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托班教師隨筆13篇,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已經上課幾分鐘了,可是祥祥小朋友還是沉浸在玩橡皮泥中。在上課之前我已經吩咐孩子們收好橡皮泥,洗好小手等待上課了。可是祥祥回到座位后,還是拿出橡皮泥繼續玩。雖然我的目光和他交流了幾次,可他仍然無動于衷。怎么辦?我腦中閃過前不久看到一篇雜志上的文章:上課了,有位小朋友還在玩卡片,老師看見了,搶過孩子手中的卡片扔到窗外去了,結果那個孩子在課堂上哭鬧了很久,那個老師的課也無法繼續下去了。看完后,我想:那張卡片在老師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在孩子們的眼里卻是快樂之源,如果換種教育方法,結局會怎樣呢?
今天,相似的情景再現,我何不試試呢?于是,我走到祥祥身邊,溫和地對她說:“先把橡皮泥收起來,下課后老師陪你一起玩好嗎?”說完,我很小心地將他捏的橡皮泥收好,放在我的桌子上。’原以為,我這樣做能贏得孩子的理解和配合。可誰知,我收起他的橡皮泥之后,祥祥還是哭了,而且越哭越厲害,看到這種情形,我問全班孩子:“你們說,橡皮泥能給他嗎?”“不能!”孩子們齊刷刷地回答。見到大家都這樣說,祥祥的哭聲漸漸平息下來了。足球比分直播
課后,我和配班的王老師說起這件事。王老師也納悶兒,說:“今天你的態度很溫和啊,他怎么還會哭呢?”我也沉默了,“為什么會這樣?”這也正是我要的答案。我百思不得其解,一遍又一遍地回憶當時的細節。有了,我知道祥祥為什么哭了?問題就出現在他用橡皮泥捏的那個娃娃身上,那個娃娃還剩一個胳膊捏一下就完全好了,說明,他很想捏好手中的娃娃。不管我說得多么好聽,態度多么友好,我收繳了他的橡皮泥,也就剝奪了他做完一件事的權利。我想,如果當時,我讓他自己收好橡皮泥,并及時安慰他:“別著急,下課后老師和你一起來完成它。”也許結果真的會是另一個樣子。
是的,在我們的教育中,如果碰到類似的情景時,大家不妨試著換一種方式思維、換一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活動區內的圖書角是幼兒自主活動時最喜歡的去處。但由于幼兒年齡小、閱讀的經驗少、自控能力差。因此,每次看完書后,圖書角里總是很亂、圖書有撕破的現象。為了培養幼兒喜歡閱讀、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我決定先教幼兒學會整理圖書。
一、按圖書大小分類。
圖書的規格有大有小,幼兒剛開始都沒有分類的意識,把大的小的混在一起顯得凌亂不堪。于是我先引導幼兒觀察圖書是否一樣大,它們仔細看了看說不一樣大。我請三個小朋友分別將三種不一樣大的書疊在一起,經過一番整理,他們發現共有三類不同大小的圖書。通過分類活動,幼兒對圖書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
二、認識封面和封底。
圖書的擺放規則一般都是封面在上,封底在下。可幼兒因為不知道這個規則而將圖書放得橫七豎八。于是我先教幼兒認識封面和封底,封面一般色彩比較漂亮,圖象比較大,還有醒目得書名。所以幼兒一下子學會了區分封面和封底,他們分別檢查了三類圖書是否都是封面在上、封底在下,發現不是,連忙重新擺正。
三、給圖書定好擺放點。
給圖書分好類,按封面封底整理好。接下來要將他們送回家----圖書袋里,這是比較關鍵的一步。我讓幼兒討論怎樣擺放顯得既整齊又漂亮,小朋友經過討論覺得:不大不小的書放在中層、大的書放進書架下層、小的書放進書架上層。剛開始,有些幼兒會放錯,但總會受能干的幼兒督促、糾正,慢慢養成了習慣。這樣看起來總是很整齊的!足球比分直播
