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6
這是二年級不退位減法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這部分內容教學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筆算。
講述該課時,重點以在ppt上演示擺小棒的方法來理解“從十位退一當作十”的算理。同學們基本掌握的還好。在此基礎上,講解了筆算豎式。在筆算的教學時,學生對于列豎式計算都沒什么問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也基本理解從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一當十用。但在豎式計算中經常忘記打退位點。對于這部分學生,經常提醒是有必要的。
但在教學中,我出現了以下問題:
一、教學時間沒控制好,致使學生當堂練習的時間太少,以
至于不能立馬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
二、教學過程中,組織教學次數太少,以至于講到重點時沒
有把每個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導致部分學生沒有掌握。三、
四、教學語言不夠精煉,沒有抑揚頓挫之感,不能吸引學生。教學過程中,沒有及時鼓勵回答問題的學生,可能導致
學生積極性下降。
面對上述問題,一方面要多聽有經驗老師的課,借鑒她們的優點;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去改變這些問題。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解決這些問題。
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是減法教學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計算基礎,并且會用豎式計算,所以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數學例題中的數學信息提出了不同的問題,并列式計算。在列豎式的時候強調筆算減法的注意事項,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開始算起,部分學生就像做加法一樣,從十位開始做,象劉義軍和伊俊帆,發現他們做錯得時候,我馬上拿出來作為錯例進行評講,強調算法的重要性,以后就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此類題大多學生都會算。所以我們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究,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了方法,拿到類似的題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作為教師不要去為學生設計“過渡題”“樣板題”,這樣容易把學生帶入教師預設的方法中。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比較,分析,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認同書本上相對較好的方法。
此節課,我也深深的感到,作為一名教師要有耐心,要把機會讓給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孩子在啟發中互相創新,在啟發中激起探究的熱情。因為這種動態生成的效果正是我們所追求的。雖然對一時的“創造發明成果”還沒有馬上轉化,但在這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發展,共同促進學習氛圍的形成。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
獲吧。本節課讓學生了解每一種計算方法,目的是從小就培養學生“多種選優,擇優而用”的科學研究態度。同時當學生自己創造的算法被肯定時,他們幼小的心靈所萌發出的自我價值、學習信心、主動挑戰意識等等,也是課堂教學的成功所在。我認為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樣化乃至教學改革的真諦,從而樹立起學生的學習信心,以便以后更加認真,自覺的投入到自己的學習中
二年級學生已掌握了退位減法,本節課的重點是被減數連續有幾位不夠減,都要從前一位退1,同本位上的數加起來再減,這節課是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中的一個難點。
在教學中我分五個層次進行教學,第一層次我先帶孩子們一起回憶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這些回顧性的復習不僅是對知識的回憶,更是為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作好鋪墊。第二層次自己利用課件出示美麗云南情景圖根據情景圖讓學生自學數學書22頁的內容,提出自學要求,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學習從而列出一個減法算式,并且知道為什么用減法計算。第三層次估算,你能估算出結果嗎?把你的想法給同桌說說,交流估算方法。第四層次筆算517-348=,連續退位減法并沒有很多新知識,一部分孩子已掌握了,但一部分學生正處于跟著教師走,思維逐步訓練發展的階段,我先讓學此文轉自生嘗試筆算,再交流算法,學生們各抒己見,同桌說,小組說,個別說,最后老師把算法打到課件上,學生對著課件說,達到讓每個學生都說出筆算方法,被減數連續有幾位不夠減該怎么辦,每個學生都很清楚,從而大家總結出連續退位減法的筆算法則,第五層次當堂訓練自己設計三個挑戰,挑戰一做一做,挑戰二數學醫院,挑戰三送信。這節課存在的不足:
1、課后發現學生對于連續的退位減法還有一些問題,需在今后多加練習,同時繼續培養學生的互幫互查的學習習慣。
2、在利用數學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方面還有待今后不斷提高。
由于在進行本節課的學習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三位數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這就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了正向的遷移,因此,在新授段,我并沒有對新授的內容做任何講解,而是放手讓學生進行探索與嘗試,讓學生在親自探索的過程中掌握計算的方法。同學交流不僅鞏固了所學的內容,也大大地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原有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又獲得了新的計算方法。進而教師對重點內容進行說明和強調,既不繁瑣又能畫龍點睛,使課堂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
在這堂課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起到引導作用。在新課開始,利用課本上的情境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時,讓學生自主探究三位數減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的算理和算法,鼓勵算法多樣化及最優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小組交流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