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6
這是四年級下冊數學小數的性質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
“小數的性質”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小數的基本性質,并應用性質化簡和改寫小數。
2、運用猜測、操作、檢驗、觀察、對比等方法,探索并發現小數的性質,養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
3、感受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過程以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
教學難點:
能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一、引(游戲導入)
出示卡片“1”,師:老師能把1變大,你們看老師是怎樣變的?
師把1變大為10,學生回答怎樣變的。
師:在1的末尾添上一個0,1為什么會變大?(預設:一個一變成了一個十)師再變大為100。
師:除了變大我們還可以縮小,師演示。
通過游戲你發現了什么?(在一個整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整數會變大或縮小)。
二、探(自主探究)
出示卡片0、1指名來模仿。
在0、1的末尾添上0,這個數變大了嗎?為什么?
(預設出示課前準備的0、1米的紙條,再拿出0、10米的紙條,然后拿出0、100米的紙條說明0、1米=0、10米=0、100米)
在小組內說一說。
板書并演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指導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2、出示例2的圖形:
剛才我們給這些小數添上單位名稱,利用具體的情境證明了0、1米 = 0、10米 = 0、100米。現在請大家拿出老師發的作業紙,用彩筆在兩個相同的正方形中分別涂出面積相等的一塊,并試著用小數把涂色部分表示出來。
在小組內說說你涂的小數分別是多少,你發現了什么?
指名匯報 相機板書:0、30=0、3
觀察思考為什么0、30=0、3 (預設:30個0、01就是3個0、1)。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那涂色部分就是0、300,與0、30有什么關系。如果平均分成10000份、100000份……
師:我們又借助圖形證明了0、30=0、3。誰能證明15、7=15、70呢?(預設把15、7放在數位順序表中,15、7是由1個十5個一和7個0、1組成,15、70也是由1個十5個一和7個0、1組成)
3、 討論歸納
通過研究你發現了什么?得出小數的性質: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板書)
三、練(鞏固練習)
師:我們學習了小數的性質,那么小數的性質有什么作用呢?
投影出示超市的海報,出示平常使用的84消毒液1、00元,問84消毒液多少元?(1元)看來應用小數的性質可以把小數化簡。
l、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1)提問:0、70你認為可以怎么化簡才能大小不變?
(2)學生自己完成。指名回答,讓其說說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
(3)為什么105、0900的5左邊的0不能去掉呢?(強調小數的性質中"小數的末尾的0"。)
通過例3的練習你覺得小數的性質中哪幾個詞很重要?
再次出示超市海報,師:超市里商品的價錢為了清楚地表示出是幾元幾角幾分都是寫成兩位小數體現了數學的嚴密和精準。所以應用小數的性質,我們還可以根據需要,把一個數改寫成含有指定小數位數的小數。
2、出示例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想想可以怎么做?
(1)學生自己完成。
(2)大家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
(3)你覺得哪個數改寫時容易出錯,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四、拓(拓展升華)
出示5張卡片:2、5、0、0、和“?”并說明游戲要求:
每小組利用老師發給的數字卡片按要求擺數。1個人擺數,3個人做記錄,。
(1)用五張卡片擺一個數,這個數中的兩個“0”都能去掉、
(2)用五張卡片擺一個數,這個數中的兩個“0”一個能去掉,一個不能去掉、
想一想:怎樣擺才能既不重復又不遺漏
3、請小組板演匯報,不完全的可以補充。
4、說說這樣擺的技巧,你為什么這樣擺?
五、歸(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小數的 性質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一、教學內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學課本《數學》第八冊第73頁例1——例4。
二、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小數的性質,能運用小數的性質化簡小數,能根據實際需要不改變原數的大小,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
三、學具準備:
同桌的兩名學生準備用硬紙條做的米尺一把;長短不一的紙條(長度要大于5分米);剪刀一把。
四、教學過程:
師:(板書:0.6元0.60元)
0.6元、0.60元各表示多少錢?說明了什么?
生:0.6元表示6角錢,0.60元也表示6角錢。說明了0.6元等于0.60元。
師:很好。(板書:0.6元=0.60元)
師:(板書:5、50、500)
“5、50、500”是三個大小不同的數,誰能添上不同的單位名稱使它們所表示的量相等?