如今,每當看完圖書后,偶有不整齊,幾個能干的幼兒總會搶先把圖書整理得井井有條,再也不用我費心了。現在,我又逐步將整理圖書的經驗遷移到整理游戲角、區域活動材料中,引導他們掌握整理物品的要點------分類整理。
幼兒園教師隨筆:我希望我的家人接我越遲越好
每逢放學回家整隊,孩子們就像一窩憤了的小蜜蜂,爭先恐后的去門口排隊,都想第一時間見到自己的家人。今天因為下雨,家長們就在教室門口接孩子。剛開始,孩子們還能坐得住,不一會,有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墊腳尖看的,有彎腰瞄的,有趴在窗戶上向外探的,也有躲在老師身后急走的,孩子嘛就是孩子,這種心情都理解,就讓孩子吵鬧一會吧,我雖然不太情愿看到這鬧哄哄的場面,但還是忍了下來。突然,王彭浩小朋友跑來對我說:“老師,我希望我的家人接我越遲越好”“什么?”我不假思索的應了一句,“老師,我希望我的家人接我越遲越好”他又說了一句,“為什么?”我感覺自己聽錯了,應該是越早越好呀。“老師,我喜歡你,我想在幼兒園和你多玩一會”他瞇著小眼睛對我發笑。
我的心猛地一驚,反常的行為“我希望我的家人接我越遲越好”,但我真的很感動。
彭浩小朋友最近身體不太好,常感冒也常請假,做為老師的我也只是盡了老師該做的本分工作,晨檢時告訴孩子假如不舒服要告訴老師,課間多提醒孩子喝水,添加衣服,放學時告訴孩子在家要聽家長話,好好的配合醫生檢查吃藥,有時候請假,就給家人打個電話問問孩子咋樣了,也和孩子聊聊天,說老師想你了,很期待和孩子在幼兒園相見。
這一切的一切都該是一個班主任老師的分內工作,卻在不知不覺中感動了家長,也感動了孩子。
作為幼兒老師的我們,就是這樣的知足,雖然有時候被他們氣的苦笑不得,一天下來也好累好累,但孩子們有時候一句不經意的話,就讓我們忘記了所有的疲憊。感覺幸福滿滿,收獲滿滿。
晨晨是班里一位比較內向、害羞的男孩,每次跟別人說話的時候,都是細聲細語,一遇到人多的時候,就開始緊張,更別提讓他大聲的說話了。但是在不大家被關注的時候,卻玩的非常開心。在游戲中,我們時常會聽到晨晨爽朗的笑聲,但是當大家都被他的笑聲吸引過去,晨晨發現大家都在看向自己的時候,立即就“噤聲”了,一臉的不知所措。
其實晨晨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強,只是因為太害羞了,導致他在活動中不敢大膽的表現自己。針對晨晨的情況,我們開始從生活動細節中幫助他克服自己的害羞心理,鼓勵其大膽地參與并表現自己。比如中午午睡前,老師會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孩子們練習脫衣服,小朋友們可以選擇自己脫也可以選擇和小朋友相互幫忙。老師特意讓比較活潑、能力又弱一些的先澤和晨晨挨到一起,先澤把褲子退了一半,卻怎么也脫不下來了,后來先澤讓晨晨給他幫忙,剛開始晨晨特別緊張,使勁往下拽,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后來他發現大家都沒有關注他,自己嘴里不自覺地喊著:“我拔蘿卜,我使勁拔蘿卜,”先澤一聽也來勁了,高興地唱起來:“拔蘿卜,拔蘿卜,黑黝黑喲,拔蘿卜!”晨晨則樂得發出咯咯的笑聲,我們再看他時,他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拘謹,一臉燦爛的笑容,徹底擺脫了害羞心理,完全沉浸到自己組織的情景游戲當中去了。
