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老師教養筆記《我想媽媽了》,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我想媽媽了
那天,陽光明媚。
午餐過后,我帶著孩子們到操場散步一圈,回到教室里孩子們有次序的上完廁所。開始午睡,半小時過去后,午睡室里靜悄悄地,大多孩子們都進入了甜甜的夢鄉之中。此時,午睡室斷斷續續傳來低低的哭泣引起了我的注意。走進一看,是小朵。我嚴厲的對小朵說:“快把眼睛閉起來睡覺,還哭什么啊?”她聽到后,身體馬上停止了扭動,聲音哭的更大聲了。我以為小朵會閉上眼睛開始乖乖的睡覺了,沒想到小朵卻瞪大了眼睛望著我,流露出委屈的神情,兩顆晶瑩的淚珠掛在眼角邊。好像在說:“李老師,你好兇啊!”我馬上意識到了不應該用那么重的語氣去說小朵,而是應該先了解她為什么哭而睡不著覺的原因。于是,我走到她床邊,輕輕的抱起了她,溫和地對她說:“小朵,你為什么不睡覺啊?是不是要上廁所?”小朵搖搖頭撇著嘴巴說:“我睡不著。”我接著又問起了小朵:為什么睡不著呢?這時,小朵開始大聲哭起來說:“我想媽媽了。”哦,原來是這樣啊!媽媽不是才回來看過小朵嗎?媽媽要去工作呀!媽媽要去賺好多好多的錢給小朵買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等媽媽下次放假回來了,再來幼兒園看小朵時給小朵啊!如果媽媽知道小朵在幼兒園睡覺特別乖睡的特別好,媽媽肯定特別的高興。小朵喜歡媽媽高興的樣子嗎?小朵點點頭之后,我輕輕把小朵放在了床上,擦掉了小朵眼角上的淚水,并摸著她的臉,小朵很快的閉上了眼睛。不一會兒,她就睡著了。
通過這事件我從中領悟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耐心的對孩子;愛孩子;教育孩子;更要用心去觀察孩子,讀懂孩子這本書。孩子與親人的分離會使他們產生焦急情緒,如果這時他們再受到老師的斥責,就更加深了孩子的痛苦,孩子就會與老師疏遠,也會對幼兒園的生活失去興趣和信心。此時,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理解孩子;同情孩子,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安慰。但是,單純的同情和理解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引導孩子怎么去克服困難,從而培養孩子愉快和健康的情緒,這是我們一個幼兒教師的重要職責。
教育筆記;我不哭了
對于小班新生來說,入園是他從家庭走向集體的第一步。第一天入園通常會出現哭鬧現象,這種情緒也叫“入園焦慮癥”。因為他們從出生到現在都是生活在父母或祖父母的身邊,對于自己親人的依戀性太大,所以讓其一個人在幼兒園的大環境里都會感到陌生與不安全,這時候的幼兒只能通過哭或者鬧著回家來發泄自身的恐懼心理。
圻圻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入園第一天她還沒走進教室卻已經聽到她的哭聲了,此時爺爺正抱著她。走進教室時她始終拉著爺爺的衣服,連去拿張紙巾都咬抓著爺爺的衣角。當她發現爺爺有要走的趨勢時,她會想各種辦法讓爺爺留下來,比如陪她一起玩積木,要喝水等。圻圻發現爺爺偷偷地走掉后便開始哭鬧的很厲害,要找爺爺,在老師的安慰下圻圻的哭聲慢慢小了,可是當她看到別的孩子哭的時候她又哭了起來,午睡前又會哭著找爺爺,睡醒了也會哭著找爺爺,一天下來這樣反反復復的哭。第二天第三天還是這樣。開學半個月后,別的孩子基本上不哭了,而圻圻也比入園時進步了很多,平時都不哭了,只是早上來園時還要哭。到現在開學快兩個月了,圻圻不僅不哭了,還會安慰其他哭的孩子。