生:5元、50角、500分。
生: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生:5米、50分米、500厘米。
師:同學們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現在我們選其中的一組來研究。(板書: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這三個數量相等嗎?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紙條,再拿出自己用硬紙條做的米尺,第一大組的同學在長紙條上量出5分米的長度,剪下來,第二大組的同學在長紙條上量出50厘米的長度,剪下來,第三大組的同學量出500毫米的長度,剪下來。(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師:同學們量得很好,請每個大組交上來一張剪好的紙條。(教師依次把5分米、50厘米、500毫米長的紙條對齊貼在黑板上)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了三張紙條一樣長。
師:對,這說明了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教師在黑板上的5分米、50厘米、500毫米中間添上等號]
師:誰能把5分米、50厘米、500毫米改寫成用米作單位的小數?
生:5分米是0.5米,50厘米是0.50米,500毫米是0.500米。
師:(板書:對齊上面板書的5分米、50厘米、500毫米,分別在它們的下面寫上0.5米、0.50米、0.500米)
0.5米、0.50米、0.500米相等嗎?為什么?
生:相等。因為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師:[板書:0.5米=0.50米=0.500米]
師:我們再來比較0.3和0.30的大小(見圖30)。
請同學們拿出印好的兩個正方形,用陰影分別表示出0.3和0.30。(同時請一名學生在幻燈片上的正方形中分別畫上陰影,表示出0.3和0.30)
師:(教師巡視)很好,同學們都畫完了,請看幻燈演示:用抽拉片將兩個正方形中的陰影部分重合]同學們看出了什么?
生:0.3等于0.30
師:(板書:0.3=0.30)請同學們觀察0.3和0.30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0.3和0.30都是小數。
生:它們的整數部分都是0,十分位上都是3。
生:它們的大小都不夠1。
生:它們的大小相等。
師:再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0.3是一位小數,0.30是兩位小數。
生:0.3的百分位上沒有0,0.30的百分位上有0。
師:同學們說得都對,它們最主要的相同點是大小相等,最主要的不同點是0.30的百分位上有個“0”,現在看看這個“0”在小數的什么地方?
生:這個“0”在小數的最后面。
生:這個“0”在小數的末尾。
師:對,這個“0”在小數的末尾。今天我們專門來研究小數末尾的“0”。
[教師指著板書的等式0.3=0.30]從左往右看有什么變化?
生:小數的末尾添了個“0”。
師:從右往左看有什么變化?
生:小數的末尾去掉了“0”。
師:它們的大小變了嗎?
生:它們的大小沒變。
師:請同學們再看前面板演的等式。
0.5米=0.50米=0。500米
從左往右看小數的末尾怎樣?
生:小數的末尾添上了“0”。
師:從右往左看小數的末尾怎樣?
生:小數的末尾去掉了“0”。
師:它們的大小變了嗎?
生:它們的大小沒有變。
師:[再指著第一次板演的等式0。6元=0。60元]請同學們從左往右看,再從右往左看,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它們的大小怎樣?
生:從左往右看小數的末尾添上了“0”,從右往左看小數的末尾去掉了“0”,它們的大小沒有變。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好,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小數的性質”。(板書課題)請同學們打開書第74頁看第二段,誰來讀?
生:(讀)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師:(在黑板上出示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性質分幾部分內容?請你講一講。
生:分兩部分內容,一是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二是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很好!學習小數的性質有什么用途呢?請同學們看第74頁第三段。[看完后請學生回答]
生:根據小數的性質可以把小數化簡。
師:對,怎樣化簡小數呢?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生:把0.70末尾的零去掉。
師:(板書:0.70=0.7)
105.0900這個小數化簡時只能去掉哪里的“0”?誰上來指一指?
生:只能去掉小數末尾的“0”。
師:(板書:105.0900=105.09)
下面我們進行鞏固練習(做練習十九第2、3兩題)。
1、下面的數,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2、化簡下面的小數。
0.40 1.85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0 0.0750
(學生做練習,教師巡視、輔導,然后集體訂正,及時反饋矯正)
師:學習小數的性質還有什么用途呢?請看課本第74頁第四段,看完后回答。
生: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
生:可以把整數改寫成小數的形式。
師:對。(出示例4)
例4 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生:0.2=0.200。
生:4.08=4.080。
師:很好,根據什么可以這樣改寫?
