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7
這是秒的認識考編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
實驗教材第五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感受時間單位分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3、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與難點
感受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想做個調查,你能用多長的時間把你的名字寫好,先來猜一猜。
生開始寫
師:你估計一下,你大概用了多長的時間寫?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師:剛才有同學用到了秒,在這里為什么用秒這個單位呢?
師:計量很短的時間,學用秒這個時間單位
師那么如何從鐘表上來看埋單經過了多少秒?
秒針走一小格就是1秒
出示:15秒時秒針走到什么位置?
10秒時秒針走到什么位置?
9秒時秒針走到什么位置?
同桌合作討論:
(1)、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多少?
(2)、秒針從12走到1是多少?
(3)、我們所說的半分鐘是多少秒?
(4)、你還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是多少秒嗎?
同桌匯報:
師: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我們哪些地方還用秒這個時間單位呢?
2、揭示分和秒的關系
師:大家繼續觀察,你還能從鐘面上發現什么?秒針轉一圈,分針走一小格。
這說明什么呢?
1分=60秒
3、感受時間單位分和秒
師:如果給你1分鐘你能做些什么呢?在白紙上表示
那么1秒鐘呢?
大家可能覺得1秒鐘的時間太短了,什么也干不了,讓我們了解幾條信息,你也許會有不同的感受
飛機: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每秒約行55米
小汽車:每秒約行20米
師:同學們可別小看這一秒,這一秒的作用還真不小,那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三、練習反饋
1、3時=()分
120秒=()分
30分()30秒
2、填上合適的單位
東東吃早飯大約需10()
每天睡眠時間大約需9()
小明跑50米大約用了10()
四、全課小結
由于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三年級的小朋友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本節課的設計基本上以活動為主,通過多種形式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分、秒的時間觀念,體驗時間在生活中的價值,提高珍惜時間的意識。
1.重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靈活利用主題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年級小朋友的認知是形象具體、生動活潑的,“秒”對于他們來說是抽象陌生的時間概念。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認知空間,在設計本節課時,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探索,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認識時間單位“秒”。
2.重視時間觀念的建立,通過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時間的可計量性。
在認識“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建立1秒的時間觀念,在此基礎上創設一系列的游戲活動,讓學生體驗、感知,進而通過分針和秒針的運動驗證“1分=60秒”,同時又注意到學科間的整合,設計了口算、朗讀、畫畫等豐富多彩的自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1秒的長短以及分與秒的關系。
教師準備
PPT課件、各種鐘表模型
學生準備
鐘表模型
注: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見前面的“備課解決方案”。
教學過程
⊙創境激趣,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
(課件出示主題圖:春節聯歡晚會現場,載歌載舞,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了,人們一起倒計時: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學生隨著課件一起倒數十個數。
師:同學們,你們在哪里見到過倒計時的場面呢?剛才這樣的倒計時你們知道是用什么作時間單位的嗎?(秒)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秒”也是時間單位。大家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時間是用秒來計時的?(學生舉例)
2.導入新知。
生活中用秒計時的現象還真不少呢!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來認識時間單位“秒”。(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倒計時,讓學生初步建立“秒”的概念,并且知道1秒大概有多久,然后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現象是用“秒”作單位的,增加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1.欣賞生活中的鐘表。(出示PPT課件)
2.觀察鐘面,認識秒針和1秒。(課件演示鐘面)
師:你知道鐘面上的哪根針是秒針嗎?(又長又細的就是秒針)
師:秒針從12走到1走了幾秒?秒針走了幾小格?
