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_国产v综合v亚洲欧_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久久久久久麻豆_手机在线看片你懂的_日本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狠狠操夜夜操_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_人妻内射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99亚洲精品自拍av成人_天堂av无码大芭蕉伊人av孕妇_av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_女同互添互慰av毛片观看_人妻丰满熟妇a无码区_青青国产精品视频_色欲天天网站欧美成人福利网_黄色三级视频片_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妲己影院_国产精品福利视频在线观看_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當前位置:首頁 > 教案教學設計 > 數(shù)學教案

多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日期:2022-01-22

這是多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是優(yōu)秀的數(shù)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多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多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第 1 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討論分析,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80%

  2、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測量、填表、討論、分析、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初步體會圖形轉(zhuǎn)化的意義和價值,培養(yǎng)空間觀念,發(fā)展初步的邏輯思維。

  3、使學生在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活動中,進一步增強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初步感受“變”和“不變”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例題引路(6分鐘左右)

  1、長方形面積怎么算?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2、出示PPT,引導觀察。

  觀察例1,說說自己的想法。

  轉(zhuǎn)化前后,什么沒有變?

  3、交流例2,你是怎么轉(zhuǎn)化?

  預設:①沿著高剪出一個三角形,平移后,轉(zhuǎn)化成長方形。

  ②沿著高剪出一個梯形,平移后轉(zhuǎn)化成長方形。

  組織交流,轉(zhuǎn)化的方法。強調(diào):沿著高剪。

  二、自學例3(16分鐘左右)

  1、明確例3中的數(shù)學信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出示:例3的PPT

  導入:例3中要我們做什么?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

  2、自學。

  導學單:(時間:5分鐘)

  ①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量出或數(shù)出它的底、高分別是多少,填在表格中。

平行四邊形

底cm

高cm

  出示表格以及平行四邊形。

  組織學生交流,板書。

  (板書在右邊。)

  ②把剛才三個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后填寫下表。

轉(zhuǎn)化成的長方形

長cm

寬cm

面積cm²

  組織學生進行轉(zhuǎn)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書在左邊。)

  ③小組討論:

  1、轉(zhuǎn)化成的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嗎?

  2、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3、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完成填空。

  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 ↑ ↑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④小組交流

  交流內(nèi)容: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過程。

  2、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組織交流、觀察、討論,強化認識。

  板書字母公式S=ah

  ⑤完成試一試。

  獨立完成,板演。

  集體交流。

  三、練習(10分鐘左右)

  (1)適應練習

  第8頁練一練

  (2)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第1——5題。

  ①獨立完成。

  ②集體交流。

  找到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第1題:抓住等底等高來畫。

  第5題:周長沒有變,面積變小了。因為高變短了。

  (3)創(chuàng)編練習

  一個平行四邊形(如圖),周長是78cm,以CD為底時它的高是18cm,有BC是24cm,求它的面積?

  思考: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是相等的,求到CD的長,那么面積也求到了。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2課時 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9--1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填表、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并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80%以上。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zhuǎn)化方法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例題引路(5分鐘左右)

  交流例4:

  1、一虛一實的兩個三角形一樣嗎?底是多少?高是多少?

  2、涂色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說說自己的想法,說說怎么列式的?

  小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平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求三角形的面積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將平行四邊形沿對角線剪開,旋轉(zhuǎn)、平移、重疊。

  板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二、自學例5(15分鐘左右)

  1、明確例5中的數(shù)學信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出示:例5的PPT

  導入:例5中要我們做什么?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

  2、自學

  導學單(時間:6分鐘)

  ①拿出預先準備好的三角形。根據(jù)圖中所標注的底和高,填在表格中。

三角形

底cm

高cm

  出示表格以及三角形。

  組織學生交流,板書。

  (板書在右邊。)

  ②把準備好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填寫下表。

轉(zhuǎn)化成的平行四邊形

長cm

寬cm

面積cm²

  組織學生進行轉(zhuǎn)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書在左邊。)

  ③小組討論:

  1、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兩個三角形有什么關系?

  2、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3、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

  完成填空。

  板書: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 ↑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④同桌相互說說三角形的面積推導過程。

  自學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組織交流、觀察、討論,強化認識。

  板書字母公式S=a×h÷2

  ⑤完成試一試。

  獨立完成,板演。

  集體交流。

  三、練習(8分鐘左右)

  (1)適應練習

  第10頁練一練。

  分別找到三角形的底和高,不要忘記除以2。

  (2)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第6—9題。

  ①獨立完成。

  ②集體交流。

  第7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4×3,所以這三角形的面積是3×4÷2

  (3)創(chuàng)編練習

  一個三角形的底長6m,如果底延長2米,那么面積增加1平方米,求原來三

  角形的面積?

  (4)介紹“你知道嗎?”(4分鐘左右)

  學生獨立閱讀,組織學生交流“半廣以乘正從”的理解

  動態(tài)演示三角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的過程,研究轉(zhuǎn)化后的長方形和原來三角形的關系。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3課時 三角形的面積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1-13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靈活地運用公式解決有關三角形的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80℅以上。

  2、通過獨立完成、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練習,注重數(shù)據(jù)與圖形、圖形與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注重解題后的反思和總結。

  3、培養(yǎng)學生的對應思想、有序思考、邏輯判斷等思維品質(zhì)。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和運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三角形底與高的對應關系,圖形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基本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知識,夯實基礎。(預設8分鐘)

  1、計算練習。(第10題)

  25×12÷2 122×8÷2

  25×(12÷2) 122×(8÷2)

  這節(jié)課,我們對三角形面積計算進行練習。計算時采用男女生比賽。

  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用自己的語言或字母表示出來。

  2.不計算直接列式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積。

  單位:厘米

  回憶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提醒:第二幅圖,你為什么會上當?怎么改就可以了?

  →點撥:在選擇數(shù)據(jù)時要注意什么?

  3、量一量、再計算。

  (1)量出每個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它們的面積。(第12題)

  (2)量出紅領巾的底和高,(取整厘米數(shù)),算出它的面積。(第15題)

  提示:量的時候要量哪些數(shù)據(jù)?(取整厘米數(shù))

  導學單:時間3分鐘

  (1)組長分工,1人負責把紅領巾的邊拉直,1人度量,1人記錄。

  (2)想一想,可以怎樣量出紅領巾的高?

  (3)計算紅領巾的面積。

  小組圍繞導學單展開測量活動,再算出紅領巾的面積。

  二、變式練習, 優(yōu)化結構(預設11分鐘)

  1、畫一畫。(第11題)

  你能利用方格紙畫出面積為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嗎?(一個格子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畫完后請把底和高的長度標出來。

  導學單(時間:5分鐘)

  1.學生獨立完成,想一想,畫出的三角形的面積是9平方厘米,那底和高的乘積應該是多少?

  2、匯報交流畫法。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畫的?

  總結寫出公式,加以還原: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底×高=三角形的面積×2

  =9×2

  =18

  提醒:分析學生列舉的幾種方法。

  (1)注意有序思考。

  (2)注意特殊形狀:底2厘米 ,高9厘米;底1厘米 ,高18厘米 (橫著畫)

  2、說一說。(第16、17題)

  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后小組交流方法。

  交流內(nèi)容

  1、 涂色三角形的底和高與所在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2、這個平行四邊形與正方形之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參與學生的討論,適時點撥方法和解答疑惑。

  讓學生自己說說判斷的方法。

  補充:還可以把每個涂色三角形進行分割,也能證明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引導:1、求出底和高。2、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其實就相當于求誰的面積?

  三、綜合練習,拓展提高(預設10分鐘)

  練習單(練習時間8分鐘)

  第一關:選擇題

  (1)兩個(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A、面積相等 B、完全一樣 C、等底等高

  (2)一個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分米,與這個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

  A、6 B、3 C、12

  第二關:生活中的數(shù)學

  1、(1)一個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平均每平方米產(chǎn)鮮花50枝,這塊花圃一共生產(chǎn)鮮花多少枝?(第13題)

  (2)一個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如果每5平方米種一棵樹,這塊地共可種樹多少棵?

  總結:第1組中的兩道題什么不變,什么變了?

  解答時都是要先算什么?

  接下去為什么用的方法不同,你是怎樣理解的?

  做這類題時要注意什么?

  2、李大伯家有一塊梯形菜地,分別種了黃瓜和辣椒,你能算出黃瓜和辣椒各種了多少平方米嗎?(第14題)

  你是怎樣想的?在小組里交流。

  第三關:智力沖浪

  思考題。每一塊板的面積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4課時 梯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猜測、填表、討論等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遷移前面學法,自主探究梯形上下底、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之間的關系,能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歸納能力,體會轉(zhuǎn)化思想的價值。

  3.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長新圖形面積研究的策略意識,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推導公式過程中梯形上、下底與平行四邊形的底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預設3分鐘)

  1、出示梯形圖形,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拿出昨天晚上自己剪的梯形,同桌間說出圖形各部分的名稱。

  2、揭示課題。

  二、自學例6。

  (預設17分鐘)

  1.自學。(預設5分鐘)

  導學單:

  (1)你能想辦法求出梯形的面積嗎?如何做?

  (2)小組交流。

  剛才各組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交流,下面我們來看看各組的成果。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情況及時進行互動對話。總結出:轉(zhuǎn)化是計算梯形面積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自學例7。

  自學

  導學單:(預設12分鐘)

  (1)結合三角形面積的推導過程,我猜想可以把梯形轉(zhuǎn)化成 ( )來求面積。

  (2)拿出昨晚剪的兩個圖形,自己拼一拼、算一算、填一填,再思考:

  (a)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兩個梯形有什么關系?

  (b)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有什么關系?每個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c)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梯形的面積?

  (d)小組交流。

  點撥:

  (1)你是怎樣想到把梯形轉(zhuǎn)化成平行四邊形的?那么,一個梯形的面積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2)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 )與( )的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 )。

  每個梯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 )

  梯形面積=平形四邊形面積÷2

  =( )×高÷2

  3.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你準備怎樣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學生獨立嘗試,一生板演:

  字母公式:s=(a+b)×h÷2

  強調(diào)公式中的“÷2”,這兒的“÷2”能少嗎?為什么?

  四、練習(預設14分鐘)

  1、尋找合適的條件,求出圖形中梯形的面積。(單位:cm)

  教師提供課堂分層練習單

  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2、想一想,填一填、

  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

  如果梯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 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平方

  厘米。

  如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 涂色梯形的面積是( )。

  第2題,提問:涂色梯形的面積與整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判斷題

  (1)兩個梯形都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2)兩個形狀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

  (3)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 ( )

  第3題,強調(diào)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一條新挖的渠道,橫截面是梯形(如圖)。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它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第4題: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橫截面”的?

  指一指,圖中的物體的“橫截面”具體在哪里?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5課時 認識公頃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6--17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建立1公頃的表象;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會進行平方米和公頃的單位轉(zhuǎn)換。

  教學難點:

  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作業(yè),揭示課題(2分鐘)

  1、學生回憶面積單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要用到一些面積單位,誰能把我們學過的面積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給大家聽聽?

  2、學生比劃面積單位大小

  比劃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新的面積單位。

  4、學生看圖,認識公頃。

  先一起來欣賞一些圖片,自己讀讀圖片中的文字,這些文字中都用到哪個面積單位?

  公頃也是我們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時常用的面積單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公頃”。

  關于公頃,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5、學生自由回答。

  二、目標驅(qū)動,自主學習(20分鐘)

  1、初步認識“公頃”

  下面就請大家?guī)е@些問題打開書,翻到第16頁,自己到書上先去找一找答案,找到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1)對照導學單嘗試學習。

  (2)通過學習課本,你知道了什么?

  (3)那么100米有多長呢?誰能結合實際說一說?、

  (4)老師也找了一下,發(fā)現(xiàn)我們學校的新教學樓大約長100米,以我們的新教學樓為邊長,圍一個正方形,像這樣的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公頃。

  閉上眼睛想一想,1公頃有多大?

