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3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上學期教育隨筆《尊重孩子》,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尊重孩子
早上姜成均來幼兒園時手里拿了一件玩具,奶奶送他來的,說他沒吃飯,我就告訴他讓他把玩具放下,先搬小椅子洗手去吃飯,可是均均太喜歡那個新玩具了,就是不放,還和我說:“老師我想玩會玩具。”我就對他說:“現在是吃飯時間,小朋友要去吃飯,到玩玩具的時間才能玩呢”。我就伸手到均均面前,希望他把玩具放到我手里,可是均均直直的看著我,還是不舍得放下玩具,我都能看到寶寶眼里的無奈。均均想了好一會,對我說:“老師,我想自己把玩具放到柜子里。”我聽了挺高興的就答應他去放下玩具了,均均也高興的去吃飯了。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當老師自己有想法時,不能只是顧及自己心里想怎么做,要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去站到孩子角度上想想會怎樣面對同樣的問題。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尊重自己,老師和孩子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
教育筆記:多關注孩子
每天的晨間韻律活動總有幾個調皮的孩子,要么東張西望,要么與小伙伴們講話,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我真是著急又生氣呀!批評教育一次后,效果微小沒。
今天,我又見到浩浩左顧右盼、侍機玩耍而不認真表演時,我沒有生氣!而是靈機一動,當音樂一停,迫不急待地對全班的小朋友說:“今天很多小朋友都很認真做韻律,像杰杰、茂茂、銘銘,好像浩浩也表演得很認真,不過老師沒有看得很仔細,現在老師要看清楚來了!”我一邊說一邊往浩浩的位置上瞅了瞅,只見他馬上收回了正想伸出去“打人”的手。
當早操音樂響起時,浩浩那無精打采的樣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勁頭十足,嚴肅認真的表演。
浩浩是一位自尊心很強的小男孩,他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更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當老師對他密切關注時,他一定會用老師欣賞的姿態去迎接老師的目光。相反,如果老師對他的一些不良行為嚴加指責時,他一定會自暴自棄。
也許所有的孩子都像浩浩一樣,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渴望得到老師的夸獎,作為老師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去面對每一位小朋友,用心地關注他們,給他們鼓勵,即使幼兒出現了一些不良行為,也應該這樣做。
個案觀察:寵壞的孩子
情況分析:
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由于剛剛踏入幼兒園這個大家庭,在家里大人又對他們很寵愛,因此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的現象,例如哭鬧不肯上幼兒園,找各種理由回家等情況,因此,作為小班的老師需要更加耐心地對其進行引導。我們班里的鉉鉉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家里面被父母寵上天的小朋友。
觀察一:
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軒軒的哭泣已經停止,但是鉉鉉出現了新的問題,突出表現在自理方面。一是在吃飯的時候,不能自己把飯菜吃完,只吃一點點喜歡的,挑食現象嚴重;二是午睡時不能獨立入睡,能躺在床上,但在沒有睡著前還是忍不住要說話,并且說話的聲音較響,影響其他幼兒入睡。
分析及措施:
經過進一步的家訪了解到,鉉鉉在家里是“沒大沒小”的這種情況,對于父母等長輩的建議也是不聽的,所以他的特殊表現主要是緣由父母長輩無條件的寵愛造成的,也就是說他從來沒有任何規則意思。提高鉉鉉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老師決定運用表揚、鼓勵、適當批評等方法來激勵鉉鉉,引導他積極提高自理能力。并多次對鉉鉉進行家訪,進一步轉變家長觀念,請家長積極配合,使鉉鉉逐步有一種規則概念。經過這一周的矯正,鉉鉉在午餐時間能夠自己動手把喜歡的飯或者菜吃完后,能吃一些其他的認為難吃的菜了;在午睡方面,李汶橋說話的頻率明顯少了,音量也笑了,偶爾能有一次自主入睡了。
觀察二:
雖然鉉鉉現在能愿意嘗試著自己吃自己喜歡的飯菜了,但是鉉鉉存在著吃飯不專心的問題,有的時候喜歡吃到一半時發發呆,勺子拿在手里沒有動靜,有的時候喜歡喝邊上的小朋友說悄悄話,甚至會在教室里跑來跑去,影響到其它的小朋友正常進餐。在中午睡覺時仍然忍不住要說話,吵得其他小朋友從被窩里爬起來看他,影響到其他小朋友午睡。
分析及措施:
