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上學期觀察筆記19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幼師心得:好心情、好心態會使你更年輕
常常聽見周圍的人說當幼兒園的老師最年輕,永遠都是和小孩子在一起,由此,我想到大概是因為心態的問題吧,小孩子永遠都是無憂無慮的,而相處久了就會被這種感覺給包圍,自己也會變得如同小孩子班純真可愛。但是在老師的圈子里卻有著不一樣的看法,我有時也會有這樣的感覺:累、煩。確實,一個人面對著這么多的小孩子,他們的紀律性不強,他們的控制力不夠,往往一個微小的動作就會引起他們的哈哈大笑,一個游戲就會使他們瘋狂地去玩耍。而此時我們教師就要去干涉他們,常常擔心跑多了會累,跑得快了會摔跤。而當他們在您的再三叮囑下還是出現了失誤或犯了錯誤時,你的心情會很失望,有時會很冒火,此時的你覺得自己會比別人老得快。而這時前面提到的心態就非常重要了,我們要懂得克制,懂得換位,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征。
記得有一次出去活動時,讓孩子們玩“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先由老師當老狼,孩子當小白兔,讓孩子們看老師示范一次,孩子們興奮極了,都想玩。當聽到口令后,孩子們一個比一個走得快,都超出老狼很多。再等老狼去抓的時候,孩子們跑得太快,沒有遵守游戲規則,一不小心有幾個摔倒了,幸好在草地上,沒有出現摔傷。在這時,看到他們摔下去的一刻,我的心也蕩在半空中,深怕有個摔痛,同時心中的那股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出來了。“跟你們說了要小心,別爭著跑,你看你們還是不聽”這句話剛到嘴邊,我突然意識到了什么馬上收了回來,我沒有進行批評,而是微笑著對他們說,為什么會摔倒呢,是不是沒有遵守規則呢?這種態度比大聲批評效果要好,老師的幫助、鼓勵下,那幾個孩子到游戲最后都遵守著規則,再也沒有摔倒過。當孩子勝利的時候,臉上都露了喜悅的表情。
我想,如果一個老師能做到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一個好的心態,那你真的會越來越年輕。所以心情越不好的時候,就要更控制自己,努力做一個孩子們心中的好老師。
教育筆記:有個性的孩子
燁燁小朋友長得可愛,是個很聰明的孩子,老師也很喜歡他??墒沁@孩子比較有個性,不喜歡別人說他,有時小朋友說他什么,他就會張嘴大哭起來。記得有一次,我和畢老師在前面說:“這學期燁燁懂事了,學習也有了很大進步。我說話時,他用眼睛一直盯著我,以為我在說他不好呢?他當時就問我:“老師,你說誰呢?"我說:“說你呢唄?”只見他走出座位,我說:“你干啥出來了”?他一本正經的說:"我打你呀,誰讓你說我了”。我說:“老師是在夸你呀”?他聽完說:“那我不打你了”。他回到座位,我心想:“現在的孩子真是太有個性了,不許別人說他的不好,不能接受批評”。過后,我和孩子家長溝通,他媽媽說:“老師,孩子在家不聽話,脾氣倔,誰也管不了,以后你要多費心,幫我管管”我說:“放心吧,孩子畢竟小,慢慢來,一點一點教育”。通過一年大班學習,現在孩子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改掉了很多壞脾氣,再也不那么任性了。
教育隨筆:觀察用熱水澆的花
今天午餐過后,帶著孩子來到外面,發現我班的花架上花盆里的土都干裂了。于是趕緊叫孩子來給花澆水,話剛發完,平時精靈淘氣的XXX小朋友早已端了一杯水“嘩”地一下倒了下去。只見花盆里直冒熱氣-----看到這一切,知道生氣已毫無作用,何不問一下他為什么這么做的理由呢?于是我趕緊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說:“我們小朋友每天都喝熱水的,所以我也一樣給他喝開水”。于是我把所有的孩子都叫到跟前,對他們說:“老師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XXX小朋友用熱水來澆花。咱們以前從來都沒有用熱水澆過,你們想不想知道熱水澆的花好還是涼水澆的花好?用熱水澆的花會怎么樣?”小朋友都非常感興趣。于是我就讓XXX每天觀察用熱水澆的花,看一看到底會發生什么現象。
小朋友們的興致可高了,經常跑去看,結果可想而知,二天過后,用熱水澆的花枯萎了。孩子們都非常想知道這是為什么,我并沒有急于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讓他們自己去想。孩子們紛紛說,“熱水把花燙死了。”“熱水里沒有營養所以花才會死掉。”……我肯定了小朋友們的想法,又出主意讓小朋友回家考考爸爸媽媽這是為什么。孩子們的答案更準確了。孩子們經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許在我們看來非常幼稚可笑,但我們應該尊重孩子,讓他們親自去實踐。在實踐過程中,自然結果的反饋會調整孩子的認識,這比我們直接告訴孩子結果要好的多。孩子的童心需要我們精心去呵護。
教育筆記:讓我也當一次小老師
教育是門藝術,要掌握好這門藝術并不在于教齡的長短,我雖然已有11年的教齡,可對這門藝術,我卻還只是個叩門者,倒是這11年來,因為品嘗了一些教育的苦樂酸甜,使我感悟很多,在這里我舉一個例子吧!
