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老師也會犯錯,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老師也會犯錯
為了搞好衛生,我在班上向小朋友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要求他們講衛生,不亂扔廢紙。
有一次上完課后,我朝室外走去,“老師,你扔東西了,”身后小朋友的喊聲,使我停止了腳步,扔東西?原來,我向門外走時,無意中將手中的紙片扔在了門后,我這是犯了一個多么大的錯啊!口口聲聲要求孩子們搞好衛生,而自己呢?我感到事情非常嚴重,忙將它拾起來放在了小口袋里,我認認真真的向小朋友認了錯,希望能得到他們的原諒。
以后,我特別注意了自己的行為。
教育隨筆: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教師提問的有效策略
通過近一年語言學科領域小組成員的教學活動實錄分析研討,大家對比各自與優秀教師在語言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的種類及問題,發現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及孩子的水平直接影響教師提問的技巧,而教學中教師靈活的追問是提問有效性的關鍵。不同年齡階段,教師有效提問的策略也有所不同。
(一)深入分析教材,預設問題合理
1.教師提問應充分預設
有效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技能,從而達到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語言教學中,教師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語言教育目的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直接影響提問的有效性。教師要明確提問的目的,使每一次提問都具有指向性。并根據幼兒的知識經驗預設孩子的不同回答,預設不同的應答辦法。
2.教師有效提問的預設策略
年齡越小的孩子教師采用封閉式提問較多,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知識經驗的豐富、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開放式問題逐步增多。開放式問題有利于幼兒思維的發展,對啟發智力大有好處。相對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提問的方式也是以“一問一答”式為主,大班適當增加簡單問題的連問方式,促進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對于教師預設問題,教師的問題技能也應有所變化,適當的選擇性提問可以增加孩子參與應答的積極性;面對教師明知故問的反問式問答。目的是干擾幼兒知識經驗的獲得,形成準確的判斷。面對教學中膽小不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已思想的孩子,教師也可選擇點名讓他們選擇簡單的問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聆聽幼兒回應,靈活調整提問
1.尊重生成問題。
尊重生成問題,不是要求教師死背教案,而在于鼓勵教師隨時掌握課堂教學現狀,靈活應答幼兒的回應修改自己的提問已達到教學目的。教師的隨機性是教師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教師明確教學目的,尊重幼兒調整教學設計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提問不僅可以引起幼兒的注意,把孩子們聚集在一起,還能激發和調動幼兒的思維,吸引每一名幼兒參與學習活動,強化每個孩子參與應答的責任。實踐中我們發現,漠視幼兒應答會打擊孩子的表達意愿,妨礙孩子思維的發展;同樣,教師無效的應答又會干擾教學效果,產生與教學活動無關的問題,俗稱跑題。
2.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有效性策略:
面向全體提出問題,激發全體幼兒回答的意愿;改變提問的語氣、語調激發幼兒對問題回應的興趣;采用集體、個人,一問多答等形式給全體幼兒參與應答的機會。
(三)課后不斷反思,提問技能提高