  (5)那么1公頃等于多少平方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①學生根據(jù)導學單,快樂自學導學單

  A. 自學書上16頁相關內(nèi)容

  B. 學完后與同桌交流學習收獲。

  ②全班交流,明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

  ③學生自由發(fā)言。

  ④學生借助教學樓初步感知1公頃的大小。

  ⑤學生通過計算100×100=10000平方米,明確1公頃=10000平方米

  2、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1)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100平方米有多大

  推想:( )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

  (2)學生親身感知1公頃的大小

  課前我請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了一個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

  下面,讓我們到校園里去感受一下1公頃的實際大小。

  多媒體出示:

  (1)我們學校前操場長約95米,寬約 25米,面積大約 2370 平方米。大約( )個前操場的面積是1公頃。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事物可以幫助我們理解1公頃。下面,請同桌合作一起來找一找,完成在練習紙上。

  (2)我們教室的長約 9米,寬約7米,面積大約63平方米。大約( )個教

  室的面積是1公頃。

  3、自主研究,加深認識

  (1)學生合作完成練習:

  1平方米里可以站約12個同學,1公頃的面積大約可以站( )個同學。

  2個課桌面約1平方米,1公頃約有( )個課桌面拼成。

  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1公頃的面積大約需( )個同學手拉手圍成。

  一輛小轎車的停車位約10平方米,1公頃約可停小轎車( )輛。

  (2)學生自由描述1公頃的大小

  現(xiàn)在,你能用一句話來表述1公頃的大小了嗎?

  (3)完成“練一練”

  三、分層作業(yè),內(nèi)化提高。(8分鐘)

  完成19頁第10-13題。

  公頃這個面積單位,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下面的問題你能解決嗎?

  師巡視,學生完成后,有針對性地評講。

  四、當堂反饋,總結反思。(10分鐘)

  1、學生總結反思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個面積單位,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多媒體出示: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會計算土地的面積。當時用“畝”做單位計算方法是:先用步量出長方形土地的長和寬(1步=5尺),計算它的積,然后除以240,就得到畝數(shù),一畝約等于667平方米。)

  3、拓展題

  開發(fā)商廣告

  小區(qū)簡介

  本小區(qū)環(huán)境優(yōu)雅、景色宜人,是綠色花園示范小區(qū)。占地面積12公頃,其中兒童游樂場、老人健身房、網(wǎng)球場、道路等公共設施占地2.8公頃,綠化面積達5公頃。……

  小明他們在小區(qū)里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該小區(qū)共新建了住宅樓75幢。小明估計了一下每幢樓長約80米,寬約10米。請你幫小明一起算一算,房屋開發(fā)商的廣告是否真實?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6課時 認識平方千米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7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1平方千米,知道公頃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

  體會 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預習作業(yè),揭示課題(2分鐘)

  1、交流預習作業(yè)

  2、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二、目標驅(qū)動,分層探究(20分鐘)

  1、欣賞圖片,初步感受“平方千米”

  2、探究1平方千米與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關系。

  導學要點:

  猜一猜1平方千米和1公頃,哪個大?說說為什么?

  指出: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那么1平方千米與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關系到底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圍繞學習材料自學、交流探究成果。

  板書: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導學單:

  (1)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你能用米作單位,來計算一下這個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合多少公頃?

  (2)1平方千米=( )平方米=( )公頃

  小結:1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是( ),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 )。

  3、完成書本P17練一練。

  自由讀書本例9中的資料,了解平方千米的運用。

  補充:中國的國土面積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這個面積包括了領土、內(nèi)海、領海等。我們的家鄉(xiāng)海門的面積約有1002平方千米。

  介紹足球場面積。

  三、分層練習,內(nèi)化提升(10分鐘)

  1、單位換算

  30平方千米=( )公頃

  6000公頃=( )平方千米

  5平方千米=( )公頃

  =( )平方米

  400公頃=( )平方千米

  =( )平方米

  2、完成練習三第14、15題

  3、完成練習三第16、17題

  校對,匯報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師生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對策。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7課時 梯形面積的計算練習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8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熟練應用公式計算面積。

  2.使學生能靈活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應用公式的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自信心。

  教學重點:

  鞏固和應用梯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

  應用梯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分鐘)

  昨天學習了,梯形的面積計算,今天我們利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

  二、復習鋪墊。(4分鐘)

  回憶并口述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導學要點: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相當于梯形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三、整體練習。(25分鐘)

  學生自主練習時,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收集錯題。

  1、完成數(shù)學書本18頁第4題。

  2、完成數(shù)學書本18頁第5題。

  注意:測量結果一般取整厘米數(shù)。

  3、完成數(shù)學書本18、19頁第6、7、題。

  求多少棵白菜的思維過程是總面積÷每棵白菜的面積。

  4、完成數(shù)學書本19頁第8題。

  看看誰能想出兩種方法解決。

  該模型尾翼是兩個怎樣的梯形組成的?可以先求一個梯形的面積再乘2,也可以直接求出這兩個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5、完成數(shù)學書本19頁第9題。

  你是如何知道三角形的底是多少的?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8課時 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認識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學過的平面圖形并計算出面積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4、通過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養(yǎng)學生識圖的能力和綜合運用有關知識的能力,能合理地運用“割”“補”等方法來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組合圖形的組合及分解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哪些多平面圖形?

  導學要點: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認識組合圖形。像這樣由幾種簡單圖形組合而成的圖形,我們就把它們叫做組合圖形。

  2、感知:組合圖形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生舉例),今天,我們就結合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

  板書:組合圖形的面積

  二、小組合作探究

  1、出示前置性作業(yè)小組交流

  復習

  (1)說說你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

  (2)說說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自學21頁的例10

  (1)導學單

  1)小組合作將組合圖形分成我們學習過的圖形。說說你的分法,你是怎樣想的?

  2)嘗試計算每個圖形的面積。

  3)思考:組合圖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導學要點:

  (1)分割法:將整體分成幾個基本圖形,求出它們的面積和。

  (2)添補法:用一個大圖形減去一個小圖形求出組合圖形的面積。

  師:你是怎樣想的?這兩種解法你喜歡用哪一種解法?說說你的理由。

  (2)小組交流

  1)從例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同一個組合圖形,我們可以運用怎樣的方法來解決?

  2)由于方法不同,我們計算組合圖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3)求組合圖形面積時關鍵是做什么?

  導學要點:

  (1)要根據(jù)原來圖形的特點進行思考。

  (2)要便于利用已知條件計算簡單圖形的面積。

  (3)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割補。

  (3)全班交流

  1)學生舉例并解答(前置作業(yè) 我的例子)

  2)結合學生自己舉的例子解答講解。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 課本第21頁練一練

  (1)生獨立計算。

  (2)生展示思路。

  點撥:

  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的基本策略:把原來的圖形先分割成幾個基本圖形,再求這幾個基本圖形的面積只和;或者先把原來的圖形拼補一個基本圖形,再求相關基本圖形面積之差。

  2、課本第23頁練習四第1題前兩題。

  點撥:

  (1)引導說說第一個圖形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是怎樣看出來的?

  (2)引導說說第二個圖形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是怎樣看出來的?

  3、課本第23頁練習四第二題

  點撥:

  引導說說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9課時 組合圖形面積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3頁。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

  2、能根據(jù)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4.滲透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組合圖形面積的組合及分解的多種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1、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方法回顧。

  導學要點:

  引導說說什么是組合圖形,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⑴分割法:可以把一個組合圖形分成幾個簡單的圖形,分別求出這幾個簡單圖形的面積,再求和。

  ⑵添補法:可以把一個組合圖形看作是從一個簡單圖形中減去幾個簡單的圖形,求出它們的面積差。

  2、明確學習目標。

  板書:組合圖形的面積(練習)

  二、分層練習,共同發(fā)展。

  1、 計算下列圖形的面積。

  (1)小組合作將圖形分一分、補一補,說說每個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再說說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指導小組合作準備將組合圖形割補成怎樣的圖形?

  (2)小組合作完成至少一種面積計算方法。

  引導說說分成的每個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3)全班交流多種方法計算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指導運用多種方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2、獨立完成作業(yè)P23~24,集體交流。

  (1)練習四第4題

  點撥:

  分:梯形面積+長方形面積

  補:正方形面積—三角形面積

  (2)練習四第5題

  輔導學生不規(guī)則圖形分成的兩個不同梯形的上下底分別是多少米?高是多少米?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米?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練習四第6題

  提示:平均每公頃收小麥的噸數(shù)=共收小麥的噸數(shù)÷組合圖形的面積

  (4)練習四第7題

  提示:(1)門的油漆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小正方形的面積。

  (2)要油漆的面積=10扇門的面積×每平方米的費用

  三、實踐活動,拓展提高

  1、思考:計算中隊旗的面積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導在小組中討論用“分”還是“補”的方法?每個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是什么?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是哪些?

  2、思考:計算中隊旗的面積需要測量哪些數(shù)據(jù)?

  指導學生需要測量哪些重要的數(shù)據(jù)?哪些數(shù)據(jù)不需要測量?

  3、實踐:測量相關數(shù)據(jù)。

  輔導動手測量的方法。

  4、計算:小組合作計算中隊旗的面積。

  提示:數(shù)據(jù)保留整數(shù)。

  5、交流:全班交流數(shù)據(jù),總結成敗的原因。

  引導不同種方法解決問題。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10課時 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2頁。

  教學目標:

  1、會用不同的方法估計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解決與面積有關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75%以上。

  2、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認真、細致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用不同的方法估計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兩種不同估計方法的合理性。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3分鐘左右)

  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數(shù)出下列圖形的面積。

  導入:下面每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有辦法知道下列圖形的面積嗎?

  交流:你是怎么知道圖形面積的?數(shù)方格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二、自學例11 (15分鐘左右)

  1、明確給出的數(shù)學信息以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出示教材例11情境圖

  導入:圖中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怎樣才能知道這個湖泊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

  點撥:可以先數(shù)出圖中湖泊所占的方格個數(shù)。

  2、自學。

  導入:你準備怎樣估計?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

  在學生自學時,教師收集學生不同的估計方法。

  導學單(時間:5分鐘)

  1.把圖中湖泊所占的方格分成幾類?

  如何明顯地區(qū)分開來?

  2.有順序地數(shù)出整格的個數(shù),不滿整格的如何處理呢?可以閱讀數(shù)學書第22

  頁卡通的方法。

  3.湖泊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與小組同學交流你的數(shù)法。

  3、小組交流。

  交流內(nèi)容

  1、如何區(qū)分整格和不滿整格的?

  2、不滿整格的你是怎么數(shù)的?

  3.數(shù)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導學要點:

  (1)把整格和半格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避免重復和遺漏。

  (2)不滿整格的可以全部看成半格計算;或者先數(shù)整格的個數(shù),再把不滿整格的也看成整格,數(shù)出一共有多少格。

  (3)有順序地去數(shù),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4、全班交流

  交流兩種不同的估計方法,理解估計面積在一個范圍內(nèi)的合理性。

  點撥:這個湖泊的面積大于多少公頃而且小于多少公頃?就是指面積大于整格數(shù)而且小于所有的格子數(shù)。

  三、練習(12分鐘左右)

  (1)基礎練習

  練一練第1題

  點撥:樹葉上對稱的,可以只數(shù)樹葉的一半。

  (2)針對性練習

  練一練第2題、練習四第9題

  提示:在邊長1厘米的方格紙上畫手掌的輪廓或樹葉的輪廓。

  (3)數(shù)學閱讀

  第24頁的你知道嗎

  拓寬:長度單位有丈、尺、寸,質(zhì)量單位有斤、兩,面積單位有畝、分。

  1公頃=10000平方米,1公頃=15畝,1畝=10000÷15≈667平方米。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11課時 整理與練習(1)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5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清各種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及其相互聯(lián)系,能利用公式正確計算多邊形面積,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單元知識的回顧梳理學會整理知識的方法,養(yǎng)成自主整理的習慣,在練習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練習,體驗數(shù)學的奇妙,進一步激發(fā)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各種圖形的面積推導公式。

  教學難點:

  各種圖形的面積公式及其推導過程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預設8分鐘)

  知識整理單(8分鐘)

  (一)快速閱讀書本第幾頁到第幾頁所有內(nèi)容。簡單記錄本單元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1) (2) (3)

  (二)本單元哪些地方我掌握得不夠好?

