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3
這是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在這兩周里把第三單元的教學任務給完成了,進行了第三單元的考試。并用了一節課的時間把前面兩個單元的知識復習了一下,然后進行了期中考試。第三單元和期中考試的成績都并不是十分理想,我想可能是計算的練習還不夠,但我總是以為一定是不小心才會算錯的,有的同學把上面一行的數字看下來就變成另一個數字了,有的同學把題目中的數字抄下來就變成另一個數字了,一個錯,全盤皆輸,心疼分數也沒有用。期中考有一個班的成績拖到很后面去了,另一個班還算勉強。前一個班的孩子,考完后很不安分,總是希望早點出去了。在考完試的第二天,我就開始批評哪些孩子:才四年級怎么就學著人家考完就出門了呢?況且這么多的計算題,能算全對的同學少之又少。
在教學過程中,因數中有零的計算方法似乎都聽得不是很明白,對于我那句“零前面的數對齊”也總是有學生一知半解的,更有甚者,沒有零的數的計算也亂對位了,不知道哪個數究竟對哪位。
積的變化規律這一課,僅僅是“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幾倍,積也跟著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我將之書寫在黑板上了,有的學生還是不會就這讀出來,請了好些位同學對著例子來講過了,就是不清楚他們究竟懂了沒有,而事實上,練習中有很多種涉及到規律的應用的題目,我想如果當初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就讓學生先思考,你遇到這類題目會用什么方法做,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出,我會列豎式計算,也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會用剛學過的`積的變化規律來做,最后可以總結出來,用積的方法做更簡單一點,可以自由采用方法,也可以提醒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如果遇到這類題目,你做完試卷還有時間的,你可以再列豎式來驗算一次,以保證萬無一失。列豎式算出得數,這是最聰明的方法,也是最保險的方法。
學到驗算的時候,我曾經多次強調,可以用計算器驗算,可是真正聽的同學沒有幾個。總是很喜歡偷懶,如果每次你計算完畢都用計算器驗算了,就可以及時地知道自己究竟錯在哪里了,不僅可以及時地發現錯誤,也能夠及時地將錯誤改正過來,減少老師作業再批改的量和時間,提高自己作業的質量。
最后說學到估算的時候,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我想一般估算一個數,看的是他的近似數,然而近似數很多,最早采用的一種方法是四舍五入。但是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比如說帶錢出去旅游,或者出去買東西,應該把錢估得大一點,避免出現錢帶不夠的現象。本身的模棱兩可性導致老師難教,學生難學。有的同學,給你一道橫式以及一個括號請你填估算值的,都不明白題目什么意思。更有人先把答案算出來,再把算出來的得數進行四舍五入得到估算值,估算是為了在沒有計算器的幫忙下跟自己計算所得的數進行比較,如果相差太大就表示你計算錯了,還是總有一些學生估的數比較復雜,加大計算量的。種種很多。
我想只能在以后的日子中慢慢切磋,慢慢學習,和學生共成長。
《三位數乘兩位數》是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節的內容。本節課的學習,是學生在已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和提升,所以,自己在教學中密切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為學生提供由舊知識遷移到新知識廣闊背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策略意識,在問題解決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增強學生的的數感。
在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時有三種類型,一是三位數和兩位數中沒有0的乘法,二是三位數中間有0的乘法,三是三位數和兩位數末尾有0的乘法。針對第一種類型的乘法如何筆算例如:114×21,我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其在獨立思考 ,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計算方法探索。學生自主探索交流時,重點放在討論豎式的計算方法上,并讓學生說一說每一步計算的算理。然后進行加深計算進位乘法。例如:135×74有了前面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與合作交流得出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方法。整個教學過程,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得出過程,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二是乘數中間有零的兩位數乘三位數的豎式計算。例如408×23和402×23先讓學生比較哪道題目的乘數比較特殊,再讓學生比較第一個算式為什么用個位上的3去乘408,乘得的數中間沒有零,而用十位上的2去乘408,乘得的數中間也沒有零?第二個算式個位上3乘402后十位上有0,用23十位上2乘402后百位上也有0,通過對比,從而讓學生真正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第三類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例如210×47先讓學生按照前面的方法進行計算,然后讓學生想0乘任何數都得0,210末尾的不和乘數47的個位上7對齊,又按照前面的方法計算,最后把0給補上。通過這樣的計算,先讓學生比較哪道乘法算式比較特殊,那種算著簡便,這樣既突出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又進一步完善了學生的認知結構,有利于學生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
在練習中,學生錯題現象較多,分析其原因: 1、教學中雖然將新舊筆算進行了對接。特別是在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時,過高估計了學生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掌握,沒有進一步強調算理,教學中又沒有強調好“用十位上的數去乘,乘得數的末尾和十位對齊”這個算理,結果導致部分學生在書寫第二步乘積時,數位對錯。2、沒有考慮到學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學生出錯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錯,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訣背錯,比如:三六十二、四八三十六等;原因之二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出錯,如25+8、36+9等。
于是,自己采取相應的措施針對性的改進教學:
1、課堂上從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開始,提高對題率,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然后有選擇性的進行練習。
2、注意豎式書寫的規范性,加強基本功訓練,可減少學生作業的錯誤率。
總之,本單元的教學,需要教師有耐心、學生要細心。為學生后續學習打好基礎。
這節課是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起點,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獨立探究和小組合作掌握了筆算方法,可以進行正確計算,并理解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算法和算理。
一、利用新舊知識的聯系,創設學生熟悉的教學情境。
計算教學的引課一般比較平淡,幾乎都是以舊引新的方式。但稍微改變一下,變成學生自己編成本節課要探究的題目,這樣比較能調動學生想探究的欲望,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二、通過知識遷移,讓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識。
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算法算理,引導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方法,注重知識的遷移類推作用,這樣不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又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
三、注重口算、估算和筆算的聯系,培養計算意識。
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意識是計算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這節課三位數乘兩位數由于數字較大口算較困難,所以學生會想到估算一下它的值,然后我們再引出筆算,得到它的準確結果,并且還可以利用估算驗證筆算結果。這樣口算、估算和筆算三者有機結合,互相驗證,不但提高了計算能力,而且培養了計算意識。
四、利用獲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生活數學相聯系。
知識的獲得不能只是純粹的為了“獲得”而“獲得”,而應該是通過知識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達到學以致用。所以在本節課中提供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但是這節課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思路可以再簡潔清晰一些,可能是我講的太多,或者是總擔心學生理解不透所以課堂沒放開。其次是在練習用時太多,可以再緊湊一些。另外在面向學生群體方面不夠寬廣,最后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鍛煉教學機智,才能足以面對越來越多元化的情況發生。
本節課是學生在充分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并會靈活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之上的學習任務。因此,在教學時,應充分關注學生應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有舊知遷移到新知的廣闊情境。所以在課堂上我已學生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和經驗作為鋪墊,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在這節課中充分扮演了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在新知中估算、用已有的基礎試算,算完之后展示學生的計算過程,分析、交流計算過程,交流算理。讓我很高興的是我班的孩子在敘述計算法則時表現的很淡定,而且很清楚、流利,這給不明算理的同學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在展示、交流的環節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還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樂在計算的過程中忘記了十位上的數字相乘后積的末位應該和十位對齊;還有個別同學在計算時沒有把數位多的數字放在首位;在講授解決問題時忘了提醒孩子們解決問題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如單位、答語等,這些還需要以后不斷改進,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筆算能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