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安全教育筆記中班11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筆記:久違的安靜
旬陽一幼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每天中午午睡時,總有孩子鬧騰,哭著喊著要媽媽!只要有一個啼哭的,那些蓄積待發的小孩便跟著節奏一起起哄,每天我至少要抱著哄三個小孩睡覺。沒有感受過一個安靜祥和的午睡,總在希冀什么時候孩子睡覺時不再吵鬧,那將是對我莫大的安慰,我期盼著,期盼著……
今天是值周三,中午瓢潑的大雨潑灑在街道上,澆冷了濕悶的空氣,也淋濕了我的心。因為上個周也是下了一周的雨孩子們哭得最兇,我最怕下雨路滑小孩行走不方便,也很容易感冒。今天同往常一樣將孩子一一安排床上,幫他們脫去外衣,蓋上被子12:35分,此時仍有三個孩子在哭,我知道他們只是想用哭聲來吸引老師去哄他們睡覺。我便走到他們身旁,蹲下來摸著她的小臉蛋輕輕的問她:“你想媽媽,還是喜歡老師?”她不假思索地說:“你抱我!”我順勢將她樓在懷里在他紅嫩的小臉蛋上親了一下,告訴她:“老師喜歡自己睡覺的孩子,睡得好還有一顆糖獎給你。”便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糖果在她眼前晃了幾下,他聽后高興的閉上了眼睛,嘴角還殘留著笑意。同樣的話也告訴其他兩個孩子他們也很受用。這讓我一陣竊喜原來孩子需要的是一種關注和重視。
接下來,教室里顯得異常安靜時間12:42分。這種靜謐和祥和不就是我期盼已久的嗎?現在我感受到了卻來得這般突然,定神之后搬來一張桌子記錄下此時的幸福與享受。回想以前整天寫教案時總是怨氣沖天埋怨教案太多,人連休息時間也沒有。現在如果有空坐下來寫幾句話都是一種奢求,。當筆落在紙上時,流溢于筆尖的除了溫暖還有更多的思索,面對這群只有三歲左右的孩子,我就像在讀一本無字句的書籍,一切均在摸索與總結中前行。
望著他們熟睡的面龐,我的心頭涌動著陣陣暖意,他們本應躺在母親懷里撒嬌的時候,卻在這里鍛煉堅強的意志,培養自理生活的習慣。我們充當的不僅有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還應該將母愛的角色進行到底,畢竟孩子還未完全脫離抱、撫摸、呵護……這些細節。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也要讓他們知道關愛別人、包容別人,用自己溫和的語言,親切的舉動去親近別人,這樣就會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陌生于隔閡。
孩子們,老師希望你們健康快樂地生活,盡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為以后的人生之路鋪筑一條堅實的基石!
今天張海苒的媽媽來送孩子時告訴我,張海苒昨天回家說:“今天方老師表揚我了,還獎給我一朵小紅花!”我知道表揚對于幼小的孩子意味著什么,但真沒想到張海苒竟這么在意我對她的表揚和鼓勵,因為在這以前我幾乎沒怎么注意她,更談不上什么表揚了。 張海苒在早幼兒園不太愛說話,上課也不太愛回答問題,從不給老師惹麻煩,平時我也不太注意她,幾乎沒批評過她,表揚更沒有幾次,所以,我也常認為這樣的孩子沒什么問題。她那么讓人省心,我真希望班上再多幾個這樣的孩子 ,因為做了好多年教師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為了維護集體正常的秩序,使一些活動取得較好效果,我們常常為了一個行為問題突出的孩子費勁心機,以求得他的轉變和進步,但卻忽視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靜的、讓人省心的孩子。 這些孩子也同樣希望老師去關心他們、注意他們,老師的一句表揚,一個小獎品都能給他們很大的鼓勵和安慰。
一次大掃除,我順手拿起櫥子里好長時間沒人認領的一塊手帕丟進了垃圾桶,誰知子碩小朋友突然問我:“老師,這塊手帕是我拾到的,沒有要的,能不能用它當抹布?”聽到這話,我猛然一愣,似乎意識到什么。看到子碩臉上失望的神情,我的內心有點自責。及時說:“好的”并急忙揀出來洗了洗交給了子碩。
在幼兒園里,我們常教育幼兒“拾金不昧”,而實際上,孩子拾到的一個發夾,一塊橡皮、一支鉛筆等,卻經常受到我們的冷落。是啊,僅從經濟價值來看待這些東西,的確沒有多大意義,然而生活中的許多事情,我們是不能單用這一價值來估量的。像這樣對孩子撿到的東西置之不理,冷落了多少孩子的心啊!一個孩子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好事,得不到肯定、表揚和激勵,還會去繼續做好事嗎?良好的品行如何去養成呢?
