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6
這是因數與倍數教學設計人教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
教材第17頁、18頁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2、5的倍數的特征。
2.使學生知道奇數、偶數的概念。
能力目標
1.會判斷一個數是否能被2、5整除。
2.會判斷奇數、偶數。
3.培養類推能力及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2、5的倍數的特征及奇數、偶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2、5的倍數的特征及奇數、偶數的概念進行綜合判斷。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走進課堂
1.前面我們學習了自然數、整數、因數,后來又學習了倍數,我們都說自己學的很棒,今天我就考考大家
出示:1~100的自然數。
2.導入:
這是1~100的自然數。
你能很快找出2的所有倍數嗎,并用藍筆圈出來。試一試!
3.同桌結組,比試結果。
二、探究新知
1.2的倍數的特征。
你們圈出的這些數和2有什么聯系
為什么它們都是2的`倍數
這些數是分別用2X1 2X2 2X3 2X4 2X5 ……得來的
請大家觀察這些數,你發現這些數有什么特征?
這些數個位上是0、2、4、6、8中的一個。
這個規律正確嗎?請同學們任寫一些大一點的數驗證一下。(學生寫數驗證,小組內討論)
學生匯報,師生共同總結:看來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的倍數,只要看這個數的個數是不是0、2、4、6、8就可以了。
三、練習 出示課本第20頁第一題
自學 奇數、偶數
1、關于一個數是不是2的倍數,還有很多知識,你想知道嗎?請你打開課本第17頁自學。
你們從書上還知道了些什么?
自然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
0也是偶數。(因為0也是2的倍數,所以也是偶數)
雙數指的就是偶數,那么單數指什么呢?
學生說:奇數
2、鞏固練習 出示課本第17頁做一做
學生口答
根據上面的學習,你們還能想到哪些數學知識呢?
自然數根據是不是2的倍數,可分為奇數和偶數。
因為0、2、4、6、8都是偶數,所以也可以說“個位上是偶數的數都是偶數”。
3、聯系生活
在生活中,你在哪兒還見過奇數和偶數?
我的身高148厘米,148就是一個偶數
2008是個偶數
同學們真有心,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用奇數、偶數對事物進行分類。
看來奇數、偶數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不少方便呢。
2、5的倍數的特征。
自主探索5的倍數的特征。
在課本上有100以內數的表格,請同學們打開書,找出5的倍數,看看有什么規律,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并想辦法驗證你所發現的規律。
師生共同總結: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3、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數的特征
判斷:下面哪些數是2的倍數?哪些數是5的倍數?哪些數既是2又是5的倍數?(60 30)
60、75、106,30,521
①引導學生思考:一個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這個數有什么特征?
②匯報結果: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③引導總結:個位上為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三、鞏固發展:
(1)套圈游戲:把下面的數填在圈里。
18 24 25 30 35 36 40 42 45 46 50 65 80 100
①2的倍數:
②5的倍數:
③同時是2和5的倍數:
(2)判斷。
①一個自然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 ( )
②能被2除盡的數都是偶數。 ( )
③同時是2和5倍數的數,個位上的數字一定是0。 ( )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例1及“做一做”內容。
教材分析:本節課的內容屬于小學數學“數與代數”部分的知識,主要是讓學生在經歷給除法分類的過程中,通過明確“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這類整數除法,認識倍數和因數。這里的因數與倍數是區分學生已有的對因數和倍數的認識,同時也是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如找一個是因數和倍數的學習;找公因數知識的學習。所以本節課必須從學生的經歷過程中,讓他們不但要掌握因數和倍數的定義,更要讓他們能夠合理地運用,是以后的學習變得輕松。
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從給除法算式分類開始,是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的,所以教師應讓學生充分經歷觀察,思考,動手分類的過程,學生把已有的知識進行分類處理的過程就位學生發現新知識做了鋪墊,教師在引出倍數,因數的概念時,學生就不會是生硬的接受了。所以,這節課要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在發現中驗證,在驗證中學會運用,掌握運用的技巧。
教學目標:1.經歷除法分類的過程,認識倍數和因數。2.運用倍數和因數的定義,理解因數與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重點:經歷除法分類的過程,認識倍數和因數。
教學難點:運用倍數和因數的定義,理解因數與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法:引導法,啟發談話法等。
學法:合作交流、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索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導入,你能把這些除法算式分類嗎?