對于圻圻的情況,我們了解到她從小就跟著爺爺的,從來沒有離開過爺爺身邊,因此對爺爺的依戀性特別大,進入幼兒園以后與家人分離產生的不安情緒以及環境的陌生產生的不安全感使她有了這種哭鬧情緒。對于圻圻我采用先安慰后冷處理的方法。當圻圻爺爺走后,不管我怎么安撫都無濟于事,甚至她越哭越厲害,我覺得可能自己的方法不對,所以選擇暫時離開一會兒,果真沒多久她就慢慢不哭了,安靜地坐在那里。我還發現圻圻的自理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很強,我就讓圻圻幫忙疊疊被子,分發餐具等,同時采用表揚的方法使她的內心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使她喜歡上幼兒園。
適應是小班幼兒園入園面臨的第一個考驗。我想更多的是需要老師的耐心和愛心,當然針對不同的孩子還需要用不同的方法。
教育筆記:我錯怪了他
陳xx是我班比較調皮的小男孩,他活潑好動,還特別喜歡玩水,時常會把衣袖弄濕。為此,每次他進洗手間時,我都要叮囑他——不許玩水。
這天吃間食前,孩子們照例去洗手,我對陳xx說:“不能在里面玩水,快去快回啊!”他點頭答應了。可其他小朋友都出來了,陳xx卻還在里面,我趕緊進去找他,發現他正在擰沖小便池的開關,當時我很生氣,用嚴厲的眼神看著他。陳xx呆呆的站在那里,怯怯地說:“王老師,我沒玩水,我看見小便池里有大便,我想把它沖掉。”聽到陳xx的話,我趕緊蹲下身子抱住他,對他說:“淘淘,對不起,老師錯怪你了,你能原諒我嗎?”淘淘使勁地點點頭,高高興興地回教室去了。
這件事過去好長時間了,可我的心里還是很不舒服。作為老師,在批評孩子之前要先弄清楚情況,不然會傷到孩子的,可是,性急的我卻......我把這件事寫下來,是希望自己永遠記住它,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
教育筆記:“老師,我也想要……”
現場再現:
在計算活動“復習數的含義”中,對班柳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咱們班一共有30個孩子,今天來了29個孩子,差幾個孩子就都來了?”有幾個孩子說對了是一個,柳老師獎勵答對的孩子每人一張小粘貼,趙xx沒能得到小粘貼大哭起來,邊哭邊摟著柳老師的胳膊說:“老師,我也想要……”,柳老師對他說:“別人答對了有獎勵,你沒有答對所以沒有獎勵。” 趙xx聽不進去,還是大哭大鬧,影響了柳老師的正常教學活動。
我的做法:
看到這種情況,為了保證柳老師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我將趙xx叫到了外面,和他談心。我問他:“你為什么哭?” 趙xx回答:“我特別想要小粘貼。”我又對他說:“你知道別人為什么得到粘貼了嗎?” 趙xx回答:“知道,因為他們回答對問題了,可是我真的想要。”我說:“我知道你是真的很想要粘貼,但是你覺得粘貼應該怎樣得到別人才會羨慕你呢?” 趙xx回答:“回答對問題。”我說:“那你知道怎樣才能回答對問題么?” 趙xx回答:“動腦筋,還得舉手。”我說:“你說的方法非常好,你現在知道怎樣才能得到粘貼,那你是不是也知道該怎樣做了?” 趙xx擦干了眼淚,用力的點了點頭。
回到活動室,趙xx不再哭鬧,也不再磨柳老師要粘貼,他認真的聽,每一個問題都舉手,當他沒有回答對問題而看著別的同伴得到粘貼時也不再哭鬧,而是等待著下一個問題,終于,趙xx憑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張寶貴的小粘貼!