  (1) (2) (3)

  (三)本單元哪些練習我經(jīng)常出錯或不太會做。在書上折上角,用筆作上記號。

  巡視指導,幫助學困生完成整理。

  二、集體梳理重難點(10分鐘左右)

  1、各組被推薦的學生上臺交流自己的整理方式和內(nèi)容。

  導學要點:根據(jù)學生整理的知識點,在黑板上系統(tǒng)梳理。

  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面積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梯形

  2、思考: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相同:轉(zhuǎn)化。

  不同:推導平行四邊形時用的是平移。而推導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時,我們是把2個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所以,三角形和梯形面積公式中都有“÷2”。

  三、鞏固練習。(15分鐘左右)

  1、基本練習

  學生獨立計算“練習與應用”第2題。

  按照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列式計算,注意計算正確率和單位名稱。

  2、比較練習第25第1題。

  (1)看長方形,分別數(shù)出長和寬,并算出面積。 再看平行四邊形,說出底和高。算出面積后,與圖1比較兩個面積有什么關系。說說如果不計算,你能知道它們面積之間的關系嗎?

  在點子圖上,不必用尺量,一格就代表一個單位長度。

  先比較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得出等底等高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2)數(shù)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面積。

  與圖2面積比一比,有什么關系?

  在平行四邊形中添一條線,觀察是否能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如圖3的三角形。感受“一半”。

  比較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得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

  (3)標出圖4中的關鍵數(shù)據(jù),并列式計算。與圖1面積比一比,有怎樣的關系?

  把圖1添上一條線,分成完全相等的如圖四的圖形。感受“一半”。

  比較梯形與長方形或者梯形與平行四邊形。得出等底等高的梯形的面積是長方形或者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4)比比三角形和梯形的關鍵數(shù)據(jù)和面積有怎樣關系。

  比較三角形與梯形。得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相等。

  (5)把得出的各種平面圖形大小關系對照面積計算公式。

  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互為底和高。

  梯形下底沒有直接告訴,要先求出來。

  3、綜合練習

  學生先獨立計算“練習與應用”第3題。

  再進行交流。

  計算后組織交流。要使平行四邊形面積與長方形相等,怎樣確定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呢?梯形呢?

  4、提高題:把下面的任意三角形ABC平均分成面積相等的四份。

  畫出一條邊上的四等分點,再與對角的頂點連接。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分步進行(先分成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再把這兩個三角形對分)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12課時 整理與練習(2)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6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在比較和操作中進一步體會各個圖形的面積公式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能運用公式正確、熟練地計算常見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促進不同學生的發(fā)展。

  2、 通過多種活動,鞏固所學知識,能綜合運用,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回憶和領悟各個公式推導的思路和方法。

  3、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探索思考的過程中,提高對“空間與圖形”內(nèi)容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能運用公式正確、熟練地計算它們的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根據(jù)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之間的大小關系,畫出符合要求的平面圖形。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認定目標(預設1分鐘)

  明確本節(jié)課所練習的知識點以及相關的練習題,心理上調(diào)節(jié)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進行一些練習(揭題),希望通過練習同學們能更熟練靈活地應用面積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整體先練,小組評議(預設15分鐘)

  自主學習單:

  1、學生各自整體練習4~9題,并將有疑問、有困難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內(nèi)在組長的組織下依次展示自己的作業(yè)。

  3、組長確定哪些題組內(nèi)已經(jīng)達成了一致意見,哪些題還存在分歧,準備下一環(huán)節(jié)提問。

  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困生。

  三、提出問題,分析解疑(預設10分鐘)

  1、組內(nèi)派代表提問。

  2、學生之間相互解答同學的提問。

  并根據(jù)交流的情況訂正和完善自己的練習。

  第4、5題,先算出一個圖形的面積,再計算。

  第7題,圖1是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組合圖形,可以分別算出面積后相加。 圖2也是兩個圖形的組合,但要從長方形里減去三角形的面積。

  第8題,注意把長度單位化成“米”再計算。算出面積后再分別轉(zhuǎn)換成用“公頃”“平方千米”做單位的數(shù)。

  第9題,在計算草坪面積時,把左右兩塊草坪拼成一個沒有小路的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3、創(chuàng)編練習

  (1)下面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相比,甲( )乙。

  A、大于 B、小于 C、相等 D、無法確定

  這兩個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別是長方形的長和寬,長與寬的乘積是相等的,所以,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

  (2)一個平行四邊形,底擴大6倍,高縮小2倍,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A、擴大6倍 B、縮小2倍 C、面積不變 D、擴大3倍

  可以自己確定一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算出變化前、后的面積進行比較。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13課時 整理與練習(3)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7頁。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橫截面呈梯形的鋼管堆中鋼管根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應用學過的面積公式測量并計算有關物體表面的面積。

  2、啟發(fā)學生能聯(lián)系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思路和方法探索出鋼管根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解決生活中的相類似的數(shù)學問題加以鞏固。

  3、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能運用梯形面積公式計算橫截面呈梯形的鋼管堆中鋼管的根數(shù),以及相類似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難點:

  規(guī)律的探索以及從直觀的數(shù)學問題抽象到等差數(shù)列的探討。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8分鐘)

  1、計算下面表格中平面圖形的面積。

  匯報交流。

圖形

面積

平行四

邊形

6米

2米

三角形

3分米

40厘米

梯形

上底

8厘米

下底

12厘米

10厘米

  計算多邊形的面積時要注意什么?碰到單位不統(tǒng)一的怎么辦?

  2、交流書本P27第10題。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長也可以看作它的底長,這樣就可以算出它的面積。

  二、探索與實踐(15分鐘)

  1、出示自主學習單:

  (1)先試著估計自己教室地面的面積。

  (2)再分組進行測量和計算。

  (3)估計多少個教室地面的總面積大約是1公頃。

  觀察時,應估計教室地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再估計教室的地面面積。

  測量時,指導學生分工負責,分別量出教室的長和寬,算出一個教室的面積,再估計。

  2、出示自主學習單:

  (1)分組活動,按照第12題的要求把20本練習本摞成一個長方體,量出前面長方形的長和寬,算出面積。

  (2)把這摞練習本均勻地斜放,使前面變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在量出相關數(shù)據(jù),計算面積。

  (3)小組討論:兩次測量計算的結果相同嗎?為什么?

  練習本斜放時一定要均勻,形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兩次測量前的圖形變了,但長方形的長和寬變成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長度沒變,所以面積相等。

  三、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自主學習單:

  1、分別拿出自己準備的實物,表面是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同桌之間先說一說如何求實物的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數(shù)據(jù)。

  2、合作測量出這些數(shù)據(jù)

  3、分別求出自己的實物的面積。

  4、同桌互相交換,驗算。

  學生活動后,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計算的結果。

  四、評價與反思

  1、先學生閱讀表中的評價項目,然后回憶學習每部分內(nèi)容時的表現(xiàn),之間鄭重的涂上顏色,對之間做出公正合理的評價。

  2、互相對之間的評價做一些交流。

  五、完成思考題

  出示思考題,鼓勵有興趣的同學主動去解決。

  引導學生通過畫圖幫助理解,也可以參考本單元第10頁中“你知道嗎”介紹

  方法,解決問題。

  六、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14課時 校園綠地面積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8--2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圍繞需要解決的問題自主開展查找資料、實際測量、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討論等活動,在活動中加深對相關面積計算的理解。

  2、使學生通過參與事前規(guī)劃、事中合作、事后反思的過程,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自主開展查找資料、實際測量、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討論等活動。

  教學難點:

  根據(jù)圖形確定需要測量的具體數(shù)據(jù)。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3分鐘左右)

  回顧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導入: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分別是怎樣計算的?

  二、提出問題(10分鐘左右)

  1、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獨立思考后小組商討辦法。

  出示教材中的問題。

  導入:要知道學校的人均綠地面積,需要收集那些數(shù)據(jù)?可以怎樣收集數(shù)據(jù)?

  2、小組制定方案。

  導學單(時間:5分鐘)

  1、你們組要測量哪幾個綠地的面積?

  2、要知道這些綠地面積需要測量哪些數(shù)據(jù)?

  3、制定校園綠地面積測量記錄表。

  點撥:了解校園分布情況,制定測量和統(tǒng)計校園綠地面積的方案,在全班交流。

  提示:注意小組分工,把校園綠地面積分配到各個小組。

  3、小組交流。

  交流內(nèi)容

  1、說說自己小組測量的綠地的形狀,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

  2、教師和學生約定:成排樹木的占地面積按總長度×2計算,單棵樹木的占地面積按每棵2平方米計算。

  3、測量記錄表如何設計的?

  導學要點:

  (1)綠地的分配

  (2)小組分工:測量人、記錄人、數(shù)據(jù)核實人、計算人。

  三、實地測量(16分鐘)

  1、學生拿著記錄表實地測量

  教師巡視,解決學生實際測量中遇到的問題。

  四、匯總分析(8分鐘)

  1、根據(jù)測量結果填寫數(shù)學書第29頁的統(tǒng)計表。

  2、交流從統(tǒng)計表中知道些什么?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多邊形的面積》教案范文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活動,初步認識轉(zhuǎn)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及積極參與、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課件、方格紙、剪刀、長方形、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激趣導課

  1、情景引入(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很多圖形,請看大屏幕。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圖形?你能計算哪些圖形的面積? 生: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相機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 =邊長×邊長

  2、從平行四邊形的花壇中引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生自由說)。 提出問題:你確定哪一個面積大嗎? 我們已經(jīng)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怎樣算呢? (生可能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試問: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主要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揭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聯(lián)想、猜測。(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 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系,請大家猜測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誰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生 1:底和高,底乘高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生 2:相鄰兩邊的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歸納意見,提出驗證。(用剪、拼的方法) 能不能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來計算它的面積呢?請同學們想一想,同桌交流,并動手用學具試一試。

  ⑴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⑵演示操作過程。(課件演示) 同學們真聰明,在操作過程中運用了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方法“轉(zhuǎn)化”,都是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了一個長方形,“轉(zhuǎn)化”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在以后學習中會經(jīng)常用到。

  ⑶觀察幾種不同的轉(zhuǎn)化方法,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為什么沿高剪開? 長方形有四個直角,只有沿高剪開,拼時才能出現(xiàn)直角。

  ⑷討論: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相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以下面的討論題進行思考交流。

  ①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②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③你能根據(jù)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⑸討論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3、演示過程,強化結果。

  大家剛才在操作中沿平行四邊形任意幾條高剪開、平移、拼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再觀察一遍(多媒體演示),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無數(shù)條高,沿任意一條高剪開、平移、拼都可以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這個長方形的寬等于這個平行 四邊形的高,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底乘高。(剛才有同學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兩鄰邊的積,是不是這樣呢?這里有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請你拉一拉,發(fā)現(xiàn)了什么?鄰邊長度沒變,面積變了,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不等于兩鄰邊的積) 從而也驗證了大家前面猜想的底乘高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正確的,在學習中我們采用了先猜想,再轉(zhuǎn)化,最后驗證等學習方法,這些方法在學習中我們經(jīng)常用到。

  4、用字母表示公式。

  師:如果用 S 表示平行四邊形面積,a 表示它的底,h 表示它的高,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以用字母什么表示?字母中間乘號可以省略。S=ah 師: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 (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下面讓我們走進陽光小區(qū),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5、利用公式解決例 1。

  例 1:一塊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 6 米,高是 4 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兩人板演,其余做在練習本上。S=ah=6×4=24(m 2), 6×4=24(m 2)

  〔評析:根據(jù)剛才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初步感知,先讓學生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算,然后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利用長方形面積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從而驗證了學生的猜測是正確的。通過教學,向?qū)W生滲透了猜測—轉(zhuǎn)化—驗證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為以后學習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做了充分準備。〕

  三、反饋練習,發(fā)展思維。

  課件練習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通過學習你又有哪些新的收獲呢?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底 × 高

  S = ah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多邊形的面積》教案范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多邊形的含義,理解和掌握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靈活應用公式解決一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整理,感受數(shù)學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完善知識結構,進一步理解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fā)展空間觀念,滲透等積變換的數(shù)學思想,并使學生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整理完善知識結構,靈活運用面積公式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溝通多邊形面積公式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教學方法:歸納整理,演示講解;復習回顧。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構建網(wǎng)絡,新知匯總

  師:同學們,咱們在第五單元里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及其計算,而且,還接觸到了組合圖形的面積,大家不僅要會利用面積公式求面積,還要掌握面積公式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觀察組合圖形的組成。今天,我們就來復習這部分知識。(板書課題:多邊形面積的復習)

  師:那么我們是如何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推倒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呢?請大家從你的頭腦記憶庫里提取下面的知識,看看誰的記憶庫最充實?

