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2
這是一年級加法表和減法表,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這是一節整理復習課,是關于,一年級數學,加法表,減法表,的規律匯總課。到此課為止,孩子一共學習了11個數字,它們分別是,0,1,2,3,4,5,6,7,8,9,10。并且初步掌握了五種運算法則,它們分別是,加法,減法,連加,連減以及加減混合運算。而加法和減法,是以上這些法則中,最基礎的運算法則。
如果把這些數字,按照加法的法則,來進行整理和匯總,就形成了書中的加法表。如果把這些數字,按照減法的法則,進行整理和匯總,就形成了書中的減法表。那么,在加法表里面,都有哪些規律?在減法表里面,都有哪些規律?在加法表和減法表里面,又都有哪些共同的規律呢?下面就給孩子詳細講一下,做個規律匯總。
加法表
規律一,0加任何數,都等于任何數。
規律二,任何數加0,都等于任何數。
規律三,在加法算式中,加號,左右兩邊的數字,互換位置后,計算結果不變。這個是加法交換律。
減法表
規律一,任何數減0,都等于任何數。
規律二,任何數減它本身,都等于0。、
規律三,在減法算式中,永遠是大數在前,小數在后,用大數減小數。減號,左右兩邊的數字,不可以互換位置。
共同規律
規律一,根據法則,盡可能獨立列出這些數字的所有可能性。
也就是說,在總結加法表和減法表的時候,不但要讓孩子,知道它們的基礎規律,還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獨立列出,加法表和減法表。根據加法的法則,將上面的11個數字,進行排列組合,把這些數字的各種可能性,都想到;把這些數字的各種可能性,都列全;把這些數字的各種可能性,都找到。盡量一個也不要丟。如果孩子能做到這些,那么,孩子一定就會更加的善于全面思考,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也會想到發生問題的各種可能性,進而,想到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有助于孩子增加縝密的邏輯思考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規律二,體驗到了按照規律去做事的好處,懂得了按照規律做事,最容易成功的道理。
如果孩子獨立地將加法表格和減法表格列出來了。孩子就會親身體驗到,按照法則做事的好處;孩子就會親身經歷到,按照規律做事的好處。那么,至此,孩子就明白了,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找到事物的規律,然后,再按照法則,按照規則去做,這樣才是,最容易獲得成功的。這個是家長輔導孩子的重點。
規律三,建立,加法表和減法表的整體記憶印象。
尤其是涉及到,考察孩子對加法表和減法表,是否掌握熟練的時候,家長往往會給孩子出口算題,然后讓孩子計算。如果都算對了,就認為孩子都會了。或者,隨意指出一個算式,讓孩子說出答案,如果孩子能說出結果,就認為孩子都會了。如果遇到卡殼的地方,就選擇讓孩子,不停地重復練習。結果,到最后,孩子是會了。但是,是硬記憶的。因為,后記憶的這個算式和其他算式是斷開的關系,后記憶的這個算式跟其他算式是孤立的關系。如果此時,要想快速算出得數,只能是,死記硬背了。這也是最簡單的,也是大部分孩子常用的方法。
其實,這里面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在大腦里,根本沒有建立起來,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加減法的表格。也就是說,在大腦里,沒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孩子對于這些算式之間的連接,就是斷開的。自然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單獨記憶。所以,最好不要讓孩子一個一個,獨立地,單獨地背誦和記憶這些算式,而是要讓孩子進行整體的,系統的背誦和記憶這些算式,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表格。每次,都要從0+0,練習到,0+10。減法也是一樣。要從頭練習到尾。這樣,就會幫助孩子最終形成一個整體印象。這是家長輔導孩子的重點。
綜上所述,在整理和復習加法表和減法表這節課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重點掌握,加法表和減法表共同規律的匯總。掌握根據不同的法則,獨立列出所有算式的可能性。幫助孩子逐漸積累,獨立思考,全面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經驗。深刻理解,做事前,要先找到事物之間的規律,然后再按照規律做事的道理。最后,讓加法表和減法表,在腦海里,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的印象。一起加油吧!