我的反思:
現在的孩子由于在家庭中都是1比6的結構,在家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現實狀況導致了大部分孩子的抗挫折性較差,遇到一點點問題就愛大哭大鬧,以此來要挾家長,而且做事情不愿意付出努力與辛苦,渴望不勞而獲,我想針對現在孩子的這種現實狀況我們應該對孩子多一些抗挫折方面的教育,使孩子更加適應將來的社會發展需要。
教育筆記:我想改改游戲
前不久,孩子們對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感興趣,于是我和孩子們一起創編了一個新游戲:“羊羊得意”,利用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情節和角色,借鑒“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精華,進行創編。針對幼兒日常活動中經常發生碰撞現象,旨在練習四散跑的同時學會自我保護,并知道不能撞到別人。也許是孩子們自己編的游戲,將自我保護和不撞到別人列入游戲規則,并在游戲前,幼兒之間進行練習和探討:怎樣跑才能既保護自己又不撞到別人。游戲中孩子們雖然異常興奮,卻很注意轉身后不急于跑,才能不撞到伙伴,達到了游戲目標。
當幼兒熟悉了游戲“羊羊得意”時,一幼兒提出:我想改改游戲。孩子們覺得游戲后面的環節需要改進,(原來是當小羊跑到泡沫塊家,灰太狼就不能追了),我馬上贊同幼兒的想法并與幼兒討論:怎樣改呢?有幼兒提議:增加“破壞小羊家(泡沫塊)”的情節,我馬上贊許幼兒的想法,但怎樣減少泡沫塊的數量是幼兒面臨的問題,有幼兒說小羊自己直接拿掉,其他幼兒說:“不行、不好玩”。有幼兒說:灰太狼去破壞。大家表示“這個想法好”,我說:“用什么方法破壞呢?”幼兒紛紛想辦法,有幼兒說:灰太狼用沙包當炸藥投向小羊的家,炸掉誰的家,誰就馬上逃到別人的家。我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嘗試,當灰太狼追小羊,小羊往回跑找家,在泡沫塊不斷被灰太狼“炸掉”的過程中,幾名幼兒只好一起站在一塊泡沫塊上。這一提議不但可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還可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分析與反思:
利用幼兒喜歡的動畫片創編游戲,貼近幼兒的生活,能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游戲的興趣,符合《綱要》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
日常活動中幼兒經常發生碰撞現象,這一現象是幼兒游戲時最易出現事故的原因,也是我最頭痛的,因為本班幼兒富于挑戰性,他們有時會很沖動,尤其是跑的游戲,很容易在游戲中撞到別人。這個問題通過這個游戲得到了很好地解決,孩子們自己將其定為游戲規則,那么他們必定要遵守,從而學會了保護自己又不撞到別人的方法。當幼兒熟悉游戲玩法后,又有了新的想法,想改進游戲后面的環節,教師給予肯定并與幼兒共同討論,尊重了幼兒的想法,為幼兒提供一個充分發揮自我的空間,并幫助幼兒在不斷的改進中獲得成功,使創編的游戲在幼兒的共同努力下更加完善,一個更有趣的游戲誕生了,增強了幼兒創編游戲的信心,更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創編游戲的積極性。
教育筆記:我想媽媽了
那天,陽光明媚。
午餐過后,我帶著孩子們到操場散步一圈,回到教室里孩子們有次序的上完廁所。開始午睡,半小時過去后,午睡室里靜悄悄地,大多孩子們都進入了甜甜的夢鄉之中。此時,午睡室斷斷續續傳來低低的哭泣引起了我的注意。走進一看,是小朵。我嚴厲的對小朵說:“快把眼睛閉起來睡覺,還哭什么啊?”她聽到后,身體馬上停止了扭動,聲音哭的更大聲了。我以為小朵會閉上眼睛開始乖乖的睡覺了,沒想到小朵卻瞪大了眼睛望著我,流露出委屈的神情,兩顆晶瑩的淚珠掛在眼角邊。好像在說:“李老師,你好兇啊!”我馬上意識到了不應該用那么重的語氣去說小朵,而是應該先了解她為什么哭而睡不著覺的原因。于是,我走到她床邊,輕輕的抱起了她,溫和地對她說:“小朵,你為什么不睡覺啊?是不是要上廁所?”小朵搖搖頭撇著嘴巴說:“我睡不著。”我接著又問起了小朵:為什么睡不著呢?這時,小朵開始大聲哭起來說:“我想媽媽了。”哦,原來是這樣啊!媽媽不是才回來看過小朵嗎?媽媽要去工作呀!媽媽要去賺好多好多的錢給小朵買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等媽媽下次放假回來了,再來幼兒園看小朵時給小朵啊!如果媽媽知道小朵在幼兒園睡覺特別乖睡的特別好,媽媽肯定特別的高興。小朵喜歡媽媽高興的樣子嗎?小朵點點頭之后,我輕輕把小朵放在了床上,擦掉了小朵眼角上的淚水,并摸著她的臉,小朵很快的閉上了眼睛。不一會兒,她就睡著了。