  討論: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師:同位同學可以商量商量。(學生匯報:教師演示)

  師:大家在回憶推導公式的過程中,本著把新知轉(zhuǎn)化為舊知的原則,找到了幾個面積公式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這樣的梳理,大家對我們的面積公式是不是更加熟悉了。(邊說邊出示圖。見板書設計)

  引導學生觀察,從左往右看,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可以推導出其他圖形的面積公式,從右往左看,我們在探討一種新的圖形面積時,都是把它轉(zhuǎn)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

  二、查漏補缺,錯誤匯總

  師:現(xiàn)在你們的記憶庫中還有內(nèi)存嗎?那,就請大家想一想,你們在利用公式解決問題時有什么容易出錯的地方或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歸納:1.弄清圖形,選擇公式。2.找對應的底和高。3.注意單位換算。4.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別忘了除以2。5.解決問題時,弄清面積與其他數(shù)量的關系。6.看清組合圖形是由哪幾個簡單圖形組成的,找簡單的解決方法。7.已知面積,求底或高可以用方程解。)

  師:看來同學們都特別的善于總結和觀察,下面,我們就利用前面的復習來做幾組練習。

  三、綜合練習,鞏固提高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多邊形的面積總復習

  教學反思:

多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第 2 篇

學習主題介紹

學習主題名稱:多邊形的面積的推導

主題內(nèi)容簡介: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認識了組合圖形,知道了面積概念并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基礎上安排的。本單元內(nèi)容分五個模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組合圖形的面積和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

學習目標分析

知識技能: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相應圖形的面積;了解簡單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數(shù)學思考:在推理公式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應用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經(jīng)歷計算公式的過程。問題解決:能用有關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和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比較、推理和概況的能力。

學情分析

前需知識掌握情況:學生已經(jīng)對空間觀念和直觀幾何已有了較為豐富的經(jīng)驗。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有所了解。

對微課的認識:在學習本單元之前,我利用微課輔助課堂教學,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對微課不陌生。

學生特征分析

學習態(tài)度:學生對本課所采用的學習組織方式比較喜歡,對本次微課和實踐課題都充滿著期待,同時也抱著積極努力的態(tài)度來學好本次的課程。

學習風格:本次課題,針對與本次的班級,他們處于對新的學習內(nèi)容較為感興趣的階段,同時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本次課題同學們還是表現(xiàn)為比較感興趣。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分析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目的:學生使用微課學習的目的是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相應圖形的面積;了解簡單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時機:在這節(jié)微課學習中,我認為,利用微課可以有幾個時機比較適合用于教學。第一就是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推導的階段;第二就是在掌握面積概念的階段;第三就是在用有關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階段。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方式:在這節(jié)微課學習中,我采用的是讓學生邊觀看邊動手的方式,通過小組合作自主學習,能夠推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相應圖形的面積。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片段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對應的教學目標

引入 1、師播放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的PPT。 1、生觀看微課,回憶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感知新課。

flash動畫演示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分組邊觀看flash動畫演示多邊形面積推導過程邊討論 學生深入、透徹、完整地理解、呈現(xiàn)多邊形面積公式、轉(zhuǎn)化。

延伸拓展 播放視頻,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并適當總結。 學生通過再次觀課微課:各小組合作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組合圖形的面積和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進行整理歸納。 通過微課的展示介紹、點評,更深入地掌握本節(jié)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

微課用于學生學習的組織與管理

如何讓學生獲得微課資源:上傳微課資源到班級郵箱或者微信群(QQ群),由學生自行去下載。

如何確保學生學習了微課:1、課后進行小測試;2、課堂提問或成果課堂展示;3、小組合作交流,互相監(jiān)督。

如何評價微課學習效果:教師通過制定問卷調(diào)查、評價表、測試等方式來評價微課學習效果。通過課堂練習或者課堂提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得出本單元教學的重難點。

多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第 3 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討論分析,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80%

  2、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測量、填表、討論、分析、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初步體會圖形轉(zhuǎn)化的意義和價值,培養(yǎng)空間觀念,發(fā)展初步的邏輯思維。

  3、使學生在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活動中,進一步增強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初步感受“變”和“不變”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例題引路(6分鐘左右)

  1、長方形面積怎么算?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2、出示PPT,引導觀察。

  觀察例1,說說自己的想法。

  轉(zhuǎn)化前后,什么沒有變?

  3、交流例2,你是怎么轉(zhuǎn)化?

  預設:①沿著高剪出一個三角形,平移后,轉(zhuǎn)化成長方形。

  ②沿著高剪出一個梯形,平移后轉(zhuǎn)化成長方形。

  組織交流,轉(zhuǎn)化的方法。強調(diào):沿著高剪。

  二、自學例3(16分鐘左右)

  1、明確例3中的數(shù)學信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出示:例3的PPT

  導入:例3中要我們做什么?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

  2、自學。

  導學單:(時間:5分鐘)

  ①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量出或數(shù)出它的底、高分別是多少,填在表格中。

平行四邊形

底cm

高cm

  出示表格以及平行四邊形。

  組織學生交流,板書。

  (板書在右邊。)

  ②把剛才三個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后填寫下表。

轉(zhuǎn)化成的長方形

長cm

寬cm

面積cm²

  組織學生進行轉(zhuǎn)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書在左邊。)

  ③小組討論:

  1、轉(zhuǎn)化成的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嗎?

  2、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3、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完成填空。

  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 ↑ ↑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④小組交流

  交流內(nèi)容: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過程。

  2、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組織交流、觀察、討論,強化認識。

  板書字母公式S=ah

  ⑤完成試一試。

  獨立完成,板演。

  集體交流。

  三、練習(10分鐘左右)

  (1)適應練習

  第8頁練一練

  (2)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第1——5題。

  ①獨立完成。

  ②集體交流。

  找到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第1題:抓住等底等高來畫。

  第5題:周長沒有變,面積變小了。因為高變短了。

  (3)創(chuàng)編練習

  一個平行四邊形(如圖),周長是78cm,以CD為底時它的高是18cm,有BC是24cm,求它的面積?

  思考: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是相等的,求到CD的長,那么面積也求到了。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2課時 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9--1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填表、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并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80%以上。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zhuǎn)化方法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例題引路(5分鐘左右)

  交流例4:

  1、一虛一實的兩個三角形一樣嗎?底是多少?高是多少?

  2、涂色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說說自己的想法,說說怎么列式的?

  小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平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求三角形的面積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將平行四邊形沿對角線剪開,旋轉(zhuǎn)、平移、重疊。

  板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二、自學例5(15分鐘左右)

  1、明確例5中的數(shù)學信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出示:例5的PPT

  導入:例5中要我們做什么?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

  2、自學

  導學單(時間:6分鐘)

  ①拿出預先準備好的三角形。根據(jù)圖中所標注的底和高,填在表格中。

三角形

底cm

高cm

  出示表格以及三角形。

  組織學生交流,板書。

  (板書在右邊。)

  ②把準備好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填寫下表。

轉(zhuǎn)化成的平行四邊形

長cm

寬cm

面積cm²

  組織學生進行轉(zhuǎn)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書在左邊。)

  ③小組討論:

  1、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兩個三角形有什么關系?

  2、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3、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

  完成填空。

  板書: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 ↑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④同桌相互說說三角形的面積推導過程。

  自學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組織交流、觀察、討論,強化認識。

  板書字母公式S=a×h÷2

  ⑤完成試一試。

  獨立完成,板演。

  集體交流。

  三、練習(8分鐘左右)

  (1)適應練習

  第10頁練一練。

  分別找到三角形的底和高,不要忘記除以2。

  (2)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第6—9題。

  ①獨立完成。

  ②集體交流。

  第7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4×3,所以這三角形的面積是3×4÷2

  (3)創(chuàng)編練習

  一個三角形的底長6m,如果底延長2米,那么面積增加1平方米,求原來三

  角形的面積?

  (4)介紹“你知道嗎?”(4分鐘左右)

  學生獨立閱讀,組織學生交流“半廣以乘正從”的理解

  動態(tài)演示三角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的過程,研究轉(zhuǎn)化后的長方形和原來三角形的關系。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3課時 三角形的面積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1-13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靈活地運用公式解決有關三角形的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80℅以上。

  2、通過獨立完成、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練習,注重數(shù)據(jù)與圖形、圖形與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注重解題后的反思和總結。

  3、培養(yǎng)學生的對應思想、有序思考、邏輯判斷等思維品質(zhì)。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和運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三角形底與高的對應關系,圖形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基本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知識,夯實基礎。(預設8分鐘)

  1、計算練習。(第10題)

  25×12÷2 122×8÷2

  25×(12÷2) 122×(8÷2)

  這節(jié)課,我們對三角形面積計算進行練習。計算時采用男女生比賽。

  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用自己的語言或字母表示出來。

  2.不計算直接列式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積。

  單位:厘米

  回憶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提醒:第二幅圖,你為什么會上當?怎么改就可以了?

  →點撥:在選擇數(shù)據(jù)時要注意什么?

  3、量一量、再計算。

  (1)量出每個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它們的面積。(第12題)

  (2)量出紅領巾的底和高,(取整厘米數(shù)),算出它的面積。(第15題)

  提示:量的時候要量哪些數(shù)據(jù)?(取整厘米數(shù))

  導學單:時間3分鐘

  (1)組長分工,1人負責把紅領巾的邊拉直,1人度量,1人記錄。

  (2)想一想,可以怎樣量出紅領巾的高?

  (3)計算紅領巾的面積。

  小組圍繞導學單展開測量活動,再算出紅領巾的面積。

  二、變式練習, 優(yōu)化結構(預設11分鐘)

  1、畫一畫。(第11題)

  你能利用方格紙畫出面積為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嗎?(一個格子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畫完后請把底和高的長度標出來。

  導學單(時間:5分鐘)

  1.學生獨立完成,想一想,畫出的三角形的面積是9平方厘米,那底和高的乘積應該是多少?

  2、匯報交流畫法。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畫的?

  總結寫出公式,加以還原: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底×高=三角形的面積×2

  =9×2

  =18

  提醒:分析學生列舉的幾種方法。

  (1)注意有序思考。

  (2)注意特殊形狀:底2厘米 ,高9厘米;底1厘米 ,高18厘米 (橫著畫)

  2、說一說。(第16、17題)

  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后小組交流方法。

  交流內(nèi)容

  1、 涂色三角形的底和高與所在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2、這個平行四邊形與正方形之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參與學生的討論,適時點撥方法和解答疑惑。

  讓學生自己說說判斷的方法。

  補充:還可以把每個涂色三角形進行分割,也能證明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引導:1、求出底和高。2、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其實就相當于求誰的面積?

  三、綜合練習,拓展提高(預設10分鐘)

  練習單(練習時間8分鐘)

  第一關:選擇題

  (1)兩個(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A、面積相等 B、完全一樣 C、等底等高

  (2)一個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分米,與這個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

  A、6 B、3 C、12

  第二關:生活中的數(shù)學

  1、(1)一個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平均每平方米產(chǎn)鮮花50枝,這塊花圃一共生產(chǎn)鮮花多少枝?(第13題)

  (2)一個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如果每5平方米種一棵樹,這塊地共可種樹多少棵?

  總結:第1組中的兩道題什么不變,什么變了?

  解答時都是要先算什么?

  接下去為什么用的方法不同,你是怎樣理解的?

  做這類題時要注意什么?

  2、李大伯家有一塊梯形菜地,分別種了黃瓜和辣椒,你能算出黃瓜和辣椒各種了多少平方米嗎?(第14題)

  你是怎樣想的?在小組里交流。

  第三關:智力沖浪

  思考題。每一塊板的面積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4課時 梯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猜測、填表、討論等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遷移前面學法,自主探究梯形上下底、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之間的關系,能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歸納能力,體會轉(zhuǎn)化思想的價值。

  3.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長新圖形面積研究的策略意識,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推導公式過程中梯形上、下底與平行四邊形的底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預設3分鐘)

  1、出示梯形圖形,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拿出昨天晚上自己剪的梯形,同桌間說出圖形各部分的名稱。

  2、揭示課題。

  二、自學例6。

  (預設17分鐘)

  1.自學。(預設5分鐘)

  導學單:

  (1)你能想辦法求出梯形的面積嗎?如何做?