鉉鉉由于家里的長輩溺愛慣了,因此任性、沒大沒小的情況一時之間是沒辦法完全改掉的,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逐步引導。仍然通過表揚、鼓勵、適當批評、榜樣示范等方法來激勵鉉鉉,引導他積極提高自理能力。通過及時和孩子的家長交流、對孩子多多觀察,了解鉉鉉的發展水平,選擇適合鉉鉉的方法,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經過這兩周的矯正,鉉鉉在午餐時間能夠自己動手把喜歡的飯或者菜吃完后,能吃一些其他的認為難吃的菜了,比原先坐得住了,吃得更多了;在午睡方面,李汶橋話說得少了,音量小了,自主入睡的次數增多了。
觀察三:
這個月一開始,鉉鉉又有點不愿意上幼兒園了,每天上學又是哭著進教室的,上上課、玩玩游戲總是表情很難受的樣子,開始以為身體不舒服,了解后沒有,就是精神感覺一直不好。
分析及措施:
與奶奶交流了孩子在家的表現,星期天在家把書撕破了,做錯事情被爸爸批評了,所以導致了上學也總是悶悶不樂的樣子。為了幫助鉉鉉能夠和前兩個月一樣,每天都開開心心的來幼兒園,在上課時也保持笑容。老師決定采取鼓勵的方式幫助他。早上來園時候,老師輕輕的問他怎么啦,讓他告訴老師爸爸批評他的事情,盡量用鼓勵的方式去指正,告訴他爸爸是想要鉉鉉有進步才這樣的,爸爸不是不喜歡鉉鉉。前兩天下來他總是不搭理的樣子,聽到老師說到爸爸的時候終于有反應了,他覺得爸爸生氣了所以不開心,跟他交談了幾天后心情好了許多。
觀察四:
每天做操、游戲,孩子們都很開心的圍在一起玩。只有鉉鉉一個人拿著圈圈站在場地上一動也不動,也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偶爾老師請他才愿意。
分析及措施:
鉉鉉是由奶奶在家帶領,基本上在家從來不去和小區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戲滑滑梯,在幼兒園里,就缺乏集體游戲的主動性。為了幫助鉉鉉能夠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學會和同伴交流。教師決定主動請他玩游戲,再讓小朋友主動請他,多次的邀請讓他喜歡上集體游戲。每次主動請他,一開始的時候,鉉鉉的參與性不是很強,一會兒的時間玩開了就停不下來了。經過老師的多次帶領,他進步了很多很多。
效果:
小班孩子的每一小小的進步都是建立在老師用心去觀察他們成長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恰當的方式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的基礎上的。不僅如此,孩子的健康成長還需要老師的積極鼓勵和引導,因此小班的老師在幫助孩子走向成長的道路中要努力扮演好觀察者、引導者的角色。
教育筆記:走到孩子的位置上試試看
在日常生活中,我非常愛孩子,在工作中比較細致。但對于一些特殊性格的孩子處理方面有些欠缺。有時觀察不夠仔細,分析不夠透徹。今年我帶了一屆新生班,有個男孩子叫沈林凱,他比其他小朋友要高大,飯量也比較大,當然力氣也比別人大。剛來的時候因為孩子情緒不穩定,我們只是發現他睡覺不是很好。因為我們有一些小朋友要睡閣樓,因此我們兩位老師輪流陪他午睡,可是這樣的辦法很快不行,只要老師不陪他,他就醒來,開始說話。因此我們給他換了下面的床鋪老師可以時常照看他。可是一段時間過去了,他漸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他的調皮性格漸漸顯現。上課或下課他經常伸手打別的小朋友的頭和身上。老師怎么跟他說都無濟于事,孩子的告狀聲此起彼伏。更有同村的道道奶奶讓我們留心被他打(因為周末兩孩子一起玩去玩時,倆孩子發生了爭執)。因此跟林凱的奶奶說,奶奶覺得沒什么。之后每次上課林凱被安排到了坐我身邊,我得時刻看他。但趁老師不注意他還是會打附近小朋友,只是不那么重了。看到后我們跟他說輕輕的也不能碰。為此這周的小紅花他沒有得。過了幾天小朋友去上廁所(兩個班的廁所是共用的)聽到隔壁班的小朋友來告狀:“老師,你們班的小朋友打我。”我聽后非常生氣問林凱,他承認了,因此批評了他。也就是這天他解出了小便。奶奶來接的時候跟奶奶說了白天發生的事情。過了幾天,媽媽來送他上學。我跟他媽媽交流了這段時間的表現。媽媽說了那天林凱是因為他解小便有人先推他,他才動手打人的,然后小便也沒解睡覺了,才會解出小便的。我恍然大悟。原來我錯怪了他。
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不要憑主觀意見批評那些“問題”孩子,其實他們也需要老師的關注和理解,我們要尊重他們,多花一些時間關注他們,對觀察到的每一個現象,要思考、去理解幼兒的做法,無法理解,就要詢問孩子,這樣才能理解孩子的真正的意思,也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你會發現其實他們也同樣陽光、可愛。
教育筆記:老師的孩子
八個一活動時間,大班的孩子有的在玩呼啦圈,有的跳繩,有的跳皮筋,有得玩球,隨著一聲喊:“老師,快救我,他要打我。”我循聲望去,喊被打的樂樂可是班上最皮的孩子,哪有有鬧得,畢竟有他。今天是怎么了,哦,旁邊怒目圓睜的可是園里“老師的孩子”啊?不用問,樂樂“惹怒”了“老師的孩子”,看“老師這孩子”的架勢,有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兇惡勁”,還沒等班主任來得及制止,樂樂就無奈的、自愿的伸出手臂,“你打吧。”“老師的孩子”很自然的掄起早已等待多時的手打了過去。一切看在眼里的我,我以為事情就這樣的“算”了,誰知,看那來頭,一場“惡戰”才剛剛開始……
