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6
這是新教材三角函數的概念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本章所要解決的新問題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邊和另一個元素(一邊或一銳角),求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
2,使學生了解“在直角三角形中,當銳角A取固定值時,它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也是一個固定值。
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正弦的概念。
2,難點:正弦的概念。
3,關鍵: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性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
2,如果直角三角形ABC中∠C為直角,它的直角邊是什么?斜邊是什么?這個直角三角形可用什么記號來表示?
二、新授
1,讓學生閱讀教科書第一頁上的插圖和引例,然后回答問題:
(1)這個有關測量的實際問題有什么特點?(有一個重要的測量點不可能到達)
(2)把這個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后,其圖形是什么圖形?(直角三角形)
(3)顯然本例不能用勾股定理求解,那么能不能根據已知條件,在地面上或紙上畫出另一個與它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并在這個全等圖形上進行測量?(不一定能,因為斜邊即水管的長度是一個較大的數值,這樣做就需要較大面積的平地或紙張,再說畫圖也不方便。)
(4)這個實際問題可歸結為怎樣的數學問題?(在Rt△ABC中,已知銳角A和斜邊求∠A的對邊BC。)
但由于∠A不一定是特殊角,難以運用學過的定理來證明BC的長度,因此考慮能否通過式子變形和計算來求得BC的值。
2,在RT△ABC中,∠C=900,∠A=300,不管三角尺大小如何,∠A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都等于1/2,根據這個比值,已知斜邊AB的長,就能算出∠A的對邊BC的長。
類似地,在所有等腰的那塊三角尺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的對邊/斜邊=BC/AB=BC/=1/=/2 這就是說,當∠A=450時,∠A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等于/2,根據這個比值,已知斜邊AB的長,就能算出∠A的對邊BC的長。
那么,當銳角A取其他固定值時,∠A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能否也是一個固定值呢?
(引導學生回答;在這些直角三角形中,∠A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仍是一個固定值。)
三、鞏固練習:
在△ABC中,∠C為直角。
1,如果∠A=600,那么∠B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是多少?
2,如果∠A=600,那么∠A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是多少?
3,如果∠A=300,那么∠B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是多少?
4,如果∠A=450,那么∠B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是多少?
四、小結
五、作業
1,復習教科書第1-3頁的全部內容。
2,選用課時作業 設計。
初中數學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
下面是對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的內容講解,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直角三角形的性質:
①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為余角;
②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③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勾股定理);
④直角三角形中30度
角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①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 、c有下面關系a^2+b^2=c^2
,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以上對數學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都能考試成功。
初中數學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公式
下面是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公式的內容學習,希望同學們認真看看。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①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線合一)
上面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公式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績。
初中數學三角形定理公式
對于三角形定理公式的學習,我們做下面的內容講解學習哦。
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定理及推論: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的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推理: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交于一點(內心);
三角形的三邊的垂直平分線交于一點(外心);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三角形兩邊中點的連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一、弄清對鄰斜。
銳角三角函數是定義在直角三角形中的研究邊角之間的關系。而銳角三角函數值實質上就是邊與邊之間的'一種比值,它能溝通了邊與角之間的聯系,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角邊關系的根據。不管角怎樣變,斜邊是固定的,直角邊或是某一銳角的對邊或是某一銳角的鄰邊。不要死記硬背a,b,c的比值。記清對鄰斜兩者之比。
二、掌握一表兩圖記特殊銳角的三角函數值。
三、應用公式變形解決實際問題。
新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三角函數教案4
(1)要多花點時間來研究如何調控課堂氣氛。學生的注意力是比較容易分散的,興趣也比較容易轉移,因此,越是生動形象的語言,越是寬松活潑的氣氛,越容易被他們接受。要不斷摸索,不斷實踐找到合適的教學風格,每一種個性教學都是教學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展現。
(2)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設計好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上課前多揣摩。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思考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挫折,學會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來做課堂的主角。
(3)下課后多反思,做好反饋工作,不斷總結得失,不斷進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教材分析: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是青島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個信息窗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及角各部分名稱及認識直角并且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的基礎上學習的。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判斷,能用更具體的數學化語言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3、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教學重難點: 1、認識銳角和鈍角是教學重點。 2、判斷銳角和鈍角及比較角的大小是教學難點。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三角板、兩張白紙、一張圓形紙片、彩筆 五、教學設想: 首先復習上節信息窗有關角的知識,讓學生充分掌握角及直角的判斷,為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鋪墊。然后通過讓學生畫角,進行分類,并通過觀察引出了銳角和鈍角的認識,進而利用多媒體知道判斷銳角和鈍角的方法,最后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練習題也具有趣味性。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復習舊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老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呀?(生:角)關于這位老朋友角,你都知道些什么?(復習角的知識)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畫一畫 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啊,下面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兩張紙,你能用彩筆在上面分別畫出一個角,要求這兩個角畫的大小不同。 把認為畫得好的展示一下。
2、分一分 有這么多的角,請你仔細觀察,你能試著給它們分分類嗎? 小結:請看大屏幕,同學們按照角的大小(即張口大小)分成了三類:我們已經知道了一類是直角,另一類比直角小,還有一類比直角大。(師板書)
3、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這么快就把角按大小分成了三類,那我們給它們起個名字好不好?(師板書、生跟讀) 銳角和鈍角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師板書課題)
4、猜猜為什么給它們起這么個名字? 銳角:看起來尖尖的,很銳利 鈍角:看起來張口很大
5、名字起好了,誰再來告訴老師:究竟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的角是鈍角?(指名說、同桌說)
6、角的三兄弟有一天突然打起架來了,為什么呢?原來它們都認為自己是老大,請你們來幫幫忙,給它們排排隊好嗎?(銳角<直角<鈍角)
7、角的三兄弟終于和好了,那么你能說說你剛才畫的兩個角是什么角嗎?
8、大屏幕展示生活中的銳角和鈍角。
9、大屏幕:這個角你能一眼看出是什么角嗎?如果不能怎么辦?(引導學生找出判斷角的方法)
10、小結:判斷角的方法 用三角板直角的頂點對準角的頂點,一條直角邊和角的一邊對齊,看另一條邊。如果另一條邊在三角板的里面,就說明它比直角小,是銳角;如果另一條邊在一角板的外面,我們就說它比直角大,是鈍角。
三、拓展練習,鞏固提高 1、連一連(大屏幕展示,學生動手操作) 2、挑戰自我 小朋友們今天表現得非常出色,如果天天這樣,長大后肯定有出息,誰來說說:你長大后想當什么?(大屏幕)
四、總結反思: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你認為自己表現得怎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