馬亦心在幼兒園特別特別愛當小老師,只要老師說一句“看哪個小朋友休息的好或是坐的好,就會請表現好的小朋友來當小老師”,這時的馬亦心表現肯定是百分百的好。而當老師叫到她的名字讓她如愿當了小老師,那她就能很出色的完成老師交給她的任務。問題是,要是沒點到她的名,那她就會完全懈氣了,表現不再出色,只是馬馬虎虎、隨隨便便的。像上星期,我就故意沒去叫她的名,想不到,馬亦心自己站起來問老師“你怎么不叫我做小老師?”,頗有些興師問罪的樣子,我就說那下一次請你吧,可沒想到,隨后的馬亦心故意不坐在椅子上,而是坐在了桌子上,好像和老師唱反調,我批評了她,她還倔強地別過臉去。我感覺馬亦心的表現欲望特別強,有人關注她了,她就會做的很好,要是無人理她,她也就馬虎過去了,平日里是個機靈鬼,而且很會說話,很會反駁人,我們老師經常會被她的話塞得沒了下文。不過馬亦心的確是班上比較能干的孩子,比如:拿東西,到別班找人或是做老師之間的傳話筒等等。因為她在全班幼兒中的這種“威信”,所以我還是經常請她當“小老師”,負責在游戲活動時間帶領大家一起做游戲,在休息時間負責“整頓”紀律。
有一天,問題出來了。周行的奶奶來接他時向我告狀說:“老師,哪個叫馬亦心?她打我家丁子豪幾次了,他都沒還手,如果以后再打,我要跟她不客氣了。”等她走后,我對錢老師說:“照例馬亦心表現很好的,怎么會打周行呢?”后來我們猜想到一定是她在做小老師時打的。我決定找機會好好觀察一下馬亦心。
這天,我照例請馬亦心做“小老師”,馬亦心走到臺前,和大家玩起了“請你猜猜我是誰”的游戲,她一邊帶著大家玩,一邊不時的用眼神與不聽話的幼兒對視,像個老師樣的睜大眼睛盯著別人,不守規則的孩子也就不敢再動了??吹叫蝿荼凰刂频煤芎?。我便上了一趟廁所,就這么一會兒的功夫,教室里卻傳來了整齊的“凱凱”加油,“凱凱”加油的叫聲。我趕快回到教室,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只見馬亦心就在凱凱座位旁兩人劍拔弩張,互相怒視,都有點怒發沖冠了,誰也不讓誰。“發生了什么事?怎么啦?”我趕緊平息了大家的情緒,準備了解事情的經過。小朋友們七嘴八舌的說起來,馬亦心更是大聲叫著:“老師他不守紀律,不聽我的話。”眼中充滿了讓我幫助她的目光。原來是馬亦心發現丁子豪在下面講話,就叫他到臺前“罰跳”,必須她說停的時候才能停下。丁子豪果真按照馬亦心的要求不停地跳了起來,這時凱凱發出了“不要聽她的話”,引起了馬亦心的極大不滿,她沒想到還有人敢不聽自己的話。她非常生氣,徑直去找凱凱理論,誰知凱凱不甘示弱:“哼!就是不聽你的”,兩人就爭執起來,誰也不示弱,就出現了剛才的情況。我趕緊平息事態,當著全班的面教育了馬亦心,我并心平氣和問馬亦心:“你在做小老師時有沒有打周行?”她說:“我做小老師時,他常常不聽我的話,所以我就打他了,是輕輕打的,我聽了之后很生氣但我并沒有表現出來并叫她對小朋友們要好,不能用懲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如果碰到難題可以請老師幫忙并讓她給丁子豪、周行道歉,馬亦心很委屈的樣子,眼淚直打轉,但她還是表示今后再也不對小朋友兇了。事情解決了。
通過這件事不由讓我想起了上星期一發生的一件事,建鋒的媽媽來接他,向我了解孩子在班上的表現。我說建鋒很乖、很聽話,就是膽子小些。他媽媽同意了我的看法,但最后說了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她說:“祝老師,您猜前幾天建鋒跟我說什么?”孩子能說什么呢,我好奇地等待下一句。“他說,你跟祝老師說說,讓我也當一次小老師。” 我當時一愣,停了幾秒鐘,才邊想邊說:“是啊!我真沒讓建鋒當過小老師。”
現在,“讓我也當一次小老師”這句話總在我腦子里轉。我聯想到有時請孩子當小老師,只注意了能力強的、聰明的孩子,而很少請調皮和默默無語的孩子,以致于我說請小朋友當小老師的時候,調皮的孩子不屑一顧,知道一定沒自己的份;老實的孩子則用乞求的目光注視著我,心里肯定在想,老師您請我吧!而我卻真的忽視了他們,當孩子用求媽媽幫忙的方法來告訴我時,我的心真的被震憾了。
這件事還引起了我的反思,“小老師”的選擇不應該是隨意的,不能以自己輕松為目的。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有鍛煉的機會。在后面的日子里,我在選“小老師”時,不再是只選某一個人,而是注重發現誰有進步就選誰當“小老師”。平時還要注意觀察、了解孩子,努力去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深刻地體會教育孩子無小事,做老師的如不重視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久而久之,易使孩子形成自卑、缺乏自信心等心理障礙,而這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一切都要從小開始培養,這樣才能會讓他們更好的健康成長!
