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5
這是解方程教案設計五年級上冊,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解方程教案設計五年級上冊第 1 篇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等式性質1解方程;
2、理解移項的概念;
3、學會移項、
教學重點:利用等式性質1解方程及移項法則;
教學難點:利用等式性質1來解釋方程的變形、
教學方法:引導發現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上節課的想一想引入新課:等式和方程之間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方程是等式,但必須含有未知數;
等式不一定含有未知數,它不一定是方程、
2、下面的一些式子是否為方程?這些方程又有何特點?
①5x+6=9x;②3x+5;③7+5×3=22;④4x+3y=2、
由學生小議后回答:①、④是方程、
分析這些方程得:①等式兩邊都是一次式或等式一邊是一次式,另一邊是常數,②這些方程中有的含一個未知數,也有的含兩個未知數、
我們先來研究最簡單的(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的一元一次方程、
3、一次方程:我們把等號兩邊是一次式、或等號一邊是一次式另一邊是常數的方程叫做一次方程、
注意:一次方程可以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未知數:如上例的④、
4、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一次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判斷下列方程哪些是一次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口答)
①2x+3=11;②y=16;③x+y=2;④3y-1=4y、
6、什么叫方程的解?怎樣解方程?
關鍵是把方程進行變形為x=?即求得方程的解、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如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點出課題)利用等式性質1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講解新課:
1、等式性質1:
出示天平稱,在天平平衡的兩邊同時都添上或拿去質量相同的物體,天平仍保持平衡,指出:等式也有類似的情形、
強調關鍵詞:“兩邊”、“都”、“同”、“等式”、
2、利用等式性質1解方程:x+2=5
分析:要把原方程變形成x=?只要把方程兩邊同時減去2即可、
注意:解題格式、
例1 解方程5x=7+4x
分析:方程兩邊都有含x的項,要解這個方程就需要把含x的項集中到一邊,即可把方程變形成x=?(一般是含x的項集中到方程的左邊,使方程的右邊不含有x的項),此題的關鍵是兩邊都減去4x、
(解略)
解完后提問:如何檢驗方程時的計算有沒有錯誤?(由學生回答)
只要把求得的解代替原方程中的未知數,檢查方程的左右兩邊是否相等,(由一學生口頭檢驗) 2
觀察前面兩個方程的求解過程:
x+2=5
x=5-2 5x=7+4x 5x-4x=7
思考:(1)把+2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發生了什么變化?
(2)把+4x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又發生了什么變化?(符號改變)
3、移項:
從變形前后的兩個方程可以看到,這種變形相當于:把方程中的某一項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我們把這種變形叫做移項、
注意:①移項要變號;
②移項的實質:利用等式性質1對方程進行變形。
例2 解方程:3x+4=2x+7
解:移項,得3x-2x=7-4,
合并同類項,得x=3.
∴x=3是原方程的解、
歸納:①格式:解方程時一般把含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的左邊,把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以便合并同類項;
②解方程與計算不同:解方程不能寫成連等式;計算可以寫成連等式;
③一個方程只寫一行,每個方程只有一個等號(理由:利用等式性質1對方程進行變形,前后兩個方程之間沒有相等關系)、
四、課堂小結:
①什么是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性質1(找關鍵詞);
③移項法則;
④應用等式性質1的注意點(例2歸納的三條)、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后記
解方程教案設計五年級上冊第 2 篇教學目標:
1、通過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
3、會檢驗一個具體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檢驗的格式。
4、、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會檢驗方程的解。
教學難點: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來檢驗方程的解。
關鍵:天平與方程的聯系。
教具 : 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回顧舊知,引出課題(出示課件)
1、實物演示:天平平衡的實驗。
師:老師在天平的左邊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師:在天平的右邊放了多少砝碼,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師邊講邊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師:請你根據圖意列一個方程。
生:100+X=250(課件顯示:100+X=250)
2、這個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解方程。(板書課題: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1、認識“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兩個概念
師:(出示課件)那你猜一猜這個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說出理由。
生1:我有辦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我有辦法,因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師我也有辦法,我是這樣想的,假如方程的兩邊同時減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師:XXX同學的想法太棒了!我們一起探索驗證一下。請看屏幕,怎樣操作才使天平左邊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邊拿走一個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邊拿走100克的砝碼,天平保持平衡。
師:你能根據操作過程說出等式嗎?
生:100+X-100=250-100
師:這時天平表示未知數X的值是多少?
生:X=150
師:是的,XXX同學的想法是正確的,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100,就能得出X=150。我們表揚他。
師:根據剛才的實驗,我們來認識兩個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師:指著方程100+X=250說:“X=150是這個方程的解。(課件顯示:方程的解)
師:
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著方框說:“這是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
師:在解方程的開頭寫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過程。
師:同時還要注意“=”對齊。
師:都認識了嗎?請打開課本第57頁將概念讀一次,并標上重點字、詞。
師:你們怎么理解這兩個概念的?