  (2)小組交流。

  剛才各組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交流,下面我們來看看各組的成果。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情況及時進行互動對話。總結出:轉(zhuǎn)化是計算梯形面積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自學例7。

  自學

  導學單:(預設12分鐘)

  (1)結合三角形面積的推導過程,我猜想可以把梯形轉(zhuǎn)化成 ( )來求面積。

  (2)拿出昨晚剪的兩個圖形,自己拼一拼、算一算、填一填,再思考:

  (a)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兩個梯形有什么關系?

  (b)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有什么關系?每個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c)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梯形的面積?

  (d)小組交流。

  點撥:

  (1)你是怎樣想到把梯形轉(zhuǎn)化成平行四邊形的?那么,一個梯形的面積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2)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 )與( )的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 )。

  每個梯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 )

  梯形面積=平形四邊形面積÷2

  =( )×高÷2

  3.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你準備怎樣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學生獨立嘗試,一生板演:

  字母公式:s=(a+b)×h÷2

  強調(diào)公式中的“÷2”,這兒的“÷2”能少嗎?為什么?

  四、練習(預設14分鐘)

  1、尋找合適的條件,求出圖形中梯形的面積。(單位:cm)

  教師提供課堂分層練習單

  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2、想一想,填一填、

  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

  如果梯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 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平方

  厘米。

  如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 涂色梯形的面積是( )。

  第2題,提問:涂色梯形的面積與整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判斷題

  (1)兩個梯形都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2)兩個形狀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

  (3)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 ( )

  第3題,強調(diào)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一條新挖的渠道,橫截面是梯形(如圖)。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它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第4題: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橫截面”的?

  指一指,圖中的物體的“橫截面”具體在哪里?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5課時 認識公頃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6--17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建立1公頃的表象;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會進行平方米和公頃的單位轉(zhuǎn)換。

  教學難點:

  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作業(yè),揭示課題(2分鐘)

  1、學生回憶面積單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要用到一些面積單位,誰能把我們學過的面積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給大家聽聽?

  2、學生比劃面積單位大小

  比劃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新的面積單位。

  4、學生看圖,認識公頃。

  先一起來欣賞一些圖片,自己讀讀圖片中的文字,這些文字中都用到哪個面積單位?

  公頃也是我們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時常用的面積單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公頃”。

  關于公頃,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5、學生自由回答。

  二、目標驅(qū)動,自主學習(20分鐘)

  1、初步認識“公頃”

  下面就請大家?guī)е@些問題打開書,翻到第16頁,自己到書上先去找一找答案,找到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1)對照導學單嘗試學習。

  (2)通過學習課本,你知道了什么?

  (3)那么100米有多長呢?誰能結合實際說一說?、

  (4)老師也找了一下,發(fā)現(xiàn)我們學校的新教學樓大約長100米,以我們的新教學樓為邊長,圍一個正方形,像這樣的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公頃。

  閉上眼睛想一想,1公頃有多大?

  (5)那么1公頃等于多少平方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①學生根據(jù)導學單,快樂自學導學單

  A. 自學書上16頁相關內(nèi)容

  B. 學完后與同桌交流學習收獲。

  ②全班交流,明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

  ③學生自由發(fā)言。

  ④學生借助教學樓初步感知1公頃的大小。

  ⑤學生通過計算100×100=10000平方米,明確1公頃=10000平方米

  2、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1)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100平方米有多大

  推想:( )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

  (2)學生親身感知1公頃的大小

  課前我請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了一個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

  下面,讓我們到校園里去感受一下1公頃的實際大小。

  多媒體出示:

  (1)我們學校前操場長約95米,寬約 25米,面積大約 2370 平方米。大約( )個前操場的面積是1公頃。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事物可以幫助我們理解1公頃。下面,請同桌合作一起來找一找,完成在練習紙上。

  (2)我們教室的長約 9米,寬約7米,面積大約63平方米。大約( )個教

  室的面積是1公頃。

  3、自主研究,加深認識

  (1)學生合作完成練習:

  1平方米里可以站約12個同學,1公頃的面積大約可以站( )個同學。

  2個課桌面約1平方米,1公頃約有( )個課桌面拼成。

  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1公頃的面積大約需( )個同學手拉手圍成。

  一輛小轎車的停車位約10平方米,1公頃約可停小轎車( )輛。

  (2)學生自由描述1公頃的大小

  現(xiàn)在,你能用一句話來表述1公頃的大小了嗎?

  (3)完成“練一練”

  三、分層作業(yè),內(nèi)化提高。(8分鐘)

  完成19頁第10-13題。

  公頃這個面積單位,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下面的問題你能解決嗎?

  師巡視,學生完成后,有針對性地評講。

  四、當堂反饋,總結反思。(10分鐘)

  1、學生總結反思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個面積單位,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多媒體出示: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會計算土地的面積。當時用“畝”做單位計算方法是:先用步量出長方形土地的長和寬(1步=5尺),計算它的積,然后除以240,就得到畝數(shù),一畝約等于667平方米。)

  3、拓展題

  開發(fā)商廣告

  小區(qū)簡介

  本小區(qū)環(huán)境優(yōu)雅、景色宜人,是綠色花園示范小區(qū)。占地面積12公頃,其中兒童游樂場、老人健身房、網(wǎng)球場、道路等公共設施占地2.8公頃,綠化面積達5公頃。……

  小明他們在小區(qū)里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該小區(qū)共新建了住宅樓75幢。小明估計了一下每幢樓長約80米,寬約10米。請你幫小明一起算一算,房屋開發(fā)商的廣告是否真實?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6課時 認識平方千米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7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1平方千米,知道公頃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

  體會 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預習作業(yè),揭示課題(2分鐘)

  1、交流預習作業(yè)

  2、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二、目標驅(qū)動,分層探究(20分鐘)

  1、欣賞圖片,初步感受“平方千米”

  2、探究1平方千米與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關系。

  導學要點:

  猜一猜1平方千米和1公頃,哪個大?說說為什么?

  指出: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那么1平方千米與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關系到底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圍繞學習材料自學、交流探究成果。

  板書: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導學單:

  (1)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你能用米作單位,來計算一下這個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合多少公頃?

  (2)1平方千米=( )平方米=( )公頃

  小結:1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是( ),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 )。

  3、完成書本P17練一練。

  自由讀書本例9中的資料,了解平方千米的運用。

  補充:中國的國土面積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這個面積包括了領土、內(nèi)海、領海等。我們的家鄉(xiāng)海門的面積約有1002平方千米。

  介紹足球場面積。

  三、分層練習,內(nèi)化提升(10分鐘)

  1、單位換算

  30平方千米=( )公頃

  6000公頃=( )平方千米

  5平方千米=( )公頃

  =( )平方米

  400公頃=( )平方千米

  =( )平方米

  2、完成練習三第14、15題

  3、完成練習三第16、17題

  校對,匯報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師生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對策。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7課時 梯形面積的計算練習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8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熟練應用公式計算面積。

  2.使學生能靈活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應用公式的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自信心。

  教學重點:

  鞏固和應用梯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

  應用梯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分鐘)

  昨天學習了,梯形的面積計算,今天我們利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

  二、復習鋪墊。(4分鐘)

  回憶并口述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導學要點: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相當于梯形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三、整體練習。(25分鐘)

  學生自主練習時,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收集錯題。

  1、完成數(shù)學書本18頁第4題。

  2、完成數(shù)學書本18頁第5題。

  注意:測量結果一般取整厘米數(shù)。

  3、完成數(shù)學書本18、19頁第6、7、題。

  求多少棵白菜的思維過程是總面積÷每棵白菜的面積。

  4、完成數(shù)學書本19頁第8題。

  看看誰能想出兩種方法解決。

  該模型尾翼是兩個怎樣的梯形組成的?可以先求一個梯形的面積再乘2,也可以直接求出這兩個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5、完成數(shù)學書本19頁第9題。

  你是如何知道三角形的底是多少的?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8課時 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認識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學過的平面圖形并計算出面積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4、通過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養(yǎng)學生識圖的能力和綜合運用有關知識的能力,能合理地運用“割”“補”等方法來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組合圖形的組合及分解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哪些多平面圖形?

  導學要點: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認識組合圖形。像這樣由幾種簡單圖形組合而成的圖形,我們就把它們叫做組合圖形。

  2、感知:組合圖形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生舉例),今天,我們就結合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

  板書:組合圖形的面積

  二、小組合作探究

  1、出示前置性作業(yè)小組交流

  復習

  (1)說說你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

  (2)說說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自學21頁的例10

  (1)導學單

  1)小組合作將組合圖形分成我們學習過的圖形。說說你的分法,你是怎樣想的?

  2)嘗試計算每個圖形的面積。

  3)思考:組合圖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導學要點:

  (1)分割法:將整體分成幾個基本圖形,求出它們的面積和。

  (2)添補法:用一個大圖形減去一個小圖形求出組合圖形的面積。

  師:你是怎樣想的?這兩種解法你喜歡用哪一種解法?說說你的理由。

  (2)小組交流

  1)從例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同一個組合圖形,我們可以運用怎樣的方法來解決?

  2)由于方法不同,我們計算組合圖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3)求組合圖形面積時關鍵是做什么?

  導學要點:

  (1)要根據(jù)原來圖形的特點進行思考。

  (2)要便于利用已知條件計算簡單圖形的面積。

  (3)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割補。

  (3)全班交流

  1)學生舉例并解答(前置作業(yè) 我的例子)

  2)結合學生自己舉的例子解答講解。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 課本第21頁練一練

  (1)生獨立計算。

  (2)生展示思路。

  點撥:

  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的基本策略:把原來的圖形先分割成幾個基本圖形,再求這幾個基本圖形的面積只和;或者先把原來的圖形拼補一個基本圖形,再求相關基本圖形面積之差。

  2、課本第23頁練習四第1題前兩題。

  點撥:

  (1)引導說說第一個圖形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是怎樣看出來的?

  (2)引導說說第二個圖形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是怎樣看出來的?

  3、課本第23頁練習四第二題

  點撥:

  引導說說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9課時 組合圖形面積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3頁。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

  2、能根據(jù)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4.滲透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組合圖形面積的組合及分解的多種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1、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方法回顧。

  導學要點:

  引導說說什么是組合圖形,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⑴分割法:可以把一個組合圖形分成幾個簡單的圖形,分別求出這幾個簡單圖形的面積,再求和。

  ⑵添補法:可以把一個組合圖形看作是從一個簡單圖形中減去幾個簡單的圖形,求出它們的面積差。

  2、明確學習目標。

  板書:組合圖形的面積(練習)

  二、分層練習,共同發(fā)展。

  1、 計算下列圖形的面積。

  (1)小組合作將圖形分一分、補一補,說說每個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再說說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指導小組合作準備將組合圖形割補成怎樣的圖形?

  (2)小組合作完成至少一種面積計算方法。

  引導說說分成的每個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3)全班交流多種方法計算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指導運用多種方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2、獨立完成作業(yè)P23~24,集體交流。

  (1)練習四第4題

  點撥:

  分:梯形面積+長方形面積

  補:正方形面積—三角形面積

  (2)練習四第5題

  輔導學生不規(guī)則圖形分成的兩個不同梯形的上下底分別是多少米?高是多少米?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米?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練習四第6題

  提示:平均每公頃收小麥的噸數(shù)=共收小麥的噸數(shù)÷組合圖形的面積

  (4)練習四第7題

  提示:(1)門的油漆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小正方形的面積。

  (2)要油漆的面積=10扇門的面積×每平方米的費用

  三、實踐活動,拓展提高

  1、思考:計算中隊旗的面積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導在小組中討論用“分”還是“補”的方法?每個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是什么?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是哪些?

  2、思考:計算中隊旗的面積需要測量哪些數(shù)據(jù)?

  指導學生需要測量哪些重要的數(shù)據(jù)?哪些數(shù)據(jù)不需要測量?

  3、實踐:測量相關數(shù)據(jù)。

  輔導動手測量的方法。

  4、計算:小組合作計算中隊旗的面積。

  提示:數(shù)據(jù)保留整數(shù)。

  5、交流:全班交流數(shù)據(jù),總結成敗的原因。

  引導不同種方法解決問題。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10課時 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2頁。

  教學目標:

  1、會用不同的方法估計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解決與面積有關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75%以上。

  2、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認真、細致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用不同的方法估計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兩種不同估計方法的合理性。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3分鐘左右)

  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數(shù)出下列圖形的面積。

  導入:下面每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有辦法知道下列圖形的面積嗎?

