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3
這是6-10的加減法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看分合式列出相應的9的加減法算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聽老師口報應用題,列出相應的算式解答。
3、在活動中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書寫習慣。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加減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加減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幼兒能看分合式列出相應的9的加減法算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活動難點:
聽口報應用題,列算式
活動過程:
一、游戲“開火車”
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開火車”的游戲。要計算出老師手上
的'算式卡的答案,火車才可以出發哦。
2、教師出示9的加減法的算式卡,出示相應的算式卡,請幼兒計算出
相應的算式,然后帶領幼兒玩開火車的游戲。
二、復習9的加減法
一)復習9的組成
1、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把9的分合式列出來吧。
2、教師與幼兒一起說,教師列出9的分合式。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
1、小朋友,老師現在請你們看著9的分合式來列出9的加減法算式。
2、(指著分合式“9可以分成1和8”)請小朋友看著這道分合式擺出算式。
幼兒擺,教師寫算式1+8=9, 8+1=9, 9-1=8, 9-8=1
3、(指著分合式“9可以分成2和7”)看著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幾道算式呢?
幼兒擺,教師寫算式2+7=9 ,7+2=9 ,9-2=7, 9-7=2.
4、(指著分合式“9可以分成3和6”)看著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幾道算式呢?
幼兒擺,教師寫算式3+6=9, 6+3=9, 9-3=6, 9-6=3.
5、(指著分合式“9可以分成4和5”)看著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幾道算式呢?
幼兒擺,教師寫出算式4+5=9, 5+4=9, 9-4=5,9-5=4.
三、幼兒操作“聽教師口報9的加減法應用題列算式”
1、介紹活動要求:今天老師還為小朋友準備了練習本和鉛筆,請小朋友翻到沒有寫的一頁,聽老師口報應用題,報完一題,你就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解答。聽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要自己認真聽,別急著寫,邊聽邊想這道題應該用加法還是減法。寫算式的時候要坐端正,頭不能低得太下,注意書寫格式。
2、教師口報應用題,幼兒書寫算式。
教學反思
1、備課時,我考慮到如果直觀的教孩子,孩子肯定接受不好。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和個性特點,課堂上,我會運用活動教學法、圖片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寓教于樂,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
2、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唱歌、拍手、展示圖片,讓孩子觀察、辨別、疊加,直觀明了,通俗易懂,孩子容易在游戲中把握知識,學到知識。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
設計說明:
《10的加減法》是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10的組成,并且通過一圖四式的練習,初步認識了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10的加減法》是以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和退位減的重要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設計學生喜歡的小鴨吃兩盤魚這一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愿望,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分析、思考、操作,得出10的加減法的所有算式。
教學內容背景材料: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6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積極探索新知和學好數學的愿望。
2.正確計算10的加減法算式,加深認識相應的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
3.逐步培養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鋪墊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的教室里來了好多的客人,我們給客人表演一個湊10的拍手游戲,好嗎?
你拍1,我拍9,我們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團結起來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們從小愛學習,
你拍4,我拍6,說話老實不吹牛,
你拍5,我拍5,55湊成一雙手。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教師談話:客人夸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干,送給大家一份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多媒體演示:草地上有一群可愛的小鴨在找吃的。
問:你們看到了什么?是多少?
生:我看到有10只鴨子。
問:你們知道鴨子最喜歡吃什么?
生:魚。
多媒體演示:10只小鴨的畫面上出現兩盤魚。
小鴨很餓,我們給它們送去兩盤魚,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會發生什么情況?
生:它們會搶著吃。
生:一盤魚5只小鴨吃,另一盤也5只小鴨吃。
生:3只小鴨吃左邊的一盤魚,7只小鴨吃右邊的一盤魚。
生:10只小鴨都吃一盤魚,另一盤魚沒有小鴨吃。
生:(略)
[NextPage]
2.學生嘗試操作:小朋友們想象力很豐富,小鴨到底會怎樣去吃魚呢?請你用圓片代替小鴨分一分,并根據自己分的說出算式。
3.兩人小組交流:請同桌兩人相互說你是怎樣分的,怎樣列式的?
4.學生匯報,教師板書算式。
教師:誰能說說你是怎樣分的,怎樣列式的?
生:我是這樣分的,6只鴨子吃一盤魚,4只小鴨吃另一盤魚。算式是:6+4=10,4+6=10,10-4=6,10-6=4。
多媒體演示:6只小鴨吃左邊的一盤魚,4只鴨吃右邊的一盤魚。
誰能告訴大家你是怎樣列出這幾個算式的?
