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教育隨筆記錄《“犯錯”的老師》,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今天早上,賓賓的媽媽來送賓賓時,把我叫到一邊對我說:”陳老師,昨天晚上我給賓賓脫衣服時發現他口袋里裝了這些東西,我猜肯定是他偷偷拿的幼兒園的。你看這孩子真不懂事……。”說著他遞給我一根線和幾個串珠。聽了賓賓媽媽的話,我們明白了投放在區角里的一些小物品經常不翼而飛的原因。針對這種情況,我該采取何種形式教育他們才不至于傷害到孩子們的自尊心,而又使他們自覺改正呢?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經過深思熟慮后,我決定先裝作什么事也沒發生過一樣。等到午飯前,我給孩子們放上了他們最喜歡看的動畫片《獅子王》。當孩子們看的正入迷的時候,我突然關上了電視機說:“呀,這個動畫片真好看,我要帶回家去自己慢慢欣賞。”說完我就把光碟取了出來放進了我的包里。然后又裝作什么也沒發生一樣,組織孩子們去小便、洗手。這時,我聽到張韻笛和崔紫萱小朋友在廁所里議論起來:“陳老師真自私”,“對,老師還把幼兒園的東西拿回家……。”“就是嗎,我們就看不到了。”一旁的徐一帆也插嘴說了起來。聽了孩子們說的話,我露出了淺淺的微笑。等孩子小便洗手完畢安靜下來以后,我笑著說:“孩子們,剛才有的小朋友批評老師不該把幼兒園的影碟帶回自己的家。現在,老師把它放回去,并給你們道歉。你們看,連老師都會犯錯,如果你們也犯了和老師相同的錯誤,那么你們該怎么做呢?”這時,我看到有好幾個小朋友都偷偷的低下了頭。 在以后的幾天里,我發現區角里原來不見的一些小物品又神奇的飛了回來,這讓我感到十分欣慰。并為自己的處理方法沒有傷到孩子們的自尊而感到竊喜。
一次識字活動結束后,我正整理字卡,孫敏小朋友跑過來問我:老師,“困”字有兩種寫法嗎?我知道她問的是剛才認識的“困難”的“困”,我看了她一眼,就很干脆的回答她說:沒有啊。她站了一會兒,還想說什么,見我忙著理東西,就走開了。過了一會兒,余景茜小朋友走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可以問你一個小問題嗎?這孩子,肯動腦筋,最愛問一些探索性的問題。我說可以呀。她問:老師,為什么你的字寶寶和書上的不一樣呢?我有點納悶兒,忙問她:哪不一樣了?她說:你字卡上的“困難”的“困”字是一個“口”字里邊一個“木”字,書上的“困”字是一個“口”字里邊一個“大”字,是不是“困”字有兩種寫法呀?我一聽,覺得不對勁,怎么有兩個孩子問這個問題了,連忙停下手中的事,翻開課本《幼兒聽讀游戲識字》25課找到“困難”這個詞,一看嚇一跳,哎呀,書上的“困”字印錯了,成了“因”字了。瞧,書上的錯誤讓細心的孩子發現了。我立刻給孩子們更正,書上那字印錯了,老師字卡上的“困難”才是正確的,還表揚了余景茜小朋友,夸她聰明,小眼睛機靈,把書上的錯誤發現了。可余景茜告訴我說:老師,是孫敏先發現的!哦,我知道了,孫敏發現了錯誤來問我,我卻沒耐心,沒和她交談,沒有及時引導她把發現的問題說出來。我又表揚了孫敏小朋友一番,并告訴孩子們,老師講的和書上的不一定都對,發現不一樣就要大膽說出來,那才是聰明的孩子。 事后,我反省了自己。首先,備課不夠仔細,書中的錯誤沒能發現。再者,對待幼兒的發問,要專心地聽,耐心地和他交談,分析,一方面促進他語言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啟發他們能大膽質疑,提問。孩子說的每一句話,我們都應該用心去聆聽。
早上晨檢時,保健醫生會給那些身體狀況不好、需要服藥的孩子發紅牌。這樣,班上的老師就可以全天重點觀察孩子的情況。但是,紅牌對于孩子來說,卻發揮了另一種作用。今天,孩子們陸續進了教室,我仔細看了一下門口的保健袋,一共有三個孩子需要服藥,其中有澳澳。他昨天不是好好的嗎?今天怎么了?于是,我過去問他哪里不舒服。他有點不好意思的對我說:“老師,我沒有病。”“那你為什么帶藥呢?”他卻高興的對我說:“我喜歡那個紅牌牌。”他的回答讓我不解:“你為什么喜歡那個紅牌牌?”“中午吃藥的時候,老師會單給我倒水,還可以晚睡會覺。”聽了他的話我很吃驚。平時如果哪個孩子不舒服,我們就倍加關注,細心照料。孩子用他們的眼睛來觀察這一切,用他們的思維來理解,才有這樣的事發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除了照顧好孩子的一日生活外,還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使每一位孩子都能感到老師的溫暖。
