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5
這是分數的產生和意義板書設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2、讓學生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讀、寫幾分之一這樣的簡單分數。
3、結合觀察、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和同伴交流數學思考的結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使學生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分數的基本意義。
2、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儀,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紙片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用一些數來表示中山小學的物體。
一、操作中感知平均分
1、出示4個小圓片
你能把它分給兩位小朋友嗎?
2、出示2個小圓片
你能把它分給兩位小朋友嗎?
3、剛才他們是怎么分的?
數學上把物體分得一樣多,叫做?(板書:平均分)
把一個圓片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怎樣分?
學生折一折畫一畫。
4、師找一找不平均分的問:這樣分好嗎為什么?
把一個圓片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這個圓片的一半,這一半該用什么樣的數來表示?
生:二分之一
像二分之一這樣的數就是分數。我們這節課一起來認識分數。(板書)
5、你會寫二分之一嗎?試一試
請一位同學板演。問你是怎樣寫的?
6、你想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請生閱讀書P54
中間短橫,是?(分數線板書)表示平均分
2是?(分母)分母是2表示平均分成?(2份)
1是?(分子)分子是1表示其中的一份。
7、把一個圓片平均分成二份,(同步演示分數的書寫,分數線、分母、分子)這一份就是這個圓片的1/2,另一份呢?(也是這個圓片的1/2)
它指的是誰?
你能說說我們是怎樣得到這個圓片的1/2的嗎?同桌說一說
二、剛才我們認識了圓的1/2,老師這兒還有長方形,它的1/2該怎樣表示呢?
1、拿一張長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顏色。
學生涂色作品。
2、折法不同,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長方形的1/2呢?
生1:都是一半
生2:都是把長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小結:折法不同沒關系,只要把的長方形平均分成2分,每一份都是它的1/2。
3、判斷:下面哪些圖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 )里畫“勾”。
小結:無論是一個物體,還是一個圖形,無論是大還是小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三、寫出你喜歡的分數
拿一張紙折一折,并用斜線表示出它的幾分之幾,然后寫上分數,最后說一說(你把什么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是幾分之幾。)
展示作品:
1/2 1/4 1/8 1/16
(1)①學生說一說以上各分數的意義。還能往下分嗎?可能是多少?
②觀察同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來越多的時候,每一份的大小會越來越(?。?/p>
(2)觀察涂色部分是長方形的1/4的圖形。
問:你還看到什么分數?
你還猜到哪些分數
(3)同學們也創造了許多分數同桌讀一讀,并說一說分數的意義。
(5)同學們我們來寫10個分數
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分數,請一位學生讀一讀,并且說說你寫的分數的個數占10個的幾分之幾。同桌說一說。
小結: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幾份就是它的幾分之幾(板書)
五、練習
1、你能用分數表示下面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嗎?(書55頁上練習)(4)先看圖2、估一估,再填上合適的分數。
長方形1
1/3 先估,1/3,驗證長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
1/6 先估,1/6,驗證長方形被平均分成了6份。
你怎么一下子就估對的?有什么竅門?
生1:1/3是下面的2倍。
借助觀察比較估計,這是多好的學習方法。
再往下分,可能出現幾分之一?
生說。
平均分成的份數越來越多的時候,每一份的大小會越來越(?。?/p>
3生活中的分數
(1)出示各國國旗
這些的畫面讓你聯想到了什么分數?
