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6
這是二年級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表,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書89——91頁例1,2,課堂活動1,2
教學目的:1、通過實踐活動,合作交流,獨立思考,探討兩位是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 掌握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一當作十再減的算理。
4、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能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
教學重難點:探索并理解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一、復習
1、 開火車
12-6 12-7 12-8 13-6 14-5
26-2 38-4 46-3 29-5 35-4
2、 討論26-2的計算方法
二、創設情景
1、 出示情景圖,問: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樣知道的?
2、 學生觀察思考
交流:共有32個乒乓球用數數的方法
一盒10個,3盒30個,再加2個,就是32個
有個小女孩說:我領6個乒乓球,算算,還身多少個?
3、 誰用三句話說圖意?(原來有32個乒乓球,拿走6個,還剩幾個?)
二、探索新知
1、 引導學生列式,32-6,試試,你會算嗎?
2、 學生討論,交流算法
32-6個位上不夠減,怎麼辦?
引導學生用小棒探索算法。
3、 學生匯報
91)打開一捆小棒,與2根和起來是12根,從12里拿走6根,還剩6根,合起來是26根
12-6=6 6+20=26
(2)打開一捆,從10根里拿走6根,
10——6=4 4+2 =6 20+6=26
4、 引導學生看書,你的方法和書上一樣嗎?
還可以怎樣算?
5、 用豎式計算
個位上2減6不夠,打開一捆,就是從十位借一當作十,與個位上的2合起來是12,再減6得6,對齊個位寫6,十位借了1還剩2,對齊十位寫2。
問:個位不夠減,怎麼辦?
四、教學例2
1、 出示例2,你會算嗎?
2、 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
五、課堂活動
1、 完成91頁1題
2、 對口令
課后記:
第二課時
練習內容:練習十一1——3
練習目的:1、進一步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2、提高計算能力。
練習過程:一、基訓
1、 開火車
11-8 12-3 12-5 13-6 14-5 14-9 15-8 16-8 16-7 17-8
2、 豎式計算
32-8
全班練習,學生板演。
問;計算書注意什麼?(相同市委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向十為借一當作十再減)
二、練習指導
1、 口算,92頁1題
2、 算一算,還剩多少條船?
填載書上,集體訂正。
3、 改錯
教學目標: 1、系統的回顧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提升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 2、讓學生通過實驗操作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得出結論,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3、通過學生看書,小組合作,觀察和操作等學習策略的應用,促進學生掌握應用學法,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探索和小組合作的樂趣。 教具準備:
寫算式的小卡片(數量為全班人數的一半)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準備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接火車游戲,口算練習 7+8 5+9 6+8 4+9 5+7 9+3 13-9 16-7 14-6 15-8 12-4 18-9 二 、講授新課 1:談話導入 質疑激趣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遇到個小難題,你們能幫我解決嗎?老師準備的寫減法算式的小紙片只夠一半,怎么辦啊?” 有的同學大方的說自己不要了。(這顯然不是老師的本意。)
“可是,老師又希望大家都來做這個練習,怎么辦呢?”(師面露難色)。
這時學生自然而然的想到同位共用一份。
把事先準備好的小卡片分發給每一個小組(兩人一組),(他們帶著一種幫老師解決了大難題的快感跳入了老師設下的圈。)
“要把表上的算式一道不拉的寫在這些卡片上,你們打算怎么寫呢?”(步步引導)
同位不由自主的商討起來,廣泛發表自己意見
生1:“我寫11減幾的,他寫12減幾的,我寫13減……他寫……”
師:“你寫被減數是單數的,他寫被減數是雙數的,注意不錯。”
生2:“我寫減9的減8的減7的,剩下的他寫”
師:“你寫減數是單數的,他寫減數是雙數的,也合理。
(老師為他們進行簡單的歸納,以提示同位都較差的小組)
生3:“我寫橫著前三行,他寫……”
生4:“我寫豎著……” 生……
學生各個踴躍的匯報自己的打算,紛紛舉手展示自己經過深思熟慮的方案。
在各組討論的基礎上,廣泛反映出各種方法。教師表揚同學想的方法多,能獨立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說同學們喜歡哪種方法,并說明理由。 2.分工合作 自主探索
學生開始分工完成表格里的算式。
陸陸續續的完成了,同位中有一個沒完成的,我都沒檢查,這樣必須照顧到對方才算完成。在前幾個組單個同學被老師拒絕后,后面的組自發的.幫起反應或速度較慢的同學。
(慢慢的小組之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
首先完成的就在自己小組的下面化上對號(哪組最多哪組就是最后的獲勝者,全班按照座次分成三個小組,這樣利于增強學生由兩人一小組到幾人一大組的集體榮譽感)
等同學們寫完,黑板上的對號也漸漸的拉開了距離,激起了同學們的斗志。 3 面向全體 分層要求
師:“剛才同學們分組完成的很快,那么我看看誰發現了表上的算式是怎樣排列的呢?”