教育筆記:老師,我不敢唱!
記錄:
5月初xx少兒頻道將到我們幼兒園錄制“小葵花寶貝好聲音”的節目,4月底老師們就向家長告知了這個活動。請有意向的家長到老師處報名。
我們班總共有5位小朋友的家長進行了報名。于是我們將在班級內先進行選拔,一天下午老師給報名的幼兒創造了一個班級小舞臺請幼兒先在班里表演一下。
先請浩浩表演,發現浩浩膽子比較大,唱歌時聲音較響只要再練習一下到時上臺沒什么大問題。接著請另外一個小男孩,可是這個孩子膽子比較小,先是不肯上臺,在老師的鼓勵下站到了臺上,可是他卻說:“我想不起來了!”還有一個小女孩在唱的時候是邊唱邊留眼淚的。
針對孩子們的個體差異,我和家長個別進行了溝通。對于膽子大的孩子我們要給他配上動作進行表演,對于膽子比較小的小朋友要先給他們鼓勵,克服心理壓力。
在表演的前面幾天老師和家長一起努力,這幾個小朋友有了不同的進步。在表演那天每個小朋友都發揮很好。
分析: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針對幼兒的性格特點作為老師和家長要能讀懂,因材施教。如邊唱邊哭的女孩子,事后我和她進行了溝通,這個孩子就告訴我說:“我不想到前面唱,我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唱。”于是我就開導她,告訴她:你是最棒的。慢慢她就敢上臺表演了,只是聲音比較小。針對這個孩子比較怯場的表現,那我們就安排其他一個小朋友和她一起上臺。這樣她的內心有了依靠,膽子大了更愿意表現了。
教育筆記:老師,我也坐好了
XXX小朋友是我班典型的“調皮大王”,他已經上了一年幼兒園了,在來我班之前早就久聞他的大名,好多老師和我說:“XXX上了你班你難纏了。”
果不然,來到我班沒幾天“原形畢露”了,腳底下就像抹上了油,不管是在教室還是室外,和小朋友打架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著,咬人、抓人更是常有的事,惹得家長們經常來找,因此,XXX也成了我們最頭痛的事情。
今天,我們在學古詩時,有些小朋友興趣不高,我便說:“誰做好了,并且背的很好,就給誰貼小紅花。”雖然有這樣的誘惑,可還是有的小朋友我行我素。
“老師,我坐好了”。雖然聲音有點低,我一聽見就知道是XXX,只見他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那可愛的樣子真是讓人又好笑又感動,我便及時對他進行了表揚,并給他貼了一個漂亮的小紅花。
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對孩子適時鼓勵和引導,是每一名教師所必須具備的。
教育筆記:小小理發店的故事
今天小朋友們的興致都很高,理發店的生意也不錯。于是我便走了進去,我以客人的身份,詢問了一下理發的價格,但是王逸辰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所以我就叫了在一旁無所事事的陳億衡過來當服務員,招呼等待理發的小客人。果然,理發店里的秩序好了一些。過了一會兒,當我再次走過去的時候,陳億衡卻不在理發店了,我便問王逸辰,王逸辰說他出去買東西了,可是我去找了一圈都沒發現陳億衡的身影。等到下班收拾物品的時候,陳億衡小朋友還是沒有回來。在本次活動中我了解到幼兒已經有了要及時幫助他人的意識,幫王逸辰一起打理理發店。但是幼兒的責任感可能稍微弱點,任需要別人的提醒。事后我找到了陳億衡,問他為什么沒有去整理理發店的物品,結果,他說他忘記了,所以以后應該多多提醒陳億衡,使他逐步養成整理物品的意識。如果有進步,應該及時的鼓勵他。
教育筆記:排隊的習慣養成
今天戶外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們排隊喝水,來了一陣吵鬧聲,保溫桶旁的幾位小朋友喊著“要排隊 要排隊”我連忙趕過去原來是程程張開雙手,當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小朋友們被擋住了,擠在一起亂成一團。我把程程拉開他卻僵在那里不肯走還大聲哭喊起來“媽媽媽媽”我耐著性子對她說“老師不批評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么了。”這時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說“程程不排隊還插隊。”“他還推我”聽到孩子們紛紛告狀程程繼續大聲的哭喊。“真是這樣嗎?我相信程程不排隊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說給大家聽聽吧”聽了我的話程程擦了擦眼淚慢慢停止了哭喊,還略微帶點哭腔地說“我口渴,我不要排隊,他們太慢了。”“小朋友你們渴嗎”“我們也很渴。”“小朋友們都很渴,這該怎么辦呢?誰愿意讓程程排前面”。這時有一個小朋友愿意讓程程排前面我表揚了這位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也跟著說愿意。“程程,小朋友們對你真好”程程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下次也讓小朋友排我前面。”這件事后,我引導孩子們討論我們的隊為什么總排不好,他們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隊的原因我們又討論怎么才能把隊排好。
通過這些活動我深切的感到幼兒的常規習慣養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點的關注、教育、并采取多種方式去進行培養。另外,常規教育也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不能死守。
教育隨筆:要媽媽喂飯的孩子
過完暑假孩子們回到幼兒園,猛然感覺他們都長大了了,不僅個子長高了,而且感覺都更懂事能干了,果然大一點就是不一樣。上中班后小朋友們基本都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時還會幫助老師,幫助同學,進步可真不小,作為他們的老師,也心里感到開心又欣慰!