今天早上,賓賓的媽媽來送賓賓時,把我叫到一邊對我說:”陳老師,昨天晚上我給賓賓脫衣服時發現他口袋里裝了這些東西,我猜肯定是他偷偷拿的幼兒園的。你看這孩子真不懂事……。”說著他遞給我一根線和幾個串珠。聽了賓賓媽媽的話,我們明白了投放在區角里的一些小物品經常不翼而飛的原因。針對這種情況,我該采取何種形式教育他們才不至于傷害到孩子們的自尊心,而又使他們自覺改正呢?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經過深思熟慮后,我決定先裝作什么事也沒發生過一樣。等到午飯前,我給孩子們放上了他們最喜歡看的動畫片《獅子王》。當孩子們看的正入迷的時候,我突然關上了電視機說:“呀,這個動畫片真好看,我要帶回家去自己慢慢欣賞。”說完我就把光碟取了出來放進了我的包里。然后又裝作什么也沒發生一樣,組織孩子們去小便、洗手。這時,我聽到張韻笛和崔紫萱小朋友在廁所里議論起來:“陳老師真自私”,“對,老師還把幼兒園的東西拿回家……。”“就是嗎,我們就看不到了。”一旁的徐一帆也插嘴說了起來。聽了孩子們說的話,我露出了淺淺的微笑。等孩子小便洗手完畢安靜下來以后,我笑著說:“孩子們,剛才有的小朋友批評老師不該把幼兒園的影碟帶回自己的家。現在,老師把它放回去,并給你們道歉。你們看,連老師都會犯錯,如果你們也犯了和老師相同的錯誤,那么你們該怎么做呢?”這時,我看到有好幾個小朋友都偷偷的低下了頭。 在以后的幾天里,我發現區角里原來不見的一些小物品又神奇的飛了回來,這讓我感到十分欣慰。并為自己的處理方法沒有傷到孩子們的自尊而感到竊喜。
女兒一向有丟三落四的毛病。為此,我傷透了腦筋,不得不隨時提醒她。
老公見我整天在她耳朵邊叮囑這叮囑那,不解地問:“你有必要成天這樣喋喋不休么?難道沒有你的提醒,她就真的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我馬上給他搬出一大堆例子:“上次學校開運動會,她把一件剛買的小背心給弄丟了;前天美術老師交代他們買一張卡紙,她給忘得一干二凈。我還不止一次告訴她,在奶奶那邊吃完飯回家時,記得不要把書、紅領巾之類的東西給落下了,結果她不是忘了這,就是忘了那,還不如我自己幫她整理。”
老公說:“可是你不試著讓她犯一次錯,她怎么能長記性呢?”我瞪大眼睛:“給機會讓她犯錯?如果她因此受罰怎么辦?”老公說:“受罰也是她自找的啊!罰過一次之后,也許她就記得了。”想了想,覺得老公說的也頗有道理,便決定實踐一次。
這天女兒跟往常一樣,做完家庭作業后,就把作業本和教科書扔在了一邊,說先出去玩一會兒。我說:“好啊,這次媽媽可不會再提醒你了,你要記得回來后把書包整理好。”女兒蠻有信心地點了點頭。
玩得一時興起的女兒,直到上床睡覺時,也沒記起整理書包這事。我有些不忍,就在伸手打算替她代勞時,老公用眼神制止了我。
第二天清早起來時,女兒開始手忙腳亂地往她的書包里塞作業本和課本,然后急沖沖地坐上了我的車。就在快把她送到學校門口時,她才猛然記起:“媽媽,那本語文書,我好像把它放在電視機旁邊了。今天早上第二節就是語文課呢,語文老師可嚴厲了。”
女兒的用意我是再清楚不過了——讓我返回去給她拿語文書。我看看時間,這么往返一次,再趕到單位,我肯定是要遲到的。想到這,我狠下心對女兒說:“媽媽已經沒時間替你回家拿書了,你就湊合著跟同桌共用一本吧。”女兒馬上哇哇大哭起來:“老師不讓的,還要用棍子打手的。”我說:“媽媽上班遲到了,也是要受罰的。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過錯付出代價,打就打吧。”
等女兒放學回家,我問她:“老師打你了嗎?”女兒難過地低下頭:“沒打,但被拉到教室角落里站了一堂課,腿都站酸了。”我順勢告訴她:“以后,你要自己記得整理自己的書包,媽媽再也不會幫你做這些事了。因為媽媽也有媽媽的事,不可能經常守在你的身邊提醒你。”
自那以后,女兒就改掉了不記事的毛病,并且比我想像中的還要能干。有時候,她還會主動要求我幫她把已經做好的事再審查一次,看有沒有什么給忘記了,看有沒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夠好。這樣的要求,一般我是很樂意幫忙的,畢竟女兒還小,在許多事情上都需要做家長的協助和引導。
幼兒表現:
