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1
這是初中不等式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去括號法則和移項之后,進一步學習去括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關知識。它既是對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延伸,又是對我們以后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提供研究和學習的方法,使學生體會建模思想和化歸思想,因此本節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讓學生體會到知識的生成和發展過程。
2、教學目標
(1)能根據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列方程,感悟到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模型
(2)掌握“去括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情感目標:體驗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學習數學的方法核心是數學建模思想和化歸思想,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體驗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掌握去括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利用化歸思想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列出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再利用化歸思想,將括號去掉變成已經熟悉的方程,最終轉化為X=a的形式。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第二章“整式的加減”的第二課時已經接觸并掌握了去括號法則,針對學生而言,本節課知識的掌握并不難。七年級的學生愛表現、有較強的好勝心理。掌握學生的這些認知特征,是上好這節課的關鍵所在。
三、教法、學法分析
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本節課的重點,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發現問題——探索過程——總結規律——建立模型
學生的學法:觀察——探索——研討交流
四、教學流程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分為(一)回顧舊知承前啟后(二)出示問題,導入新課(三)探究新知,解決問題(四)總結規律,拓展遷移(五)課堂小結與作業
• 新課前我讓學生做一道解方程的題,復習了解方程已經學習的步驟是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一。并在黑板上粘貼這幾個步驟,然后我根據本次會議的具體情境設計了一道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方程解決的問題:參加這次會議的老師預計有36人,其中男老師X人,因某種原因,有3位男老師沒來。女老師的人數是剩余男老師人數的2倍。
• 問題(1)女老師有多少人怎樣表示? (2)求男老師多少人怎樣列方程?
結合這個具體問題我引出新課。這樣的設計體現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新課的探究中,再次重點強調括號外是負因數的去括號的方法,為新課的教學掃除了障礙。然后我引導學生發現將有括號的方程去掉括號就變成了我們熟悉的方程,并用粘貼板的形式重點強調了解方程的步驟,由此體現了建模和化歸的思想。由于教材中設計的問題離學生生活較遠,所以我在學生掌握了去括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后,再讓學生解決本課教材中設計的問題。這樣就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我主張學生積極參與,合作交流,盡量讓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小主人。在學生熟練了解方程的方法后,再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了數學從生活中來最終要回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的思想。在作業的布置中,我采用了梯度作業的形式,既有基礎題,又有拔高題,體現了分層教學的思想。
五、教學流程的具體步驟: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 課前熱身
板書:解方程6X-7=4X-1,指名口述過程,師板演
師:通過這道題,回憶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我們學習了哪幾步?
黑板粘貼 移項 合并同類項 系數化為一
師:這幾個步驟分別要注意什么?(課件展示)
2、引入新課
• 課前老師做了一次調查(課件展示):參加這次會議的老師預計有36人,其中男老師X人,因某種原因,有3位男老師沒來。女老師的人數是剩余男老師人數的2倍。
• 問題(1)女老師有多少人怎樣表示? (2)求男老師多少人怎樣列方程?
問題:這幾道方程與剛才我們解的這道方程題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發現題中“有括號”接著引出課題
二、探究新知
師:對于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應該怎樣解,誰能來說一說
引導學生說出先去括號(師粘貼)
師要求全班學生對第三個方程去括號,指名說出答案。結合板書說明,當括號外面是負因數時,應該注意什么?
師:剩下的步驟,你會做嗎?應該是什么?
學生獨立做,指名板演
總結規律:誰能來說說去括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師再次強調并補充:最后將方程化為X=a的形式。
課件展示:方程中有帶括號的式子時,去括號是常用的化簡步驟
解方程 兩題
學生獨立做,多讓幾個學生板演,做完的學生看板書的學生查找錯誤。
課件展示新課前面的問題:引導學生做完。提問:這道題還可以怎樣列方程。
課件出示例2
引導學生完成
課件出示應用題
學生獨立完成
課堂小結
作業:略
教學反思:這一節課的教學,是繼續討論如何解方程的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①重點討論解方程中的“去括號”,②根據實際問題列方程。本節我結合教材從學生生活實例出發,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復習舊知及聯系新知,進而進入知識的學習,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掌握去括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及樹立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思想。
在前面的引入中,復習了前面學習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具體步驟,由一個具體情境問題引出了課題,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去括號的依據是什么呢?去括號時特別要注意的又能什么呢?當學生通過一定數量的練習后,去括號解方程的一些問題(錯誤)出現了,主要的有兩點,① 括號外面的系數漏乘括號里面的項,②去括號時該變號的沒變號。然后,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又進行了相應練習。總之這節課后我認為自己講的過于詳細,應當再精講少講,讓學生嘗試自己學習新知識,自己再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一是要深鉆大鋼和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二是要注意教學課的特點,注重教學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再一個對于簡單的教學內容讓生自己自學完成任務,教師個別指導,對于較難一點的內容首先讓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問題,有不懂的問題,教師再作指導,讓學生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
法
步
驟
(1)去分母
(2)去括號
(3)移項
(4)合并同類項
(5)系數化為1
(1)去分母
(2)去括號
(3)移項
(4)合并同類項
(5)系數化為1
兩邊同時除以未知數的系數
在(1)與(5)這兩步若乘數(或除數)為負數,要把不等號方向改變
解的情況
一般只有一個解
一般解集含有無數個解
注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有類似的步驟,但一定要注意當不等式的兩邊同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時,不等號要改變方向.