做一名反思型教師是教師成長的關鍵。教師要善于在教學實踐后,總結教學中提問有效性問題,才能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反思其一是教學目標的達成,其次是教師預設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檢驗教師自身對教材的理解和幼兒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的了解,修改教學過程中預設問題的準確性。
在實踐中我們還發現,執教教師親歷教學過程,在反思中往往會忘記教學中幼兒對問題的應答內容。因此,教學過程實錄及課后分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是幫助教師進行有效反思的關鍵。教師在整理教學實錄中,首先發現每位教師都有不同的習慣語言——“口頭禪”,其次是教師教學中語言表達的準確、優美富有感染力與教師自身文學修養息息相關。在關注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同時,倡導“閱讀伴我成長”的活動,宗旨在于通過教師閱讀大量優美文學作品,提升教師語言水平,促進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有效提問。
教育隨筆:老師也會犯錯
為了搞好衛生,我在班上向小朋友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要求他們講衛生,不亂扔廢紙。
有一次上完課后,我朝室外走去,“老師,你扔東西了,”身后小朋友的喊聲,使我停止了腳步,扔東西?原來,我向門外走時,無意中將手中的紙片扔在了門后,我這是犯了一個多么大的錯啊!口口聲聲要求孩子們搞好衛生,而自己呢?我感到事情非常嚴重,忙將它拾起來放在了小口袋里,我認認真真的向小朋友認了錯,希望能得到他們的原諒。
以后,我特別注意了自己的行為。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會 在小朋友們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總有小朋友告訴老師,老師我不會。那么,老師布置的任務有那么難嗎?并沒有。 繪畫課上,老師要求,用圓圈變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來,例如圓圓的花朵,圓圓的鐘表,圓圓的太陽,以及能想到的各種圓圓的東西。老師的話音還沒有說完,就有小朋友急忙的舉起手來,老師,我不會。 可是我看了一下,他平時的繪畫,挺不錯的,一筆一畫直線畫直,波浪線也有波浪線的樣子,圓也能畫出圓形了,那么為什么用圓圈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就不會了呢? 并不需要思考,我明白他并不是說自己不會畫,而是怕錯。不知道是誰給這些回答不會的小孩子們灌輸的這樣的觀念。只有完完全全照著老師的畫,只有完完全全聽著大人說怎么怎么畫,你這里該怎么畫,你這里該上什么顏色,你這里要畫個這樣的形狀,只有畫的完全跟大人想的一樣,那一幅畫他才算會畫。但是,我們的幼兒園需要這樣畫畫嗎? 并不是。我們要培養個小孩子,是要有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的孩子。如果讓他一味著跟著老師,想跟著以前的想法去做,那么他還有什么進步呢?這種涂鴉式的教學并不是我們所倡導的。雖然老師們能夠理解,但是,再家長這一方面,還得多多的讓家長學習學習。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是自由活動課,伴隨著歡快的"找朋友"的樂曲,孩子們興高采烈的跑到了院子里,有的蹦蹦跳跳地拋接球,有的一個接一個地擦滑梯,也有的三五成群"呼呼"地輕松自在的玩轉呼啦圈…… 看著,笑著,我也好似回到了童年,也不由自主的想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去。 "快看,老師還沒找到伙伴呢!"忽然,不知哪個小朋友看我"孤零零"地站在一邊,喊了我一聲,也打斷了我的思緒。原來,此時在孩子的心里,我已由教師的角色轉變為了他們所信賴的朋友。看著孩子們信任、期盼的眼神,我快步、拿起呼啦圈,加入了他們跳圈的長龍比賽中。并且,我還緊緊跟在前面小朋友的后面,以免"亂隊"違規,這時,有了老師的參與,孩子們玩得更開心了。 也許,這就是老師和孩子們之間平等的交流吧,這就是老師、幼兒間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我明白了,要想成為一名孩子喜歡的老師,那就做他們忠實的小玩伴吧!這,其實很快樂,也很簡單!