班上有一個小可愛,叫“彤彤”,她聰明可愛,惹人喜歡,但是就是特別喜歡在媽媽面前撒嬌,什么都要媽媽幫助她,自己的小手不愿意動。媽媽是位溫柔有心的媽媽,可是就是扭不過彤彤,很多事都會慣著孩子,依著孩子,缺少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在小班下學期經過我們的努力,彤彤已經學會自己喂飯了,而且進步很大,可是過了一個暑假,孩子的諸多壞習慣又回來了,小朋友們在吃飯時她總是不吃,東張西望,用小手抓菜玩,有時還會脫掉鞋子,把小腳架在桌子上,怎么說都不聽。于是,我在放學接人時和媽媽溝通,向她反應孩子開學后的情況,結果在和彤彤媽媽的交談中找到了問題所在。
原來在放暑假后,媽媽沒有在家里堅持培養彤彤在幼兒園養成的一些習慣,一放假就開始每天由媽媽喂飯,整個一個暑假孩子沒有自己喂過一次飯,每天媽媽喂,而且在喂飯時習慣還特別不好,東張西望、手里玩玩具、到處跑、或脫掉鞋子吃飯。媽媽說的一切都在幼兒園體現出來了,吃飯時東張西望、邊吃邊玩、還常吃飯脫掉鞋子。所以孩子的一個壞習慣就是這樣不經意間養成的,一個好習慣要培養好要花很多時間,花很多心思才能養成。我們在幼兒園花了小班整整一年的時間才把彤彤吃飯的習慣培養好,到上個學期以見成效??墒且环偶賸寢屢驗閮蓚€月沒有注意孩子習慣的培養,彤彤在吃飯這方面的習慣又打回原形了,又要從頭開始。壞習慣就這么容易養成,養成后還特別難改。和彤彤媽媽溝通過后,媽媽也意識到自己在暑假沒有堅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并意識到了習慣培養的重要性,現在在全力配合幼兒園糾正彤彤的一些不良習慣,也相信通過我們家園雙方的共同努力,彤彤慢慢會養成各方面良好的習慣。
從這件事我深深感覺到家園配合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習慣培養上,不能只在幼兒園管好孩子,而孩子在家的狀況卻一概不管,那會讓教育非常吃力還沒有效果。俗話說5?2應該等于7,而不應該是等于0,在幼兒園培養孩子們好習慣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常和家長溝通,家園合力,才能真正把孩子培養好。家園共育,我們努力的方向!
教育隨筆:從孩子不愛上幼兒園想到的
這天,有家長說孩子不愛上幼兒園,總是說某某孩子打他,跟老師了解是什么情況,由此,產生了想跟一些家長說說這個話題的想法。
首先,我想跟大家談談孩子之間存在的差異。每個家長都要接受每個孩子存在不同的差異問題,有的孩子淘氣,有的孩子安靜,有的孩子活潑,有的孩子內向,這也是我們老師必須接受和面對的孩子個性差異問題,孩子回家會說誰誰打我了,誰誰搶我東西了,事實上,幼兒園小班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階段,他覺得喜歡的玩具就是他的,他們之間的沖突,往往是因為想占為己有,所以才動手,我們的教育策略往往是有針對性的疏通,嘗試引導幼兒學習禮貌相處,做錯了事的孩子能夠主動道歉,讓孩子更多的嘗試與好朋友分享,輪流或者共同創設情境玩都喜歡的玩具,畢竟,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小團體,這個“打”,有一定意義上的不都是存心的去“打”某個孩子,我的意見是家長在愛自己的孩子的同時,也要嘗試愛同班的其它小朋友,包容孩子的缺點,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糾正缺點,畢竟,回頭看看,自己家的孩子身上也可能存在別人家的孩子身上沒有的,也需要時間糾正的缺點。
再次,想跟大家說說孩子的語言發展特點,小班階段的孩子受年齡限制的關系,語言發展中有一條就是:喜歡重復、模仿,有一個孩子說“誰誰打我了”,其它的孩子就會想起之前的某一天,或者某一件事人云亦云,很認真的樣子跟著附和“誰誰也打我了”,所以有時候,聽到孩子說“誰誰打我了”時,不妨家長們耐心的問問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評判一下到底誰是誰非,幫助孩子也嘗試自己應對與幼兒交往的更好方式,然后更好的疏導一下孩子的情緒,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家長不要拘泥于“誰誰打我了”就妄下結論,其實,每一個成人都了解,有些幼兒之間的沖突,是不可能用誰是誰非來蓋棺定論的。
