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3
這是數一數(一)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數一數看似一節很簡單的課,數,誰不會呢?當然,幾乎所有孩子都會數,也都能數對了,不過在教學的時候,我更看重數的方法。
在數大樹的時候,孩子們說出了不同的數法:一個一個、兩個兩個、四個四個。最好的當然是四個四個數,不過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孩子來說,還是一個一個數比較好,因為這樣的數法才能讓他們確定自己對不對,也才是適合他們的數法。數小鳥跟大樹是類似的,可以一個一個,也可以兩個兩個。
在數小飛機的時候就出現了不同的看法,很巧的是,我在兩個班請的第一個小朋友說的都是錯的。有的孩子錯是因為沒有看到被遮住的那個,還有的是沒有看完整。這其實也是該年齡的孩子常會犯的,觀察事物比較粗糙。不過,經過其他孩子的解釋后大家都找到了原來沒有看到的。
其實這節課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數蝴蝶和小花。我原本請孩子上臺數只是為了讓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不過卻讓我有了意外的收獲。孩子上臺后就開始拿著教鞭指著一個一個數,等他數完我發現他數的非常有順序。我當時是有些興奮的,于是我問:“他數的好不好?”答:“好。”我接著追問:“好在哪里呢?”沒想到,也有孩子注意到了,我請了一個回答:“他數的很有順序。”追問:“按什么順序?”答:“他是按從左往右的順序。”接著,我還順勢帶出了其他順序以及做記號的方法。
數是簡單的,但是卻也有這么多花樣,孩子你能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嗎?我選擇相信你們!
雖說昨天是孩子們上課的第一天,但是因為學校授牌儀式,我的數學課都被沖掉了,于是,今天才開始上第一堂課《數一數》。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節非常簡單的課,大部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時候都已經會數數了,難不倒他們。的確,大部分孩子都沒什么問題,當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會因為粗心而導致錯誤。
第一節課是5班的。由于剛開學,孩子們的課堂常規不是很熟悉,花了近5分鐘時間教了如何問好及一些課堂常規。上課時,想盡量拓展孩子的思維,在“你還能找到數量是x的物品嗎?”這一環節中耗費了不少時間,結果課堂作業本都沒有時間去完成。6班是第三節課。利用第二節空課,好好思考了一下,該如何緊湊利用這些時間,最后決定如下:
1、主題中的各種數量分別有多少,由學生自己找,找到什么就說什么,但要求一定要表述完整,比如:我發現有1面國旗。(這里又發現一個問題,孩子數倒是沒問題,但是量詞不會用,都亂用的,比如一個國旗、5個房子等都會說,雖然一一糾正了,但是還是擔心,因為這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平時在家半土半洋的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普通話也就這么半土半洋,而且經常有方言的諧音。)
2、在數生活中的物品數量時,可以適時點撥。事實上,6班的孩子還是很會選擇的,而且自己延伸地也比較好。比如我請孩子們數一數自己小組有幾個女孩,有幾個男孩。當學生匯報完畢后,馬上有孩子(嚴郡涵)補充:“老師,我還知道我們班有15個女生和15個男生。”調皮蛋汪杭波馬上補充道:“我們教室有張凳子。”“我還知道我們教室有張椅子。”又有孩子說道。雖然這和數一數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他們用到了數學知識——一一對應。課堂上完成相應的任務是我們的職責,但是我們決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教,應該為了拓展孩子的思維而教。
3、在可能的情況下,將課堂作業講解完。
實踐下來,目標基本完成,但是由于時間倉促,畫圖時沒有具體強調,好多小朋友畫的圈一個大,一個小,也沒有一一對應,甚至連自己多畫或少畫都不知道。再加上一些孩子跟不上速度(2——3個),也出現了本子交了,可是里面的作業都沒有完成的現象。6班的作業批改出來后,30人中居然有11人出現了差錯,還是有點意外。雖然都是小錯誤,但是他們還是錯了,其中也有我的原因——留給學生做的時間不夠充分。這畢竟是孩子們的第一次作業,好多孩子不是不會做,而是不知道怎么去做。由于目前多媒體還沒有安裝好,雖然黑板上板演了,但是個別孩子始終是不明白題目的意思是什么。
5班的作業是在下午的數學課上做的,吸取了6班的教訓,5班我講得比較細,做上來效果也相對要好很多,那些圈都畫得比較整齊、勻稱。只是依然有8個小朋友出錯了。
教完3年級再來教一年級,雖然曾經有過經歷,但是一些細節還是會疏忽。作為一年級的老師,始終需要多一個心眼,無論什么時候。
本節課我通過介紹可愛的小熊貓給全班學生認識,從而引出本課的主題圖,隨后讓全班學生來觀察這些小熊貓排列的順序規律,很自然地,學生們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些小熊貓都排列得很整齊。我就跟著追問:“你為什么就說它們排列得很整齊呢?”大家都想發表意見,我就挑了一個坐得最端正的學生,讓他說:“因為它們每排的數量一樣多,每列的數量也一樣多。”在此基礎上,我就引導學生注意總結,對于這樣有規律排列的事物,就應該是橫著看,一排一排地數,看看它每排有幾個,有幾排;或者是豎著看,一列一列地數,看看它每列有幾個,有幾列。學生領悟到我的意思后,我就主抓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訓練,我希望通過學生自己的言語能充分地展現他們的思維過程,促使他們在腦海里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結果,通過這三個教學形式(數一數,看一看,說一說)訓練,收到的效果應該是可喜的。
(一)學生通過“數一數”的活動,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了學生的思維活躍性,逐步提升學生總結規律的能力。
(二)學生通過“看一看”的活動,學生學會了觀察事物應從多個角度來觀察的,這樣可以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獲。
(三)學生通過“說一說”活動,充分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更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到無論是橫著看還是豎著看都是求幾個幾相加的和的數學問題,這個和是相等的'。
的確,對于這種有規律排列的事物的計算,學生掌握得不錯,但接下來的習題4,我就處理得不夠好,以致學生出現可以避免的錯誤。主要表現在:(一)學生不明確每盤的數量都是一樣多。
(二)學生不能馬上從有規律排列的事物轉換到此類習題(每盤有3個蘋果,有5盤,共有多少個蘋果?)上來。學生不理解這兩類習題的相關性。針對這兩點,經過反思后,我想可以這樣處理,先讓學生觀察這5盤蘋果的數量特征,從而突出這類也是求幾個幾相加的和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明白這兩者的相關性。這樣就不至于使學生產生思想疑問,思維脫節等問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