就在這時,唐老師走過去制止了這一幕,“老師的孩子”面部更加“猙獰”了,“委屈的眼淚”無奈的滾出來,因為,在老師的制止下,這次“老師的孩子”沒能賺到便宜,算是吃虧了。(樂樂拿球時,捻到了他的腳。)
此情此景,我真想用攝像頭把這一幕記錄下來,在園里做個典型。但是我還是忍了下來,我告誡自己,慢慢來,急不得,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轉變孩子們得這種“優待”觀念,更需要一個持久的過程,持之以恒的教育。
但是我們老師們必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們懂得:來到幼兒園,每個孩子在老師眼中,都是一樣的,“老師的孩子”更是一樣,沒有特殊待遇,更沒有例外。
教育筆記:適時教育孩子們尊重不同的想法
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一種心理,想要影響別人,讓別人接受我們的想法。這種心理很容易產生分歧和矛盾,但是這在成人的世界中是可以被友好解決的,因為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不能強迫別人與我們想法一致,如果他堅持自己的意見,那我們唯有尊重他了。
在孩子中間也存在著這種矛盾,我說的你就要同意,不同意就不行,一定要大聲地一直說一直說,直到你妥協為止,到最后很可能就會演變成一場爭吵或爭斗。
這天早晨,孩子們正在吃早飯,茳悅跑到我身邊對我說:“老師,姜赫手里有東西。”邊說著邊拉著我朝姜赫走去。我走到姜赫身邊,伸出雙手,他也很配合,將手中的東西主動放到我的手里。我一看,原來是幾個衣服上的小亮片。我對他說:“赫赫,我先幫你放到藥袋里,等你回家的時候我再還給你好嗎?”“嗯,好,老師,你先幫我把寶石收好,等我回家的時候再給我。”“嗯,好的。”
就在這時,一旁的茳悅開口了:“這不是寶石,是垃圾!”聽到茳悅這樣說,姜赫立刻不同意了:“這不是垃圾,是寶石!”“就是垃圾!”“不是垃圾,是寶石!”兩個小伙伴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地說了起來,誰也不能說服對方,聲音也越來越高。
眼看著雙方僵持不下,我趕緊出聲:“好了寶貝,先聽我說,姜赫認為這是寶石對吧!”“嗯!”他點點頭。“是垃圾!”茳悅脫口而出,眼看又要開始爭吵起來,我示意他倆先等一下,然后接著說道:“茳悅認為這是垃圾,是吧!”“對,就是垃圾!”姜赫立刻發出聲音表示不滿。我又說:“好,我知道了,姜赫認為這是寶石,而茳悅認為這是垃圾,你們倆的想法都沒錯,你可以認為它是寶石,也可以認為它是垃圾,我們要尊重別人跟我們有不同的想法。”“這就是垃圾。”茳悅又補充了一句。“不是垃圾,是寶石。”姜赫也說道。“這都是可以的,既然沒辦法改變對方的想法,那不如就只堅持自己就好啦。”他們都不再做聲,我想他們需要好好消化一下我的這番話。
記得看過這樣一句話:“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孩子用他獨特的視角觀察著這個世界,產生著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些想法在我們看來是荒謬的,但是,我們也應該尊重他們,把他們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不要妄圖以成人的權威來強硬的改變他們的思想成果。而在孩子們中間,有時就因為觀點不同,想法不同而產生矛盾,如果我們能適時地加以引導,或許他們就會更加懂得尊重和相處之道。
教育筆記:尊重孩子
早上姜成均來幼兒園時手里拿了一件玩具,奶奶送他來的,說他沒吃飯,我就告訴他讓他把玩具放下,先搬小椅子洗手去吃飯,可是均均太喜歡那個新玩具了,就是不放,還和我說:“老師我想玩會玩具。”我就對他說:“現在是吃飯時間,小朋友要去吃飯,到玩玩具的時間才能玩呢”。我就伸手到均均面前,希望他把玩具放到我手里,可是均均直直的看著我,還是不舍得放下玩具,我都能看到寶寶眼里的無奈。均均想了好一會,對我說:“老師,我想自己把玩具放到柜子里。”我聽了挺高興的就答應他去放下玩具了,均均也高興的去吃飯了。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當老師自己有想法時,不能只是顧及自己心里想怎么做,要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去站到孩子角度上想想會怎樣面對同樣的問題。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尊重自己,老師和孩子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
《中班教育筆記大全3篇》:中班教育筆記大全第1篇 “玩”出來的智慧 一天早上辰辰天真的問我:“老師,昨天晚上我折了很多的小紙船,有的浮起來,有的全濕了沉到水底”?仔細一問,原
《幼兒中班教育筆記200篇》:幼兒中班教育筆記第1篇1、中班教育隨筆: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現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及時擦掉污點,擦
《大班下學期教養筆記大全30篇》: 第1篇、大班社會活動快樂端午節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目之一。 2、體驗中國民間節目的韻味。 3、鼓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