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05
這是四年級營養午餐評課,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四年級營養午餐評課第 1 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綜合運用簡單的排列組合、統計等知識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了解各份菜中的熱量、脂肪、蛋白質的含量和營養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標,促使學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養成科學飲食的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綜合運用簡單的排列組合、統計等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用具:掛圖
教學過程:
一、出示教科書第48頁的菜譜。
1、了解每份菜的營養含量。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對照下面一張10歲兒童營養午餐的兩個指標,對教材中列出的3份菜譜是否合乎營養標準進行評判。
每份菜中的熱量、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如下表:
編 號
菜 名
熱量/千焦
脂肪/克
蛋白質/克
1
豬肉粉條
2462
25
6
2
炸雞排
1254
19
20
3
土豆燉牛肉
1095
23
11
4
辣子雞丁
1033
18
7
5
紅燒魚塊
1338
17
12
6
雞蛋西紅柿
899
15
16
7
香菜冬瓜
564
12
1
8
家常豆腐
1020
16
13
9
香菇油菜
911
11
7
10
韭菜豆芽
497
7
3
2、得出結論:從脂肪和熱量兩個角度進行判斷的餓結果是:午餐A符合營養標準,午餐B脂肪超標,午餐C熱量不達標。
二、自己動手搭配出符合營養標準的午餐菜肴。
1、活動要求:學生根據教材提供的10種菜肴,從中選出三種進行搭配,設計出合格的營養配菜方案。
2、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進行合理的搭配,然后把方案填寫在表格中。
三、評選“全班同學喜愛的5種搭配方案。”
1、把全班學生所有的配菜方案羅列出來,組織大家一起討論。
2、根據大家的這些方案選出自己喜愛的5種方案。
3、哪一種搭配獲取的蛋白質最多?
四、建議。
1、了解一下班上偏瘦同學的飲食習慣,看一看偏胖或偏瘦的與飲食習慣之間的關系。
2、根據具體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如:飲食中獲得的熱量應該達標,脂肪的攝入不要超標,應當均衡營養,挑食、偏食的習慣,等等。
四年級營養午餐評課第 2 篇活動目標:
1、能干稀搭配地選擇早餐,知道吃好早餐的重要性。
2、培養每日吃早餐的良好習慣。
3、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面包、牛奶、蛋、豆漿、稀飯等常見早餐食物。
2、天線寶寶(丁丁、拉拉)布偶,《營養早餐》電子圖片。
3、自助餐:各類干稀早餐食物、餐具。餐廳環境布置、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布偶情景對話,激發幼兒興趣。
丁丁:哎呀,我今天好難受呀!
拉拉:你怎么了?早上都吃了些什么呀?
丁丁:我今天早上吃了一塊大面包!呃……呃……(打嗝)(教案出自:.教案網)拉拉:真是奇怪,今天我也很難受,早上因為快遲到了,只喝了一杯牛奶就來幼兒園了。
丁丁、拉拉:這是什么原因呀?(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為什么會這樣?(設疑)
2、提問:你們會不會難受呀?(不會)那你們早上都吃了些什么呢?
3、幼兒回答,教師一一出示幼兒所說的食物。
4、引導幼兒將出示的各種食物按干稀分類。
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發現食物這些可以分成"干""稀"兩類。
5、討論解疑:為什么丁丁和拉拉會難受呢?結合生活經驗理解科學早餐的基本搭配方法――干稀搭配。
6、欣賞活動:營養早餐。
(1)知道早餐的食物很豐富,可以有許多種的"干稀"搭配方法,還可以在早餐后吃一點水果,均衡營養。
(2)師生討論、總結: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每天都要吃早餐才會身體健康。
7、品嘗、交流:自助餐。在柔和的音樂聲中,幼兒根據干稀搭配原則,自由選擇"自助早餐"。
8、活動延伸:家園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形成每天吃早餐的健康意識,并與幼兒一起合理搭配營養早餐。
活動反思:
最近,我們發現有一部分幼兒早上起床晚了,隨便吃點東西填飽肚子(甚至不吃早餐)就來上幼兒園了,這嚴重地影響了幼兒的身體健康。為了幫助幼兒了解早餐的重要性,養成每天吃早餐的良好習慣,我通過健康領域與科學領域的有效整合,開展了這一活動。
這個活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以"能干稀搭配地選擇早餐"為活動重點,開展活動。在活動中,通過直觀地對各種早餐食物進行"干稀"分類,幼兒對"干"與"稀"這兩個類別的概念有了較好的認識,基本上能正確分辨、判斷"干"與"稀",并掌握科學早餐的基本搭配方式――"干稀搭配"。同時通過欣賞各種營養早餐的電子圖片,給幼兒直觀的視覺感受,使幼兒知道"早餐還可以吃這些食物,可以這樣搭配吃",鞏固培養健康飲食的意識。在活動最后,引導幼兒干稀搭配地自選"早餐",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品嘗、分享與交流自己所選的食物及感受,效果不錯。
四年級營養午餐評課第 3 篇活動目標:大班生活活動設計:《營養午餐》教案
1、在選購營養午餐的活動中,提升幼兒對營養、新鮮、合理的飲食與健康身體關系的理解,豐富健康飲食的經驗。
2、感受合作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超市貨架、食品(標有價格和保質期)、購物盤、評判牌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導入主題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三年過去了,你們就要畢業了,老師真舍不得你們,為了讓你們和老師一起記住在幼兒園的快樂時光,老師想和你們一起舉行一次畢業郊游活動,你們說好嗎?(好)
1.今天我們就進行一個健康郊游餐比賽,為我們的`畢業郊游配一份健康郊游餐!