2.展示學生分類的作品。
3.說說分類的理由(為什么分成兩類)。
二、探究新知
1.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第一類中的這些除法算式。課件出示。
2.引導學生觀察第一類算式的特點,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發現自己的發現。
3.引導學生觀察算式中,被除數、除數、商都是整數,且沒有余數。
4.教師適時引出因數和倍數的定義。板書。
5.學生舉例說說在一個整數除法中,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多舉例,強化學生的理解。
6.對比12÷2=6中,2是12的因數,12是2的倍數。
12÷6=2中, 6是12的因數,12是6的倍數。
理解12是2和6的倍數,2和6是12 的因數。
三、鞏固理解
1.判斷練習。理解因數與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2.完成“做一做”,指名匯報。
四、概念升華
1.為了方便,在研究因數與倍數的時候,我們所說的數指的是自然數(一般不包括0)。
2.為什么一般不包括0?學生討論交流。
3.舉例說明。
五、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有什么新的收獲嗎?
板書:略。
一、創設情境,提供素材
活動一:認識因數和倍數
1、活動導入
(1)談話:同學們,今天數學王國的小博士也來到了咱們的課堂上,我們聽一聽他給大家到來一個什么問題。
播放課件小博士:美術小組要將12張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畫貼在墻上,如果要貼成長方形,可以怎樣貼呢?
(2)同學們,都聽清楚小博士的問題了吧?那么我們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把這12個小正方形全部都用上,你準備怎樣擺?
(學生交流聽到的信息,動手拼擺學具。)
2、總結擺法、列出算式
(1)這位同學擺的最快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是怎么擺的,好嗎?
(學生說自己的擺法。并用算式表示出自己的想法)
根據學生的想法隨機出示擺法,并隨機板書1×12=12
2×6=12
3×4=12
(2)教師總結:將1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擺成一個長方形,只有這三種擺法,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內容就從這里開始。
3、認識因數和倍數
(1)從剛剛出現的3種不同的擺法,我們列出3各不同的算式,觀察一下他們有相同的地方嗎?
(學生發現三個算式的積都是12.)
(2)以3×4=12這個算式為例,引導學生認識因數和倍數。3和4相乘,積是12,那么就可以說,3×4=12,3是12的因數,4是12的因數。12是3的倍數,12是4的倍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因數和倍數。
(板書課題:因數和倍數)
4、探究12的因數
(1)通過這三個算式,你找到12的因數有哪些?你是根據那個算式找到的?
(學生根據列出的三個算式找到12的因數,并發現只有這六個數,因為再沒有兩個數相乘等于12了。)
(2)總結12的因數只有1、2、3、4、6、12,這六個數。
【設計意圖:通過學具的拼擺,讓學生自主發現除了1、2、3、4、6、12這六個數,再沒有兩個數相乘等于12了。有一開始的圖形拼擺建立概念,引申發現1×12=12 2×6=12 3×4=12這三個算式的唯一性。】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活動二:找一個數的因數
1、學生通過比較找24的因數的方法
(1)你能找到24的因數嗎?你是怎么找到的?
(學生根據經驗列算式找到兩個24的因數。)
教師評價:他一下就找到一對.(滲透成對找的方法)
(2)看來,找24的因數并不難,難的是想辦法把24所有的因數一個也不漏的都找出來。你有好方法嗎?安靜的思考一下,然后把你找到的24的因數寫在橫線上,如果你在找的過程中需要借助一些算式,那么就把他們寫在下面的方框里。
(請一名沒寫全24所有因數的同學到實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業。)
和同學們說說你是怎么找出來的?
(學生說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學開始舉手反對。)
(3)教師先引導學生先總結優點,發現,然后再引導學生找出不足。最后請一名寫全的同學介紹自己的方法,從兩位同學方法的區分上,總結找因數的方法。
(板書:成對、有序)
你能用這種方法找一找7、18、25的因數嗎?
2、探究因數的特征。
(1)觀察這三個數所有的因數,比較一下,他們有什么共同點。
(學生發現最小的都是1.最大的是他本身。)
得出結論: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一,最大的是它本身。
(2)練習鞏固結論:如果一個數最大的因數是11,那么這個數是( )
如果一個數最大的因數是1,那么這個數是( )。
(3)小結:同學們自己總結了找一個因數的好方法,還發現了一個重要的數學規律,那么,接下來我們來研究倍數。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比較兩名同學不同的作業,發現按一定的順序成對成對的找一個數的因數,就能把一個數的因數找全。】
活動三:找一個數的倍數
1、學生自主探究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
(1)剛才我們說因為3×4=12,那么我們就說12是3的倍數,12也是4的倍數。那么4的倍數只有12嗎?還有幾?