通過這件事,使我深受啟發,因為我們幼兒教師是孩子的領路人,肩負著育人的責任,我們要時刻以敏銳的洞察力,及時解決實質性的問題。讓孩子們在我們的精心培育下健康茁壯的成長。
①上街安全教育。教育小兒遵守交通規則,不在馬路上停留和玩耍,要在便道上走,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和大人一起上街父母要帶好孩子,指點孩子什么是安全地方,什么是不安全地方。要讓孩子記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
②防止異物入體。教育孩子不隨便把東西如小石頭、花生粒、瓜籽、小紙團等放入口腔、鼻、耳,以免發生意外。
③教育大一點的孩子,使它們懂得登高的危險。教育孩子不可從高處隨便跳下。教育孩子不拿力所不及的東西。
④要告誡孩子,不要把鉛筆、筷子、冰棍、玻璃瓶或尖銳的東西拿在手里或含在嘴里到處跑,因為這樣容易扎傷孩子。
⑤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當做面具往頭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長也盡量避免將塑料袋亂放。
⑥在野外旅行散步時,教育孩子不得隨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放入口內,預防中毒等意外事故發生。
⑦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后再來”。以防竊賊趁大人不在時闖入盜竊。
說到“安全”,確實是一個值得讓人去關注和深思的活題,現在的家長、教師都在探索如何讓幼兒的安全得到保障,其實“安全”和“危險”是相輔相成的,只要遠離危險,我們會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幼兒進一步地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一、 讓幼兒在危險中體會安全 很多時候,家長會過分地溺愛幼兒,不讓幼兒跑,不讓幼兒爬,甚至幼兒 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家長嘮叨,以致讓幼兒形成一種思想:做什么事都要讓爸爸媽媽看著,從而會偷偷地去做,但從家長的觀念來看,就是不想幼兒的安全出現問題.有時候我們擔心的和我們所顧忌的往往會在無形中阻礙了幼兒的自我發現能力,我們應該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危險中體驗安全和重要性,才會學會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
二、讓幼兒在生活中體會安全 平時在幼兒園里,教師擔心的是怎樣讓幼兒遠離危險,其實,我們知道危險處處都在,只要你一不小心就會隨時發生危險,對他們進行課時式的教育,通過不斷的案例教育,使幼兒會自然而然地知道安全課的重要性,也就會很自然地將生活中的安全事例引入到課堂中,從而時時地將安全牢記并與生活結合.
三、讓幼兒在活動中體會安全 如果一個人所遇到的危險越多如果克了,那就說明該幼兒對安全意識掌握越多,那么他也會自然形成一種觀念:“這件事是否有危險是否是自己可以克服的,并有能力判斷可去做否,也就無形中形成一種自我保護意識。”
總而言之,要讓幼兒的自我安全得到保障,就要讓幼兒學會有安全意識,學會懂得觀察自己身邊的事,不斷地在生活中發現這些危險的事,并采取措施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不讓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傷害,讓危險遠離我們。
寶寶剛剛進入幼兒園,一些細心的家長就會發現自家的寶寶很怕生,不敢跟老師或者小朋友說話,或者什么新事物也不敢嘗試等等。其實,這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的表現,那么,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呢?
