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0
這是加法結合律的有趣導入,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根據圖示列出十以內數的加法算式,并能正確計算出結果。
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與動手操作擺一擺、數一數,發展抽象思維,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交流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十以內數的加法運算。
難點:加法算式的意義。
三、教學準備
教具:PPT,梨子和蘋果的卡紙若干個。
學具:計數棒。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通過大屏幕向學生展示圖片——《猴子撈月》,并詢問圖片當中的猴子在干什么?有幾只猴子在井旁站著?有幾只猴子在井上空懸掛著?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觀察。
學生作答后繼續追問:那圖片中一共有幾只猴子呢?從而倒入課題并板書。
(二)探究新知
通過導入中的故事引出“3+2=?”,引發學生思考。設置小組討論,前后桌四人為一小組,可以利用手中的計數棒,在五分鐘的時間內討論如何計算3+2=?(討論過程中,教師巡視觀察討論情況,適時引導。)
討論過后,學生可能會給出以下3種方法:
1.掰手指數數,數到5;
2.在2的基礎上再往后數四個,數到5;
3.先拿出3根計數棒,再拿出2根,數一數,得到5。
全班分享后,對學生討論情況及時總結并對他們提出表揚,并板書3+2=5。
(三)深化新知
接著拿出準備好的蘋果卡紙,創設新的情境:老師上午買了4個蘋果,下午又買了1個蘋果,總共買了多少個蘋果?
通過隨機提問,找同學上臺來現在講臺上貼一貼,在寫出算式并給出結果,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寫出4+1=5。
完成后,進行追問,若上午買了1個,下午買了4個呢?引導學生列出式子1+4=5,并提問:同學們有什么發現?引導學生得出:改變兩個數的順序,它們的和不變。
(四)應用新知
利用老師提供的梨子和蘋果的卡紙,同桌兩人完成游戲:根據本節課學習的十以內數的加法一個出問題,一個回答問題,讓同學們踴躍報名在講臺前展示。
(五)小結作業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并留給學生一道作業題:回家后,自己當一名小老師,給爸爸或媽媽出一道加法的題目考考爸爸媽媽。
五、板書設計
加法
3+2=5
4+1=5 1+4=5
改變兩個數的順序,它們的和不變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根據圖示列出十以內數的加法算式,并能正確計算出結果。
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與動手操作擺一擺、數一數,發展抽象思維,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交流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十以內數的加法運算。
難點:加法算式的意義。
三、教學準備
教具:PPT,梨子和蘋果的卡紙若干個。
學具:計數棒。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通過大屏幕向學生展示圖片——《猴子撈月》,并詢問圖片當中的猴子在干什么?有幾只猴子在井旁站著?有幾只猴子在井上空懸掛著?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觀察。
學生作答后繼續追問:那圖片中一共有幾只猴子呢?從而倒入課題并板書。
(二)探究新知
通過導入中的故事引出“3+2=?”,引發學生思考。設置小組討論,前后桌四人為一小組,可以利用手中的計數棒,在五分鐘的時間內討論如何計算3+2=?(討論過程中,教師巡視觀察討論情況,適時引導。)
討論過后,學生可能會給出以下3種方法:
1.掰手指數數,數到5;
2.在2的基礎上再往后數四個,數到5;
3.先拿出3根計數棒,再拿出2根,數一數,得到5。
全班分享后,對學生討論情況及時總結并對他們提出表揚,并板書3+2=5。
(三)深化新知
接著拿出準備好的蘋果卡紙,創設新的情境:老師上午買了4個蘋果,下午又買了1個蘋果,總共買了多少個蘋果?
通過隨機提問,找同學上臺來現在講臺上貼一貼,在寫出算式并給出結果,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寫出4+1=5。
完成后,進行追問,若上午買了1個,下午買了4個呢?引導學生列出式子1+4=5,并提問:同學們有什么發現?引導學生得出:改變兩個數的順序,它們的和不變。
(四)應用新知
利用老師提供的梨子和蘋果的卡紙,同桌兩人完成游戲:根據本節課學習的十以內數的加法一個出問題,一個回答問題,讓同學們踴躍報名在講臺前展示。
(五)小結作業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并留給學生一道作業題:回家后,自己當一名小老師,給爸爸或媽媽出一道加法的題目考考爸爸媽媽。
五、板書設計
加法
3+2=5
4+1=5 1+4=5
改變兩個數的順序,它們的和不變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結合律,并應用結合律使計算簡便。
2.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概括能力以及思維靈活性。
3.對學生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辨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加法結合律。
教學難點:加法結合律的推導。
教學關鍵:通過實例引出規律。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同學們,暑假期間,我們學校舉行軍事夏令營活動,三年級一班有營員42人,二班有營員45人,三班有營員55人,請你計算一下,這三個班共有營員多少人?