  交流:你是怎么知道圖形面積的?數(shù)方格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二、自學例11 (15分鐘左右)

  1、明確給出的數(shù)學信息以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出示教材例11情境圖

  導入:圖中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怎樣才能知道這個湖泊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

  點撥:可以先數(shù)出圖中湖泊所占的方格個數(shù)。

  2、自學。

  導入:你準備怎樣估計?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

  在學生自學時,教師收集學生不同的估計方法。

  導學單(時間:5分鐘)

  1.把圖中湖泊所占的方格分成幾類?

  如何明顯地區(qū)分開來?

  2.有順序地數(shù)出整格的個數(shù),不滿整格的如何處理呢?可以閱讀數(shù)學書第22

  頁卡通的方法。

  3.湖泊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與小組同學交流你的數(shù)法。

  3、小組交流。

  交流內(nèi)容

  1、如何區(qū)分整格和不滿整格的?

  2、不滿整格的你是怎么數(shù)的?

  3.數(shù)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導學要點:

  (1)把整格和半格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避免重復和遺漏。

  (2)不滿整格的可以全部看成半格計算;或者先數(shù)整格的個數(shù),再把不滿整格的也看成整格,數(shù)出一共有多少格。

  (3)有順序地去數(shù),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4、全班交流

  交流兩種不同的估計方法,理解估計面積在一個范圍內(nèi)的合理性。

  點撥:這個湖泊的面積大于多少公頃而且小于多少公頃?就是指面積大于整格數(shù)而且小于所有的格子數(shù)。

  三、練習(12分鐘左右)

  (1)基礎練習

  練一練第1題

  點撥:樹葉上對稱的,可以只數(shù)樹葉的一半。

  (2)針對性練習

  練一練第2題、練習四第9題

  提示:在邊長1厘米的方格紙上畫手掌的輪廓或樹葉的輪廓。

  (3)數(shù)學閱讀

  第24頁的你知道嗎

  拓寬:長度單位有丈、尺、寸,質(zhì)量單位有斤、兩,面積單位有畝、分。

  1公頃=10000平方米,1公頃=15畝,1畝=10000÷15≈667平方米。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11課時 整理與練習(1)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5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清各種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及其相互聯(lián)系,能利用公式正確計算多邊形面積,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單元知識的回顧梳理學會整理知識的方法,養(yǎng)成自主整理的習慣,在練習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練習,體驗數(shù)學的奇妙,進一步激發(fā)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各種圖形的面積推導公式。

  教學難點:

  各種圖形的面積公式及其推導過程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預設8分鐘)

  知識整理單(8分鐘)

  (一)快速閱讀書本第幾頁到第幾頁所有內(nèi)容。簡單記錄本單元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1) (2) (3)

  (二)本單元哪些地方我掌握得不夠好?

  (1) (2) (3)

  (三)本單元哪些練習我經(jīng)常出錯或不太會做。在書上折上角,用筆作上記號。

  巡視指導,幫助學困生完成整理。

  二、集體梳理重難點(10分鐘左右)

  1、各組被推薦的學生上臺交流自己的整理方式和內(nèi)容。

  導學要點:根據(jù)學生整理的知識點,在黑板上系統(tǒng)梳理。

  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面積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梯形

  2、思考: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相同:轉(zhuǎn)化。

  不同:推導平行四邊形時用的是平移。而推導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時,我們是把2個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所以,三角形和梯形面積公式中都有“÷2”。

  三、鞏固練習。(15分鐘左右)

  1、基本練習

  學生獨立計算“練習與應用”第2題。

  按照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列式計算,注意計算正確率和單位名稱。

  2、比較練習第25第1題。

  (1)看長方形,分別數(shù)出長和寬,并算出面積。 再看平行四邊形,說出底和高。算出面積后,與圖1比較兩個面積有什么關系。說說如果不計算,你能知道它們面積之間的關系嗎?

  在點子圖上,不必用尺量,一格就代表一個單位長度。

  先比較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得出等底等高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2)數(shù)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面積。

  與圖2面積比一比,有什么關系?

  在平行四邊形中添一條線,觀察是否能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如圖3的三角形。感受“一半”。

  比較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得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

  (3)標出圖4中的關鍵數(shù)據(jù),并列式計算。與圖1面積比一比,有怎樣的關系?

  把圖1添上一條線,分成完全相等的如圖四的圖形。感受“一半”。

  比較梯形與長方形或者梯形與平行四邊形。得出等底等高的梯形的面積是長方形或者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4)比比三角形和梯形的關鍵數(shù)據(jù)和面積有怎樣關系。

  比較三角形與梯形。得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相等。

  (5)把得出的各種平面圖形大小關系對照面積計算公式。

  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互為底和高。

  梯形下底沒有直接告訴,要先求出來。

  3、綜合練習

  學生先獨立計算“練習與應用”第3題。

  再進行交流。

  計算后組織交流。要使平行四邊形面積與長方形相等,怎樣確定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呢?梯形呢?

  4、提高題:把下面的任意三角形ABC平均分成面積相等的四份。

  畫出一條邊上的四等分點,再與對角的頂點連接。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分步進行(先分成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再把這兩個三角形對分)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12課時 整理與練習(2)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6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在比較和操作中進一步體會各個圖形的面積公式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能運用公式正確、熟練地計算常見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促進不同學生的發(fā)展。

  2、 通過多種活動,鞏固所學知識,能綜合運用,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回憶和領悟各個公式推導的思路和方法。

  3、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探索思考的過程中,提高對“空間與圖形”內(nèi)容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能運用公式正確、熟練地計算它們的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根據(jù)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之間的大小關系,畫出符合要求的平面圖形。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認定目標(預設1分鐘)

  明確本節(jié)課所練習的知識點以及相關的練習題,心理上調(diào)節(jié)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進行一些練習(揭題),希望通過練習同學們能更熟練靈活地應用面積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整體先練,小組評議(預設15分鐘)

  自主學習單:

  1、學生各自整體練習4~9題,并將有疑問、有困難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內(nèi)在組長的組織下依次展示自己的作業(yè)。

  3、組長確定哪些題組內(nèi)已經(jīng)達成了一致意見,哪些題還存在分歧,準備下一環(huán)節(jié)提問。

  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困生。

  三、提出問題,分析解疑(預設10分鐘)

  1、組內(nèi)派代表提問。

  2、學生之間相互解答同學的提問。

  并根據(jù)交流的情況訂正和完善自己的練習。

  第4、5題,先算出一個圖形的面積,再計算。

  第7題,圖1是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組合圖形,可以分別算出面積后相加。 圖2也是兩個圖形的組合,但要從長方形里減去三角形的面積。

  第8題,注意把長度單位化成“米”再計算。算出面積后再分別轉(zhuǎn)換成用“公頃”“平方千米”做單位的數(shù)。

  第9題,在計算草坪面積時,把左右兩塊草坪拼成一個沒有小路的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3、創(chuàng)編練習

  (1)下面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相比,甲( )乙。

  A、大于 B、小于 C、相等 D、無法確定

  這兩個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別是長方形的長和寬,長與寬的乘積是相等的,所以,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

  (2)一個平行四邊形,底擴大6倍,高縮小2倍,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A、擴大6倍 B、縮小2倍 C、面積不變 D、擴大3倍

  可以自己確定一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算出變化前、后的面積進行比較。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13課時 整理與練習(3)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7頁。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橫截面呈梯形的鋼管堆中鋼管根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應用學過的面積公式測量并計算有關物體表面的面積。

  2、啟發(fā)學生能聯(lián)系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思路和方法探索出鋼管根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解決生活中的相類似的數(shù)學問題加以鞏固。

  3、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能運用梯形面積公式計算橫截面呈梯形的鋼管堆中鋼管的根數(shù),以及相類似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難點:

  規(guī)律的探索以及從直觀的數(shù)學問題抽象到等差數(shù)列的探討。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8分鐘)

  1、計算下面表格中平面圖形的面積。

  匯報交流。

圖形

面積

平行四

邊形

6米

2米

三角形

3分米

40厘米

梯形

上底

8厘米

下底

12厘米

10厘米

  計算多邊形的面積時要注意什么?碰到單位不統(tǒng)一的怎么辦?

  2、交流書本P27第10題。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長也可以看作它的底長,這樣就可以算出它的面積。

  二、探索與實踐(15分鐘)

  1、出示自主學習單:

  (1)先試著估計自己教室地面的面積。

  (2)再分組進行測量和計算。

  (3)估計多少個教室地面的總面積大約是1公頃。

  觀察時,應估計教室地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再估計教室的地面面積。

  測量時,指導學生分工負責,分別量出教室的長和寬,算出一個教室的面積,再估計。

  2、出示自主學習單:

  (1)分組活動,按照第12題的要求把20本練習本摞成一個長方體,量出前面長方形的長和寬,算出面積。

  (2)把這摞練習本均勻地斜放,使前面變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在量出相關數(shù)據(jù),計算面積。

  (3)小組討論:兩次測量計算的結果相同嗎?為什么?

  練習本斜放時一定要均勻,形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兩次測量前的圖形變了,但長方形的長和寬變成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長度沒變,所以面積相等。

  三、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自主學習單:

  1、分別拿出自己準備的實物,表面是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同桌之間先說一說如何求實物的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數(shù)據(jù)。

  2、合作測量出這些數(shù)據(jù)

  3、分別求出自己的實物的面積。

  4、同桌互相交換,驗算。

  學生活動后,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計算的結果。

  四、評價與反思

  1、先學生閱讀表中的評價項目,然后回憶學習每部分內(nèi)容時的表現(xiàn),之間鄭重的涂上顏色,對之間做出公正合理的評價。

  2、互相對之間的評價做一些交流。

  五、完成思考題

  出示思考題,鼓勵有興趣的同學主動去解決。

  引導學生通過畫圖幫助理解,也可以參考本單元第10頁中“你知道嗎”介紹

  方法,解決問題。

  六、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第14課時 校園綠地面積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28--2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圍繞需要解決的問題自主開展查找資料、實際測量、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討論等活動,在活動中加深對相關面積計算的理解。

  2、使學生通過參與事前規(guī)劃、事中合作、事后反思的過程,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自主開展查找資料、實際測量、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討論等活動。

  教學難點:

  根據(jù)圖形確定需要測量的具體數(shù)據(jù)。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3分鐘左右)

  回顧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導入: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分別是怎樣計算的?

  二、提出問題(10分鐘左右)

  1、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獨立思考后小組商討辦法。

  出示教材中的問題。

  導入:要知道學校的人均綠地面積,需要收集那些數(shù)據(jù)?可以怎樣收集數(shù)據(jù)?

  2、小組制定方案。

  導學單(時間:5分鐘)

  1、你們組要測量哪幾個綠地的面積?

  2、要知道這些綠地面積需要測量哪些數(shù)據(jù)?

  3、制定校園綠地面積測量記錄表。

  點撥:了解校園分布情況,制定測量和統(tǒng)計校園綠地面積的方案,在全班交流。

  提示:注意小組分工,把校園綠地面積分配到各個小組。

  3、小組交流。

  交流內(nèi)容

  1、說說自己小組測量的綠地的形狀,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

  2、教師和學生約定:成排樹木的占地面積按總長度×2計算,單棵樹木的占地面積按每棵2平方米計算。

  3、測量記錄表如何設計的?

