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05
這是名師擺一擺想一想,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51頁“擺一擺,想一想”。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動,進一步鞏固“數位”、“數值”的概念,發現棋子數與所擺 出數的個數之間的關系。
2.經歷觀察、操作、比較、猜想、驗證、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有序思考的 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過探索規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奇妙和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發現棋子數與所擺出數的個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在實踐活動中,感悟位值思想,感受有序思考的價值。
教學準備
課件、題卡、彩筆、圓形磁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1.同學們,在數學王國里有兩個特別聰明的小精靈,你們還記得是誰嗎?
2.“數字猜一猜”游戲!
二、合作探究,發現規律
(一)初步猜想驗證(2個)
1.猜一猜,如果用兩顆珠子在數位表里擺數?能擺出哪些數呢?
2.同學們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呢?請一位同學上前面來擺一擺。
(二)合作猜想驗證(3個)
1.小組合作,用3顆珠子擺數,邊擺邊記錄。
2.匯報并交流。
3.對比幾種擺法,體會“有序”的優勢。
(三)合作鞏固方法(4個)
請同學們繼續合作用4顆珠子有序的擺數,要求一位同學擺,一位同學邊看邊在記錄單上填寫 擺出的所有的數。
(四)深入探索規律
1.請同學們回憶剛才的操作過程,珠子個數與擺出的數的個數之間有什么秘密?
2.還有什么發現嗎?
(五)逆向驗證規律(5個) 不用擺,想一想,5顆珠子能擺出幾個數?分別是哪些數?
三、應用規律 解決問題
1.拓寬運用。利用總結出來的規律,很快說出用9顆珠子所擺出的數。
2.小精靈家的門牌號是7顆珠子擺成的,個位上的數比十位上的數大1。你能找到小精靈的 家嗎?
3.拓展延伸,辯證思維 猜一猜:10顆珠子可能擺出多少個數?
四、全課總結
今天學了什么?你都有哪些收獲?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下第51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在數位表上擺小圓片的活動,加深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鞏固數位和位值的概念。
2.通過探究圓片個數和所擺出的數的個數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學會發現規律,并能用發現的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體會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中養成傾聽、有條理地表達想法的習慣和意識,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感受到數學有趣,喜歡并愿意學習數學。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價值。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兩位數的數位表,4個小圓片,記錄單。
教法與學法
教法:組織探究法
學法:實踐操作法與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體會
1、出示數位表
師:同學們,這節課給大家帶來了一位老朋友 ,你們認識它嗎?
生:(數位表),對,它就是“數位表”。
師:誰能簡單的介紹一下我們的這位老朋友嗎?
生1:從右起的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生2:在個位放一個珠子表示1個一,在十位放一個珠子表示1個十。
師:看來同學們對我們的這位老朋友了解的可真不少,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帶來了一個有關數位表的故事,想聽嗎?
豎起來你們的小耳朵,老師要開始講故事了。
2、故事引入,課件展示
師:在一個卡通王國里面有一個快樂的小圓片,有一天,這個小圓片卻傷心了起來,為什么呢?因為它覺得自己太弱小了,一點作用也沒有。國王知道了這件事很擔心小圓片,于是請來了一位魔術師,他就是數位表。我們的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了,同學們睜大眼睛仔細看,變呀變呀變,把小圓片變到了個位上,請問同學們現在表示幾(1),接著變魔術,變呀變呀變,魔術師又把小圓片變到了十位上,那么現在表示幾呢?(10),同一個小圓片在不同的數位上表示出了不同的數,你們覺得小圓片厲害?(厲害)聽到同學們這么說小圓片開心的笑了。
3、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數位表神奇嗎?那,你們想不想學學魔術師來擺一擺多個圓片呢?這節課我們就學學魔術師,用數位表和圓片動手《擺一擺 想一想》,看看誰最聰明,變得又多又好。
二、動手操作,提升認識
(一)指導擺一擺,體會位值思想
用兩個小圓片擺擺看,能擺出哪些數。
師:現在老師手里有2顆棋子,看看老師擺的數數是幾?