(1)全班試做,指名板演。
(2)集體訂正:42+45+55=142(人)
2.師:這道實際應用題同學們做得都很好,老師這還有一道例題(出示例2),同學們看能不能用兩種方法解答?
二、嘗試探究構建模型
1.出示例2。
例2.四年級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三班有49人,三個班共有多少人?(用兩種方法解答)
(1)全班試做。(2)指名板演。
(3)做完的同學自己先說一說每種方法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結果怎樣?
(4)師:由兩種算法的結果相間,可以看出這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這種關系可以怎樣表示?(同桌相互說一說,然后指名回答)教師板書如下:(48+50)+49=48+(50+49)
2.誰能編一道像例2這樣的應用題,(指2至3名學生編)然后全班同學用兩種方法解答。
3.觀察下面每組的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樣的關系?(投影出示)
(12+13)+14○12+(13+14)
(320+150)+230○320+(150+230)
4.歸納概括加法結合律。
(1)從黑板和投影上的算式同學們發現了什么規律?(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
(2)指名回答發現了什么規律。
(3)教師準確口述規律,然后出示加法結合律內容。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
我們把這樣的規律叫做加法結合律。
(揭示并板書課題:加法結合律)
(4)全班整體感知加法結合律。(齊讀)
5.學習加法結合律字母公式。
(1)自學(a+b)+c=a+(b+c)
(2)弄清a、b、c的意思。
6.做一做。
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
(25+68)+32=25+(□+□)
130+(70+4)=(130+□)+□
7.探究復習題的另一種簡便算法。
學習了加法結合律,同學們想一想:復習題怎樣計算更為簡便一些?
42+45+55=42+(45+55)
8.小結:加法結合律對于我們今后的學習很有幫助,希望同學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切實掌握好。
9.質疑: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三、解決應用
1.應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2.學習例3.計算480+325+75
(1)同學們觀察這道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2)全班試做,指名板演。
(3)集體訂正,并指名說出這樣算的根據。
3.學習例4.計算325+480+75
(1)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例4怎樣算比較簡便?與例3有什么不同?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2)全班試做,指名板演。
(3)集體訂正,說出計算時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4.問:我們在以前學習過程中有什么地方應用過加法結合律?
5.練:(做一做)
137+31+63怎樣算比較簡便?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6.讀:
閱讀教材第14一15頁,看看還有什么地方不清楚?
7.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法結合律,并應用運算定律進行了簡便運算,希望同學們在今后計算時,要根據題目特點,靈活運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四、綜合練習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2.在符合加法結合律的等式后面打"√"號。
a+(20+9)=(a+20)+9 ( )
△+(○+b)=(△+□)+b ( )
(10+20)+30+40=10+(20+30)+40 ( )
3.有一天,小明爸爸對小明說:你從1數到100,小明剛數完,爸爸便說出了這l00個數的結果是5050,你能幫小明說明為什么算得這么快嗎?
l+2+3+4+5+…+99+100=5050
4.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說一說是怎樣應用運算定律的?
91+89+1185+41+15+59
168+250+32135+49+65+24+11
5.應用加法運算定律,你能很快算出下面兩個算式的和嗎?
1+3+5+7+……+17+19=
2+4+6+8+……+18+20=
五、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教學內容:
P18例2(加法結合律)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加法結合律。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
二、新授
練習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綜合算式,解答黑板上問題。
教師巡視,找出課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學生板演。
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總結出:
(88+104+96)=88+(104+96)學生觀察算式,發現特點。
學生繼續觀察幾組算式。
出示:
(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
(155+145)+207
通過上面的幾組算式,你們發現了什么?
學生總結觀察到的規律。
教師板書: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叫做叫法結合律。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加法結合律。
符號表示:
(△+☆)+○=△+(☆+○)
教師板書:
(a+b)+c=a+(b+c)
學生根據這兩個運算定律,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鞏固練習
P18 做一做 第2題
四、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課學習的加法的運算定律。
今天這節課你們都有什么收獲?
你能把這些運用于以后的學習中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