在孩子們的一日生活當中,我們總會在無意識地傾向于關注那些性格更活潑一些的孩子,對于性格內向、害羞的孩子,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實在對孩子們進行引導的過程中,對過于活潑的孩子,適當的引導與牽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過于內向、害羞的孩子,則更需要相對寬松的環境,因為不是不希望老師關注,而是更需要老師的默默地支持,只有多給他們提供合適的發揮空間,讓他們放開自我,拋開顧慮,盡情發揮,才更有利他們性格的發展,才適合他們的成長。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表現,作為孩子們一日生活的引導者,對不同性格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引導方式,只有做到了因材施教,孩子們才會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幼兒園教育隨筆:老師,你不喜歡我
潘安辰是個淘氣包,有時很討人喜歡,有時很調皮,有時是個愛哭鬼。一次,晨間活動,孩子們紛紛搭起了積木,突然,傳來了沈瑤的哭聲,我還沒走過去,潘安辰走了過來,大聲地告訴我:“我沒打她。”我很奇怪也很驚訝,我還沒問呢?沈瑤說:“潘安辰搶我積木。”“哇”地一聲潘安辰就哭了:“我沒打她,我一不小心手碰了她一下!”我本要說什么,可潘安辰緊接著的一句話讓我有些驚訝,“老師,你一點也不喜歡我!早知道你肯定會說我打的。”我趕緊說:“怎么會呢?有人哭了,老師是肯定要問清楚的,我不可能就聽她的片面之詞!”這么一說,他哭的更厲害了“你就是不喜歡我,因為我什么也不會!”小小的孩子怎么會有這么偏激的想法。是的,最近,每次教學活動,他都以“我不會”結束,為了這件事,我還特意和他媽媽交談過了,難道是因為這件事,孩子才會有這種想法。于是,我趕緊抱住了他:“其實,我挺喜歡你的,看,你長得高高的,帥帥的,回答老師的問題又有創意,如果以后上課認真學習本領,那我會更喜歡你的!”他聽了立即眉開眼笑“哦,原來你是喜歡我的!” 過了幾天,一次我與家長交流,他媽媽說:“可能是因為上次我批評他,我對他說如果你再說你不會做,那老師肯定不喜歡你了!”看,這就是家長的教育。于是,我對他媽媽說,以后多用正面教育,多鼓勵,少批評!
孩子們是越來越棒,我們班上的三位老師看到孩子們進步的點點滴滴,別提心里有多高興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注重培養孩子們做個有禮貌的小孩,例如:孩子們洗手前都知道先挽袖子,不會挽袖子的小朋友就會對老師說“老師你幫幫我好嗎?” 當孩子們不小心把小朋友碰倒時,就會對小朋友說“對不起。”孩子們想玩的玩具,另一個小朋友在玩時,我們引導孩子們不要搶,而是用商量的辦法,“我們一起玩好嗎?”“你玩完了,我在玩好嗎?”··· 有一次,飯后孩子們在圖書區里看書,我發現迪迪正在給欣怡扣扣子,原來迪迪發現小朋友的扣子開了,正在專心的幫助小朋友,兩個小家伙開心的笑著。到了放學的時間,我們給孩子們穿衣服時,一回頭我發現迪迪在給軒正帶帽子,軒樂了呵呵的說謝謝。迪迪害羞的說:“不用謝。”有一次班里新來的寶貝施凝找不到貼有自己標記的椅子,大川、程程幾個熱情的寶貝就會領著凝凝,幫她找到。 這些小家伙們,不但學會懂禮貌,還懂得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充滿了歡笑、充滿了愛!