你們是怎么知道這個數是11的?請你們幫棋子搬搬家,得到一個比11大的數。得到的是多少?教師隨學生回答呈現擺棋子表示的數20。
師:剛才是11,這么這一挪就得到比11大的數了?
要想得到一個比11小的數,你們有什么辦法嗎?
隨學生回答在個位上擺2個棋子,表示數2。
我們得到的數是幾?這回怎么這么一挪就得到比11小的數了?
看來棋子在數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們把棋子在數位表上挪來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3個數,我們把它們記錄下來。
(二)合作擺一擺,體會有序思考的方法
問題:你能用3個●擺出不同的數嗎?
提高要求:你能擺出所有的數;不能重復也不遺漏,看看誰能找到好辦法。(按照一定的順序擺)
找出你們最喜歡的一種擺法,為什么呢?因為是按一定順序排列出來的,不會漏掉哪個數也不會重復哪個數。
請學生匯報講解擺法。師總結擺法。
兩種:都是先把珠子放在一個數位上,然后一個一個往另一個數位上挪。
(先把所有小圓片放到個位上然后再把圓片一個一個地從個位挪到十位上,表示的數越來越大,是從小到大排列。反過來,先把所有小圓片放到十位上然后再把珠子一個一個地從十位挪到個位上,表示的數越來越小,則是從大到小排列)
叫兩位同學來重復按順序擺的方法。
(三)嘗試擺一擺,運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要求:
1. 不遺漏,不重復,用4個●擺出不同的數。
2. 把擺的結果按順序說一說。
先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擺(4.13.22.31.40)
再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擺一擺(40.31.22.13.4)
(四)小游戲
看來同學們都掌握了擺數的方法,為了獎勵大家來玩一個小游戲。
選出5名同學分別代表5個圓片,5名同學商討并按一定的順序擺出不同的數。老師做數位表。
(五)回顧整理,發現規律問題:
1. 我們已經用了幾個●擺數?擺出了哪些數?
2. 觀察下面這些數,你有什么發現?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所擺出的這些數,聰明的同學一定有了自己的發現。(像一個樓梯,下一層總比上一層多一個數)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所擺出的數的個數與圓片的個數有什么關系?
(所擺出數的個數總比小圓片的個數多1)
那么6個小圓片能擺出多少個數呢?(7個)
3. 6個圓片能擺出哪些數?剛才我們是用擺一擺的方法寫出了1到5個小圓片所擺出的數,那么不擺你能不能知道所擺出的分別是哪些數么?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所擺出的這些數,豎著一列一列的看你有什么發現?
生1: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出來的,下一個數比上一個數多1.
生2:擺出的最后一個數是一個整十數。
生3:用幾個圓片擺出來的就是幾十。
根據以上同學的發現,說一說用6個圓片所擺出的數都有哪些?
(六)小法寶介紹
一直是老師在考你們,你們想不想考一考老師呢?(想)
同學們隨便說一個擺出的數,老師都知道是用幾個小圓片擺出來的,不信你們考考老師。
老師厲害吧,你們想像老師一樣厲害嗎?(想)
其實老師知道他們之間的一個小秘密。
總結 :(擺出數的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之和等于圓片的個數。)
三、鞏固練習
今天學習了這么多,是時候考一考大家了,你們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么?那就開始吧。
1 、我會答
2、想一想
3、猜年齡
向老師比你們的爸爸媽媽要大,我的年齡正好是一個可以用4個圓片擺出的數,你猜向老師幾歲?