生:根據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怎樣把“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呢?
生:在“3”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3個“0”,3=3.000。
師:很好,在整數的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0”,就能把整數改寫成小數的形式。下面我們進行練習(做練習十九第4、5兩題)。
1、用“元”作單位,把下面的錢數改寫成小數部分是兩位的小數。
3元2角 18元 6角 1元零3分
2、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的數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5.4 3 0.04 7 8.01
13 4.87 0.9 185.34
(學生做練習,教師巡視輔導,集體訂正)
師:(掛出小黑板)我們再進行下一項練習。
3、把左右兩邊相等的數用直線連接起來。
0.300 2.08
0.003 2.80
2.080 0.030
2.800 20
20.00 0.3
(請一名同學在小黑板上連線)
師:為什么0003不和0。030連接起來呢?
生:因為0。003和0。030不相等。
師:對。請同學們再看下一道判斷題。
4、判斷(對就打“√”,錯就打“×”)。
小數點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
(請一名同學在小黑板上判斷)
師:這位同學打的是“×”,錯在哪里?
生:應該是: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而不是“小數點”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今天我們學的是小數的性質及它的用途。同學們學得很好。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正確的讀出生活中和書本中的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并正確的寫出小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聽一聽”、“讀一讀”、“寫一寫”、“練一練”等對生活中的小數實例的讀與寫的活動,理解小數的意義,并會讀會寫小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互動討論參與學習,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且應用于生活的觀念,培養數學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小數的正確讀法與寫法;
難點:正確的讀出小數。
三、教學手段:
教師準備數字溫度計和氣壓計,同學帶上直尺。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老師手上的溫度計和氣壓計,上面用數字顯示了今天的氣溫和氣壓值,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怎么樣正確的讀出具體值呢?
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小數,比如我們的身高,體重,商品的單價和重量,體溫值等等。如何能正確的讀出并寫出小數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了。
(二)、新課教學
課本例子:我們來看一下書本52頁中的小長頸鹿和它的爸爸,旁邊有標注他們的身高,我們來寫下這兩個小數,并把小數點對齊,那么小數點前面的數是整數部分,后面的數是小數部分。
師生互動:各個位置對應不同的數位,代表的意義也不同。我們來一起寫一下小數的數位順序代表的意義吧!
“讀一讀”:
教師提問:那么小數應該怎么正確的讀出來呢?
教師活動:學生可能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可以讀出小數,對于正確的回答予以鼓勵,對于不全正確的回答給出指正。
“聽一聽”:
教師先正確的范讀小長頸鹿的身高,強調小數的正確讀法。請同學一起讀出長頸鹿爸爸的身高。
舉出十分位位數為0時的讀法,如31.04。請學生舉手回答,讀出其他位數為0時的讀法,如:0.34;20.03;4.005;5.0304等
教師活動:對于學生的正確回答予以表揚,錯誤的回答進行引導性指正,并再舉一例,鼓勵讀出結果。
“寫一寫”:
教師讀出一個小數,請學生寫出這個小數,如“十一點二零五”、“零點零三四”等。強調小數的正確寫法。
以同桌為小組,一個人讀出任意小數,另外一個寫出這個小數,看是否正確。
教師活動:對于學生的正確回答予以表揚,錯誤的回答進行引導性指正,并再舉一例,鼓勵寫出結果。走到學生中間,看學生的寫法是否正確。
(三)、課程鞏固
師生互動:與學生一起回憶小數的正確讀法與寫法,梳理課堂要點。
“練一練”:
看課堂開始時的溫度計和氣壓計上顯示的數字,并請同學舉手讀出結果,請其他同學判斷讀的是否正確。請同學正確讀出書本53頁古錢幣的高、厚、重。
請同學用直尺量出身邊的事物,如水杯高度,手指長度,書本寬度等,并以同桌為小組,合作討論,讀出并寫出這個以厘米為單位小數,并請同桌判斷是否正確。
教師活動:走到學生中間,聽學生的互動,并對正確的和錯誤的讀法給予恰當的評價和指正。
(四)、小結作業:
快速獨立思考課后“做一做”的小結練習,并正確讀出和寫出小數。
課后作業思考練習九中的第6、7兩題
五、板書設計:
小數的讀法與寫法
小數的讀法: 整數部分按整數的讀法,小數部分依次讀出每個數字
1.58 讀作“一點五八”; 0.63讀作“零點六三”。