加法口訣表:
1+1=2
1+2=3 2+2=4
1+3=4 2+3=5 3+3=6
1+4=5 2+4=6 3+4=7 4+4=8
1+5=6 2+5=7 3+5=8 4+5=9 5+5=10
1+6=7 2+6=8 3+6=9 4+6=10 5+6=11 6+6=12
1+7=8 2+7=9 3+7=10 4+7=11 5+7=12 6+7=13 7+7=14
1+8=9 2+8=10 3+8=11 4+8=12 5+8=13 6+8=14 7+8=15 8+8=16
1+9=10 2+9=11 3+9=12 4+9=13 5+9=14 6+9=15 7+ 9=16 8+9=17 9+9=18
減法口訣表:
1-1=0
2-1=1 2-2=0
3-1=2 3-2=1 3-3=0
4-1=3 4-2=2 4-3=1 4-4=0
5-1=4 5-2=3 5-3=2 5-4=1 5-5=0
6-1=5 6-2=4 6-3=3 6-4=2 6-5=1 6-6=0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7-7=0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8=0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9-9=0
10-1=9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10-10=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口算過程。
2、會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經歷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的的探索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仔細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 學習方式: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研討 教學準備:課件或掛圖、小棒、教學圖片。
教學過程:
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創設
1、 口頭完成教師出示的有關數的組成習題。
2、學生動手操作擺小棒 復習: 3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 )……
教師談話引入,創設情境:藍靈鼠是我們學習的好伙伴,今天他又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和我們一起擺小棒。大家看他是怎么擺的?課件出示與教材圖相似的小棒圖(先出示30根小棒,再出示5根小棒)現在,你也像藍靈鼠那樣自己擺小棒。
引導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擺的。 設計學生喜歡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探究與體驗
1、仔細觀察,說出圖意,提問并解答。左邊擺了30根小棒,右邊擺了5根小棒,一共擺了多少根小棒?列式是30+5=35
2、學生按教師要求和同桌舉例認識加數、加數、和。
3、學生按圖進行操作、交流、表達,然后匯報交流。
4、舉例認識被減數、減數、差。
教師提問:根據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解答?先組內說,再匯報。
教師引導學生匯報追問怎樣算出的,并板書:30+5=35
教師講解加數、加數、和。讓學生重復這些內容,舉例說說。
回到情景圖,教師邊演示邊提問,還剩多少根?怎樣列式計算?你是怎樣想的?交給學生討論 。要求學生說出自己的算理。
講解被減數、減數、差。方法同上。 教師放手學生自學,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操作、討論、匯報。在相信學生能力的前提下,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的情感。
實踐與應用
學生按要求完成練習。
自主小天地:學生把自己編的題寫在書上
完成練一練的1、2、3題(可采用多種形式練習)第2題,要求學生看圖說題意,并列式計算。
第4題 對口練習:可采用教師和一名學生先做示范(可加、可減)再讓同桌進行練習。
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練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永遠保持旺盛的精力來參與學習活動。
這是一節整理復習課,是關于,一年級數學,加法表,減法表,的規律匯總課。到此課為止,孩子一共學習了11個數字,它們分別是,0,1,2,3,4,5,6,7,8,9,10。并且初步掌握了五種運算法則,它們分別是,加法,減法,連加,連減以及加減混合運算。而加法和減法,是以上這些法則中,最基礎的運算法則。
如果把這些數字,按照加法的法則,來進行整理和匯總,就形成了書中的加法表。如果把這些數字,按照減法的法則,進行整理和匯總,就形成了書中的減法表。那么,在加法表里面,都有哪些規律?在減法表里面,都有哪些規律?在加法表和減法表里面,又都有哪些共同的規律呢?下面就給孩子詳細講一下,做個規律匯總。
加法表
規律一,0加任何數,都等于任何數。
規律二,任何數加0,都等于任何數。
規律三,在加法算式中,加號,左右兩邊的數字,互換位置后,計算結果不變。這個是加法交換律。
減法表
規律一,任何數減0,都等于任何數。
規律二,任何數減它本身,都等于0。、
規律三,在減法算式中,永遠是大數在前,小數在后,用大數減小數。減號,左右兩邊的數字,不可以互換位置。
共同規律
規律一,根據法則,盡可能獨立列出這些數字的所有可能性。
也就是說,在總結加法表和減法表的時候,不但要讓孩子,知道它們的基礎規律,還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獨立列出,加法表和減法表。根據加法的法則,將上面的11個數字,進行排列組合,把這些數字的各種可能性,都想到;把這些數字的各種可能性,都列全;把這些數字的各種可能性,都找到。盡量一個也不要丟。如果孩子能做到這些,那么,孩子一定就會更加的善于全面思考,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也會想到發生問題的各種可能性,進而,想到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有助于孩子增加縝密的邏輯思考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規律二,體驗到了按照規律去做事的好處,懂得了按照規律做事,最容易成功的道理。
如果孩子獨立地將加法表格和減法表格列出來了。孩子就會親身體驗到,按照法則做事的好處;孩子就會親身經歷到,按照規律做事的好處。那么,至此,孩子就明白了,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找到事物的規律,然后,再按照法則,按照規則去做,這樣才是,最容易獲得成功的。這個是家長輔導孩子的重點。
規律三,建立,加法表和減法表的整體記憶印象。
尤其是涉及到,考察孩子對加法表和減法表,是否掌握熟練的時候,家長往往會給孩子出口算題,然后讓孩子計算。如果都算對了,就認為孩子都會了。或者,隨意指出一個算式,讓孩子說出答案,如果孩子能說出結果,就認為孩子都會了。如果遇到卡殼的地方,就選擇讓孩子,不停地重復練習。結果,到最后,孩子是會了。但是,是硬記憶的。因為,后記憶的這個算式和其他算式是斷開的關系,后記憶的這個算式跟其他算式是孤立的關系。如果此時,要想快速算出得數,只能是,死記硬背了。這也是最簡單的,也是大部分孩子常用的方法。
其實,這里面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在大腦里,根本沒有建立起來,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加減法的表格。也就是說,在大腦里,沒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孩子對于這些算式之間的連接,就是斷開的。自然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單獨記憶。所以,最好不要讓孩子一個一個,獨立地,單獨地背誦和記憶這些算式,而是要讓孩子進行整體的,系統的背誦和記憶這些算式,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表格。每次,都要從0+0,練習到,0+10。減法也是一樣。要從頭練習到尾。這樣,就會幫助孩子最終形成一個整體印象。這是家長輔導孩子的重點。
綜上所述,在整理和復習加法表和減法表這節課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重點掌握,加法表和減法表共同規律的匯總。掌握根據不同的法則,獨立列出所有算式的可能性。幫助孩子逐漸積累,獨立思考,全面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經驗。深刻理解,做事前,要先找到事物之間的規律,然后再按照規律做事的道理。最后,讓加法表和減法表,在腦海里,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的印象。一起加油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