四、課后小結
說一說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些什么?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吧。
經驗與體驗又常常被大家混淆。其實一個簡單的例子能凸顯兩個概念的區別:一位教師執教“擺一擺,想一想”一課數遍,但沒有引起他內心的感受、反應和聯想,對他來說只是擁有關于這節課的經驗;另一位教師執教同樣內容的課后通過自己的感悟、辯別與反思,形成了對這節課的獨特的、具有個體意義的感受、情感和領悟,他擁有的不僅是關于這節課的經驗,還有更多的是體驗。
課堂是師生共同成長的舞臺。那么,在課堂學習中學生需要的是經驗還是體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妨以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一下)實踐活動“擺一擺,想一想”一課細細揣摩。
一、擬定教學目標
如果純粹以“經驗”為目的,這節課的目標(以下稱目標一)可以這樣陳述: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鞏固數位及數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100以內數的特點及排列的規律,同時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如果以“體驗”為最終目的,那么目標(以下稱目標二)則要重新定位:(1)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獨立操作、交流等活動,鞏固100以內數位及數值的概念;(2)經歷觀察、操作、比較、猜想、驗證、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悟100以內數的特點及排列規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合理性的同時,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3)用教師對數學及課堂的情感塑造學生的情感,用教師對數學及課堂的態度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如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并主動參與數學活動中,在交流反思中發現自己數學活動中的錯誤或別人的好方法,能及時改正或采納。
兩個目標不僅僅是字數的差別,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的差異,這正是體驗與經驗的質的區別。在目標一中,學生通過一節課的學習會有自己關于這個知識的經驗,這個經驗偏重于單純的認知性理解,即以往教學中最強調的知識技能。葉瀾教授曾說:“把課堂教學從整體生命中抽象隔離出來,是傳統教學觀的致命缺陷。”但是,如果這個“經驗”是一個情感的生命體,課堂便會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在目標二中加大了情感的融入,特別指出了“用情感塑造情感,用態度影響態度”。
我們可以非常感性地欣賞這樣一句話:“體驗是經驗中見出深入、詩意與個性色彩的那一種形態;是一種注入了生命意識的經驗。”
二、體驗數學課堂
體驗數學課堂的維度是多向的:體驗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體驗數學概念間的聯系、體驗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體驗數學的思維方式及方法價值、體驗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還可以體驗課堂里的教師、同伴、環境與氛圍……每一項體驗的內容不可能完全孤立,但可以從一些片斷中有側重地加深對體驗的理解。片斷(一)至片斷(五)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數學流程,這里人為地分割只想借一個片斷說明一個問題。
片斷(一)——體驗數學方法的價值。
師:請大家用三顆圍棋擺在數位表上,擺1次順便把這個數寫下來。(學生獨立嘗試擺棋,并寫下擺出的數)
師:現在不急著上臺演示,先在4人小組里交流一下,你一共擺出了幾個數,分別是怎么擺的?通過比較,推薦出小組中的最佳擺法。(學生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愿意上臺介紹一下你們組的最佳擺法。
生:我們組最好的擺法是這樣的:(演示)先把3顆棋都擺在個位上,是3;再移一顆到十位,是12;再移一顆到十位,是21;再移一顆,三顆都在十位上是30。
師:老師做你的小助手,把你剛才擺的4個數寫下來(板演:3、12、21、30)
生:老師,我發現這些數正好一個比一個大9。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
生:我們組的擺法正好和他們相反,我們先把3顆棋全放在十位上,再一顆一顆移過去。
師:那你們擺出的數分別是哪幾個呢?
生:是30、21、12、3。
師:很好,還有其它不同的擺法嗎?
生:我們組先擺12,再交換位置是2
1,擺一個3,再換位置30。
師:請你上臺把它們擺出來。(生上臺演示,師板演12、21、3、30)
師:原來你們是交換了十位和個位上的棋子顆數。
師: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擺法?說說理由。
生:我喜歡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這樣一顆一顆移不會忘記,而且4個數的排列也是有規律的,它們一個個大起來。
生:我喜歡第三種擺法,只要擺好一個數,交換它們的位置,就成了另一個數。
生:這種擺法有時候會忘記已經擺了哪些數。
師:每一個同學都有心目中適合自己的好方法,不管用哪種方法來擺,擺出的都是4個數。
從獨立操作到小組交流并非在“追風”,學生在擺的過程中從無序到有序,最終有了自己心目的最佳擺法,讓認識活動本身與學生的認知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發生了關聯,而選擇最佳方法讓學生的愿望和喜好也介入了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中,這正是經驗升華為體驗的轉折點。
片斷(二)——體驗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
師:還想繼續擺棋子寫數嗎?你們可以從1、2、4、5顆棋中選,用你認為最好的方法擺一擺,記一記。(學生活動)
師:我們還是不急著說,請你幫你的同桌先檢查一下,他擺對了嗎?(學生活動)
師:誰愿意介紹一下你是怎樣幫助同桌檢查的。
生:我的同桌擺的是4顆棋子,我用4顆棋子重新擺了1遍和他擺的一樣。
師:這位同學是用重擺一遍的方法來檢查的,好辦法。
生:老師我是用眼睛看的,我發現它少寫了一個41。
師:你是怎么看的。
生:5顆棋子分成兩部分就是5、14、23、32、41、50
師:老師聽懂了,你把分解數5的本領用到這兒了,同桌改正了嗎?(同桌點點頭)謝謝你!