通過這事件我從中領悟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耐心的對孩子;愛孩子;教育孩子;更要用心去觀察孩子,讀懂孩子這本書。孩子與親人的分離會使他們產生焦急情緒,如果這時他們再受到老師的斥責,就更加深了孩子的痛苦,孩子就會與老師疏遠,也會對幼兒園的生活失去興趣和信心。此時,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理解孩子;同情孩子,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安慰。但是,單純的同情和理解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引導孩子怎么去克服困難,從而培養孩子愉快和健康的情緒,這是我們一個幼兒教師的重要職責。
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從事了近兩年的幼兒教育,從原先的手忙腳亂到如今的應付自如,我很用心的忙碌著每一天,因為我愛這份工作,我愛我的孩子們。為了他們,再多的苦和累我都心甘情愿。
課外活動的時候,所有的孩子都在自由玩耍,我照例穿梭其中,及時制止那些打鬧調皮的小朋友們,這時郎咸豐跑過來喊了我一聲“媽媽”,
我愣了一下,忙問:“你叫我什么?”
“媽媽,媽媽,我叫你媽媽呢左老師。”郎咸豐笑著答道。
這時候有幾個幼兒在旁邊聽到了也跑過來圍著我使勁的喊著“媽媽,媽媽……”我只是默默地笑著心里感到甜滋滋的,更多的小朋友聽見了都跑過來喊我“媽媽”似乎在那一霎那我真的覺得這些都是我的孩子,而我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媽媽。為了避免小朋友們擁擠發生踩踏事件,我用手勢引導孩子散開,可孩子們似乎意猶未盡,仍舊高聲喊我“媽媽”,最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孩子們疏散開。
回到教室后我組織孩子們坐好,想問問孩子們喊我“媽媽”的理由。
“因為我喜歡你,所以叫你媽媽。”李靖宇說。
“因為媽媽對我很好,你也對我很好,所以叫你媽媽。”郎咸豐說。
“我做的什么事情讓你們覺得我很好呢?”我繼續追問。
“你為我們講故事,叫我們唱歌、寫字、畫畫。”沈效同說。
“給我扎小辮。”郭少卿說。
“幫我系鞋帶。”張一凡說。
“我睡覺時你會拍著我的背哄我睡覺,我媽媽也是這樣做的。”李英奇說。
……
孩子們紛紛發表著自己的想法,我細細想了一下,為孩子們講故事、唱歌、寫字、畫畫,這些都是我做老師的天職,是我應盡的責任。為孩子們扎小辮、系鞋帶、哄孩子們入睡,這些都是我一低頭、一抬手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卻讓孩子們感受家的溫暖,母親般的呵護。其實在幼兒的學校生活中,只要教師多低頭,多抬手,就可以發現孩子的需要,簡單的一件小事就可以讓孩子愛上你,相信我們的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是一個稱職的好老師,更是一個愛護孩子、教育孩子的好媽媽。
《幼兒園教育筆記大班3篇》:幼兒園教育筆記大班第1篇 幼兒教師的語言技巧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工具,幼兒教師主要是通過語言和孩子們進行交流,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教師在教學
《小班教育筆記200篇》:小班教育筆記第1篇小班教養筆記——快樂洗手小班幼兒在洗手的過程中,總會聽到不斷的告狀聲:“老師,他又在玩水!”“老師,誰誰沒有挽袖子”&helli
《大班教育筆記40篇》:大班教育筆記40篇第1部分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小兄弟姐妹也能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