一、“害怕”或“害羞”的情緒
(一)表現
幼兒園里的新生杰杰小朋友,非常開朗,活躍,和小朋友們相處得相當不錯,是個適應性很強的孩子。不過,當和老師交流時,他就完全判若兩人了:老師和他說話時,他就像做錯事似的,馬上將頭低下來,眼睛一點也不敢看老師;小手不斷地變換擺放位置,神情非常緊張的樣子。
老師提問時,明明他剛才和同伴們一起已經大聲把答案都說出來了,可是只要老師請他單獨回答,他馬上就臉漲地通紅,說話也結結巴巴、一字一頓了,聲音小得象蚊子。
(二)原因
其實他就是缺乏安全感,缺乏來自于老師的安全感。因此,他在老師面前非常不自信,總是小心翼翼、唯唯諾諾的,生怕做錯什么。
(三)引導原則
1、撫愛式交流
當他與老師交流出現上述緊張表現時,首先:我裝作“不知其然”的樣子。僅僅用“摸摸他的頭、蹲下來親切地看著他、對他和藹地笑笑”等肢體語言或者表情回應他的緊張表現,也通過這些間接向他傳達“老師是友善的”這個訊號,以“淡化”其不安的心理。此時,我們若表現得很關注,或者用“語言”直接介入、問詢的話,反而會促使其更加的緊張、不自在。
第一次這樣做的時候,杰杰的反應是“戒備”的;而當我“第二次、第三次”依然向他如此傳達友善的信號時,他也終于從半信半疑到完全接受了,他開始會用“微笑”回應老師了。
2、心理疏導
在請他回答問題時,走到他跟前去,不斷地用眼神、語言、肢體動作鼓勵他。當然,這種鼓勵要包含著使孩子能夠感受得到的真誠。不論他講得對或者錯,老師都盡量尋找閃光點肯定他。讓他進一步體會到老師對其表揚的“真實性”。家長來接他的時候,告訴家長他如何的棒,諸如:“杰杰非常不錯”之類的話語。
不久,在老師面前,杰杰的緊張表現緩解了。回答問題從“結結巴巴”逐漸過渡到“完整的講述”,而后“舉手回答”且能“大聲而完整地講述”了。有時候,杰杰還會跑到老師面前:沖老師笑笑或者拍拍老師后又走開了。雖然他沒有說話,但這一個很小的細節,就足以體現杰杰對老師的充分信任了。
二、媽媽在與不在“大變樣”
(一)表現
我班孩子小妤,對媽媽的依賴非常嚴重。在家時:和保姆阿姨在一起非常乖,一旦媽媽回來了,則粘著媽媽不放。送入園時,保姆送來園的時候,情緒很好,但是只要是媽媽送,小妤非哭得一塌糊涂不可:“我要媽媽,我要媽媽,媽媽不要走……”沒有媽媽的場合,小妤是懂事、講道理的;一旦媽媽在身邊,小妤則相當任性,蠻不講理,甚至大聲哭鬧了。
(二)原因
究其原因,是孩子所獲得的“母愛”不夠而導致的安全感缺乏。象小妤這一類寶寶,在平常生活中大有人在。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出現這種現象的比率日益增多。許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常常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看管。雖然說在物質條件上,孩子們并不缺啥,但是,對于學齡前的孩子,最關鍵的一環--母愛,卻往往不能保證。
(三)引導原則:充分的母愛
盡管大量的零食玩具,漂亮的衣物都被家長用來作為傳達或補償“母愛”的方式,但是,恰恰是最重要的一點被忽視了:來自于母親無微不至的觸膚情感刺激,才是孩子安全感滿足的基礎;與孩子進行各種心靈的交流,才是孩子精神愉悅的先決條件。小妤的“癥狀”,是明顯的“母愛缺乏癥”,由于缺乏最直接的親子溝通,導致孩子情感的不滿足,引發了孩子的不安全感。致使孩子不能形成正確、正常的性格以及情緒情感,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情商發展。
給予無微不至的觸膚情感刺激,是嬰兒安全感滿足心靈平和的基礎,同時,母親給予嬰兒所需的各種心靈交流,也是嬰兒精神愉悅笑迎生活的資本。為孩子購買一件新衣服,一個新玩具都是次要的,關鍵是要給孩子留下充分的時間,多與孩子游戲,交流,滿足孩子情感的需要,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三、外表強悍與內心脆弱
(一)表現
愷愷小朋友平時非常容易和小朋友之間發生沖突。只要未遂其意,他必定要用“拳頭”來取得“勝利”,若老師指出其錯誤,他則常常用“仰天長嘯”表示抗議或者直接“攻擊”老師。
(二)原因
這一類孩子,往往家庭的氛圍不和諧,或者家長的態度粗暴,教育方法不得當影響到了孩子。使孩子對任何事物都產生了戒備,抵觸的心理,從而將這種心理也反應在了行動上。往往其外表的強悍反而更加證明了其內心的敏感與脆弱,也就造成了孩子“憤世嫉俗”的外部表象。
(三)引導原則: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的確,由于缺乏安全感,會導致孩子:膽怯、畏生、敏感、內向而不愛交往、偏激而固執等一系列心理問題的外部表現。
因此,對于這一類孩子,建議家長先從自身做起:從權威型家長逐步向民主型家長轉變,逐步營造一種和諧,民主,講道理的家庭氛圍,充分發揮家長本身“榜樣”的作用,逐步引導孩子養成平和,友善的性格與交往習慣。
幼兒園班車的安全問題,已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對于自我保護意識比較薄弱和自我保護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來說,班車老師的責任心尤顯重要。