師:你們剛才在擺的時候,老師選了6顆棋,不過沒有擺,腦子里想了想,寫了這幾個數(板演:6、15、24、34、33、42、51、60)你們幫我檢查一下。
生:34不對。
師:你怎么一眼就發現了老師不對。
生:用6顆棋子是擺不出34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34個位和十位上的數之和是7,而不是6。
師:誰聽明白了?
生:我聽明白了,用6顆棋擺的7個數,它們個位和十位上的數相加正好等于6,0+6=6,1+5=6,2+4=6……,不可能等于7。
師:加一加,也是檢查的好辦法!太謝謝你了!
體驗的出發點是情感。這個片斷中擺棋子的方法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讓學生從已有的先在感受出發去參與、體驗多角度檢查的策略,很顯然學生對擺棋寫數的知識有了自己的態度,他們親近或排斥某種方法,特別是在檢查的過程中對知識有了更深的感受與領悟。
片斷(三)——體驗數學的思維方式
師:剛才我們分別用1-6顆棋擺出了相應的數(演示)。現在老師想請你們猜一猜,如果用7、8、9顆棋各能擺出多少個數呢?
生:各能擺出8、9、10個數。
師:誰贊同他的猜想,說說你的理由。
生:用1-6顆棋擺出的是2、3、4、5、6、7個數,所以用7、8、9顆棋就能擺出8、9、10個數。
師:一定嗎?
生:一定。
師:這畢竟是我們的猜想,想要變成現實只有通過驗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不過這一次你可以選擇擺一擺,也可以不擺,在腦子里想,分別寫出擺的這些數。(學生活動)
師:通過驗證,你們的猜想正確嗎?
生:我用9顆棋寫出了10個數:9、18、27、36、45、54、63、72、81、90。
生:我用8顆棋寫出了9個數:8、17、26、35、44、53、62、71、80。
生:我選7顆,寫了8個數:7、16、25、34、43、52、61、70。
師:事實證明你們的猜想完全正確。
這里,學生的活動是以自身的需要為動力而展開的,在擺與猜測之間是否能建立學生想象中的關聯,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猜想與驗證是一種科學的思想方法,猜想不是憑空,驗證也不只是一種模式,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驗證各自的結論,此時擺與想會以一種全新的意義融入學生生命之中。這正好說明了體驗的結果不僅僅是產生情感或對所學知識的喜好,更重要的是生成新的意義,即學生在已有基礎上對這一知識有更新的思考,并把這種思考提升為一個數學方法或一種數學思想。
片斷(四)——體驗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
師:突然想起一件事,我的年齡和我女兒的年齡正好都可以用7顆棋子擺出來,你能猜出我和女兒各幾歲嗎?
生:老師70歲,女兒7歲。
師:是嗎,你們看見過70歲還這么年輕的老師嗎?
生:老師不可能70歲,我猜你25歲,女兒16歲?
師:25-16=9,說明老師9歲的時候就生女兒了?
生:這不可能,我猜老師34歲,女兒——?