  導學要點:

  (1)綠地的分配

  (2)小組分工:測量人、記錄人、數(shù)據(jù)核實人、計算人。

  三、實地測量(16分鐘)

  1、學生拿著記錄表實地測量

  教師巡視,解決學生實際測量中遇到的問題。

  四、匯總分析(8分鐘)

  1、根據(jù)測量結果填寫數(shù)學書第29頁的統(tǒng)計表。

  2、交流從統(tǒng)計表中知道些什么?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多邊形的面積》教案范文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活動,初步認識轉(zhuǎn)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及積極參與、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課件、方格紙、剪刀、長方形、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激趣導課

  1、情景引入(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很多圖形,請看大屏幕。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圖形?你能計算哪些圖形的面積? 生: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相機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 =邊長×邊長

  2、從平行四邊形的花壇中引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生自由說)。 提出問題:你確定哪一個面積大嗎? 我們已經(jīng)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怎樣算呢? (生可能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試問: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主要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揭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聯(lián)想、猜測。(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 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系,請大家猜測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誰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生 1:底和高,底乘高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生 2:相鄰兩邊的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歸納意見,提出驗證。(用剪、拼的方法) 能不能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來計算它的面積呢?請同學們想一想,同桌交流,并動手用學具試一試。

  ⑴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⑵演示操作過程。(課件演示) 同學們真聰明,在操作過程中運用了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方法“轉(zhuǎn)化”,都是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了一個長方形,“轉(zhuǎn)化”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在以后學習中會經(jīng)常用到。

  ⑶觀察幾種不同的轉(zhuǎn)化方法,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為什么沿高剪開? 長方形有四個直角,只有沿高剪開,拼時才能出現(xiàn)直角。

  ⑷討論: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相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以下面的討論題進行思考交流。

  ①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②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③你能根據(jù)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⑸討論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3、演示過程,強化結果。

  大家剛才在操作中沿平行四邊形任意幾條高剪開、平移、拼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再觀察一遍(多媒體演示),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無數(shù)條高,沿任意一條高剪開、平移、拼都可以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這個長方形的寬等于這個平行 四邊形的高,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底乘高。(剛才有同學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兩鄰邊的積,是不是這樣呢?這里有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請你拉一拉,發(fā)現(xiàn)了什么?鄰邊長度沒變,面積變了,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不等于兩鄰邊的積) 從而也驗證了大家前面猜想的底乘高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正確的,在學習中我們采用了先猜想,再轉(zhuǎn)化,最后驗證等學習方法,這些方法在學習中我們經(jīng)常用到。

  4、用字母表示公式。

  師:如果用 S 表示平行四邊形面積,a 表示它的底,h 表示它的高,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以用字母什么表示?字母中間乘號可以省略。S=ah 師: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 (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下面讓我們走進陽光小區(qū),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5、利用公式解決例 1。

  例 1:一塊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 6 米,高是 4 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兩人板演,其余做在練習本上。S=ah=6×4=24(m 2), 6×4=24(m 2)

  〔評析:根據(jù)剛才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初步感知,先讓學生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算,然后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利用長方形面積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從而驗證了學生的猜測是正確的。通過教學,向?qū)W生滲透了猜測—轉(zhuǎn)化—驗證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為以后學習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做了充分準備。〕

  三、反饋練習,發(fā)展思維。

  課件練習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通過學習你又有哪些新的收獲呢?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底 × 高

  S = ah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多邊形的面積》教案范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多邊形的含義,理解和掌握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靈活應用公式解決一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整理,感受數(shù)學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完善知識結構,進一步理解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fā)展空間觀念,滲透等積變換的數(shù)學思想,并使學生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整理完善知識結構,靈活運用面積公式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溝通多邊形面積公式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教學方法:歸納整理,演示講解;復習回顧。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構建網(wǎng)絡,新知匯總

  師:同學們,咱們在第五單元里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及其計算,而且,還接觸到了組合圖形的面積,大家不僅要會利用面積公式求面積,還要掌握面積公式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觀察組合圖形的組成。今天,我們就來復習這部分知識。(板書課題:多邊形面積的復習)

  師:那么我們是如何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推倒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呢?請大家從你的頭腦記憶庫里提取下面的知識,看看誰的記憶庫最充實?

  討論: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師:同位同學可以商量商量。(學生匯報:教師演示)

  師:大家在回憶推導公式的過程中,本著把新知轉(zhuǎn)化為舊知的原則,找到了幾個面積公式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這樣的梳理,大家對我們的面積公式是不是更加熟悉了。(邊說邊出示圖。見板書設計)

  引導學生觀察,從左往右看,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可以推導出其他圖形的面積公式,從右往左看,我們在探討一種新的圖形面積時,都是把它轉(zhuǎn)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

  二、查漏補缺,錯誤匯總

  師:現(xiàn)在你們的記憶庫中還有內(nèi)存嗎?那,就請大家想一想,你們在利用公式解決問題時有什么容易出錯的地方或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歸納:1.弄清圖形,選擇公式。2.找對應的底和高。3.注意單位換算。4.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別忘了除以2。5.解決問題時,弄清面積與其他數(shù)量的關系。6.看清組合圖形是由哪幾個簡單圖形組成的,找簡單的解決方法。7.已知面積,求底或高可以用方程解。)

  師:看來同學們都特別的善于總結和觀察,下面,我們就利用前面的復習來做幾組練習。

  三、綜合練習,鞏固提高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多邊形的面積總復習

  教學反思:

多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第 4 篇

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教材P103整理和復習及練習二十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理解并鞏固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運用公式進行面積的計算。掌握各種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形成知識網(wǎng)絡。

過程與方法:鞏固利用分割、填補等方法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平面圖形面積公式之間的關系的研究,強化學生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完善知識結構體系。

教學難點:掌握“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建構知識網(wǎng)絡。

教學方法:小組交流合作和獨立思考相結合。

教學準備:多媒體。練習本、彩筆、尺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導入:想一想我們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請同學們將它們的字母公式寫出來。

2.我們應該復習哪些東西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說出各個圖形的面積公式,并回顧本單元所學的知識。

二、師生互動,解決問題

1.回顧公式的推導過程。(出示教材第103頁第1題。)

(l)提問:這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分別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呢?請在小組內(nèi)交流下,并思考:這幾個面積公式在推導的過程中分別用了什么方法?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讓學生選擇一個圖形的面積公式說一說是怎么推導出來的。

教師根據(jù)學生說的分別用多媒體展示。

(2)溝通公式間的聯(lián)系,完善知識體系。

質(zhì)疑:在小學階段,我們?yōu)槭裁词紫葘W習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讓學生說一說: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都是在長方形面積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又是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

引導:在推導圖形的面積公式時將這些圖形變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進行研究。

總結:轉(zhuǎn)化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在這些面積公式的研究過程中用的就是轉(zhuǎn)化的思想。

(3)引導:這幾種平面圖形之間存在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讓學生試著用圖形表示出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2.出示教材第103頁第2題。

想一想,我們在求組合圖形的面積時,經(jīng)常用到哪幾種方法?

學生回憶交流:切割法和填補法。

讓學生嘗試做一做。在小組內(nèi)交流做法,并說一說想出了幾種方法。

三、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104頁“練習二十三”第1題。

讓學生先說一說各種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再說一說每種圖形的面積。學生獨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104頁“練習二十三”第3題。

讓學生思考要想求共需要多少塊磚要先算什么?這是一個組合圖形,它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匯報:要先算墻面。把它看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的面積之和進行計算。

3.完成教材第104頁“練習二十三”第4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解題思路,再列式計算。

4.完成教材第105頁“練習二十三”第7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火箭分別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再算一算。

學生匯報:是由一個三角形、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梯形組成的。

5.完成教材第105頁“練習二十三”第8題。

學生獨立數(shù)一數(shù),然后估算方格圖中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小組交流。

6.教材第103頁思考題。

分析:七巧板是由5個三角形、1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組合成的。其中三角形1和2的面積相等。三角形1和2各占了大正方形面積的四分之一,或者說三角形1和2面積的各正好方形面積的一半。

解答:

12×12÷2÷2=36(cm2)

(12÷2)×(12÷2÷2)÷2=9(cm2)

(12÷2)×(12÷2)÷2=18(cm2)

(12÷2)×(12÷2÷2)=18(cm2)

12×12÷2-9×2-18-18=18(cm2)

答:三角形1和2和面積是36cm2,三角形4和6的面積是9 cm2,三角形7的面積是18 cm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8cm2,正方形的面積是18 cm2。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哪些內(nèi)容?