(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想法?
生1:“解方程”是指演算過程
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數的值,這個值有一個前提條件必須使這個方程左右兩邊相等。
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兩個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個數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個演變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組內交流、合作,達到培養學生自主、互助的精神。]
2、教學例1。
師:要是老師出一個方程,你會求這個方程的解嗎?
生:會。
師:請自學第58頁的例1的有關內容。
[學生獨立學習例1的有關內容,設計意圖: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學習,讓學生發現]
師:四人小組討論方程左右兩邊為什么同時減3?
[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
師:(出示例1)左邊有X個,右邊有3個,一共用9個。根據圖意列一個方程。
生:X+3=9(板書:X+3=9)
師:X+3=9這個方程怎么解?我們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幫助理解,請看屏幕。
師:球在天平不好擺,老師在天平上用方塊來代替它。怎樣操作才使天平的左邊只剩X,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天平左右兩邊同時拿走3個方塊,使天平左邊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師:根據操作過程說出等式?
生:X+3-3=9-3(板書:X+3-3=9-3)
師:這時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
生:X=6(板書:X=6)
師:方程左右兩邊為什么同時減3?
生1:使方程左右兩邊只剩X。
生2: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3,使方程左邊只剩X,方程左右兩邊相等。
師:“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3,使方程左邊只剩X,方程左右兩邊相等。”就是解這個方程的方法。
師:這個方程會解。我們怎么知道X=6一定是這個方程的解呢?
生:驗算。
師:對了,驗算方法是什么?
生:將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邊是否等于方程的右邊。
(板書:
驗算:方程的左邊=6+3=9
方程的右邊=9
方程的左邊=方程的右邊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師:以后解方程時,要求檢驗的,要寫出檢驗過程;沒有要求檢驗的.,要進行口頭檢驗,要養成口頭檢驗的習慣。力求計算準確。
[設計的意圖:自學思考匯報交流既有利于每個學生的自主探索,保證個性發展,也有利于教師考察學生思維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考察學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三、鞏固練習
師:現在老師看看同學們對于解方程掌握得怎么樣。(課件展示)。
四、課堂小結:解含有加法方程的步驟。(出示課件)
師:誰能說說解含有加法和減法的方程的步驟?(隨著學生,顯示全過程。)
生:解方程的步驟:
a)先寫“解:”。
b)方程左右兩邊同時加或減一個相同的數,使方程左邊只剩X,方程左右兩邊相等。
c)求出X的值。
d)驗算。
解方程教案設計五年級上冊第 3 篇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
3、會檢驗一個具體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檢驗的格式。
能力目標:
1、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
情感目標:
1、感受方程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2、愿意與別人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
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會檢驗方程的解。
教學難點:
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來檢驗方程的解。
關鍵:
天平與方程的聯系。
教具 :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鋪墊,引出課題(出示課件)
師:明明周末在超市玩起了稱糖果的稱,我們一起合作使稱保持平衡!
師:同學們反映真敏捷,能通過觀察馬上想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策略。
生:從中你有什么想說的?或者你聯想到了什么?
生:只要兩邊都拿掉或增加相同數量的糖果,就能保持平衡;讓我想到了等式的性質(全班一起口答:等式兩邊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左右兩邊任然相等;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部位0的數,左右兩邊任然相等)(板書“等式性質”)
師過渡:是的,知識就是這樣被有心人所發現的。
二、探究新知
師:這里有個紙箱里面裝著一些足球,你猜會有幾個呢?(課件逐步出示)
再給你點信息,這幅圖誰能用一個方程來表示。
生列方程,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1、解方程
師:在這個方程中,x的值是多少呢?(學生思考,小范圍交流)
匯報預設:①因為9-3=6②因為6+3=9所以x的值為6 所以x的值為6 (多少)
師引導:當然,我知道這么簡單的問題是難不住大家的,但是我們的思考不能停止,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學習怎樣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來尋求x的值,這種思考的方法到初中遇上更加復雜的方程時仍然會用到。
師:現在我們就將X+3=9這個方程轉換到天平上來?(黑板貼圖)
師:球在天平不好擺,我們可以用方塊來代替它。
自主嘗試:看著天平,如何去尋求x的值?
請用筆記錄下你的想法。
組織好語言上臺匯報你的想法。
教師統一書寫:
師介紹:求解x的過程我們在最前面寫“解”字。(板書寫“解”字)
追問:兩邊都拿掉3個,天平還能平衡嗎,兩邊還相等嗎?(貼圖展示)
為什么要減3個?(可以方程的一邊只剩x,就可以知道x=?)(再叫2-3個)
生活動:我們看著板書來說說是怎么成功得到x的值,每一步的依據是什么。(2-3個)
你學會了嗎?趕緊和你的同桌說一說方法。
2、強調格式:
師:這個求解的過程和以前遞等式有什么區別或相同的地方?