師:給你一個提示,你在猜年齡的時候,可以參照你和你***年齡。
生:我知道了,老師34歲,女兒7歲。
生:我和我***年齡可以用9顆棋子來表示,我媽媽36歲,我9歲。
“70歲與7歲”這種豐富的聯想,不再是學生的生活、意識或生命中無關的東西,在這個片斷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認知結構、價值取向或自己已有的經歷去理解、感受、建構知識,從而生成自己對知識的獨特感受、領悟和意義,所以會有36與9歲的“對話”,在學生各自的生命中有了一次更深刻的體驗。
片斷(五)——體驗數學的魅力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用1-9顆棋擺出的這些數(演示),在小組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活動)
生:我們發現這組數是有規律排列的,第一行是1、2、3、4、5、6、7、8、9。
第二行是十幾,第三行是二十幾,第四行是三十幾的數……
生:我們發現豎的看這些數都是9個9個增加的。
生:還可以斜的看,它們是10個10個增加的。
師:真棒,還可以從多種角度觀察,比如說橫的看、豎的看、斜的看。
生:我們還發現擺出的數比棋子要多1!
師:誰和他們的發現是相同?你能反過來說說嗎?
生:棋子的顆數要比擺出的數少1。
師:也可以說擺出的數的個數和棋子顆數相差1。
師:你能順便估計一下我們今天一共擺了幾個數嗎?
生:100個
生:50個
生:80個
師:有什么好辦法能驗證一下嗎?
生:只要1+2+3+4+5+6+7+8+9+10就可以了。
師:結果是多少呢?
生:55
師:你為什么算得那么快?
生:1+9是10,2+8是10,3+7是10,4+6是10,一共是40。再加上10是50,再加上5是55。
師:你們聽明白了嗎?
生:聽明白了!
師:100以內的2位數一共有99個,如果老師讓你們回家把其它的數全擺出來,你要準備多少顆棋?
生:100顆。
生:不對,20顆。
生:是18顆。
師:能說說為什么嗎?
生:100以內最大的兩位數是99,用18顆棋擺。
師:真聰明。
師:如果用10顆、11顆、12顆……來擺,你們再來猜想一下,分別能擺出幾個數?
生:分別能擺出11、12、13、14……個數。
師:真的嗎?
生:一定是的。
師:很遺憾告訴大家你們的猜測錯誤!有時規律是不變的,有時規律只適合某一段,到了另一階段規律就會發生變化。
師:至于用10顆以上的棋能擺出多少個數,留給大家課后去證明。
體驗的歸結點是產生新的情感。這里觀察的方法、估算、簡算、規律的永恒與變化等。“所有”的知識在這一刻全部融合在一起,學生和這些知識也不可分割也融合在一起,學生可以全身心地進入知識之中,而知識又以全新的意義和學生構成了新的關系。
我們可以再一次感性地品味這句話:“我聽到過,過眼去煙;我看到過,歷歷在目;我做到了,銘記在心.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擺一擺的實踐活動,得出不同的數,鞏固100以內數的認識。
2.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組數的特點,探索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
3.通過找規律,直接寫數,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數位表、磁力扣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習數位表。
前面我們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誰能告訴大家,在數位順序表里,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快看,有一顆小珠子特別淘氣,跳進了數位表。(課件演示:1個珠子可以擺出幾個數,分別是1和10。隨機記錄在記錄單上。體會位值不同)今天,我們就利用手中的數位表和圓片做一個有趣的數學游戲。擺一擺,想一想(揭題板書:擺一擺,想一想)
2.猜一猜
同學們看,老師手里有2個圓片,準備把它們擺在數位順序表的十位或者個位上,那你們猜一猜,我會擺在哪?表示哪個數呢?生答,師隨機演示記錄。同學們真聰明,猜對了。用2個圓片擺數,可以擺出3個不同的數。
小結:這個游戲很有趣吧?看來圓片在數位表中擺放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把圓片擺在不同的數位上,它表示的意義就不一樣,我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數。
過渡:那么3個圓片能擺出哪些數呢?