學生自由發(fā)言,全班交流匯報。

五、作業(yè):教材第104~105頁練習二十三第2、5、6、9題。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船重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 建筑机械租赁有限公司| 山东兴华机械有限公司| 永康市机械有限公司| 力邦 机械有限公司| 徐州华东机械有限公司| 扬州恒润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中山 机械 有限公司| 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南矿山重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沛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源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宁波市凯博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济宁立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长城机械有限公司| 沈阳恒力机械有限公司| 卓郎新疆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章丘大成机械有限公司| 永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三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松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青州神工机械有限公司| 博路威机械江苏有限公司| 玉环博行机械有限公司| 温岭联星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德林机械有限公司| 吉林省起点医药有限公司| 陕西至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浙江万宝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荣信钢铁有限公司| 银三环机械有限公司| 营口京华钢铁有限公司| 宁波博旺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欧劲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 东莞市森人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华为钢铁有限公司| 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同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中山 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西格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 常州布勒机械有限公司| 中山市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华悦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常州朝康机械有限公司| 密机械(西安)有限公司| 海之力机械有限公司| 沈阳黎明机械有限公司| 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佛山星光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速能机械有限公司| 深圳市环球同创机械有限公司| 抚顺新钢铁有限公司| 山东 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通产机械有限公司| 汕头市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骏马压路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万力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兴华钢铁有限公司| 东莞市顺翼机械有限公司| 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郑州双狮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湖北创联重工有限公司| 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高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宏祥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捷赛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润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 湖南五丰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东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泰山机械有限公司| 桂林橡胶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神农机械有限公司| 成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泽机械有限公司| 江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上海汉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起重机械总厂有限公司| 重庆万凯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机械租赁有限公司| 上海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唐山粤丰钢铁有限公司| 金纬机械溧阳有限公司| 安阳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容瑞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沈阳斗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官网 | 东莞市科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通用起重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洛阳耿力机械有限公司| 新兴移山天津重工有限公司| 常州步速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官网| 浙江炜冈机械有限公司| 济宁青科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博志达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宁波凯特机械有限公司| 曲阜圣达机械有限公司| 徐州明文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铖虹机械有限公司| 仙游东亚机械有限公司| 中意合资 威尼托机械有限公司 | 嘉兴市宏丰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楷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阴江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湖州卓信机械有限公司| 长兴诺力机械有限公司| 烟台金鹏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玉环博机械有限公司| 新昌县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恒机械有限公司| 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德蒙压缩机械有限公司| 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招聘| 无锡聚英机械有限公司| 南通新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博创机械有限公司| 黄山三佳谊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市鑫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北默压缩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中牌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新飞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中华宇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钢铁有限公司| 贵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湖南申德钢铁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租赁有限公司| 上海磊友成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台州华达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永联机械有限公司| 湖北鄂重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台州迈兴机械有限公司| 保定向阳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山东博精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海之力机械有限公司| 德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玉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南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 瑞安瑞泰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斯塔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大牧人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美特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精诺机械有限公司| 葛洲坝能源重工有限公司| 济南龙铸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大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徽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哈克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武汉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莱州 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台州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双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市金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卡麦龙机械有限公司| 龙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大佳机械有限公司| 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安丘瑞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四川川宏机械有限公司| 潍坊圣旋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西安中大机械有限公司| 福建东钢钢铁有限公司| 郑州富民机械有限公司| 永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苏州力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威海新元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邢台钢铁有限公司官网| 南京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徐工辽宁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起重电机厂有限公司| 威海坤豪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乔麦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万宝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力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金华机械 有限公司| 迪砂常州机械有限公司| 昆成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十堰福堰钢铁有限公司| 诸城市日通机械有限公司| 万杰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泓锋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冠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尤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佛山市浩铭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迅得机械有限公司| 金昶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苏州斗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振华真空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德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昆山烽禾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富启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市龙鑫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木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苏州乐嘉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无锡森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新大成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神威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精元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青城机械有限公司| 星光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市联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奥恒机械有限公司| 东台富康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思进机械有限公司| 启益电器材机械有限公司招聘| 唐山隆鑫机械有限公司| 广西金达机械有限公司| 雄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越海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神州机械有限公司| 安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设备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新派机械有限公司| 长沙起重机厂有限公司| 浙江科鑫重工有限公司| 扬州诺亚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宇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安奇迪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沃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佳铭机械有限公司骗局| 南通牧野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燕兴机械有限公司| 大禾众邦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华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烟台博迈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渝辉机械有限公司| 江西 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市恒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营程祥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裕邦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机械电器有限公司| 无锡宝业机械有限公司| 桂林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深圳市康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欧力特机械有限公司| 江西欧克机械有限公司| 武汉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 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正大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万联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抚顺起亮食品有限公司| 联程机械宁波有限公司| 菏泽瑞康机械有限公司| 柳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永强木工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荣升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天津市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南通密炼捏合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捷如重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奥威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久浩机械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江苏科威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博扬机械有限公司| 丹阳龙江钢铁有限公司| 桐乡 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注册| 济南金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盐城市机械有限公司| 旺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亨内基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合肥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泸州发展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和明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 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无锡新麦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展焱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纵横机械有限公司| 京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无锡威华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定江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新昌华亿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天元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江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邹平宏鑫机械有限公司| 秦皇岛 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唐山粤丰钢铁有限公司| 东芝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潍坊西泰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愚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京山力拓机械有限公司| 威海欧东机械有限公司骗局| 南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东营市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金荣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欧迈特减速机械有限公司| 扬州意得机械有限公司| 恒丰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东莞市鸿企机械有限公司| 芜湖良仕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锡昌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松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海宁市腾达机械有限公司 | 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起名| 新乡市中轻机械有限公司| 湖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岛精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现代京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江苏甲钢钢铁有限公司| 成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发机械有限公司| 舟山中天重工有限公司| 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 粤北联合钢铁有限公司| 济南鼎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河南 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旺巴巴机械有限公司|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地址| 江阴市江顺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重的机械有限公司招聘| 唐山 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大森长空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徐州智茸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物理农林机械有限公司| 太仓越华精密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恒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洛阳中德重工有限公司| 象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东莞 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立信染整机械深圳有限公司| 捷赛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无锡双象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隆机械有限公司| 智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诸城晶品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长城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重特机械有限公司| 兄弟机械西安有限公司| 东莞市康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安奇迪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眉山千层弹花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台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博朗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磊友成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广州坚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苏州百勤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华迪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宏兴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辽阳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福州 机械 有限公司| 徐州凯工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通灵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创伟机械有限公司| 湖北天和机械有限公司| 康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深圳市德机械有限公司| 新乡市法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 玛狮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潍坊市贝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上海满鑫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森工木工机械有限公司| 湖北粮食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岳工机械有限公司| 南海力丰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新浪爱拓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无锡森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丰润区钢铁有限公司| 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招聘| 唐山鑫鑫钢铁有限公司| 东莞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铁山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汕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扬州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通达重工有限公司| 山东西王钢铁有限公司| 湖南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化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立帆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良益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万邦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浙江恒通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晟达机械有限公司| 鞍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 杭州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兄弟机械西安有限公司| 西安帕吉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深圳起航电商有限公司| 郑州中意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源鑫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速雕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 工程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旭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太原 机械 有限公司| 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同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物理农林机械有限公司| 新兴移山天津重工有限公司| 河北奥宇钢铁有限公司| 上海宝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林州市振晨重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宁波民盛机械有限公司| 东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福建亿鑫钢铁有限公司| 金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安钢闽源钢铁有限公司| 常州泽威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 临沂园林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 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青州神工机械有限公司| 丹东富田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登福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神威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先达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张家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长沙威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沈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宝鸡忠诚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高博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江门市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恒特重工有限公司| 泉州巨能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 山东 钢铁有限公司| 郑州富民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开诚机械有限公司| 京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菲特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豪德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 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金拓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科威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明高机械有限公司| 晋江力达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青锻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延边金科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山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华迪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 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苏州博杰思达机械有限公司| 山西常平钢铁有限公司| 上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鑫泰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胜代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正为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拓可机械有限公司| 江阴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全盛安仁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 杭州东田机械有限公司| 辽宁营口钢铁有限公司| 鞍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重庆地泽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瑞达机械有限公司| 徐州世通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三门峡宏基机械有限公司| 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 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 昆玉钢铁有限公司招聘| 秦皇岛宏兴钢铁有限公司| 无锡光良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海特尔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科纳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合浦惠利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润森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张家港斯依格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宏伟屠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范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南通科邦机械有限公司| 贝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德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济宁恒远机械有限公司| 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市三米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盐城中热机械有限公司| 威海 机械有限公司| 鑫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杭州杭奥机械有限公司| 宜兴市华鼎机械有限公司| 首唐宝生钢铁有限公司| 广东巨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烟台美丰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立胜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开封元创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青州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威鹰机械有限公司| 泰州机械 有限公司| 威海盛世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慧丰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重工起重机有限公司| 武汉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永盛达机械有限公司| 宝鸡南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中鸿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兴达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瑞亚挤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矿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瑞安市华东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洛克机械有限公司| 宜都大一重工有限公司| 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四川兴明泰机械有限公司| 国义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宏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招远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常德 机械有限公司| 三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佛山市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世达重工有限公司| 穗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河北德林机械有限公司| 徐州华冶机械有限公司| 东方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昌亨机械有限公司| 哈克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温州杰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铁有限公司| 潍坊威尔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昆山胜代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利淮钢铁有限公司| 荆州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金韦尔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善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无锡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顺德区机械有限公司| 工程有限公司起名大全| 金华巨鑫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红重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山推楚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徐州永欣重工有限公司| 济南森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卫华起重机有限公司| 宁波市鸿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田田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奥硕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保定华光机械有限公司| 诚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长强钢铁有限公司| 天津市三鼎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市丰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大连 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 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腾迈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佳粮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穗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机械加工 有限公司| 深圳新劲力机械有限公司| 江阴锦澄钢铁有限公司| 深圳精密达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泉汇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杭州恒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斗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河源德润钢铁有限公司| 上海岭申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航空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国翔包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徐州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威力重工机床有限公司| 广州易鸿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盛友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科机械有限公司| 嘉兴市宏丰机械有限公司| 德州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台州欧玮机械有限公司| 重村钢模机械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泸州益鑫钢铁有限公司| 诸城市华邦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天联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莱顿机械有限公司| 延边鸿起实业有限公司| 徐州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萧山天成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市春来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重庆太强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东泰机械有限公司| 辽阳新达钢铁有限公司| 靖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郑州世纪精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雄伟京发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苏州腾龙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松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阜康机械有限公司| 凯斯纽荷兰机械 哈尔滨 有限公司| 重庆辉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吴江聚力机械有限公司| 台州工交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德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温州正雄机械有限公司| 宝鸡南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云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力王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云南科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鞍山宝得钢铁有限公司招聘岗位| 山西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苏州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敬业钢铁有限公司| 常州杰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德州德工机械有限公司| 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宏达起重电机有限公司| 力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疫情| 闽源钢铁有限公司停产| 无锡市丰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重庆恒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徐州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青岛欣鑫数控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陶瓷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森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福建起然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聊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米科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南京起重机械总厂有限公司 | 新乡市海纳筛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抚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汉达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常州南鹏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铁美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科威机械有限公司| 遵化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成都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金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湖北鄂钢扬子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菲美得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列表 | 惠州市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恒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久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富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常州道铖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盛友机械有限公司| 金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苏州铭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实阳机械有限公司| 福州优利机械有限公司| 安宁永昌钢铁有限公司| 唐山唐银钢铁有限公司| 宁波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阴市勤业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卫东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德枫丹 青岛 机械有限公司招聘 | 徐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陕西 机械有限公司| 贵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创铭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龙尧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坤达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九合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长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保定兴旺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新起点印务有限公司| 浙江麒龙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豪利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绍兴 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瀚源机械有限公司| 临清 机械有限公司| 武安市文安钢铁有限公司| 南京登峰起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温州佳诚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曙光机械有限公司| 京山 机械有限公司| 江阴中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重庆庆达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神州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深圳市高士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中船重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华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瑞安正博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南通凯瑞德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莱州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洛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唐山泰钢钢铁有限公司| 襄阳东昇机械有限公司| 三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龙口富元机械有限公司| 新疆起亚铝业有限公司招聘| 河南瑞峰机械有限公司| 自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首钢东华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金越隆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正丰钢铁有限公司| 江苏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隆麦机械有限公司| 安徽省机械有限公司| 汕头市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合济机械有限公司| 安徽普源分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临沂铸信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树新机械有限公司| 聊城新泺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起重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白龙机械有限公司| 扬州三源机械有限公司| 潍坊市贝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雷肯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科斯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海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本优机械有限公司| 新金山钢铁有限公司| 六安恒源机械有限公司| 食品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顺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新乡市金原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劲雄机械有限公司| 神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市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闳业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高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三星重工业宁波有限公司招聘 | 浙江超伟机械有限公司| 福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东台市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顺得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江西九江萍钢钢铁有限公司| 东莞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鼎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邹平 机械有限公司| 赛尔透平机械有限公司| 中航国际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杭州海铭钢铁有限公司| 扬州福尔喜果蔬汁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力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南通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徐工建机机械有限公司| 福建泉成机械有限公司| 绍兴 机械 有限公司| 开封茂盛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唐山利军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齐耀螺杆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萧山凯兴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厦门升正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德机械有限公司| 保定东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鞍山机械重工有限公司| 山西瑞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芜湖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徐州东岳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隆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开隆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勤美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长虹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达亿钢铁有限公司| 光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台州瑞进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大森长空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和和机械(张家港)有限公司| 高明鸿溢机械有限公司| 瑞利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 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鑫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祥靖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市汇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中核机械天津有限公司| 郑州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诺机械有限公司| 柳州中源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东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富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沈阳维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温兄机械阀业有限公司| 山西 机械有限公司| 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环野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云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富佳伟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徐州中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山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欧诺机械 有限公司| 广东海天机械有限公司| 精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蓝德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科雄机械有限公司| 绍兴三纺机械有限公司| 永红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三普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美华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坤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扬州 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兴波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光大机械厂有限公司| 珠海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开封明芳机械有限公司| 汕头 机械有限公司招聘| 东莞市鸿企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洪流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日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惠德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博创机械有限公司| 绵阳科睿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船谷重工有限公司| 泉州力泉机械有限公司| 德大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北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泉州泉盛机械有限公司| 日照兴业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华隆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濮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诚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奥索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澳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普耐柯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蔚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龙扬机械)有限公司| 泰兴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常德三一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无锡工源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嘉歆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天乐机械有限公司| 陕西鑫钢机械有限公司| 青州神工机械有限公司| 烟台 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临沂 机械有限公司| 张家港重工有限公司| 洛阳福格森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江苏江佳机械有限公司| 诸城晶品机械有限公司| 石家庄聚力特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拓威机械有限公司| 新兴移山天津重工有限公司| 江阴博纬机械有限公司| 东营程祥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浩翔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友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匹思通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勇力机械有限公司| 宜兴富曦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龙鑫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诸城市放心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扬州中建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赛尔透平机械有限公司| 东平开元机械有限公司| 金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延边鸿起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市汇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沂南中天机械有限公司| 艾珍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华伟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长虹涂装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金梧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华珠机械有限公司| 湖北天和机械有限公司| 张家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泸州长江工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 唐山佳鑫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诸城市金祥机械有限公司| 沈阳透平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华澄重工有限公司| 山东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机械设备出口有限公司| 旭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常州步速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潍坊坊通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启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大连铸鸿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三浦重工有限公司| 上海塑帝机械有限公司| 威士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台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 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济南钢铁 有限公司| 东莞元渝机械有限公司| 合肥春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胜麦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邦泰机械有限公司| 起重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德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瑞安瑞泰机械有限公司| 成都海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比富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安丘市 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钊凯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浙江瑞尔斯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扬州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利丰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荣信钢铁有限公司|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诺曼艾索机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河北石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力丰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市金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钊凯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郑州市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牧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阜康机械有限公司| 兖矿东华重工有限公司| 深圳市神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起航中文小说有限公司| 济南庚辰钢铁有限公司| 浙江江鑫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列表| 无锡六叶机械有限公司| 长沙盛泓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海邦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湖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惠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青州东威机械有限公司| 成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宁波巨隆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胜龙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泸州发展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泉汇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诺亚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小伦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焦作巨航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山森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常林机械有限公司| 常德三一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瑞德森机械有限公司| 天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淄博捷达机械有限公司| 石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大汉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诸城市宏宇轻机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北仑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鲁成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泰尚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市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曼中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达和荣艺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宁波伟隆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明日之星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华天机械有限公司| 武汉餐至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西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嘉宝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万利达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潍坊爱地植保机械有限公司| 潍坊 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常矿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市烽禾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烟台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科迪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市同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长沙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柯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恒齿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文安机械有限公司| 诸城市富瑞德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