寶寶剛來幼兒園雖然沒有哭鬧現象,但是比較自由,沒有什么自我約束。比如上課時沒有注意聽講的習慣,會自己在一旁玩玩具;如玩區角游戲時會自由走動;如吃飯時間到了,同伴們去吃了,他要特別去請;如用餐比較邋遢,沒有三凈的意識;再如睡覺時他特別喜歡講話,有什么說什么,沒有一點自控能力。
成因分析:
1、寶寶沒有讀過幼兒園,對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安排及在園的常規等不熟悉。
2、寶寶是外地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不是很好。
3、寶寶是中班年齡,在培養目標上和大班幼兒有些差距。
4、寶寶的個性比較直爽,想什么就做什么。
跟蹤培養目標:
通過家園聯手,采用多種教育方法加以引導和教育,讓寶寶逐步適應幼兒園大班的生活,成為集體中的一員,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集體意識。讓寶寶逐步熟悉幼兒園的生活并逐漸適應,知道什么時候該開始什么活動了,知道自己在集體活動及個別活動中應該如何遵守規則,知道和同伴友好相處并初步建立良好的友誼。
具體措施:
1、教師和家長及時溝通并保持聯系,達成一致的教養共識和同一的評價標準。
2、抓住時機及時表揚,不漠視微小的進步;不放過每一次教育契機,及時指引其正確的做法。
3、鼓勵寶寶和同伴交往、合作、分享。
案例一:
發生情境:自由活動
情況描述:
剛過完春節,為了開展春節這一小主題站點,我們請家長配合幼兒帶一些喜慶用品到幼兒園供幼兒學習用并與大家一起分享。一天,我們班的心怡寶寶帶了很多糖果想分給小朋友吃,于是每一為小朋友都得到了這份禮物。第二天,祝升磊開心地跑到我的跟前,從緊緊抱著的小書包內取出一顆糖果,對我說:“老師,你瞧,我帶了糖。”于是,我下意識地問他:“你帶來是分給小朋友吃的還是自己吃的?”“我媽媽說不能給其他小朋友吃的。”一邊說邊連忙將糖果放進了小書包。
分析與反思:
大多數獨生子女小孩都比較自我,好吃的好用的都會占為己有,再加上家庭的教育如果也以自我為中心的話,小孩很容易只考慮自己而忽視他人,在情感上相對比較冷淡些。我們不僅在對小孩方面要加強感化教育外,也應該和家長溝通,達成一致的教養目標。
案例二:
發生情境:來園離園
情況描述:
這一天,我們紛發了部分學習用品給每一位幼兒自己保管,為了用時及時,關照幼兒將這些學習用品放在自己的柜子里,等學期結束后再拿回家。放學的時候,祝升磊很快地將這些學習用品放進了自己的書包內,預備帶回家,我的搭班老師看到后進行了說教。第二天。。。。。。第三天,祝升磊一走進教室就很開心地走向我,并從小書包中取出一張蠟筆畫,有花有太陽。我一時納悶了,為什么他那么開心?為什么他要給我看他的畫?后來才知道,原來他第二天終于將學習用品帶了回家,并進行了“創作”。
分析與反思:
當天放學我立即將祝升磊把應該放學校里用的一套學習用品這件事情告訴了來園接他的爸爸,并通過告知爸爸將拿了回家的學習用品拿來幼兒園用。
后來覺得除了跟家長說明情況外,作為教師應該多花些時間在祝升磊寶寶上,走進他,了解他,和他也進行進一步溝通,讓他有意識地自己將學習用品帶來。
《大班保育員隨筆3篇》:大班保育員隨筆第1篇又到年底12月份了,時間過的真快啊,工作3年,是應該好好的總結這一年來,我經過了孩子們從中班到大班,我們在全園始終是人數最多的班級,白托加全托共34個幼兒,全托
《幼兒大班隨筆11篇》:第1篇幼兒大班隨筆 一天在做操作冊的時候,我意外的發現子謙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并且正確的做出來,接下來在閱讀課中,他也能很快的掌握呢,真不錯。我看到后,表揚說:"子謙這么棒,都能讀出來了,并且學的速度非常快,進步這么大。
《教育隨筆托班14篇》:第1篇教育隨筆托班 教育隨筆: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樂樂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聰明活潑又可愛。喜歡交朋友,課堂上積極發言,空閑時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間。一會兒在寢室,一會兒在活動室,跑來跑去,每天總是這樣,有時不光自己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