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里交往范圍小,人物關系少,擯除年齡特點不談,在入園前,孩子都是“自我中心”的。家里玩具隨意玩,孩子是個“小霸王”。而到了幼兒園里,玩具數量有限,任何教玩具都需要輪流分享。因此,入園初期,在托班教室里時不時的發現許多玩具殘骸或是發生兩個小家伙你爭我奪的情景也不足為奇了。
那么托班的孩子到底會不會分享?如何讓他們學會分享?帶著這樣的問題,在托班下學期孩子們已經適應集體生活后我做了這樣的嘗試:
一、圖書、講故事的魅力。
以故事、兒歌的形式讓孩子感受分享,他們很容易接受。通過故事和兒歌,讓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意味著失去。如在故事《玩具一起玩》中,“大家一起玩,你玩一會,我玩一會。”讓孩子明白了怎樣分享,孩子通過故事情景感受一起玩的快樂。
二、游戲的樂趣。
對托班孩子來說,游戲是學習分享的主要途徑。在托班下學期可鼓勵孩子進行結伴游戲,如,搭積木時你放一個我放一個,讓孩子親身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三、隨機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隨機教育幼兒,如:好吃的好玩的和同伴一起分享。或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模仿的榜樣。
四、大方的家長早就大方的孩子。
在家長會和離園時,向家長宣傳“分享”帶給孩子的“財富”。請家長配合,經常與孩子玩分享游戲,或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熏陶環境。
五.鼓勵表揚很重要
托班孩子需要得到成人對自己的肯定和表揚,得到鼓勵后,孩子會更加投入。因此,在孩子有分享表現時,要多多進行肯定和鼓勵。
托班的幼兒都是2~3歲左右的孩子。剛進托班時,我每天都是在手忙腳亂中度過的:這邊剛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邊那個已經尿褲子了;前面的喂飯的勺子剛拿到手中,后面的已經在你背后吐了起來;這頭剛拉開一對打架的幼兒,那頭的孩子臉上又多了兩排牙齒印。那些日子我真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幾個人來用,兩只手根本不夠使喚,頓時覺得自己是那么笨手笨腳。后來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地摸索,我慢慢地領悟到很多竅門。認識到只有轉變學習方式才能真正地為孩子提供、創設出發現、探究、學習的機會與空間。新課程中指出:主動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而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內在需要之一則是學習的興趣。因此,遵循幼兒的興趣,讓孩子主動學習、主動發展。而針對托班的幼兒,對于孩子的主動性我是這樣培養的。
一、創設活動環境,萌發幼兒主動探索的愿望。
一學期的幼兒園托班教育使我認識到要激發托班幼兒學習主動性并不能從責任上來要求幼兒,而應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創設一種適宜的、主動的活動式環境。0~3歲幼兒已有嘗試并探究周圍環境的行為,他們的學習經驗是在感知、操作、探究中積累起來的。因此,為了滿足孩子的探究行為,我在活動室中創設支持性、可選擇性的環境,使其得到充分的活動。如,為滿足孩子操作、擺弄的需要,我們開辟了發展精細動作的“拼拼玩玩”、“我愛小動物”等區角,并在里面擺放著孩子隨時可取的玩具,讓他們進行串珠、敲球、扣紐扣、蓋瓶蓋等游戲。這些在孩子看來是玩具的學具,每一件都滲透了一定的層次性、多功能性和不確定性。在孩子主動探究的基礎上,隱含了讓孩子“開竅”的教育作用。