一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樣交接完坐班車的孩子,把孩子清點了一下,孩子們坐好就出發了,班車行駛的過程中,我都會認真仔細地觀察每一個幼兒,當我看到安琪的時候,發現他的腮幫子鼓鼓的,心里咯噔一下,開始以為他在偷偷的吃東西,于是我讓他張開嘴巴,安琪死活不張,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耐心地說:安琪是個乖孩子,老師不批評你,請你自己把東西拿出來好嗎?等他拿出來,我才知道原來他嘴里有一個玻璃球,心里一陣后怕。
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后果卻不堪設想,由于孩子們較小,好奇心強,對于一切認為新鮮事物都樂于去嘗試,而且不知道深淺,所有,幼兒園要建立幼兒班車安全檢查制度與措施,加強幼兒自我安全保護意識。
周一早上,我和往常一樣進行晨檢,發現張一馳小朋友的右手食指的指甲蓋變黑了,并且還有點往上翹,我說:“一池,你的手指怎么了?”她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夢新在搬石頭玩時,砸傷了手指。”于是,我們班的小朋友立刻圍住她問長問短。
于是,我利用上常規教育課,組織幼兒討論:“怎樣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孩子們有的說:“不能玩尖利的東西,會傷到自己。”有的說:“危險的東西不能碰。”還有的說:“要自己保護好自己。”我趁勢引導說:“如果發生意外,你該怎么辦?”有的說:“在家就馬上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帶我們上醫院!”有的說:“如果沒人在家,就自己打120電話!”又有人說:“如果是出血了,應該先找塊干凈的手絹把手包起來止血,再打120!”。。。。。。“現在一池的手指受傷了,做事情不方便了,那該怎么辦?”孩子們馬上說:“我可以幫助她洗手絹!”“我幫助她穿脫衣服!”。。。。。。
通過這節安全活動課,孩子們對自我保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還培養了他們的愛心和同情心。隨機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會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
寶寶車”讓人歡喜讓人憂!近年來由于政府政策實行合校制度,幼兒離家遠,因此就衍生了“寶寶車”由于幼兒年齡小,在車上的時間越長存在的安全隱患就越大,再來就是駕駛員素質良莠不齊,造成不少安全隱患,近日發生在深圳的幼兒園班車撞傷多名行人的事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司機穿拖鞋駕駛。
因此幼兒園要認真分析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的規律,總結安全事故的教訓,全面落實安全管理的規定,才能切實保證幼兒、員工和幼兒園的安全。
一、 健全嚴格的安全制度是安全工作的有力保障。 “安全第一”!幼兒園要切實把這句話作為幼兒園安全工作的座右銘。
二 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每一個進入工作的人員必須先接受安全教育。認真學習各項安全制度,然后經過安全知識和安全制度的書面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這種做法可以為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同時也讓上崗的工作人員具備基本的安全常識。
三 關鍵環節不放松。 一年中最容易發生事故的時候是九月份新生入園時和“六一”、“元旦”及園里有比較重大的慶祝活動時。
幼兒事故時時刻刻都可能發生,也發生在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須將事故預知預想貫穿于一日活動的組織之中,做到“兩多”“一細”。
1、多想。在準備每一個活動時,不僅要準備教育內容、方法,還要多想場地、規則和可能存在的事故隱患。
2、多說。教師要有一張婆婆嘴,不僅想得周全,而且要眼到、嘴到、手到。
3、細查。教師要有敏銳的眼睛,善于發現危險因素,及時解決。
多年來,經驗告訴我們幼兒園安全工作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不能抓一抓、停一停,因為許多事故就發生在緊一陣之后,松一陣之中,必須時時抓,事事抓,只有時時小心,事事細心,不怕操心,才能換來孩子的開心,家長的放心。
在幼兒園里我們的首要任務不是要孩子掌握多少知識,會唱多少首兒歌,會跳多少舞,也不是我們在迎接上級檢查時候成績有多么優秀,更不是你幼兒園硬件有多么齊全,教師師資隊伍有多么優秀,這些條件在幼兒園工作中固然重要,但比起幼兒園里孩子們的安全哪個更重要呢?我相信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在幼兒園里孩子們的安全是我們每一個幼教工作者心頭的頭等大事!