學生說一說并且說說其中分數所表示的意義。
(2)出示百度搜索帶分數的資料:
學生讀一讀
師:其實在網上還有許多帶分數的知識,同學們課余時間可以去查一查,增加一些課外的知識
4、完成書55頁練習
六、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你有收獲就是季老師最大的收獲。
“認識分數”教學之反思
一、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
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經驗和己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本節課首先創設分圖片這一生活情境,拉近了數學與學生生活的距離,一是喚起學生對“平均分”的理解,突出了平均分這一關鍵詞句,為認識分數打下基礎,二是通過把一個圖片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不到一個圓片,“半個”還可以怎么表示? 給學生造成懸念,為探索新知創設了情境,也使教學從整數很自然地過渡到分數。
二、構建了“創設問題情—引導自主(合作)探索—鼓勵多項交流”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并進行相互間的交流,對自我或他人的活動過程結果進行評價反思,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和方法,獲得了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數學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數學情感態度獲得體驗,價值觀得到發展。
三、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
我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分學具活動”引入,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與動機,吸引他們開展學習活動。教學時通過涂、折、畫等活動,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觀,親身經歷“分數”的探索過程,切實感悟“分數”的真正內涵;同時,設計了多個層次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聯系生活實踐把剛學習的“分數”的概念,運用到生活中,讓學生感覺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
四、自己存在著許多的不足
(1)我本想著以學生的生成來推動教學,可是自己上課經驗不足,總覺的要去奔一個重要的目標,沿途的風景就沒有認真的欣賞,該放手時沒放手啊。
(2)我記得有一位教育學家曾說過“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受表揚,而是表揚會 讓孩子更聰明”在本堂課中,有些地方沒能及時表揚孩子,或表揚的不夠具體沒有切入到知識點。
總之本堂課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希望在反思中有所進步,在實踐中有所成長。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生進一步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較熟練地比較幾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能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意識。
二、目標解析
通過對“分數墻”的解讀,既能幫助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的分數的初步認識,又為學生進一步探索分數的性質提供了空間。用好“分數墻”讓學生感悟數形結合的思想和方法,發展學生的數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知識,能解決簡單的分數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展示分數墻,直接點題
1.課件出示p111第3題分數墻
(1)提問:你能從“分數墻”中找到那些分數知識?“分數墻”中藏了哪些分數奧秘?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2)在交流中小結分數的相關知識點。
(3)復習知識點后,讓學生獨立解決書上的四個問題,再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一個“分數墻”的解讀,既能幫助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的分數的初步認識,又為學生進一步探索分數的性質提供了空間。“分數墻”是按照“幾個幾分之一就是幾分之幾”的原理,對分數(真分數和1)進行分解而得到的模型,可以直觀地兩個分數的大小進行比較,同時可以直觀的進行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還可以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用好“分數墻”讓學生感悟數形結合的思想和方法,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綜合練習,拓展提高
1.口算練習:課件出示p112的第10題,檢驗學生分數的簡單計算能力。
2.綜合練習:課件出示p113的第13題
(1)回顧鐘面的結構:鐘面一共有12個大格,把鐘面平均分成了12份;也可以把鐘面看成平均分成了60份,每分鐘表示其中的一份。
(2)再讓學生根據復習的知識獨立解決問題。
3.解決問題
(1)把一張紙平均分成5份,用這樣的1份做幸運星,3份做花,做幸運星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做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做幸運星比做花少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這杯水的十分之五,還剩這杯水的幾分之幾沒喝?
(3)爬山坡比賽
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時,東東用了八分之二小時,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時,誰跑得最快?
【設計意圖】設計不同類型的題目,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說說你的收獲。
教學內容
認識幾分之一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練習,在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并讓學生在經歷數學的過程中,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活動,感知數理
1、教學例1
(1)認識1/2。
師:同學們,過幾天就是我們的中秋佳節了,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做一些什么事呢?
生:吃月餅,賞月。
師:老師這有2塊月餅,要分給這兩個小朋友,大家來分一下。
生:一人一個。
師:要是老師只有1塊月餅,這下應該怎么分呢?老師給他們分一下看看。
操作幻燈片,演示分月餅給學生看。
師:現在這個小男孩他分的少一點,他可不樂意了,他哭了。我們得重新分了?,F在一人一半,他們得到有月餅一樣多,所以他們都很高興。
師:他們分別得到了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這塊月餅的1/2,這個2表示分的.份數,每一份月餅就原來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他們每人分得二分之一。
圖片出示半個月餅,并在旁邊寫上1/2。
邊演示邊說明:平均分2份,在橫線下寫2,要表示其中的1份在橫線上寫1。讀作二分之一。
歸納1/2的具體含義: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認識1/4
①提出問題:
師:如果把這塊月餅分4分呢?每分月餅是它的( )分之一?寫作1/4。
②教師課件演示。
師:像這樣1/2、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在幻燈片中操作,介紹分數中各部份的名稱以及分數的讀法。
把圖中的圓不平均分4份后提問,這樣分四份,那么每份是這塊月餅的1/4,對嗎?