生:等號對齊;等號兩邊都要寫;最前面要寫解字
3、練習一:
師:按照大家借助天平運用等式性質的想法,就是說當我們遇到方程33+x=65你也能求解? 解:33+x○( )=65○( )
x=( ) 那么x-4.5=10 呢?(學生獨立嘗試,一個學生板演)
生完成填空和獨立節解方程。(課件中校對)
4、介紹概念:像這些(課件中圈出來),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
叫“方程的解”;舉例:x=3是方程x+3=9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過程,我們叫“解方程”(板書)
這些知識在數中有介紹,我們找到劃一劃讀一
小學解方程教學設計
2、 利用等式性質1解方程:
x+2=5
分析:要把原方程變形成x=?只要把方程兩邊同時減去2即可。
注意: 解題格式。
例1 解方程5x=7+4x
分析:方程兩邊都有含x的項,要解這個方程就需要把含x的項集中到一邊,即可把方程變形成x=?(一般是含x的項集中到方程的左邊,使方程的右邊不含有x的項),此題的關鍵是兩邊都減去4x,初中數學教案《數學教案-解方程》。
(解略)
解完后提問:如何檢驗方程時的計算有沒有錯誤?(由學生回答)
只要把求得的解代替原方程中的未知數,檢查方程的左右兩邊是否相等,(由一學生口頭檢驗)
觀察前面兩個方程的求解過程:
x+2=5 5x=7+4x
x=5-2 5x-4x=7
思考:⑴把+2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發生了什么變化?
⑵把+4x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又發生了什么變化?(符號改變)
3、 移項:
從變形前后的兩個方程可以看到,這種變形相當于:把方程中的某一項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我們把這種變形叫做移項。
注意:①移項要變號;
②移項的實質:利用等式性質1對方程進行變形。
例2 解方程:3x+4=2x+7
解:移項,得3x-2x=7-4,
合并同類項,得x=3。
∴x=3是原方程的解。
歸納:①格式:解方程時一般把含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的.左邊,把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以便合并同類項;
②解方程與計算不同:解方程不能寫成連等式;計算可以寫成連等式;
③一個方程只寫一行,每個方程只有一個等號(理由:利用等式性質1對方程進行變形,前后兩個方程之間沒有相等關系)。
練習:書本105頁 1(口答),2(板演),想一想。
(三)、課堂小結:
①什么是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性質1(找關鍵詞);
③移項法則;
④應用等式性質1的注意點(例2歸納的三條)。
(四)、布置作業:見作業本。
解方程教案設計五年級上冊第 4 篇教學目標:
1、經歷解方程基本思路是把“復雜”轉化為“簡單”,把“新”轉化為“舊”的過程、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去分母的解題方法、
2、通過解方程時去分母過程,體會轉化思想、
3、進一步體會解方程方法的靈活多樣、培養解決不同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自覺反思求解和自覺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的良好習慣,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解方程時如何去分母、
教學難點:解方程時如何去分母、
教學方法:引導發現
教學設計:
一、用小黑板出示一組解方程的練習題。
解方程:
(1)8=7-2y;
(3)4x-3(20-x)=3;
1、自主完成解題。
2、同桌互批。
3、哪組同學全對人數多。
(根據學生做題情況,教師給予評價)。
二、出示例題7,鼓勵學生到黑板板演,教師給予評價、。
一名同學板演,其余同學在練習本上做。
針對學生的實際,教師有目的引導學生如何去掉分母、去分母時要引導學生規范步驟,準確運算。
三、組織學生做教材159頁“想一想”,鼓勵并引導學生總結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驟、 分組討論、合作交流得出結論:方程兩邊都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去掉分母、
四、出示例題6,并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解方程。
出示快速搶答題:有幾處錯誤,請把它們—一找出來并改正。
①先自己總結、
②互相交流自己的結論,并用語言表述出來、
教師給予評價、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的學習內容及方法。
五、出示隨堂練習題(根據學生情況做部分題或全部題)。
①自主完成解方程
②互相交流自己的結論,并用語言表述出來。
③自覺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
(選代表到黑板板演)。
①學生搶答。
②同組補充不完整的地方。
③交流總結方程變形時容易出現的錯誤。
①獨立完成解方程。
②小組互評,評出做得好的同學。
六、小結
①做出本節課小結共交流、
(2)5x-2=7x+8; (4)-2(x-2)=12
②說出自己的收獲及最困惑的地方
八、板書設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