最后和家長溝通一下孩子說“不愛上幼兒園”這句話,孩子會因為想起各種不愉快而產生不愛上幼兒園的想法,我們做老師和家長的是不可能阻止孩子有這種想法的,我們唯一能做的,是不是都不要當著孩子面說孩子不愛上幼兒園的話題?有沒有想過,不愛上幼兒園的孩子更會受你在他面前說“他不愛上幼兒園”而產生“不愛上幼兒園”的負能量?我們家長和老師孩子更多的是轉移目標話題,嘗試轉換用正能量的話題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嘗試給幼兒回憶和同伴,老師之間的許許多多有趣的活動,打開孩子的心結,將孩子愛上幼兒園變成一件愉快的事。
家長有問題提出,教師才會有目的的關注,如此一來,誤會就會漸漸少了,融洽就會漸漸多了。
教育隨筆:大班孩子可以很安靜
自從到了大班,孩子們的各方面能力都加強了,他們能自己穿衣疊被子,能迅速拍好隊伍,能聽明白老師的要求,也能迅速加入到游戲中去,遵守游戲規則。可是,對于大班教師來說,有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就是:大班的孩子越來越吵了。
特別是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孩子們穿得少,活動更加靈活,可是這樣的“靈活”使得班級中越來越吵,老師也要很多次都用不同的方法來讓幼兒安靜下來,可是這樣循環往復總是得不到最終的解決。
我陷入了思考……一味地兇,可能只能安靜一時,幼兒們聽了就過了,或者他們只是就安靜地坐那兒,象木頭一樣,我認為從幼兒身心方面來考慮都是不合適的。于是我就會允許幼兒在活動中小聲地交流,或小范圍地活動。如音樂活動中自己找地方和同伴結伴跳舞做動作等。可是有時候,我的好心并沒有得到好報。有個別幼兒會自由地穿梭,或故意搗亂,推擠邊上小朋友,引起告狀。于是,接下來,我把跳舞的事情先放一邊,把他們先調整紀律。接下來孩子們安靜多了,可是我和他們的心情已經沒有了剛才的輕松和愉悅,活動只好草草收場。
這幾天天氣特別炎熱,孩子們吃好點心與吃好午飯后,又開始吵鬧,他們似乎不懂得熱了就要安靜下來,要是能像剛來學校一樣安靜就多好呀。忽然我腦袋中靈光一閃,想到他們來學校第一天,我給他們講了個故事,他們不僅聽得津津有味,還特別安靜,于是我開始拿起班級中的故事書。果然,孩子們看到我拿書了,馬上停止了和其他幼兒的玩耍,開始盯著我的書本,等到我開始小聲講故事了,幼兒們居然都不講話了,都開始認真地聽我講故事,還對故事中的一些片段引起了共鳴,于是我就故意將聲音放低,再將速度放慢,或者有時候特別有帶情緒,幼兒們一下子就進入了故事,沒有誰再亂說話了。一個故事講下來,沒有吃好點心或者午飯的小朋友都吃好了,幼兒們也沒有哇哇大吵,這樣我們又開始進入下一個環節,并且趁著幼兒們安靜的時候,我再次強調了下一環節的要求,果然,幼兒們的注意力要比平時好得多。原來大班的幼兒們也可以很安靜,我們可以利用他們較成熟的思維來說一些稍微有難度的話題或者故事,讓幼兒們增長知識的同時也能安靜下來!
觀察筆記:蹺蹺板的誕生
幼兒姓名:中一班軒軒(6歲)
觀察教師:**
觀察日期:**年**月**日
觀察時間段:(10:25——15:30)、(15:30——15:35)、(15:35—15:40)上午的三個時間段。
觀察地點:戶外游戲環境之“動感地帶西”
客觀描述1:
我搭好“橋”了!(10:25——15:30)
孩子們紛紛去取攀爬架和輪胎等器具,只一會兒功夫,他們就搭建了簡單的游戲場地了。我看到他們將攀爬架搭建成了平行的兩條道,輪胎則都隨意的擺放在南面的一頭,零散的排放著,并無秩序。沈睿軒從走廊邊“嘿喲”“嘿喲”地搬來了一塊大木條,我以為他會去架在攀爬架上當做滑滑梯,可是他嘗試了一會以后,發現大木條并不可以架起來。
“老師,這個木板可以放哪里啊?”軒軒看到我注視著他,他主動地詢問我。
“你看看哪里需要,再去架架看吧!”我并沒有直接明示他。
“我去看看那里吧!”他想了一下,就抬著大木條走到了許多輪胎的地方。
不一會兒,我看到他把大木條架在了大輪胎上。“我搭好一座橋了!”他興奮地跑過來告訴我。然后夢悅小朋友便開始往“橋”上走,軒軒則在一頭坐下來攔住了夢悅:“哎哎,這個橋不可以這樣走的!”可是夢悅小朋友要從“橋”上過去,軒軒便讓開了。
客觀描述2:
“蹺蹺板”的誕生(15:30——15:35)
就這樣,軒軒搭建的“橋”成了小朋友挑戰的必經之路。軒軒并沒有停下來去挑戰,我看到他看著小朋友玩了一會以后,又走開了。這次他依舊走到走廊邊,他又抬起一塊大木條,“嘿喲”“嘿喲”搬過去。他把大木條又一次架在了兩個輪胎上。剛剛等他放下大木條,博榮小朋友就坐在了大木條的一端,哲昱小朋友跨上了大木條的另一端。又被其他小朋友占領了。軒軒似乎想要說什么,但又沒有說,他抓抓腦袋,看看走廊那邊,還有一個大木條,他又飛一般的跑過去,搬起來一個大木條,這次他一邊走一邊左右巡視,似乎要想怎樣處理這個大木條,這次會有什么想法呢?