(引導學生一起說出:秒針走1個小格就是1秒,走5個小格就是5秒,5個小格就是1個大格,那么1個大格就是5秒。板書:秒針走1個小格是1秒)
師:再看秒針從2走到4,走了幾秒?(10秒)再接著看,秒針從6走到12,經過了多少秒?(30秒)
3.借助鐘表體會1秒。
師:同學們都帶來了心愛的鐘表,下面就請你們仔細觀察鐘面,如果鐘面上有秒針,就把鐘表放在耳邊仔細地聽一聽;如果是數字式的,就仔細地看一看時間是怎樣一秒一秒地過去的。聽聲音的同學來把你聽到的聲音學給大家聽一聽。(引導學生模仿秒針發出的聲音)看數字鐘表的同學來介紹一下你的鐘表上的時間是怎樣一秒一秒地過去的。
師:課件展示生活中的數字電子表和秒表,觀察它們是怎樣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的。生活中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樣用數字來表示時間的?(電腦、紅綠燈、計算器等)
師:你能用一個動作來表示1秒嗎?(拍手、數數、眨眼睛、點頭等)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用動作來表示秒,切身感受1秒的短暫,使學生認識到時間的寶貴,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
4.根據體驗,談談你對1秒的感受。
看了剛才的表演,你們覺得1秒的時間過得怎樣?(學生暢談對1秒時間的感受)是呀,1秒的時間很短很短,但是,一些現代化的工具在1秒內卻能做很多事情呢!你們看:(出示課件)
(1)噴氣式飛機每秒飛行500米。
(2)人造衛星每秒飛行7900米。
(3)小汽車每秒約行駛20米。
(4)現代化工廠的流水線每秒能生產成千上萬個零件。
(5)電腦每秒可進行3萬億次運算。
師:看了這么多的介紹,大家談一談1秒的作用。(作用很大,很廣泛,1秒很有價值)所以我們不能小看這短短的1秒。現在你們對時間的作用有什么新的感受呢?誰來說一說?(珍惜每一秒,珍惜時間)剛才我們了解了1秒能創造出那么大的價值,如果我們把每一秒都積累起來,就會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5.游戲活動,估算幾秒。
小組活動:同學們,在我們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用幾秒的時間還可以做什么事情呢?(寫一個字,擦一下黑板,爬一層樓梯……)下面,我們就來進行小組活動,每個小組4人,可以一人做事;一人當裁判,喊“開始”“停”;一人用自己的方式估算時間;一人用鐘表計時,計時的過程中要看清秒針的起點和終點。
活動內容:每個小組發一個信封,上面都寫著讀一首詩、拼一幅圖、畫一棵大樹、寫兩個“秒”字、做10道口算題……請各組成員討論該怎樣分配工作,活動結束后,每組計時的同學進行匯報。
師:剛才我們每個組分別用幾秒鐘做完一件事?在活動中進一步體驗時間單位——秒。
探索猜測,發現1分=60秒(出示課堂活動卡)
播放1分鐘的音樂,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估算時間,可以點頭估算,可以拍手估算,也可以在心里數數等。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9~61頁,練習十五第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教具、學具準備:主題圖課件(或掛圖)、各種鐘表,鐘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課件出示主題圖,其中的鐘面時刻為11:59)這是春節聯歡晚會現場。看墻上的大鐘,你能告訴大家,現在是幾時幾分嗎?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師生一起倒計時:15,14,13,…,1。
師: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秒)說一說,在哪些地方還用到時間單位秒?學生可能會舉例:火箭發射、跑步比賽等。
二、自主探索,學習1分=60秒
1、探索計量“秒”的'工具。
師:像“秒”這樣小的單位又該怎樣計量呢?這里有一個鐘表店(課件出示),你認為哪些鐘表是可以計量“秒”?把你的想法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廣泛發表意見。可能會有以下的發現:
(1)電子表(或鐘)。
(2)有秒針的鐘表。
(3)秒表。
2、學習1分=60秒。
師:電子鐘表、秒表以及有秒針的鐘表都可以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現在請大家撥一撥你手上的鐘面,你有什么發現?(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就提示:分針走1格,秒針走多少?秒針走1圈,分針走多少?)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在反饋匯報的基礎上,教師總結秒針和分針的運行關系,即秒針走1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要求學生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三、體驗1分鐘有多長。
1、建立1分鐘的觀念。師:1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來仔細地看一看。教師接通鐘面的電源,讓學生靜靜地觀看鐘面上的秒針走一圈。師: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么呢?現在給你們1分鐘時間,要求第1、2、3大組同學從做口算、畫畫、寫一段話中任意選一件做,第4組的同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饋。教師強調:盡管1分鐘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許多事情。
2、聯系實際,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師:你跑50米需要多少時間?請在小組里說一說,小組長把每個同學的成績記錄下來。比一比,誰跑得最快?
3、初步了解鐘表歷史。師:如果沒有這些鐘表,我們又有什么辦法知道時間在1分、1秒地過去呢?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播放課件,出示一些古代計時的工具。師:有興趣的同學再去找一些資料,下次開一個新聞發布會。
四、課堂小結小結后,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教學反饋
師:你估計得怎樣?回家后好好驗證一下,也可以請爸爸媽媽幫你記錄時間。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知道秒在生活中應用。
2.通過看視頻、觀察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提醒學生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準備:
洋蔥微課、多媒體、鐘表和電子表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知道秒在生活中應用。
2.通過看視頻、觀察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提醒學生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準備:
洋蔥微課、多媒體、鐘表和電子表
教學設計:
一、觀看洋蔥微課〖秒的認識〗視頻,引入新課
1. 播放視頻分片段播放(播放視頻到1分57秒):同學們,今天李狗蛋和同學們來到農場,你們看一看他們玩了什么游戲?怎么樣玩的?結果怎么樣?
2.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秒。
3. 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繼續觀看視頻,探究新知
1.繼續播放視頻:通過觀看視頻,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①出示鐘面(沒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②出示鐘面(有秒針):它與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針。)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③觀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2]認識1秒和幾秒。 ①揭示: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 ②秒針走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課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課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 ③學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現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發現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①課件出示。 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②介紹秒表的計時方法。 ③課件出示。 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8時25分57秒) ④讀出電子表上的時刻。
(4)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①1分鐘有多長?
②學生閉眼感受1分鐘。 ③1分鐘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⑤1秒鐘能做哪些事?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28米; 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220千米,宇宙空間里有79個星體發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板書設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