(二)動手實踐,找出規律
活動一:用3個圓片擺,找出擺圓片的方法。
1.請小朋友們拿出3個圓片,把它們擺在十位或者個位上,看看能擺出哪幾個數?出示學習指南:同桌合作,男生擺,女生記錄。男生先想好怎么擺,最好是能按一定的順序擺,然后邊擺邊說;女生邊聽,邊看,邊記錄。
(1)同桌按學習指南合作學習。
(2)小組匯報:選取一組無序和兩組有序擺放的小組匯報,邊匯報邊擺數,并讀出自己擺的數,展示其記錄表。
(3)匯報完成后,共同呈現兩組記錄單:
http://www.pep.com.cn/xxsx/jszx/tbjxzy/xs1bjxzy/wenzi/201404/W020140422591353363247.jpg
2.觀察比較:這兩組同學的擺法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引導學生發現:
(1)相同點:這兩種擺法都是先把所有的珠子都放在一個數位上,然后再一個一個地往另一個數位上移動。
(2)不同點:第一種是從個位移到十位,表示的數是從小到大排列的;第二種是從十位移到個位,表示的數是從大到小排列的。
3.小結:
(1)像這樣擺數有什么好處?你更喜歡哪種擺法?
(2)你還有什么發現?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對于學生的發現,只要是有價值的,都要給予肯定。
(3)如果有學生能發現利用圓片個數3的組成來擺圓片,就能做到不重復也不遺漏,如果沒有學生提出,教師可以參照記錄表進行引導:
即利用3=0+3、3=1+2、3=2+1、3=3+0,就能又對又快地擺出各個數。
過渡:同學們,通過擺3張圓片,我們發現了擺出的數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相加和是圓片數。那么用4張圓片擺出的數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規律呢?
活動二:用4個圓片擺數,觀察這些數,找出一定的規律。
1.請你用4個圓片,用你喜歡的方法,擺一擺,寫出這些數。要求:同桌合作,女生擺,男生記錄。女生先想好按什么順序擺,然后邊擺邊說;男生邊聽,邊看,邊記錄。
師:完成了嗎?誰來說說你們用4個圓片擺了幾個數,分別是哪些數?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跟你擺的一樣嗎?
2.回顧整理,發現規律。師:剛才,我們用1、2、3、4個圓片擺出了這么數,仔細觀察這些數,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1.擺出的數比圓片數多1。 2.十位和個位上的數之和等于圓片的個數。……)同學們真會觀察,發現了這么多有趣的數學規律。
3.下面同學們根據這兩個規律,想一想用5個圓片可以擺出幾個數,分別是哪幾個數?
師:同學們真棒!不但發現了規律,還能運用規律寫數。那么如果用6個、7個、8個、9個圓片可以擺出哪些數呢?
活動三:分組寫出用6個、7個、8個、9個圓片可以擺出的數。
班內交流:我用幾個圓片寫出了幾個數,分別是哪幾個數。每個指一名匯報,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跟你寫的一樣嗎?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運用規律寫出這么多數,看!(出示課件)通過用1-9個圓片擺數,我們發現了:擺出的數的個數=圓片數+1;擺出的數的個位和十位相加是圓片數。在這里第一條規律只適用于用1-9個圓片擺數。
這節課的內容你學會了嗎?老師考考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三)課堂檢測
1.36、81這兩個數是用幾個圓片擺的?
2.14、23這兩個數是用幾個圓片擺的?
3.媽媽給小紅買了一個玩具,價格十位上和個位上的和是4,個位上和十位上的數字相同。請你幫助小紅猜猜這個玩具多少錢?
4.奶奶今年的年齡可以用7個圓片來表示。你們猜:奶奶今年最大是多少歲?
5.小紅要到好朋友丁丁家去玩,可是記不起丁丁家的門牌號了,只記得門牌號是個兩位數,個位上的數比十位上的數大2,它們的和是6,你能幫小紅找到丁丁家嗎?
(四)課后拓展
剛才我們發現多一個圓片,擺出的數就多一個,9個圓片可以擺出10 個數,那么10個圓片可以擺出幾個數呢?課后用你手中的圓片擺一擺,驗證一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