2.那怎樣的郊游午餐才是健康的呢?
幼兒自由的講述,教師作相應的歸納:剛才小朋友們說了很多,要有主食、水果、水、這樣搭配才合理有營養。還有選的食品要新鮮、要安全,這樣才健康。
3.接下來,我們就進行健康郊游餐比賽,請每組小朋友,拿著桌上的盤子,到超市挑選健康郊游餐,在挑選前請聽清規則,在五分鐘內挑選一份夠一個人吃的午餐,選購的食品不能超過十元錢,選購時要注意營養、新鮮、安全。
幼兒選購時老師做適時的觀察,觀察每組幼兒選購時的側重點,以便老師做觀察。
二、評選健康郊游餐
1、小小檢察員
你們本領真大,這么快就選好了郊游午餐,四組的午餐哪一個最健康呢?就請你們四組相互檢查,剛才你們說了健康的郊游餐要營養、新鮮、安全、我們就從健康營養、新鮮、安全、合理使用十元錢,來評選,我這里有四種顏色的評比牌,有笑臉和不高興的臉,你覺得好的就插一個笑臉,覺得不夠好就插不高興的臉。第一組檢查四組的郊游午餐的健康營養,第二組檢查食品是否新鮮,第三組檢查每組選的郊游午餐是否安全,第四組檢查每組購買的午餐是否超過十元錢
幼兒檢查,老師做總體觀察
2、健康郊游午餐
老師就檢查結果作具體的分析問答。
如:黃顏色的牌子都是笑臉,每一組都沒有超過十元錢。每組各得一分,紅顏色的牌子有一個是不高興的臉,為什么是不高心的臉?請檢查的幼兒回答理由。
歸納各組幼兒的笑臉數,笑臉數最多的作為健康郊游午餐。
我們選出了健康郊游午餐,我們把這個好消息去告訴所有的小朋友。
四年級營養午餐評課第 4 篇教學目標:《營養午餐》數學教案設計
1.了解營養與健康常識,培養學生運用簡單的排列組合、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根據營養專家的建議,運用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調配成科學、合理的午餐菜式。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與他人合作。
3.懂得科學、合理的飲食的重要性,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教學重點:
運用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調配成科學、合理的午餐菜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和實踐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不低于、不超過的含義。
教學過程:
活動一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5分鐘)
了解營養與健康常識,懂得科學、合理的飲食的重要性。
1.學生觀看對比照片,并提出問題。(預設為何有這么大變化?)
2.學生自由回答問題(可能是由于愛吃)
3.學生試著追問。(預設:怎樣飲食才科學?)
1.談話:這是老師以前的一張照片,和現在老師的樣子對比一下,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3.教師小結變化的原因。(由于不注意科學飲食,所以才變得這么胖)
4.誰還能追問?
5.這是一個相當有價值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它。(板書課題
1.課件出示以前的照片。
1.學生對老師的身材對比后進行簡單的評價,并提出問題、回答問題。
2.教師對學生的分析予以小結,點評。
設計意圖
通過教師親身經歷的身材變化,讓學生在對比中感知科學飲食的重要性,更能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30分鐘)
1.了解營養與健康常識,培養學生運用簡單的排列組合、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根據營養專家的建議,運用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調配成科學、合理的午餐菜式。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與他人合作。
1.學生齊讀營養專家的話。
2.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說給小組同學聽,各組討論后匯報。
3.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