小數的寫法:先寫整數部分,再依次寫出小數部分;
整數部分是“0”時,整數部分寫0,小數部分依次寫出每個數字
小 數 的 性 質 教學內容:教材第58---59頁例1、2、3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能應用小數的性質化簡和改寫小數;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經歷小數性質的發現和應用過程,體驗比較、驗證、推理等學 習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性質。 教學難點:應用小數的性質改寫小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導入課題。 雙休日老師去兩家文具店買文具,看見一本很漂亮的筆記本,甲店標價為2.5元,乙店標價為2.50元,同學們幫老師拿主意,你覺得哪個店子里的筆記本便宜?(價格一樣)為什么? 價格一樣,老師去哪個店買都一樣,這個問題解決了,老師謝謝你,可老師還有個問題,為什么2.5元末尾添個0,價格不變呢?它的末尾可添幾個0?添上的0可以去掉嗎?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這方面的知識--數的性質(板)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①我們已經學過長度單位及它們的進率,現在請三個同學分別上來在米尺上標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的長度(都從0刻度起) ②三個同學標好后,發現:三個長度一樣長。(三個點重合在一起) 利用長度單位的進率驗證,證明同學標得正確,由此三個長度 可用“等號”連接。 ③用分數表示: 1/10米= 10/100米= 100/1000米(板) 這三個分數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1/10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一份; 10/100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取其10份; 100/1000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100份。 ④用小數表示:0.1米=0.10米=0.100米(板) ⑤這三個小數大小相等,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呢?它們的.末尾有什么變化? 從左往右看,小數的末尾依次添上了一個0;從右往左看,小數的末尾依次去掉了一個0,小數的大小都不變。 可見,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這就是小數的性質 ⑥指導記憶:在“小數”、“末尾”下加重點記號,讀兩遍,看誰記得又快又準。 判斷:在小數點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 ⑦再檢驗:按要求涂色。 教師出示兩張一樣的正方形紙,一張平均分成10份,涂0.3,一張平均分成100份,涂0.30。 請兩位同學上臺完成后,再集體講評: 比一比,涂色部分誰大?為什么? 得:0.3=0.30,再一次驗證“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教學例2: 有時根據需要,我們要把小數化簡: 什么是化簡?(就是不改變小數的大小,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 出示例2:化簡下面的小數。 0.70= 4.0200= 105.0900= 討論: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為什么? a、利用小數的計數單位知識來解答;b、舉例:4.02元表示4元2分。如去掉“0”則變為4.2元,表示4元2角,小數大小發生了變化。 3、教學例3 在現實生活中,有時還要在不改變數的大小的情況下,按要求改寫小數。 出示例3。不改變數的大小,把這些數寫成三位小數。 0.2= 4.08= 3= ①什么是三位小數?怎樣不改變大小,把它們變成三位小數?(在末尾添“0”) ②質疑:3是整數,怎樣變成一個三位小數呢?也在“3”后面添3個“0”? 明確:先在“3”(整數)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后再添3個“0”。 ③討論:應用小數的性質,改寫小數時應注意什么? a、不改變原數的大小;b、只能在小數的末尾添“0”;c、把整數改寫成小數時,一定要先在整數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后,再添“0”。 三、 應用反饋。 1、不改變數的大小,下面數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為什么? 3.90米 0.30元 500米 0.04米 0.70元 20.20米 2、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的數寫成三位小數。 3.06 0.2 3米5分米= 米 1.07 8 15厘米= 米 四、作業。 1、化簡下面各數: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2、 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數寫成三位小數: 0.9 30.04 50毫米= 米 8.18 14 3米2厘米= 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