二、保護好奇心,引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孩子天生就好奇好問,而正是在興趣和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了“我要學”的愿望,并提高了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使活動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橡皮泥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玩具材料。一開始,我就將橡皮泥放在區角中供孩子自由、任意地玩,他們也玩得不亦樂乎。有一天,唯唯在桌子上搓橡皮泥,忽然,她驚喜地告訴我:“老師,小面條!”真的,在她的手中是一根又細又長的“小面條”了啊。于是,其他孩子也紛紛學起她做起面條來。我又及時提供了盤子,鼓勵孩子們產生給娃娃家的娃娃燒面條的快樂情景。
橡皮泥可塑性大、多變的特點讓孩子喜歡。因此,在玩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產生各種想象。而做小面條正是孩子學習“搓”這一動作的一個切入口,老師提供的餐具也為情景開展創設了條件,讓孩子的興趣得到提升,自主產生了要“給娃娃燒飯”的愿望 ,并又成為以后學習團、壓等動作的切入口。讓孩子在情景中學習、在情景中探索,激起孩子“我要學”的愿望。
作為教師,要去發現、接納、欣賞、引導孩子的自主行為,從而使他們獲得滿足,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給孩子留下一個求新、求異、豐富而廣闊的天空,促使他們主動地學習,快樂健康地成長。
新年過后的第一節課,看到我們班可愛的寶寶們,我真是非常非常的激動。他們一個個身體胖乎乎的,穿的衣服野花這招展,很是美麗。同時,我們班又多了幾個新同學。開學的第一天大家坐到一起開開心的玩了起來,我很是吃驚,他們就像老朋友一樣,一點也不陌生。我想可能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只要是同齡的孩子都是有好感的,都不會產生畏懼和陌生吧。隨著他們慢慢的相處下來,他們變得很團結很友愛了,同時也發生了很多趣事。
上學期的時候,由于大家年齡還偏小,偶爾會為了一些玩具發生爭執和打架的現象。每個寶寶的會自私的占有一些東西,也都會同時喜歡一樣東西。這一學期我們班里少了很多爭執,多了幾分和諧。開學前幾天,有的年齡過于小的寶寶會有想家的念頭也會哭鬧,但是,這次的我有了上學期的經驗不再措手不及了,我多了幾分處理事的能力。同時,也多了很多小幫手。這次當剛到的寶寶哭鬧時,我一時不能照顧好幾個人,但是,我們班的老學生會挽起正在哭鬧的新同學的手,又是安慰,又是拿玩具給他們玩。雖然,都是兩三歲的孩子,這個年紀都是需要大人去哄得,他能自己控制住自己不頑皮變得很懂事真是很了不起得件事。真的就像小大人一樣有模有樣的帶給新同學正能量真是件好事。對他們真的是讓人喜歡的不得了,我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夸這些可愛的寶貝們了。慢慢的,我們班的哭聲銷聲匿跡了,我覺得這不僅僅是我自己努力的結果,還有那些小幫手很給力的正能量。
突然,我覺得自己好幸福。有一個好的班級好的秩序才能有更好的有精力去發揮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好像國家的統一,家庭的和睦,班級的團結,朋友的友愛就是如此的幸福吧。
我們班有個聰明聽話的乖寶寶叫豪豪,他非常招人喜歡。由于他比我們托班的其他小朋友大兩三個月,所以,他的“本領”相對來說比其他小朋友多得多。例如:能和老師聊天,會聊的五花八門,好玩極了。能自己玩自制玩具,自己鉆研各種玩具的玩法。也能和別的小朋友搶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其他東西。但是,有一樣本領我沒發現,那就是說謊。
豪豪是坐校車來學校的。周一早上,所有小朋友都到了,就是沒見好好的蹤影。我跑去問跟著老師,才得知原因。跟車老師說“豪豪早上一靠近車就哭,哭得很厲害,她媽媽問他原因,他說老師打他了,不想上幼兒園了,所以 她媽媽就把它抱回家了”。聽到這個原因后真的是讓我百口莫辯,猶如晴天霹靂,我不知如何解釋。我只好回教室了,后來,我還是給豪豪媽媽打去了電話。我想把這個天大的誤會解開,我首先問了好好在家的情況,她媽媽說他平時很嬌慣,想法很多,理由很多,不想干的事會有很多種理由。我又慢慢解釋了打人事件,她媽媽笑著回答“我自己的孩子,我清楚,昨天他姥姥來我們家了,豪豪估計是想和姥姥在家玩,不想上學,才說的理由”。她媽媽多次說道“沒事,沒事,我們的孩子,我了解他,你放心吧老師,下午他姥姥回老家了,我就送她去學校”。這下子我心里輕松了好多,而且,下午豪豪媽媽果然把豪豪送回了學校,他不僅沒哭還高興地和媽媽說了再見。