客觀描述3:
玩蹺蹺板啦!(15:35—15:40)
這次軒軒選了一個單獨的輪胎,他小心翼翼的把木頭架在了輪胎上,架完了以后,他走到中間,把木頭又放穩當了,看到木頭完好地紋絲不動以后,他才開心的笑了笑。
“錢櫻月,你快來,我們玩蹺蹺板吧!”軒軒對著正在走輪胎的錢櫻月大喊。錢櫻月走了過來,看到軒軒架起的大木條,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該怎么玩,兩個人一個坐在這頭,一個坐在那頭,開心地玩起了蹺蹺板。然而玩了一會,軒軒發現并不順利,蹺蹺板似乎很難蹺得高,他琢磨著不知道怎么繼續玩好。兩個人都不過癮,將蹺蹺板重新調整了一番以后,又開始蹺,這次蹺蹺板還是和先前一樣,并不能很好地蹺起來。
“我們去那邊玩吧!”軒軒開始出主意,“好啊!”櫻月一口答應,于是兩個人將木條和輪胎一起抬到了南面輪胎的一頭,重新開始搭建好了蹺蹺板。兩個人又玩了起來,邊上的幾個孩子看到了,也一起加入了進來,于是變成了四個人一起玩蹺蹺板游戲了。
更多的小朋友看到蹺蹺板,也想加入,我問軒軒和小伙伴們:“大家都想玩,我們可以怎么辦呢?”孩子們七嘴八舌,想出不少的建議。他們最后決定把蹺蹺板游戲作為今天游戲挑戰的一個關卡。
幼兒原因分析:
從三個游戲觀察的片段可以看到:
1.軒軒在游戲中剛剛開始的行為是比較無意識的,他對大木條可以怎么搭建起先都是局限在原有的經驗之上的,而當遇到了一些實際的問題的時候,便刺激了他產生新的游戲的想法。
2.軒軒在游戲中并不是容易放棄的孩子,語言智能的發展比較突出。雖然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但是可見他還是有一點的挑戰耐心的。只是在游戲中又出現了一個人單獨行動,缺少一定的合作技能,對于大家合作搭建的關卡似乎漠不關心。
對策與建議:
1.肯定與鼓勵。在對軒軒在游戲中積極探索,克服困難的行為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表揚。特別是他一次次的嘗試將大木條進行構建,給我們創造了“橋”的玩法,以此激勵其他小朋友也要多多在游戲中創新。
2.加強合作精神。在集體的合作游戲中,我們需要發揮大家一起合作,一起互相學習幫助的能力,所以在游戲后面,我也是鼓勵軒軒和小朋友們一起將“蹺蹺板”的單獨游戲加入到集體的關卡挑戰中,這樣也能增加本次游戲的挑戰性和娛樂性,也能讓孩子們獲得不一樣的游戲體驗。
3.提升弱勢智能。在游戲結束以后,可以讓軒軒說說自己在游戲中的想法,讓他知道游戲中要如何去和小朋友友好游戲,也可以激發一些自我認識智能的提升。
幼兒教育隨筆:觀察霜的變化
今天早上到園以后,我像往常一樣拿起掃箸帶領值日生到室外打掃衛生,突然馬海燕小朋友說了一句“這是什么?”我抬頭一看是霜,我只顧打掃衛生,并沒有在意,草皮中霜的存在,馬海燕的叫聲引來了十幾個小朋友,我說:“你們看,草上白白的像什么?”“像面粉像糖,像鹽……”我說“孩子們,你們說得都對,但是這是霜,是天氣變冷,空氣中的小水珠遇冷形成的,待一會兒”我還沒說完,只聽一個小朋友說:“是不是太陽出來了,它就變沒了”我說:“對呀,你真聰明”他為自己的回答感到非常開心,我說:“那我們等太陽升高的時候再來看有什么變化”。
這么小小的一個自然現象,就引起孩子們這么大好奇心,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多讓孩子到室外觀察大自然的變化,讓孩子在玩中學到知識,找到樂趣。
在課間吃餐點時,我發現有的小朋友不小心把餅干掉到地上后,馬上拾起來就往嘴里塞;也有的小朋友不愛吃,故意把餅干扔到地上。對于這兩種現象,我覺得一種是不講衛生,另一種是浪費糧食,兩種現象都不好。
于是我就先對小朋友講了餅干是從哪里來的:把從農民伯伯種糧食開始到工人叔叔把做成的餅干從工廠運到商店里,再到爸爸媽媽用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給小朋友買餅干吃的過程詳詳細細地告訴了他們。雖然孩子還小,不能非常明白的體會到,但至少也已經懂得了餅干的來之不易,不應該再隨隨便便就把它扔掉。