指名回答。
歸納1/4的具體含義: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四分之一,寫作1/4。
?。?)提出問題
出示幻燈片中的圖片
提問:圖中哪個有色部份能用1/3表示?
2、教學例2
?。?)出示例1每一組圖1/2和1/4。
?、傧胍幌搿⒈纫槐?,哪個分數大一些?
?、谝龑W生討論并交流,學會合作。
?、垭娔X課件演示1/2和1/4的圖形,進行比較,讓學生直觀感受兩者的大小。
出示:1/2>1/4
(2)出示例2第一組圖1/4和1/3
①說說圖示中每一格表示什么?用什么數表示?(1/4、1/3)
?、诒纫槐龋?/4和1/3哪個分數大?
?、坌〗M交流。各自說說自己的想法、方法。
出示:1/4<1/3
?。?)提出問題:通過上面兩組數的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①學生獨立思考,把自己的發現用文字表達出來。
②小組交流,互相學習
?、蹘熒餐〗Y幾分之一的分數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
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越大,表示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1份越小。
二、鞏固練習
1、看圖比較1/6和1/4
2、小試身手:1/3○1/2、1/3○1/4、1/5○1/7、1/8○1/7、1/4○1/8、1/6○1/3
3、思考題:(1)把一根繩子對折后剪斷,每一段的是繩子總的幾分之幾?
?。?)把其中一段繩子再對折后剪斷,得到的每一段的長度是繩子總長度的幾分之幾?
三、課內外作業
1、課本第96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或實物投影儀,含有4塊月餅的圖片。師生都準備圓片一張,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紙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動態演示關于主題圖內容多媒體課件,接著出示含有4塊月餅的圖片。
1.把這4塊月餅分給小強和小芳,可以怎樣分?如果分得比較公平,每人分幾塊?
學生說出想法后,教師板書:平均分。
2.把2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塊?板書:1。
3.把1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塊?讓學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圓形紙片代替月餅進行對折、重合等操作。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引入并板書課題:分數。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ㄒ唬┱J識1/2。
1.多媒體課件演示例1分月餅的情境圖。指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塊,每塊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導學生讀、寫1/2。
3.學生活動:用圖片折出它的1/2,并寫上1/2。
4.實物投影出示判斷題。
下面哪些圖形的陰影部分是原圖的1/2?哪些不是?說出理由。
?。ǘ┱J識1/4。
1.要得到一塊月餅的1/4應該怎樣分?這個1/4怎么表示出來?怎么寫?
?。?)組織學生活動。拿出圖片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感知1/4。
?。?)電腦課件動態演示,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塊,每塊是它的四分之一。
?。?)小結:像1/2、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2.教學例2。
?。?)想一想:如何折出一個正方形的1/4?
(2)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獨立折紙,然后在小組里交流。
?。?)全班集中匯報。學生自愿將小組成果展示在實物投影儀上(或貼在黑板上),說一說各自的折法。
3.完成第93頁做一做第1題。
(三)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1.出示例1第一組圖1/2和1/4。
?。?)猜想:哪個分數大一些?
?。?)引導學生討論并交流討論信息。
?。?)電腦課件演示1/2和1/4比較重疊過程、閃現,讓學生直觀感受。
2.獨立探究、完成例2第二組圖片,1/4和1/3的比較,再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比較的?
3.讓學生討論合作。通過上面兩組數的比較,你發現了什么?師生共同小結幾分之一的分數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頁做一做第2題。
三、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