(學生根據經驗找到4的倍數)
(2)你能從4的一倍開始,按順序找一找4的倍數嗎?一分鐘的時間能找全嗎?開始!
學生在找倍數的過程中發現4的倍數是找不完的,并總結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
(3)你能用這種好方法找一下3的倍數嗎?
2、根據經驗探究倍數的特征。
通過找4和3的倍數,你發現一個數的倍數有什么特點?
學生發現一個數的倍數最小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設計意圖:學生根據找一個數因數的經驗,自己總結出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和一個數倍數的特征。】
三、借助素材,總結概念
活動四:比較因數和倍數的特點
(1)剛才,我們總結了找一個數倍數的好方法,還發現了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那么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呢?
(通過比較學生發現一個數的因數有限的。)
(2)我們來比較一下一個數因數和倍數的特點,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發現一個數最大的因數和最小的倍數都是他本身。)
活動五:拓展練習。
1、智慧大轉盤。
(游戲規則:8號球轉到哪個數的位置上,同學們就要說一說這個數與8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讓學生熟練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2、猜一猜
老師這里有3個信封,每個信封里都有四個不相同的數,他們都是10的因數和倍數。你來猜一猜,這里面都是幾?
1
5
20
40
2
10
60
200
【設計意圖:第一個信封里的數,學生任意猜測,第二個信封里的數學生根據第一個信封里已經找到的10的因數猜測,10的因數和倍數的個數是相等的。但是可能忽略10既是10的因數,也是10的倍數。從而加深學生對因數和倍數的認識】
同學們果真充滿智慧,想不想到數學王國去挑戰,同學們需要憑借自己的智慧打開數學大門。有信心嗎?
3、打開密碼鎖
【設計意圖:綜合練習本節課所學內容。】
四、鞏固拓展,應用概念
數學王國的大門打開了,在這里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等待我們去研究,去解決:
1) 自然數越大它的因數一定越多嗎?
2) 哪些數因數的個數是雙數,哪些數因數的個數是單數?
3) 2的倍數多還是5的倍數多?
4) ……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后面的知識產生好奇。】
全課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暫時上到著,你有收獲嗎?其實在數學王國里還有許許多多有趣的知識等待著我們……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
1、從操作活動中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是不是另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觀點。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以及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因數與倍數意義以及它們的相互依存關系。
2、尋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
流程1:導入新課
流程2:認識倍數和因數
流程3:探索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流程4:完成“試一試”,總結一個數因數的特點
流程5:探索求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流程6:完成“試一試”,總結一個數倍數的特點
流程7:完成智慧樂園
流程8:完成質疑樂園
流程9:數學游戲
流程11:課堂小結
流程10:組織學生退場
第一段:導入新課
流程1:導入新課
師:課前我們先來做個腦筋急轉彎,看看誰最聰明?
星期天的早晨,公園里有很多人在劃船,其中有一條船上有兩個爸爸和兩個兒子,可是船上卻只有3個人,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們就把這三個人請到我教室里來好嗎?(課件出示圖片)你能不能以大李為中心,來介紹一下小老和老李。(學生說一說)
師:我們能不能單獨地來說,大李是爸爸?(不能)為什么?
引出相互依存(板書)
在生活中存在著父子關系,在我們數學中也有著這樣相互依存的關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因數和倍數》
第二段:認識倍數和因數
流程2:認識倍數和因數
(一)學習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1、用課前準備的12張同樣大的正方形紙片拼成一個長方形。前后四人一組
要求:
(1)、看一共能擺出幾種完全不同的長方形。
(2)、想一想怎樣用乘法算式表示你的擺法。
(3)、為了便于展示,請在你的課本反面來擺。
(學生動手操作、匯報)
師:請你用乘法算式表示你的擺法?
生:1×12=12 2×6=12 3×4=12
師:為了避免重復,我們可經只選擇其中一個算式。我們以前學過,在乘法算式里,乘號前面和后面的數都叫什么?(因數)等號后面的數叫什么?(積)這里的因數和積是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其實,因數和積之間就存在我們課前提到的相互依存關系。以3×4=12為例,數學上說12是4的倍數,12也是3的倍數,4和3都是12的因數。這里因數和倍數就具有相互依存的關系。不能孤立地說3是因數,也不能孤立地說12的倍數,這就是今天這節課我們研究:倍數和因數。
師:那根據另外兩個乘法算式,同學們會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嗎?請同桌相互說一說(學生活動)。
師:12×1=12,12是1的倍數,12也是12的倍數,12和1都是12的因數;6×2=12,12是6的倍數,12也是2的倍數,6和2都是12的因數。你都說對了嗎?