生:左邊的6只小鴨和右邊的4只小鴨合起來是10只小鴨;右邊的4只小鴨和左邊的6只小鴨合在一起是10只小鴨;一共有10只小鴨,左邊6只小鴨吃魚,還剩4只小鴨吃右邊的魚;一共有10只小鴨,右邊4只小鴨在吃魚,還剩6只小鴨吃左邊的魚。
生:我是這樣想的,因為4和6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所以6+4=10,4+6=10,10-4=6,10-6=4。
教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能根據一種分法列出4個算式。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生:左邊10只小鴨在吃魚,右邊沒有小鴨吃魚。算式是:10+0=10,0+10=10,10-0=10,10-10=0。
多媒體演示:10只小鴨吃左邊的一盤魚,右邊的一盤魚沒有小鴨吃。
還有誰有不同的分法?
生:(略)
學生每說一種分法和算式,要求學生把自己是怎樣分的演示給大家看,從而逐步得出10的加減法的全部算式。
5.客人們想知道你們是用哪種方法算加減法的?(出示:3+7=,7+3=)選一道題用你最喜歡的方法算,把你是怎么算的說給同桌聽。(抽生匯報)
6.整理。
請小朋友們讀黑板上的算式,你能發現什么?告訴你的同桌。
誰能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生:(略)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歸納小結,引出課題。板書課題:10的加減法
三、鞏固提高,發展思維
1.練習10的加法。哪兩張卡片上的數相加等于10?(師生同做,同桌互做)
2.練習10的減法。拿兩張卡片,用大數減小數。(師生共做,同桌互做)
3.看誰說的多。(同桌相互說)
()+()=()()-()=()
4.誰能舉出生活中10的加減法的例子?
四、全課小結
小朋友們表現的真棒!還有什么問題嗎?
教學點評: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2003年11月14日在城一小舉行的全校賽教活動中的課堂實錄。主要特點有:1.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在探究新知識環節,使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學生自主觀察、動手操作、小組交流、教師適時參與、師生互動等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自主探究出10的加減法的所有算式,效果較好;3.練習設計有層次、有坡度,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練習方式充分體現了合作學習的新理念;4.全課小結采取由學生自己回顧總結的方式,注重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歸納知識的能力。需要改進的是:充分利用課本資源還不到位;重視小組合作學習,但學生個體獨立思考還不夠。
本單元主要由“6、7的認識和加減法”、“8、9的認識和加減法”、“10的認識和加減法”、“連加和連減”、“加減混合”等構成,這些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是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本單元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我認為如下幾個方面做得較好;
一、充分發揮主題圖的作用。教材中的主題圖為數數、抽象數的概念以及數的組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每一幅圖觀察得非常清楚,描述得很到位,尤其在教學10的組成時,把圖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在觀察主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同時還運用主題圖的畫面對學生進行愛勞動、講衛生的教育,使學生在認數的.同時受到思想教育。
二、重視觀察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觀察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數學學習必備的素養之一。在教學中,我對學生的觀察要求是:做到有條理,最好能多角度。表達要求是:用數學語言說完整的話。通過這一單元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達到了會觀察、能表達。
三、“用數學”教學扎實有效。本單元開始出現“用數學”的內容,這是學生今后學習“解決問題”做鋪墊,在這一內容中,學生開始接觸條件(目前還沒提到這一用語),學會根據題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我覺得這一知識點在本單元是學得最扎實的,大部分學生會根據圖意完整的敘述題意,并根據問號所在的位置提問題,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存在的問題是:
1、一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太慢,這對今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2、做題時,很多學生不看題,憑感覺做,不知道何為檢查。
3、還有一些學生分不清左和右。
4、關于序數和基數還沒有區分,如不知道“從左數第6個”與“左邊的6個”到底有什么區別。
本次單元測驗,100分5人,90到99分33人,80到89分28人,80分以下10人,從試卷上看,大部分學生1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較好。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相當一部分學生做題速度太慢,在規定的時間里沒完成,另外,少數學生看圖列式沒掌握好。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通過學習,學生認識了6——10各數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培養了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數數過程中進行了講衛生、愛勞動、愛集體、分工合作等教育。讓學生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能夠準確的進行口算。
在這一單元設置了一次數學活動,學生親身經歷了用加減法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用數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連加、連減的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從經歷實際情境中抽象出連加連減計算的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的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掌握了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能正確的計算10以內的連加連減,學會了用連加連減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進一步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本單元的數學樂園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運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總的說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精心組織課堂教學,上課時認真關注學生的反應,隨時進行調整教學狀態,使其更加適應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講多練。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