接著,我又對小朋友講了地上有許許多多人們肉眼看不見的臟東西,如果這些臟東西吃到肚子里,就會肚子疼、拉肚子的,還會影響到我們長高、長胖,而且還有可能會使小臉蛋變得難看起來,所以掉到地上的東西不能隨便就往嘴里送,如果像蘋果這樣可以洗的東西要洗干凈了再吃,如果不能洗的就不要吃了。但同時也提醒大家盡量要小心,不要讓食物掉到地上去,否則,浪費糧食是很可惜的。孩子們都聽得很認真,他們都已經明白了要做一個講衛生,懂得節約的孩子才是一名真正懂事的孩子。
教師觀察手記,是在許多幼兒園中比較常用的一種記錄形式,教師通過觀察手記的紀錄了解兒童的進步與問題,并與家長溝通。家長通過讀教師觀察手記,了解寶貝在園的情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觀察手記1
飛飛雖然是新來幼兒園的小朋友,但是她快4歲了,已經上過其他的幼兒園。來到新的環境,飛飛沒有表現出哭鬧的現象,每到午休時,飛飛比較難入睡,她總是跟老師說她不想睡。老師就會拿給她一本書,讓她坐在床邊看,休息一會兒。還有幾次,班里的老師有時候就拍她睡覺。持續幾天,飛飛早上來園情緒一直不是很好。媽媽告訴老師,她是為中午睡覺的事情發愁。
家長的疑問:這個幼兒園是飛飛自己選擇的。剛來那幾天,她的情緒還不錯。可這幾天,她總是跟我說中午不想睡覺的事,好像這件事對她很有壓力。她每天總跟我念叨,我也挺煩的。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寶貝的睡眠時間有個體差異,而且三四歲的寶貝相對于兩三歲的寶貝,睡眠時間會明顯縮短。所以,幼兒園會給4歲以上的寶貝重新安排午休時間,每天吃過午飯,還要求他們休息一會兒。到下午一點半時,睡不著的寶貝可以起來,有老師陪同做安靜的活動,不強迫他們中午必須睡覺,他們午睡的壓力也就沒有了,而且中午可以做一些好玩的事情。這樣,中午的時間對于他們來說會變得有吸引力。對于不午睡的寶貝,家長可以在晚上讓寶貝早點入睡,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觀察手記2
豆豆最近在幼兒園的活動量增加了,跟著小朋友跑來跑去的。每天下午家長來接后,還要在幼兒園的院子里再玩一會兒,回到家也要在小區里和其他小朋友玩,每天總是精力充沛。晚上回到家,已經在幼兒園飽餐過一頓的他,看到家人吃飯,又跟家里人一起吃,而且吃了很多。
家長的疑問:豆豆回家又吃了這么多,是不是下午在幼兒園吃飯沒吃飽啊?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寶貝入園后,每天三餐兩點,吃飯比在家里規律,而且幼兒園每天下午是4:30左右吃飯,而家里一般都是7點左右吃晚飯。
這個時間距離他在幼兒園用餐已經3個小時過去了,吃完的東西經過這么長時間也基本消化完了。所以當他看到家人在吃飯,還很有食欲地跟著又吃了很多。幼兒園里有很多這樣的小朋友每天晚上回到家里,還要跟家人再吃一頓。
觀察手記3
小勇快4歲了,最近他總愛和班上其他年齡相仿的男孩子在一起模仿“奧特曼”的樣子打怪獸??蓪氊惖膭幼鬏p重控制不好,有的時候,就會打到別的小朋友,于是經常有小朋友來找老師,說“某某打我了”。
家長的疑問:小勇特別愛看“奧特曼”的光盤和書。在家時,不管他高興還是不高興,總是模仿“奧特曼”的動作打打鬧鬧的,我們也很怕他會傷到別人。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寶貝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有的崇拜“孫悟空”,有的崇拜“天線寶寶”,寶貝們在生活中經常會模仿偶像的動作和語言。家長在給寶貝買光盤和書籍的時候,一定要有選擇性,而且要給予適當引導。在幼兒園,老師也經常會提醒小朋友,可以和小朋友鬧著玩。但當別人表示不愿意這樣,或你的動作讓他不舒服時,就要立刻停止這樣做。
住平房最大的好處,便是為孩子提供了與小伙伴交往的天地.每天兒子從幼兒園回家后,一聲“我走了”便不見了蹤影.三五成群的孩子,從這一家竄到那一家.