我們都是一線的幼教工作者,我們每天都和孩子們在一起,對孩子們可以說是非常了解,我們都知道學齡前兒童心智發育還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我們這些幼教工作者應身心健康,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對孩子充滿愛心,時刻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這是作為一個幼教工作者的最基本任職條件。
今天是數學活動《花燈會》,這是一個復習活動,對大部分幼兒來說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就連平時基本不要聽的鑫宇也舉起了難得一見小手,我也抓住了難得的機會讓她表現自己,當孩子比較完整地說完一句話時我給予了熱情的表揚。但是我沒有看到一般孩子眼中得到表揚后閃爍的喜悅,她照例開始了對自身對周圍的探索。我知道她的注意力時間到了,需要轉移了,也就沒有強迫她。
在幼兒自由操作階段,鑫宇也拿起了記號筆呆呆的看著旁邊的正在認真數數的孩子。我也沒有太在意,因為我知道這個孩子在現階段數學方面實在是有點困難的,今天的表現已經是出人意料了,我不會對她提出更高的要求。
操作快結束的時候,我聽到了哭聲,尋聲望去,只見鑫宇趴在桌子上肩膀一聳一聳的哭得正傷心呢。我急忙走過去問“為什么哭呀?”,這一問卻使她哭地更傷心了。我看了看她手里拿的操作紙,心想不會是她因為不會做而哭吧。試探著問了一聲,她抬起了頭,淚眼婆娑的看著我,哽咽著說“是的,嗚……!”。
事情已經過了幾天,可是孩子的那雙淚眼卻在我的頭腦里越來越清晰。我在那里看到了一個孩子的進步,看到了一個孩子發出的求助的信號,看到了孩子的成長痕跡。我們習慣于根據孩子日常表現以及在一些特點活動中的表現來判斷他們是不是聰明的孩子,既沒想到這些表現都是表面化的,也沒意識到這是在老師畫定的圈里的表現。我們有沒有跟隨著孩子年齡的變化去觀察感受孩子的一些表現背后透露出來的信息呢?我們的觀察和判定有斷章取義的嫌疑嗎?孩子的成長你看到了嗎?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思考的。
那天集體活動結束后,我找了時間和她依偎在一起,認真地幫助鑫宇完成了她心目中難以企及卻很想攀登的山峰。雖然是手把手的教,有時甚至是捉筆代勞,但是我明顯看到了孩子眼中安定、喜悅的閃光。我想這次她感受到的不一定是單純的成功,也是一種心靈上的慰籍吧!祝愿孩子能從此快樂!
《幼兒教育筆記小班3篇》:幼兒教育筆記小班第1篇配一把心靈的鑰匙幼兒園里常會有一些個性非常突出的孩子,喜歡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達心中的“不想”。也因此常會有老師無可奈何地抱怨孩子的
《幼兒園教育筆記小班3篇》:幼兒園教育筆記小班第1篇 1.衛生習慣。孩子在家家長也應配合督促他們有個好的衛生習慣,如在家開飯前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擺桌椅、餐具端飯、分筷子。同時還要教育孩子文明
《小班教育筆記3篇》:小班教育筆記第1篇 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每一個孩子都有權利與身邊的小伙伴交朋友。但有時,你會發現一些性格內向、不擅于交朋友的孩子常常會被身邊的小伙伴忽視,那么作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