活動6【講授】鞏固延伸 拓展應用
例 、求不等式3(1-x) ≤2(x+9)的負整數解.
解:解不等式3(1-x) ≤2(x+9),得x≥-3
因為x為負整數
所以x=-3,-2,-1.
活動7【講授】課后思考,應用生活
例題:某市自來水公司按如下標準收費:用戶每月用水在5立方米之內的,按每立方米1.5元收費;超出5立方米的部分,每立方米收費2元。小明家某月的水費超過了15元,那么他家這個月的用水量至少是多少?(取整數)
解:設小明家這個月的用水量為x立方米。
1.5 ×5+2(x-5)>15
解得:x >8.75
因為x取整數
所以x ≥ 9
答:小明家這個月的用水量至少為9立方米。
活動8【作業】小結反思
布置作業
1.本節重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在數軸上正確表示解集.
2.注意問題:
①不等式性質3的正確使用.
②避免不等式變形中常見的錯誤(去分母時不要漏乘,移項要變號等).
3、布置作業
(一)必做題:p73 A組 1.(1)(2)(4)(5).
(二)選做題:p73~p74 A組2.(2)(4)(6);B組1.
張翠平評論
優點:
優點: 教態自然大方,教學組織嚴謹有序,師生雙邊活動活躍。層次清晰?能較好做到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注重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技術手段運用合理。?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配合融洽?
缺點:
容量太大
寧少英評論
優點:
設置懸念引入新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小組合作,體現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模式,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與生活。
缺點:
可充分發揮小組長的權利,讓組長對小組的成員作評價
張妞妞評論
優點:
教學過程思路清晰,始終圍繞教學目標。把握重點,突出難點。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比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有效地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能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
缺點:
應留有充分的時間 讓學生動手、動腦,訓練基本技能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
2.會根據一元一次方程的特點靈活處理解方程的步驟,化為ax=b(a0)的形式。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難點:正確運用去分母、去括號、移項等方法,靈活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 解方程:4x-3 (20-x )=6x-7 ( 9-x )
思考:解一元一次方程時,去括號要注意什么?移項要注意什么?
2 求下列各數的最少公倍數:(1)12,24 ,36 (2) 18,16 ,24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動腦筋:
一件工作,甲單獨做需要15天完成,乙單獨做需要12天完成,現在甲先單獨做1天,接著乙又單獨做4天,剩下的工作由甲、乙兩人合做,問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全部工作任務?
(先獨立做,做完后交流做法,認真聽出同學意見,老師點評)
通過這個問題,請你歸納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驟?
先去____,后去_____,再_____、_______得到標準形式ax=b(a0),最后兩邊同除以______的系數。
考考你:
下面各題中的`去分母對嗎?如不對,請改正。
(1) 去分母得5x-2x+3=2 (2) 去分母得2x-(2x+1)=6
(3) 去分母得4(3x+1)+25x=80
2 嘗試練習(注意養成口算經驗的好習慣)
解方程:
3 比一比,看誰算得準(注意養成口算經驗的好習慣)
解方程:(1) , (2)
三 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 化繁為簡
例1 解方程:
2 化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例2 若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是x= -1,則k的值是( )
A B 1 C D 0
3 實踐應用
例3 學校準備組織教師和優秀學生去大洪山春游,其中教師22名現有甲乙兩家旅行社,兩家定價相同,但優惠方式不同,甲旅行社表示教師免費,學生按八折收費,乙旅行社表示教師和學生一律按七五折收費,學校領導經過核算后認為甲乙兩家旅行社收費一樣,請你算出有多少名學生參加春游。
四 沖刺奧賽,培養智力
例4 解方程:
五 課堂練習鞏固提高 解方程 :
六 反思小結拓展提高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作業:p 119 8,9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點、難點
1.重點:解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難點:括號前面是負號時,去括號時忘記變號。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解下列方程:
(1)5x-2=8 (2)5+2x=4x
2.去括號法則是什么?“移項”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如44x+64=328 3+x=(45+x) y-5=2y+l 問: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含有未知數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數的次數是l,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1.判斷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x= 3x-2 x-=-l
5x2-3x+1=0 2x+y=l-3y =5
例2.解方程(1)-2(x-1)=4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