后來天氣漸冷了,我開始限制兒子的這種自由.可一天兩天還行,到了第三天,他卻怎么也忍不住了,哭鬧著要去找他的朋友.鄰居們勸我:讓他去吧.我礙于面子,點頭應允.沒想到,他卻一去不回,無奈,我又出去找他.最后是兒子哭著跟我回了家.
我想是孩子太寂寞了,于是便想方設法陪他玩.可還是不行,于是前面的“悲劇”重演.
有一天,我陪他玩了一會兒,他又可憐兮兮地一邊小聲叫著“媽媽”,一邊謹慎的看著我的表情.我明白他的意思,也不想在阻攔,但卻忍不住問他一句“媽媽好,還是小朋友還好?”兒子雖小,大概也明白我的心思,只是“嗯”著,卻不回答.我不再問什么,只是叮囑他早點回家.看著他蹦蹦跳跳高興地奪門而去,我終于明白了:母愛對于孩子雖然重要,但僅有母愛還是不夠的,孩子們之間的交往和友誼是任何東西也無法替代的.
這樣想通了,我便有心“豁”出去,讓他玩個夠.第一天回來的比較晚,但我慶幸他終于知道回家了,第二天,第三天……漸漸地,他似乎也開始知道控制自己的行動.比方說我告訴他“玩一會就回家”,結果他真的玩了一會兒就回來了。我要他“別走遠了”,他真的不到處亂跑了。
我暗暗的慶幸:這是自己沒有野蠻的獨占兒子的空間的結果,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兒子也格外的聽話了。
在大班活動中,有一個撲克牌湊數游戲,為此,我們搜集了許多撲克牌。開始,孩子們對湊數游戲很感興趣,兩三個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過了一段時間,小朋友就對這個活動不太有興致了,總是拿著撲克牌無所事事。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子軒開始了用撲克牌進行搭建,而且還搭了三層高,小朋友都很驚奇,一個跟著一個模仿著搭起來,而且互相比賽,你搭了三層,我搭四層;你搭了四層,我搭五層;最后一直達到了七層。在搭建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在不斷地探索怎樣讓自己搭的又高又結實,底座變成了雙層撲克牌。
在搭建高樓的基礎上,孩子們又開始試著搭建橋,搭建小屋子,還搭成了長長的多米若骨牌,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轟然倒塌的現象,孩子們總是一笑置之,毫不氣餒的繼續搭起來。孩子們每天都在嘗試不同的挑戰,所以對這個游戲活動也一直保持著興趣。
小小的撲克牌,帶給了孩子們無限的樂趣,也培養了孩子們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的品質。這件事也給了我啟發,我們游戲的材料不一定非要多么精致,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能讓身邊的材料發揮最大的教育價值。
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是教育孩子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生活在這個自然界中,應該離不開對萬事、萬物和生活各方面的觀察,孩子只要具備這種觀察能力,才能更全面更好的認識、熟悉、適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古代有些科學家比如:愛迪生,就是從小喜歡觀察而又鉆研的人。正是由于他喜歡喜歡觀察,后來才能在科學研究發明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總之,無論在任何環境、任何場所都讓孩子學會仔細觀察,因為只有讓孩子學會觀察,對于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探索創新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一天早上,我班韓可瑩小朋友的媽媽來到學校,對我說:"韓老師,感謝您對孩子的教育。"我一聽,有點驚奇。她說:"昨天中午,女兒可瑩感冒了,在家中打點滴,我和她爸爸照看著她。可是,由于我們工作了一上午,特別累,一時疏忽,就在床上睡著了。不久,在睡意朦朧中,我就聽見可瑩大聲喊'媽媽,我要老師,我要老師',我們馬上被驚醒了,睜開眼睛一看,'啊,針管回血了!'為她包扎過后,我心疼地把她抱在懷里,對她說,是媽媽一時大意忘記了給你拔針,對不起!可可瑩仍一個勁地說'我要老師,我要老師',這句話她哭著反復說了好多遍。"說到這里,可瑩媽媽的眼里浸出了淚水,我連忙安慰她說:"你放心,校園里的每個小朋友都會得到老師的關愛。"
看著可瑩媽媽遠去的身影,我感動了,心底里流露出無比的喜悅,泛出無盡的甘甜。
是呀!幼兒,需要我們無私地關愛,需要我們盡心地照顧。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我們應該給他們母愛般的溫暖,讓他們感受到快樂。
《小班剛入園教育筆記大全30篇》:小班剛入園教育筆記大全第1篇 小班教育筆記大全(一): 充分發揮晨間談話的功效 晨間談話,顧名思義就是晨間活動時對孩子進行的團體或個人的談話活動。我校幼兒教師充分
《幼兒園聽課筆記范文10篇》:幼兒園聽課筆記范文第1篇第一篇執筆教師:馬老師 聽課時間:12月4日 聽課老師:本人活動名稱:花手套 班級:小班 活動領域:美術活動目標:1、讓幼兒嘗試滾畫2、對色彩感興趣,愿意
《幼兒園音樂課聽課筆記40篇》: 第1篇、小班音樂大雨和小雨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歌曲,能用強弱不同的力度演唱。 2、大膽嘗試用聲音、動作、樂器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3、積極參與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