飯,我跟孩子們說,新朋友離開了熟悉的朋友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不好意思,更想爸爸媽媽,所以會哭。然后問大家,你們上幼兒園的時候哭嗎?竟然都說不哭。
孩子們都開始吃飯了,潘紀安寶貝說,他不吃,我弄好飯,給他一把椅子坐下,怎么說就是不吃,我就開始喂著吃,一口一口他吃的很香。還不時的說個話。小朋友都好奇的眼光看著他,小聲嘀咕,怎么還用喂著吃啊?紀安告訴我說:他吃飯不好,睡覺好。然后還開心的告訴我他家里有什么好東西,吃完了飯,我問他:“下次能不能自己吃的這么干凈啊?”他說:"下次我不來了。”嘿嘿,真逗!
中午,大家都上床了,紀安寶貝說什么也不上床,就自己拿個小椅子坐著,看著都瞌睡了,怎么勸也不上床,為了他不哭,只有順著他。
開學已經四天了,我們班孩子的哭鬧現象還是很厲害,算一算,今天哭的有12人,尤其是小蕊,外婆帶大的,從來沒離開過外婆,黏得很,昨天斷斷續續地哭了一天。今天,外婆送她來園時,拉著外婆不肯松手,費阿姨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她從外婆的手里“接”過來,她猛推著費阿姨,嚷著要“親親”,費阿姨都快抱不住她了,我連忙上去和費阿姨交換來抱(我當時正抱著另外一名比較穩定了的幼兒),因為我和馬老師去小蕊家家訪過,而且這兩天她比較黏我和馬老師,對我們稍微熟悉點。一個上午,小蕊還是在斷斷續續地哭泣中渡過,直到下午小朋友都起床后才有所好轉。
其他哭的幼兒大多是來園的時候哭了一下,很快就投入到游戲中了,有的可能家長還沒走到幼兒園大門口就不哭了呢;還有的則分時段哭,來園時哭一哭,吃飯前哭一哭,睡覺前哭一哭,睡醒了哭一哭。
當然進步的幼兒也很多,就像小偉,前兩天,一直坐在地上哭,無論我們怎么哄就是不理我們,飯也不肯吃,今天,雖不是高高興興地來幼兒園,但已經不哭了,而且自己吃飯,上課也聽的非常的認真。還有小異也不哭了,能快樂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不肯睡的小乾、小璟也能很快入睡了。
四天來,每一個孩子都在進步,我相信,不用幾天,我們班的孩子就都能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快快樂樂地和小朋友、老師一起上課、做游戲。
《幼兒教育的讀書筆記3篇》:幼兒教育的讀書筆記第1篇 《幼兒教育》是我們幼兒園專門為我們教師訂閱的一冊書。自從我開始幼兒教育的生涯,這書已經伴隨我有好幾個年頭了,我很喜歡。它貼近我們幼兒教師
《教育筆記幼兒園小班3篇》:教育筆記幼兒園小班第1篇一幅“美麗”的畫這天區角活動,孩子們選取自己喜歡的區域,只見平時不太喜歡畫畫的雨桐居然選取了畫畫,好奇心驅使我走到了他身邊,只見他正用
《幼兒園聽課筆記40篇》:幼兒園聽課筆記第1篇第一篇執筆教師:馬老師 聽課時間:12月4日 聽課老師:本人活動名稱:花手套 班級:小班 活動領域:美術活動目標:1、讓幼兒嘗試滾畫2、對色彩感興趣,愿意參與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