最后,我終于理解了孩子“善意的謊言”,其實童言無忌,說過的話都是心里最善良的話罷了,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說實話但又不要扼殺了他們的天真無邪。
作為一個剛參加工作的新老師,我對孩子的熟悉和經驗還是不夠的,但是對于一個托班的老師,我選擇了以“媽媽的方式”對待孩子。園長說過“愛護自己的孩子那是天性,是人的表現,可是能把別人的孩子愛戴了,保護了,那就是神的境界”。我一直在努力著,也許做不到最好,我爭取做到更好。
我特別喜歡觀察我們班的寶寶,有一位漂亮的小美女叫茹茹,我非常的喜愛她,她不僅長得美麗而且聰明可愛討人喜歡。第一次和茹茹接觸是上托班的第一天,從她媽媽懷里接過茹茹,媽媽提醒她和我打了招呼,我欣喜地吻了她的臉,她也很禮貌的吻了我的臉。不經意間偷偷告訴我說“老師的你的臉軟軟的像面包。”哈哈,當時我只是覺得小寶寶好好玩,慢慢的我開始留意她了。
漸漸地,我才發現茹茹是一個想象力非常強的寶寶,有一次有一個小寶寶萱萱哭了,茹茹很主動的去哄萱萱開心,不一會萱萱就不哭了。而且茹茹把萱萱的眼淚放到了自己的胖乎乎的小手里,折成九十度角給我看說道“老師快看看,我的小沙發里有一滴雨點。”我覺得她不是頑皮是個開心果。
現在,小托班的寶寶個個都和茹茹一樣特別的討人喜歡了,茹茹和他們也成了好朋友。
豆豆的進步不禁使我想起了上次的那件事情。有一天,大家都在拼拼圖,小豆豆一直在晃悠晃悠地轉來轉去沒事干。我催了幾次他都沒有開始拼。催急了,他自言自語地說:“我外婆會拼的。”這樣的回答令我大吃一驚。我把這樣的情況跟他的外婆進行了交流。并且多次對外婆說:“你在家里不要再包辦孩子的一切了。”外婆也承認了自己確實太包辦了。但同時她也說到:“我已經這么早讓他上幼兒園。”(他是托班年齡不到就上的。)
我當然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外婆把希望寄托在幼兒園的教育上了。所以我不能在重復家里的包辦的教育。要努力克服他的依賴性。
所以在每次他不動手,在依賴思想萌芽的時候,我總是努力地去糾正他。
實際上這樣的過程已經持續了很長的時間了。
可也總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小豆豆有了一點點小進步。這讓我看到希望,我會繼續努力的。
最近自由活動的時候,我發現有好幾個調皮的孩子推小椅子跑。為了孩子們的安全,我立馬讓孩子們圍坐在我身旁,我給他們講不能推小椅子跑的原因。
對于托班孩子,他們認為周圍的所有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我抓住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用小椅子的口吻對孩子們說:“小朋友,請你們以后不要推我了,你們可以用兩只小手把我搬起來,你們推的我還難受,你們有時候用力推我的時候,都把地板阿姨的臉劃傷了。”孩子們一起說:“以后不推小椅子了”。
午飯后,我組織孩子們把小椅子帶回去曬太陽,我驚奇發現,以前推椅子的那些孩子,都輕輕的搬著椅子,把椅子擺的整整齊齊。
我感悟到:托班的孩子對很多日常現象喜歡擬人化,他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會言語,只要根據孩子們的心理發展特點加以引導,教育效果才會更好。
《大班教育隨筆200篇范文》: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1 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幼兒園教師教育抱著新的面貌、新的氣象、新的渴望,幼兒園教師教育再一次迎來了那群活潑天真的孩子們
《大班10月份教育隨筆200篇》:大班10月份教育隨筆第1篇 1、有趣的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們自由分散活動,我剛走出活動室,就聽到一群小朋友圍在一起大聲地說:“哇塞!好漂亮呀!”“對
《教育隨筆4篇大班》:第1部分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聲暑天寒。"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鐘愛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鼓勵孩子會使他們更加康健成長,而批評打擊的一句話,會讓幼兒變得畏縮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