"老師,我來告訴你,你能不能不叫朱培濤拍球。"昨天早上,我正在晨檢,朱培濤的奶奶就來告訴我。 我笑了笑問道:"為什么不讓他打球?"培濤的奶奶告訴我,孩子回家說:"俺在學校里不愿意拍球,俺老師就是叫俺拍球,俺不愿意上學了。你快去和俺老師說說,我不拍球了,再拍球我就不上學了。"我聽后對老人說:"孩子很小,拍球是為了鍛煉孩子手眼的協調能力,對孩子的健康有好處。"沒想到老人聽后對我說:"哎呀,李老師,我看著拍球很累人,把孩子累病了更了不得。我不管他什么手眼協調不協調,就是不要累這孩子就行,我來和你說一說,以后拍球不讓朱培濤拍就行了,等他長大以后再練吧!我也舍不得孩子。"說完,老人不再聽我任何的解釋就走了。 我站在那里真不知八個一活動時,是否再讓孩子參加。
我們小班有個孩子叫浩浩,特別好動,凡是在班里和他挨著坐的小朋友,最多不超過兩天,家長便找上門來要求調座位。有的孩子說浩浩抓她的頭發,有的孩子說浩浩打他的肚子,有的孩子說浩浩踩他的腳。不夸張的說,全班小朋友的家長大多數都來找過我。我對浩浩也采取了各種措施,但效果都不大,怎么辦呢? 通過觀察思考,根據浩浩好動的特點,我引導他把精力用在為班級、為小朋友做好事上。安排他作衛生檢查員,每天檢查小朋友的衛生,看到地上有垃圾要撿起來,結果他忙碌并快樂著,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浩浩有了較大的進步。 有一天,又有一個小朋友說浩浩踩我腳了。我就在浩浩旁邊輕輕的說:"浩浩,你不是老師心中的好孩子嗎?今天又是怎么了?"這時,浩浩低著頭說:"老師,我錯了,我再也不打小朋友了。"自此以后,我發現孩子的優點,就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他,浩浩漸漸地能和孩子們友好相處了。
今天,我們班里就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 金濤和鵬濤的家雖離的很近,兩家的家長卻因為孩子在一起時經常打鬧而不和。因此安排座位時盡量讓他們離的遠一些,怕因為孩子吵架而惹來家長的抱怨。 沒想到兩人卻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孩子們來園后玩起了桌面玩具,不一會兒,卻傳來了鵬濤的哭聲,他一邊哭著一邊向我告狀:"金濤抓我了。"我一看,在鵬濤的手腕和脖子上有兩個清晰的、完整的牙印。當我轉過頭去看金濤時,他正嘟著嘴一副我沒有錯的樣子,頓時火氣騰地就上來了,但看到他倔強的小臉,我才想到不能光憑鵬濤的一面之詞就定他的罪。于是,平靜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開始了解事情的始末。這時我才明白,是鵬濤錯在先,搶了金濤的玩具。于是,就發生了剛才的一幕。 幼兒在一起游戲尤其是玩大型玩具時,難免會發生一些跌傷、碰上、劃傷之類的事故。一個班往往只有一兩位老師,一兩雙眼睛要去盯三十幾位,甚至四五十位玩的興致勃勃、滿頭大汗的幼兒,誰也不能保證絕對不發生一丁點兒外傷事故。家長乍見到孩子"受傷"了,一定要穩定住情緒,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高聲驚呼,以免引起孩子不安、驚恐的心理。這時應做的是仔細檢查傷處,搞清楚受傷是由于孩子太頑皮呢還是在游戲中有推搡現象等,并趁機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教育。不要一味責怪老師不當心,老師對每個孩子都是一樣愛護的,孩子受傷,老師心里更著急。 作為教師,孩子在你當班時受傷,一定要做好放學時的家長解釋工作,在何處,什么情況下受傷,受傷情況怎樣,如何處理的,都要詳細告訴家長,必要時還要做自我檢討,態度要誠懇。另外,要盡量杜絕幼兒園中可能對幼兒造成傷害的不安全因素。使幼兒安安全全來園,高高興興回家。
《幼兒教師大班教育隨筆10篇》:幼兒教師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大班教育隨筆篇一 小朋友們小便后洗手是最基本的事情,可是有的孩子卻總喜歡偷懶,有的小朋友 只把手指尖浸濕,有的偷懶不打洗手液,還有的直接洗
《幼兒園保育隨筆19篇》:第1篇幼兒園保育隨筆 【案例描述】 一天中午進餐時,辛李想的奶奶急匆匆趕到幼兒園,告訴我:辛李想小朋友因身體不適,暫時不能吃雞蛋。我頓時著急起來,因為小朋友的菜正好有西紅柿炒蛋。當我們走到辛李想身邊時,我們終
《幼兒大班教學隨筆20篇》:第1篇幼兒大班教學隨筆 習慣養的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身受其累。影響幼兒學習習慣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那么如何才能培養大班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培養幼兒養成遵守各種規章制度,課堂紀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