老師這是里有兩道算式,你會說嗎?
8×9=72 18÷3=6
(請學生來說一說)
師:同學們,倍數、因數指的是兩個自然數之間的一種關系,所以我們一定要說清楚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老師還要補充說一點,為了方便,我們在研究時,所說的數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數。
第三段:探索求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流程3:探索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師:同學們怎樣找一個數的因數呢?同學們愿意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嗎?面對新問題,看看誰能挑戰成功。
師:你能找出36所有的因數嗎?請同學們試著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學生活動)學生匯報
師:從1開始,想哪兩個數相乘得36,我們就可以成對地寫出36的因數,一直找到兩個乘數最接近為止。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考慮什么樣的數是36的.因數。如果有兩個數相乘的積是36,那么這兩個數都是36的因數。例如,1×36=36,那么1和36都是36的因數。
師:看看老師的填法和你一樣嗎?
師:求一個數的因數,可以想乘法算式,也可以想除法算式,但都要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流程4:完成“試一試”,總結一個數的因數的特點
師:下面請同學們用你喜歡或熟悉的方法寫出你自己所喜歡的數字的因數。(學生活動)相機尋找學生板書。
師:通過觀察上面同學所寫的數的因數,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說一說(完成表格)
師小結: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寫出你的學號的所有因數。
流程5:探索求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了什么是倍數,那一個數的倍數是多少,有多少個呢?這是我們接下來研究的問題。你能找出多少個3的倍數?
師:同學們先想一想,什么樣的數是3的倍數?怎樣才能準確地寫出3的倍數?把你的想法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學生活動)
師:同學們一定能想到,3的倍數就是3和除0以外的一個自然數相乘的積。例如3×1=(3),3×2=(6),3×3=(9),括號里的數都是3的倍數。這樣我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用乘法就可以有條理地說出3的倍數了,它們是:3、6、9、12、15、18。能把3的倍數全部說完嗎? 說不完,那應該怎樣表示問題的答案呢? 因為3 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所以寫的時候要借助省略號來完整地表示出結果。
流程6:完成“試一試”,總結一個數的倍數的特點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分別寫出2的倍數和5的倍數。注意要有順序地思考,并且規范地表示出結果。(學生活動)
師:老師和同學們核對一下答案,如果出錯了,一定要分析原因,再訂正。(核對答案)
師: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求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并用這樣的方法分別求出3、2、5的倍數,請同學們觀察上面的例子,你們能發現一個數的倍數有什么特點嗎?大膽地說出你們的想法。(學生活動)
師小結:仔細觀察,同學們會發現: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第四段:深化認識,鞏固方法
流程7:完成智慧樂園
師:下面我們運用倍數和因數的知識完成智慧樂園。表中每欄的“就付元數”各是怎樣算出來的?都有什么共同特點?你還能說出哪些的倍數?能把4 倍數說完嗎?
師:請看想想做做第3題。先填表,再討論回答下面的問題: 表中每欄的“每排人數”各是怎樣算出來的?“排數”和“每排人數”都是24的什么數?在填表的過程中你還受到了什么啟發?(學生活動)
師: 24÷3=8,÷4=6,÷6=4,÷8=3,÷12=2,÷24=1,表中“排數”和“每排人數”都是24的因數。在填表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對一對地找一個數的因數比較方便。
流程8:完成質疑樂園
先判斷對錯,再說一說自己的判斷理由。
第五段:數學游戲
流程9:數學游戲
師:請同學們拿出寫有自己學號的卡片,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看一看,想一想,你卡片上的數是否符合下面的條件,符合的請舉起卡片,揮一揮。(課件出示)我是5,我找我的倍數;(學生活動)我是24,我找我的因數;(學生活動)我是1,我找我的倍數;(學生活動)我是30,我找我的因數。(學生活動)
第六段:全課總結
流程 10: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倍數和因數,探索了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根據乘法算式,用這一個數分別乘1、乘2、乘3……可以有順序地找到它的倍數。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找一個數的因數可以想乘法算式,把一個數寫成兩個數相乘的積,乘數就是這個數的因數;也可以想除法算式,用一個數依次去除以1、2、3……,能得到整數商的,除數和商就是它的因數。寫因數時根據算式有順序的一對一對地寫比較方便,不容易遺漏或重復。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流程11:組織下課
組織學生分批退場。
(1)請學號數不少于三個因數的同學先退場; (2)請學號數只有兩個因數的同學退場; (3)請學號數只有一個因數的同學跟我一起離場。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