引導學生觀察表格的規律性。
學生根據剛才兩人分工完成的算式找出其中的規律。
“那么同學們打算怎樣以最快的速度排列出來呢?”
生1:“我找卡片他排。” 生2:“我擺11減幾的,他擺12減幾的……”
學生有了剛才的分工經驗,很快的用到了此處。
學生們在我的一聲令下,開始了緊張又認真的排列。
(師進行巡視指導,對于反應較慢的小組作提示性指導。)
學生很快的完成了,黑板上的對號又有了新的變化,學生也有了新的想法,期待著老師提出新的要求,以改變對號的多少,(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同位互相拿卡片提問,一問一答再互換,直到每人都算完 一遍表里的算式,為下一步的排列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4 小組合作 操作記錄
師:“下面再按得數一樣的有規律的排列一遍”
組織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廣泛發表自己意見。
學生進行新的排列。
教師加強巡視,主動參與小組交流,了解情況,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三:課堂小結
找沒有同位可合作的同學談體會,得出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最快的完成學習任務。
教師進行有導向性的小節,宣布本節課的優勝小組,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內容 浙教版數學第五冊第13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 使學生在實際情景中進一步掌握萬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 通過活動的體驗,體會學習的樂趣以及增強學生尊敬老師的情感。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 創設情景,導入 新知
1、 電腦演示情景:前年夏天,潘老師家花了3120元錢買回了一只1、5匹的美的空調。今年夏天,潘老師家又買回了一只1、5匹美的空調,價格是1980元。根據這兩條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 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教師歸納整理。
3、導入 新知 3120–1980
二、探究新知 領悟算法
1、獨立嘗試計算3120–1980,遇到困難可以求助旁邊的同學。
2、把自己的'算法與同伴交流。
3、投影展示成果
(1)投影學生的算法,并指名說說算理。
(2)達成共識后討論連續退位減法的關鍵是什么。
4、同學們通過合作,計算出潘老師今年買空調的錢比前年買的少了1140元。從這個信息中,你還想到了什么?
三、獨立計算
1、課件演示:今年夏天,潘老師家買了一臺空調花了1980元,還買了一只價值498元的
微波爐,買空調比買微波爐多花多少元?
2、獨立做一做。
3、投影反饋學生作業 。
4、比較兩題,你發現了什么。(萬以內的減法 連續兩次退位 )
四、活動體驗 寓練于樂
1、數學門診部
9 1 2 5 2 1 6
-6 4 3 -3 5 4 0
2 7 9 1 6 6 6
2 、選擇禮物(每件禮物上都有一道數學題,做對了才可以取走禮物)
一張賀卡 一束鮮花 一封信 一張畫
527-348 4720-651 8216-7493 6573-3890
四、回顧全課 揭示課題
這節課就快結束了,接下去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在這堂課內,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你能為這節課的內容添上一個課題嗎?生說后,師板書課題。
五、聯系實際 拓展延伸
回家調查一下,家里的冰箱和彩電的價格,算一算它們相差多少元?
萬以內的退位減法(連續兩次退位)
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是減法教學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計算基礎,并且會用豎式計算,所以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數學例題中的數學信息提出了不同的問題,并列式計算。在列豎式的時候強調筆算減法的注意事項,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開始算起,部分學生就像做加法一樣,從十位開始做,象劉義軍和伊俊帆,發現他們做錯得時候,我馬上拿出來作為錯例進行評講,強調算法的重要性,以后就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此類題大多學生都會算。所以我們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究,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了方法,拿到類似的題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作為教師不要去為學生設計過渡題樣板題,這樣容易把學生帶入教師預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